白腹鶇是鶇科、鶇屬中型鳥類,體長21-24厘米。頭灰褐色,無眉紋,背橄欖褐色,尾黑褐沾灰,外側(cè)尾羽具寬闊的白色端斑。頦白色,喉灰色,胸和兩脅灰褐色,其余下體白色沾灰。虹膜褐色,上嘴褐色,下嘴黃色,嘴尖淡褐色,腳黃色。盡管名字中有“白腹”二字,但它們?nèi)碇饕院稚珵橹鳎怯鹕^為單一的鶇類之一。 白腹鶇繁殖期間在中國長白山主要棲息于海拔1200米以下茂密的針闊葉混交林中,尤其多在海拔700-1000米的混交林中的河谷與溪流兩岸活動。也見于海拔1200米以上的針葉林和林緣灌叢。遷徙期間多活動在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帶的林緣、耕地和道邊次生林。 它們性格膽小,生性喜靜,因此常隱匿于林下,不易為人所見。然而,它們的歌聲卻響徹四方,清脆悅耳,多變而富有韻律。無論是清晨還是傍晚,白腹鶇都熱衷于在固定地點盡情歌唱,從早到晚樂此不疲。 多在森林下層灌木間或地上活動和覓食。除繁殖期間單獨或成對活動外,其他季節(jié)多成群。性膽怯,善藏匿。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和植物果實與種子。 白腹鶇屬夏候鳥,旅鳥。在中國繁殖于東北,越冬于長江以南,就中國來說應(yīng)是留鳥,但在中國東北則為夏候鳥,中國南方為冬候鳥。每年4月末5月初遷到東北繁殖,9月末10月初開始南遷。繁殖期5-7月,1年繁殖1窩。雄鳥在繁殖期間常站在巢附近的高樹頂端枝葉簇間鳴唱,并頻繁的與雌鳥追逐于樹叢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