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詠通化溶洞》</p><p class="ql-block">——解析東北生活歷史習(xí)俗</p><p class="ql-block">梁剛原創(chuàng)于上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是大山里的神秘</p><p class="ql-block">就在那長白山腹地</p><p class="ql-block">走進通化溶洞</p><p class="ql-block">帶給人們的是驚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億年的地址演變的訊息</p><p class="ql-block">凝結(jié)了千萬年的鐘乳水滴</p><p class="ql-block">黑暗中渴望光明的開啟</p><p class="ql-block">如今你迎進了新時代的瑞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許冬眠動物在這里棲息</p><p class="ql-block">也許跑山人在這小憩</p><p class="ql-block">也許是戰(zhàn)爭年代的彈藥基地</p><p class="ql-block">你有著鮮為人知的傳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歲月流轉(zhuǎn)的光陰里</p><p class="ql-block">你淡定從容孕育生機</p><p class="ql-block">洞內(nèi)高低起伏的瑰麗</p><p class="ql-block">更讓人感到撲簌迷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溶洞鐘乳晶體天下第一</p><p class="ql-block">給人世間留下深刻的記憶</p><p class="ql-block">你是天地造化的神奇</p><p class="ql-block">你是滄海桑田的印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幽深的溶洞不聲不語</p><p class="ql-block">看慣了世態(tài)炎涼的各異</p><p class="ql-block">你錯綜復(fù)雜光怪陸離</p><p class="ql-block">宛如鏗鏘有力的生命序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溶洞有夏的清爽心怡</p><p class="ql-block">冰雪隆冬的暖意</p><p class="ql-block">有人說你是上帝開鑿的故里</p><p class="ql-block">我說你是通往未來的崎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解放戰(zhàn)爭槍聲曾在洞口響起</p><p class="ql-block">有和平年代的美好回憶</p><p class="ql-block">上億年古洞鐘乳石的傳奇</p><p class="ql-block">有著不同尋常的經(jīng)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溶洞深幾許</p><p class="ql-block">你是寫進群山中的詩句</p><p class="ql-block">把世態(tài)炎涼銘記</p><p class="ql-block">溢滿哲理和寓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溶洞外依舊會有風(fēng)雨</p><p class="ql-block">輝映鐘乳石上的水滴</p><p class="ql-block">天雨讓萬物充滿生機</p><p class="ql-block">鐘乳水滴仍孕育神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打開溶洞的那一天起</p><p class="ql-block">人們把光就送進洞里</p><p class="ql-block">揭示千年萬年的神秘</p><p class="ql-block">讓古今訊號開始傳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溶洞有心跳有呼吸</p><p class="ql-block">那是因為與大地息息相關(guān)</p><p class="ql-block">一樣日行八萬里</p><p class="ql-block">共同見證世間的美好如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溶洞會一直演化下去</p><p class="ql-block">有他自己的發(fā)展變化韻律</p><p class="ql-block">還會有千年萬年的新奇</p><p class="ql-block">恒古不變的是你默默不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愛在家鄉(xiāng)的溶洞巡禮</p><p class="ql-block">再一次感覺你的呼吸</p><p class="ql-block">讓我在千萬年前的溶洞里</p><p class="ql-block">深深的遐想千萬年后的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許、也許沒有也許</p><p class="ql-block">你讓我更加看得清晰</p><p class="ql-block">世界是在不斷的變化的哲理</p><p class="ql-block">讓我們一同看到遠方和詩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我生長在東北,黑土地上的文化博大精深。不論是4億年 前的通化鐘乳溶洞,還是6000年前的通化萬發(fā)撥子新石器時代遺址,不論是1600年前的集安將軍墳、好太王碑,還是1000年前的通化自安山城的屯兵遺址,不論是400年前的滿清崛起,1644年入關(guān)建立大清,還是80年前的解放戰(zhàn)爭四保臨江戰(zhàn)役遺址都具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p><p class="ql-block"> 在東北現(xiàn)實生活,有很多怪事、奇事、有的現(xiàn)代科學(xué)也無法解釋。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因此,我將東北的文化、習(xí)俗等傳說與通化溶洞的美篇一并發(fā)出,讓更多的朋友來東北,來吉林,來通化旅游觀光,在參觀通化溶洞的同時了解更多的東北文化和東北風(fēng)情。</p> <p class="ql-block"> 通化溶洞是第四紀火山活動所遺留下的一處天然洞穴。目前可參觀通道總長超過4000米,串聯(lián)起來有十個各具特色的大型洞廳。</p><p class="ql-block"> 石鐘乳、石筍、石柱等巖溶景觀隨處可見,石帷、石幕、石瀑等地質(zhì)奇觀美不勝收,石耳、石鵝管、石冰花、石珊瑚等成巖標本彌足珍貴。是通化市和吉林東部最具特色旅游景區(qū)。</p><p class="ql-block"> 走進通化溶洞,聆聽上億年從未間斷的鐘乳水滴的聲音,進一步了解白山黑土地上的文化、習(xí)俗。</p> <p class="ql-block">通化溶洞景區(qū)位于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區(qū)鴨園鎮(zhèn)以東3公里處的萬壽山中,整個山體緊依通化-白山兩市的母親河——渾江。仰望群山,峰巒疊翠;俯望渾江,蜿蜒如練,視野開闊,心曠神怡。</p><p class="ql-block"> 東北“二人轉(zhuǎn)”名揚海內(nèi)外,那獨特的唱腔,逗人捧腹的臺詞,喜慶歡樂的舞姿已經(jīng)令太多的人無比熟悉。然而,長期生活在寒冷的東北,猶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文化習(xí)俗,人們稱之為“東北十大怪”。 </p><p class="ql-block"> 每一個地方都有每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在長白山區(qū),可以說最接地氣,最貼近自然。有許許多多的故事和傳說流傳至今。</p> <p class="ql-block">在長白山區(qū)有很多的傳說故事,也可以說是東北的生活習(xí)俗。在東北你若生活時間長一點,上了年紀的老一輩會告訴你,在東北有幾種動物最好遠離,不要招惹。有狐貍、黃鼠狼、蛇、貓、鯉魚、燕子等,傳說這些動物是有靈性的,招惹了他們會帶來麻煩甚至災(zāi)難。</p> <p class="ql-block">東北第一怪窗戶紙糊在外。早年間,那時沒有玻璃,無論多么好的房子,窗戶上面一律使用一種專用的十分厚實的“麻紙”把格子式的窗棱糊起來。</p><p class="ql-block"> 在滿族三合院,窗戶紙如果糊在里面,室內(nèi)溫度過高時,窗戶紙受熱膨脹就會被繃緊,外面寒風(fēng)刮來就會把窗戶紙刮得嘩嘩地響,既嚇人又容易損壞。而把窗戶紙糊在窗子外面,利用風(fēng)推紙的大面積壓強減小了風(fēng)的壓力,還可以形成室內(nèi)外溫差,從而減輕了窗戶紙的損壞率,不但風(fēng)大也不出現(xiàn)撕破紙的現(xiàn)象,而且也十分美觀。</p><p class="ql-block"> 到后來雖然有了玻璃,人們一方面因為買不起,或者由于習(xí)慣,覺得安上玻璃之后,在屋外可以把屋內(nèi)的一切都看得一清二楚,感到不方便,所以一直沿襲下來。</p><p class="ql-block"> 還有極個別地方有人仍然使用窗戶紙糊窗戶。多數(shù)情況下,糊窗戶紙這一景象,我們只能在一些武打片子里看到,屋外的人用手指捅破窗戶紙,有時為防止發(fā)出聲響被人發(fā)現(xiàn),一般用舌頭舔破窗戶紙,然后向屋內(nèi)吹迷魂藥或者是向屋內(nèi)窺視。</p> <p class="ql-block">東北第二怪大姑娘叼煙袋。大姑娘叼煙袋在過去東北農(nóng)村比較普遍,東北姑娘(滿族格格)“貓冬”在家的時候,就借抽煙袋來暖嘴、暖手,甚至用來作為嘮嗑閑暇打發(fā)時間的活動。另外一個主要原因是人們在田間勞動,為防蚊蠓等的叮咬,用攏火堆熏煙或自己直接吸煙的辦法將蚊、蠓甚至是蛇等熏走。</p><p class="ql-block"> 特別是上山挖人參、狩獵時,吸煙的這個作用就更是明顯。許多人重男輕女思想嚴重,女孩子不讓上學(xué)讀書,女孩們很早就和大人們一起到田間勞動,于是,也就和大人們一起吸煙。用煙袋吸煙,把煙沫放到煙袋鍋子里,點燃即可吸用,十分方便。農(nóng)村女性抽煙也很常見,不同的是,不再使用煙袋,而是吸卷煙??梢哉f,越是不發(fā)達的落后的山村,吸煙的年輕女性越多。</p> <p class="ql-block">東北第三怪,養(yǎng)活孩子吊起來。在滿族(東北)新出生的小孩,有一個說法,大人要看著給他“睡腦袋”,只有把腦袋睡的圓圓平平的,才聰明好看。不僅如此,為了孩子將來長大后,腿比較直,不出羅圈腿等現(xiàn)象,還要把孩子的雙腿捆綁在一起。因此把孩子放到俗稱“悠車子”的搖籃中,悠著長大,是在給他“睡體形”。據(jù)說滿族的阿哥或格格們?nèi)绻L得英武挺拔、俊俏殷實,那一定是用悠車悠出來的。</p><p class="ql-block"> 不過,人們確實可以通過后腦勺的形狀來判斷出一個人是哪個地方的。其實,把孩子放在一個長的兩頭橢圓或半圓形的俗名叫“悠車子”的東西里面,再把“悠車子”用細繩子懸掛在屋中的幔桿(夜晚睡覺時,用以懸掛隔開南北炕之間的布簾的長木桿)上面,來回象蕩秋千一樣悠動,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在“悠車子”中酣睡時,大人在炕上、屋內(nèi)干活或到近處的田間勞動。</p><p class="ql-block"> 還有農(nóng)村人使用“悠車子”把孩子吊起來,而城里人哄孩子睡覺,卻都是爺爺、奶奶、老爺、姥姥親自抱著。也有的是買一個落地式的類似“悠車子”功能的搖床,但也還是離不開爺爺、奶奶、老爺和姥姥的上門來照料。</p> <p class="ql-block">東北第四怪,嘎拉哈姑娘愛?!案吕?,是豬、牛、羊、貓、狗、狍子、麝、駱駝等后腿的一塊骨頭(學(xué)名髕骨),共有四個面兒,較寬的兩個面一個叫“坑兒”、一個叫“肚兒”,兩個側(cè)面一個叫“砧兒”、一個叫“驢兒”。</p><p class="ql-block"> 因為農(nóng)村貧窮,孩子們沒有什么玩具,遇到吃羊腿的時候,把那塊骨頭積攢下來,再用舊布頭兒縫制一個小方口袋兒,裝上糧食。游戲時,把小口袋拋到空中,迅速把炕上的“嘎拉哈”改變方向,然后在口袋掉下來時及時接在手中,如此往復(fù),直到炕上所有的“嘎拉哈”都改變過四個方向為止。</p><p class="ql-block"> 這是農(nóng)村女人和女孩都會的游戲,俗稱“欻嘎拉哈”,技藝高超的有的如同雜技團的雜耍演員一般。當(dāng)然,男孩子也是可以參與的??上У氖牵厦嬷皇潜姸嗤娣ㄖ凶罨?、最簡單的規(guī)則,而還有許多高難的玩法如今已經(jīng)失傳。</p> <p class="ql-block">東北老一輩人,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告誡孩子不要去打家里筑巢的燕子,并說打燕子會瞎眼睛。這就是古人常說的不打三春鳥,因為巢中有嗷嗷待哺的雛燕。</p> <p class="ql-block">東北第五怪,火盆土炕烤爺太。東北地區(qū)氣候寒冷,農(nóng)村貧窮多半沒有人買煤燒爐子取暖,一般用稻草、玉米秸桿、黃豆秸桿等燒得土炕就很熱了,特別是熱炕頭兒,足可以供取暖用。</p><p class="ql-block"> 盡管這樣,由于房子不保溫,而且土炕熱的時間不夠持久,于是家中有老人的,就用一個泥制的盆子,裝上帶著余火的熱灰,放在炕上取暖。有時在熱灰中埋上一個雞蛋、三兩個土豆、地瓜,或是幾個粘豆包等,以便打個牙祭,或者哄一哄凍、餓得受不了不聽話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在東北長白山區(qū)深山老林中,經(jīng)常跑山采山菜、揀蘑菇、打松子、挖藥材的人都知道,會遇到一些簡易的供人遮風(fēng)擋雨的窩棚或地戧子,里面有時還有少量的糧食等食物,懂規(guī)矩的人都知道,這些食物,你可以救急,但不能帶走,而且你用了后,要想辦法把你多帶的食物,盡可能的留下一部分,以留給以后來山里更需要救急的跑山人。這是祖祖輩輩留下的習(xí)俗,到現(xiàn)在還依然傳承。</p> <p class="ql-block">東北第六怪,百褶皮鞋腳上踹。因為買不起棉膠皮鞋穿,于是,人們才就地取材,就用干蒲草編成鞋子,穿在腳上,以御風(fēng)寒。因為蒲草葉片中有蜂窩狀的空隙,所以具有防寒隔熱的功能,所編的鞋上有許多的褶,非常實用。</p> <p class="ql-block">在長白山進深山老林里挖野生人參的人很多,東北人管野山參叫棒槌。在野外凡是發(fā)現(xiàn)野山參的人,都不會馬上去挖,而是有一種簡單的儀式。首先會拜山神,感恩賜予。然后會在野山參的莖葉上系上一個紅繩。說是如果不拴上紅繩,人參娃會跑了。盡管說得有點神,但仔細想想還是有道理的。因為野山參周圍長滿了類似的雜草,都是綠色,你不仔細觀察,很難分辨出哪棵是野山參。拴上上紅繩,實際上就是標記上,然后清除周邊的青草,用事先準備好的竹簽小板,非常緩慢的從野山參周圍輕輕撥開土質(zhì),確保野山參一點根部的毛細須子都不折斷的情況下,挖出人參。老一輩挖參人管挖參不叫挖參,叫抬參。挖出野山參后,有不成文的規(guī)矩,就是如果有野山參籽的話,不要帶走,要埋在你抬出野山參的地方,并將挖開的土回填,用腳輕輕踩實,才可以走。</p> <p class="ql-block">凡是進山的人,老一輩人都知道,不能口無遮攔,說不吉利的話。說不要惹怒了山神。跑山,一般很少是一人獨行,都是兩人以上,互相照應(yīng)。最大忌諱是在叢林中沒有方向的亂走。要記住來時的方向、來時的路,必要時有留下印記,以防迷失方向,走錯了路。長白山區(qū)人們把迷路了,叫麻搭山了。這種情況,如果沒有印記和外人的引導(dǎo),你就會在山里不管怎么走,都走不出來,你轉(zhuǎn)了半天,累的精疲力盡,才發(fā)現(xiàn)你又走回到原來的地方。這種情況就是,你越著急越走不出去。</p><p class="ql-block"> 遇到這種情況,如果有方位感或能從太陽、月亮來分辨出東南西北的話,還有走出困境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東北第七怪,吉祥喜慶粘豆包。吃粘豆包主要來源于滿足人的飲食習(xí)俗。滿族喜愛吃粟米,如糜子、粘谷、稗子、谷子等。喜粘食,如大黃米干飯、大黃米小豆干飯、粘糕、油炸糕、粘火勺、粘豆包、豆面卷子、灑糕、蘇子葉餑餑等。小米面餑餑有牛舌餅、碗坨;苞米面餑餑有“菠蘿”葉餅(以柞木闊葉做皮,在皮上抹面,內(nèi)加菜餡)、苞米餑餑(即發(fā)糕);高粱米面甜餑餑(加上許黃豆磨水面蒸制)。形成了春做豆面餑餑,夏做蘇葉餑餑,秋冬做粘糕餑餑的慣俗。</p><p class="ql-block"> 冬天到來,東北也沒有什么新鮮、好吃的東西,人們就把大黃米磨成面,包上豆餡,上屜蒸熟,然后凍起來,以后隨時想吃,就從外面拿回來化開,熱一下吃。有條件的,可以用粘豆包蘸白糖吃。</p><p class="ql-block"> 后來聽老一輩人講,這粘豆包是過去地主家雇長工干活時管飯所想到的。因為生活困難,基本上吃不上肉,油水少,怎么想辦法讓干活人吃飽,還不要花更多的錢,就在五谷雜糧里,找到了大黃米,做成粘豆包,又好吃,能吃飽,而且這粘豆包吃到胃里消化特別慢,這么說吧,中午你吃了一肚子,晚上就是不吃飯了,都不會餓的。</p> <p class="ql-block">在長白山區(qū)如果遇到不明洞穴,老一輩人都會提醒不要靠近和擅自闖入。如果必須進入,必須兩人以上,而且有自制的簡易火把照明才可以。</p><p class="ql-block"> 點上火把,我想是有以下幾點考慮,一是一般情況,動物都怕火,用火把可以驅(qū)趕動物,特別是大型野生動物。二是可以照亮洞穴,看清里面的情況。三是如果火把瞬間熄滅,就不要進入,因為有可能是空氣中缺少氧氣或有有害氣體。</p> <p class="ql-block">在長白山區(qū)的山里居住的人家,房前屋后都會掛這些人們食用的食材。比如紅辣椒、野生蘑菇、干菜、玉米棒子、魚干之類,不僅裝點了東北風(fēng)情的民居,而且還是在來客人時,順手就能做幾個具有東北特色的菜肴。</p> <p class="ql-block">東北第八怪,不吃鮮菜吃酸菜。那個時候不是不吃鮮菜,是吃不上鮮菜。冬天,人們?yōu)閭渥阍蕉卟耍嗽诘亟牙镔A藏白菜、蘿卜外,家家都漬酸菜。</p><p class="ql-block"> 漬制方法是:把鮮菜洗干凈后,用熱水浸燙后放到大缸當(dāng)中,一層菜一層鹽,灌上一些水,上面再用大石頭壓起來,一段時間過后,大白菜就發(fā)酵了,這樣漬制的酸菜一直可以保存到第二年開春。酸菜可做湯、填火鍋、做餡等食用。四季鮮菜已經(jīng)擺上了普通人的餐桌上,但吃酸菜的習(xí)俗卻延續(xù)了下來,甚至夏天也漬酸菜吃。</p><p class="ql-block"> 東北酸菜,其實是過去生活困難時期的家家戶戶的必備的菜。因為東北天氣冷,生長蔬菜的季節(jié)很短,白菜又不好貯存,為了讓白菜能吃更長時間,那就是腌酸菜,能放很長時間不會變質(zhì),想什么時候吃,撈一棵就可以了。</p> <p class="ql-block">在長白山區(qū),老一輩人都知道,進山是有很多講究的。一般情況,冬天白雪覆蓋時不進山、夏季連雨天不進山。前者是擔(dān)心雪花飄落后遮擋了地縫和坑洼不平。后者是謹防山地滑坡,造成意外傷害。</p> <p class="ql-block">在長白山進山采野生榛蘑、原蘑、木耳、靈芝等,有個很神秘的說法,事實證明這是真的。</p><p class="ql-block"> 就是說,榛蘑、原蘑和靈芝,你今年發(fā)現(xiàn)了,來年的采集季節(jié),凡是出榛蘑的地方第二年后還會長出很多。</p> <p class="ql-block">東北第九怪,捉妖降魔神仙舞。農(nóng)村偏遠落后,孩子們又很少上學(xué),人們常常對科學(xué)的認識不夠,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懶于田間勞動,就利用這一點以及對妖魔鬼怪的懼怕心理,自己裝神弄鬼,愚弄百姓,榨取錢財。</p><p class="ql-block"> 因此,人們在生病時,就以為是妖魔鬼怪附體,招了“沒臉的了”,于是,就請這樣的誣醫(yī)神漢,“大神”、“二神”或“幫兵”等一班人馬,連唱帶跳地給病人“跳大神兒”來驅(qū)魔降妖。</p><p class="ql-block"> 事實上,“跳大神”實際是薩滿(巫師)的舞蹈,薩滿舞是巫師在祈神、祭禮、祛邪、治病等活動中所表演的舞蹈。</p> <p class="ql-block">在長白山區(qū)招待遠方的客人,一般情況下有四大硬菜。比如小雞燉蘑菇、汆白肉、排骨熬豆角、燉野生草魚、豬頭肉等熟食拼盤。小菜配有小根蒜炒農(nóng)村雞蛋;尖椒干豆腐、野山菜涼拌或肉炒、朝鮮族辣白菜等等。</p> <p class="ql-block">東北第十怪,煙囪砌在山墻外。有兩個說法,有的說是過去蓋房子砌磚的技術(shù)不夠高,如果煙囪從屋頂出去,下雨時雨水會沿著煙囪流進屋子里,造成濕墻根等現(xiàn)象,這是努爾哈赤的故居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于是人們?yōu)榱吮苊膺@個麻煩,建造房屋時,把煙囪建在房山頭兒一側(cè)。另一種說法是,秋天收獲糧食的時候,為了貯存糧食而在房山頭建的糧食囤子,因為糧食囤子高,象個煙囪一樣。</p><p class="ql-block"> 窗戶紙糊在外,大姑娘叼煙袋,養(yǎng)活孩子吊起來,這三個原本是滿族人的三大怪,后來延伸到了整個東北??傊?,這十大怪的出現(xiàn)或形成,主要原因是過去東北農(nóng)村比較貧窮落后造成的。</p><p class="ql-block"> 如今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東北農(nóng)村人自己蓋樓房、燒暖氣、鋪地面的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甚至種地不但是機械化,而且農(nóng)活都是雇別人來干。農(nóng)村和城市人的生活差別越來越小,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而這十大怪也最終將慢慢成為歷史,成為人們茶余飯后講給孩子們聽的笑話。</p> <p class="ql-block">?東北民俗中的十怪,最主要的是人們常說的:“東北四大怪”。即:大姑娘叼煙袋、窗戶紙糊在外、反穿皮襖毛在外、養(yǎng)個孩子吊起來。</p><p class="ql-block"> 大姑娘叼煙袋?,這一現(xiàn)象反映了東北人豪爽的性格。過去,東北地區(qū)環(huán)境惡劣,男女都需要參與勞動,因此女性抽煙增添了豪氣。此外,東北森林茂密,野獸和飛蟲較多,抽煙也是自衛(wèi)的一種方式。</p><p class="ql-block">? 窗戶紙糊在外?,由于東北冬季氣候寒冷,過去沒有玻璃和塑料布,窗戶紙糊在窗外可以防潮和防風(fēng),盡管這樣窗戶紙容易被風(fēng)吹破,但這是當(dāng)時保暖的無奈之舉。</p><p class="ql-block">? 反穿皮襖毛朝外?,在寒冷的冬季,東北人穿皮襖時常常將毛朝外,這樣可以更好地保暖。這種穿法在當(dāng)時的條件下是一種實用的選擇。</p><p class="ql-block">? 養(yǎng)個孩子吊起來?,過去東北人使用“悠車”來照顧嬰兒,將其掛在房梁上,這樣可以在做家務(wù)時方便照顧孩子。</p><p class="ql-block"> 這些現(xiàn)象不僅反映了東北地區(qū)的地理和氣候特點,也體現(xiàn)了當(dāng)?shù)厝说纳罘绞胶臀幕?xí)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