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美篇號:168172814</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文字/圖片(封面)/編輯:吉祥彩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63年3月5日,偉大領袖毛主席發(fā)表“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這個普通士兵的名字,如同春雷響徹神州大地,他的事跡逐漸升華為民族的精神坐標。對我個人而言,雷鋒精神引領著我人生前行的道路。往昔歲月,仿若一幅幅畫卷,在眼前緩緩展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雷鋒精神是我童年的啟蒙之光,我們這代人是伴隨著在學雷鋒教育中成長的。孩提時代的校園里,那首膾炙人口的《學習雷鋒好榜樣》歌曲不絕于耳。學雷鋒深入我的心間。記得小學三年級時,那時候馬路上經??梢钥吹饺擞檬掷遘囁拓浀那榫?。我與谷玉萍同學放學路經吉林市北京路時,看到有位運輸水果的車夫很吃力地拉著滿車的貨。我想起了雷鋒叔叔為災區(qū)捐款和扶老攜幼等故事。便與同學谷玉萍弓著腰,幫著推了半個小時,走了很遠的路。我雖然很累,卻初次體悟到助人的純粹快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我成長的路上,父母經常教育我:做人要心地善良,多做好事。他們的教誨,如同涓涓細流,滋潤著我的心田,成為我生命的底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學時期,我悄悄將家中粉刷房屋的白灰獻給班級,忐忑等待父親責備時,卻迎來欣慰的贊許。當迎接西哈努克親王來訪,參加學校腰鼓隊排練時,需要統(tǒng)一著裝,我熱心地將自己的布鞋送給困難同學。40年后同學重逢聚會,她緊握我的手說:"那雙鞋的溫暖,至今還在腳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知青下鄉(xiāng)時有件事讓我記憶猶新。1976年的寒冬,村民范家新生兒的生命危在旦夕,我與春月同學踩著積雪奔走5里多路,在吉長南線攔截過路車輛,將母女送往吉林市中心醫(yī)院,食道幽門狹窄的嬰兒經手術成功獲救。30年后我重游第二故鄉(xiāng),巧遇那個被救的女嬰已為人母,手領著她的孩子向我深深地鞠躬。我激動的心情也溢于言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了解的雷鋒精神已不是簡單的做好事,它的基本內涵是:“毫不利己幫助別人,干一行愛一行,為人民服務。”雷鋒精神不僅是一種精神符號,更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一種人生追求。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企業(yè)擔任專職團干部時,我組織青工開展學雷鋒活動,引導青年愛崗敬業(yè)。并組成學雷鋒小組做好事。我還組織團員青年到街頭參加局團委的“雷鋒精神宣傳日”活動。至今還清晰記得我在黑板報上寫的那句話:讓三月春風常在,愿雷鋒精神永傳。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雷鋒精神化作我在稅務崗位上的赤誠。擔任區(qū)局人事科長20多年,我把學雷鋒融入局內精神文明建設中。通過"傳承雷鋒精神,立足崗位奉獻"等系列創(chuàng)建活動,增強了干部為納稅人的服務意識。我也不斷汲取力量,工作勇于擔當,默默奉獻,曾兩次獲得吉林省國家稅務局的表彰。 </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捐款證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退休后的我的人生依然延續(xù)著這份堅守。疫情防控期間,佩戴"黨員志愿者"袖章在社區(qū)奔忙的身影,為吉林市慈善總會捐款的善舉,關愛小動物喂養(yǎng)流浪貓八載的風雨無阻堅持,這些都是正能量的向善行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還把雷鋒助人為樂的品德,貫穿于培養(yǎng)教育孩子之中。經常告誡孩子:家庭和社會都需要關愛。女兒們將這份精神基因傳承:大女兒在校園勸阻貧困生輟學,用飯卡和衣物傳遞溫暖;小女兒攙扶幫助骨折同學數月,用熱心澆筑同窗友情。她們的善舉印證著《愛的奉獻》歌詞的真諦——"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姐妹倆都把能關心幫助他人看作是一種快樂!更讓我欣喜的是,2024年,大女兒光榮入黨,小女兒被985院校選派到日本交換留學。她們用努力的成就,在詮釋著學習雷鋒。</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在防疫情期間參加社區(qū)退休黨員志愿者活動(作者前中)</b></p> <h1><b style="font-size:22px;"> 人們常說:“行善積德,善有善報?!蔽要氉詫蓚€女兒養(yǎng)大,雖歷經艱辛,卻滿心欣慰。每至佳節(jié),她們總會以不同方式表達孝心。去年“婦女節(jié)”,大女兒精心挑選衣物相贈,小女兒則發(fā)來紅包,這些舉動,無不讓我感受到濃濃的母女親情。今年“婦女節(jié)”將至,兩個女兒又提前問候并表達心意,天倫之樂的幸福之感油然而生。生活中縱有諸多難題,但總感覺冥冥中有一種力量在助推著我走出困境,或許這便是善行的回報吧。</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inherit;"> </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孩子們都已接受高等教育,取得研究生學歷,不再是過去的小女孩,但在我的眼中,她們永遠都是孩子。我時常叮囑她們在生活中樂于助人,工作中勤勉敬業(yè),學習中不斷進取。我相信她們能以雷鋒為榜樣,不斷提升自己,成為對社會有所作為的人! </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無論時代怎樣變遷,人性的光輝永遠會熠熠閃光,對真善美的追求是永恒的。我雖已退休,職業(yè)生涯結束了,但做人的品德修養(yǎng)不能改變。父親的教誨“善良做人,認真做事”依然啟迪著我的生活。</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展望未來,我將帶著雷鋒精神這份珍貴的財富繼續(xù)前行,我定會始終如一地堅持多做善事、好事,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斷書寫屬于自己的雷鋒故事。雷鋒精神——我心中永遠的豐碑。愿雷鋒精神世代相傳! </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