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2024年11月和往年一樣,考慮出去過冬了。經(jīng)過幾年過冬的實踐和對比,還是認為云南彌勒比較適合我們過冬,于是11月18日駕車出發(fā)了。到彌勒后老天和我們開了個玩笑,連續(xù)陰雨綿綿了好幾天,天也很濕冷,氣溫從20來度驟降到5度左右,往年也沒有這樣的天氣,頂多也就是偶爾下點小雨,加上住的民宿沒有空調(diào),冷得有點受不了了。再查了查天氣預(yù)報,12月中旬還有較長時間的下雨和寒潮,為躲避這次寒潮,開車向著溫度較高的地方駛?cè)ァ?lt;/span></p> <p class="ql-block"> 12月13日來到石屏,游玩了異龍湖和石屏古城。</p><p class="ql-block"> 石屏縣,隸屬云南省紅河州,位于云南省南部,紅河州西北部。石屏縣被稱為“文獻名邦”、“柑桔之鄉(xiāng)”、“楊梅之鄉(xiāng)”、“魚米之鄉(xiāng)”、“豆腐之鄉(xiāng)”、“歌舞之鄉(xiāng)”。2015年,石屏縣成為云南唯一入選首批“中國歷史文化街區(qū)”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 異龍湖,位于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異龍鎮(zhèn)東南3千米處。異龍湖彝語稱為“邑羅黑”,意思是“龍吐口水形成的湖”。異龍湖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是石屏人民的母親湖。</p><p class="ql-block"> 異龍湖湖面形似葫蘆狀,呈東西向條帶狀。異龍湖屬于珠江水系,處于珠江、紅河兩個水系的分水嶺地帶。其湖面海拔1414.2米,湖面面積35.67平方千米,流域面積360.43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75米,最深處約6.55米,蓄水量1.149億立方米。</p> <p class="ql-block"> 石屏古城是云南省旅游景區(qū)。傳說,石屏縣城是建在一個浮在水面的大神龜殼上,鑿穿龜殼,便是水層。因而,城中居民,家家鑿井,西北城下一尺,東南城下三五尺,鑿?fù)ㄒ院螅幢闳≈槐M,用之不竭。城中水井,眼眼相通,東家不慎遺落的水桶,過幾天便會在西家水井覓得。據(jù)說縣城東、西、南、北、中五眼深井,是鎖住神龜奔海的五根基柱。今天五井俱在,五井之水,六百年來均是點制石屏豆腐的天然鹵泉水,用它制作的豆腐美味可口,石屏豆腐也因此美名遠揚。</p> <p class="ql-block"> 石屏古州衙位于縣城中央,始建于明朝洪武十六年(1383年),坐北朝南。州衙左面是文廟,正對是賣米巷,足以說明當(dāng)時州衙當(dāng)局是重教興文和倡導(dǎo)民以食為天的。</p><p class="ql-block"> 明清兩代州衙使用了五百余年,民國時期沿用石屏古州衙作縣政府。民國28年(1939年),由石屏富商張正堂捐資,拆除破舊房屋,新建了大堂、二堂、東西廂房、大門及監(jiān)獄等,均為土木結(jié)構(gòu)樓房,大堂更顯莊嚴肅穆,二堂清幽寧靜。后院花草盛開、秀麗別致。</p><p class="ql-block"> 新中國成立后,古州衙仍作為縣人民政府所在地。2005年,政府為了更好地保護好石屏古州衙及附近的古建筑群,政府辦公地點搬遷至新區(qū)湖濱路,政府籌資對古建筑群進行了全面修整。石屏古州衙現(xiàn)在作為石屏歷史文化“展覽中心”向民眾開放。</p> <p class="ql-block"> 石屏文廟位于石屏縣異龍鎮(zhèn)北正街,始建于元至正年間,明洪武二十二年重建,明嘉靖二年、天啟五年修葺并擴建,清順治、乾隆年間亦進行修繕。文廟面闊33.75米, 總進深96.33米,占地面積4257平方米,坐北朝南?,F(xiàn)存有欞星門、泮池、大成殿、先師殿、尊經(jīng)閣等建筑。泮池石雕憑欄雕刻細致。現(xiàn)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石屏站,位于中國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四等站,建于1936年。</p><p class="ql-block"> 石屏火車站的傳奇故事要從滇越鐵路說起。1885年,法國通過中法戰(zhàn)爭打開了中國西南的門戶,并獲得了修筑滇越鐵路的權(quán)力。這條鐵路見證了中國人民遭受侵略和奴役的歷史,也讓云南的大量自然資源和鐵路營運收入被法帝國主義掠走。為了擺脫外國人的控制,云南地方鄉(xiāng)紳積極倡導(dǎo)修建自己的鐵路。1912年,個舊地區(qū)的工商業(yè)主聯(lián)名上書云南都督蔡鍔,要求民間集資修建個舊至蒙自、建水、石屏的鐵路。最終,“個碧石鐵路”采用了60厘米的寸軌標準,與滇越鐵路相連但不接軌,既避免了法國人進一步侵吞鐵路權(quán)益,又兼顧了實際的技術(shù)和造價問題。這一決策不僅體現(xiàn)了地方鄉(xiāng)紳的智慧和遠見,更凝聚著石屏兒女厚重的家國情懷。如今,石屏火車站保存得較為完好,紅瓦、黃墻、綠窗的二層小樓,中西合璧的建筑風(fēng)格,仿佛訴說著曾經(jīng)的繁華。站房旁的棕櫚樹隨風(fēng)搖曳,為這座老站增添了幾分迷人的法式風(fēng)情。2020年10月1日,塵封許久的石屏火車站再次迎來了火車的鳴笛?!盃钤枴泵总壭』疖囈灰u紅裝,讓沉寂的古城生動活潑了起來。</p> <p class="ql-block">? 石屏海誓山盟婚姻登記服務(wù)站位于云南省紅河州石屏縣異龍鎮(zhèn)大瑞城社區(qū)小瑞城村,異龍湖國家濕地公園內(nèi)?。該服務(wù)站是紅河州第一家進入公園、景區(qū)的婚姻登記點,也是全省第二家,它將婚姻登記服務(wù)與特色婚姻文化、生態(tài)景觀有機結(jié)合,為情侶們提供了一個充滿愛與美好的婚姻登記體驗。</p> <p class="ql-block"> 12月14日來到墨江,游北回歸線公園,晚上入住寧洱。</p><p class="ql-block"> 墨江哈尼族自治縣,云南省普洱市轄縣,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東部,地處云貴高原西南邊緣,四季冷暖不太分明,有四季如春之稱。墨江縣是1979年11月28日成立的中國唯一的哈尼族自治縣,2005年開始,墨江縣便每年都舉行“中國·墨江北回歸線國際雙胞胎節(jié)暨哈尼太陽節(jié)”。墨江縣北回歸線穿城而過,被稱為“哈尼之鄉(xiāng)、回歸之城、雙胞之家”以及“太陽轉(zhuǎn)身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北回歸線公園?是一個集天文、地理、植物、科普知識和園林藝術(shù)、旅游文化為一體的公園。公園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墨江縣,具體位置在雙胞小鎮(zhèn)對面。公園的特殊之處在于它位于北緯23度26分,這是北回歸線的位置,因此公園內(nèi)有許多與北回歸線相關(guān)的景點和設(shè)施?。</p> <p class="ql-block"> 云南省墨江縣,一個常住人口僅有30萬的小縣城,卻擁有超過1200對雙胞胎,雙胞胎在總?cè)丝谥械谋壤鞘澜缙骄鶖?shù)的三倍多。每年,這里都會舉辦“中國·墨江國際雙胞胎節(jié)”,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雙胞胎聚集于此,因此墨江也被譽為“雙胞之家”。</p><p class="ql-block"> 雙胞胎現(xiàn)象的背后,流傳著許多神秘的說法。其中最廣為接受的是,墨江雙胞小鎮(zhèn)中有兩眼神奇的雙胞井。傳說喝了雙胞井的水可以懷上雙胞胎,陽井水生男雙胞,陰井水生女雙胞,如果兩種水都喝,則可能生龍鳳胎。</p> <p class="ql-block"> 在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流傳著一個引人入勝的傳說:只要在一塊被賦予神奇力量的石床上度過一夜,便能迎來雙胞胎的降臨。</p> <p class="ql-block">雙胞井</p> <p class="ql-block"> 墨江天文館是滇南最大的天文館,也是東半球北回歸線上較大的單體天文館??,位于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縣雙胞大道墨江北回歸線標志園內(nèi)?。天文館是一個圓形的建筑,共有五層,分別是地球廳、太陽廳、月亮廳、星座廳和觀星廳(或科研基地)。每一層都對應(yīng)展示了相應(yīng)的天文科普和自然科學(xué)專題?。</p> <p class="ql-block">晃眼一看,有點像世界地圖。</p> <p class="ql-block"> 紅色一邊是熱帶,藍色一邊是北溫帶。</p> <p class="ql-block"> 12月15日從寧洱來到瀾滄,游玩了周末集市和民族團結(jié)進步廣場等。</p><p class="ql-block"> 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是云南省普洱市下轄縣之一,縣境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因東臨瀾滄江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瀾滄周末趕集的主要地點是瀾滄街?,整條街都是集市。趕集時間通常從周六下午6點開始,周日早上達到高潮,周日中午左右很多攤位就開始收攤了??。</p><p class="ql-block"> 瀾滄街的集市充滿了生活的煙火氣,這里有各種各樣的攤位,包括食品、手工藝品、服飾等,吸引了大量的本地人和游客。特別是周日,集市非常熱鬧,很多地方的少數(shù)民族都會來擺攤,展示各種民族特色??。</p> <p class="ql-block"> 瀾滄民族團結(jié)進步廣場,當(dāng)?shù)厝艘卜Q其為“拉祜廣場”或“葫蘆廣場”,是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的一個重要地標?。該廣場位于瀾滄縣中心地段,是集民族文化展示、旅游、商貿(mào)、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市政工程,也是大型節(jié)慶活動和文化展示的重要場所?。</p> <p class="ql-block"> 沒有樂山的麻辣燙好吃,但價格不貴!</p> <p class="ql-block"> 12月16日上午來到瀾滄縣老達保村,下午游景邁山。</p><p class="ql-block"> 老達保村位于云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是一個擁有上千年歷史的拉祜族村落。全村居民均為拉祜族,他們崇拜多神,供奉莎?。老達保村四周環(huán)山,風(fēng)景秀麗,傳統(tǒng)干欄式建筑保存完好,具有濃郁的拉祜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p><p class="ql-block"> 老達保村以音樂和舞蹈聞名,被譽為“深山里的音樂之鄉(xiāng)”。這里的村民能歌善舞,幾乎人人都會彈吉他、唱歌和跳舞。他們把打獵、勞作收獲的喜悅?cè)谌氲搅烁栉枥?,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老達保村還是拉祜族口傳史詩《牡帕密帕》的傳承地,自創(chuàng)的拉祜民歌多達300多首?。</p> <p class="ql-block"> 你看這樓梯、柱頭等,真是有點“特色老達保人家”的樣子。</p> <p class="ql-block"> 景邁山,是位于中國云南省的西南邊陲的山,在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惠民鄉(xiāng)境內(nèi)。東鄰西雙版納勐海縣,西鄰緬甸,是西雙版納、普洱與緬甸的交界處。景邁山以普洱茶盛名,共有14個傳統(tǒng)村落,分屬景邁村、芒景村兩個行政村,組成了占地面積2.8萬畝的景邁山萬畝古茶園。各村的茶鮮葉,都以“景邁山普洱茶”的名義對外銷售。據(jù)考證,這里種茶有近2000年的歷史,是茶的起源地,而布朗族的祖先濮人是最早利用野生古茶和最早栽培、馴化古茶樹的民族。布朗祖先帕哎冷也就成為有名姓可考的最早的茶人,成為茶祖。</p><p class="ql-block"> 2023年9月17日,中國“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項目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5屆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會議上通過審議,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成為中國第57項世界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 景邁山的彈石路是由一塊塊石頭鋪成的,當(dāng)車輛輪胎碾過時,會發(fā)出“咯噔咯噔”的聲音,車身也會隨之顛簸,<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速過坑或者壓到石頭,搞不好就會爆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彈石路面采用石塊鋪就,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且與自然融為一體,保護景邁山上的茶樹和植被的良好生長,避免使用瀝青或水泥等材料對自然環(huán)境造成破壞?,同時彈石路面可以讓車速慢下來,提高在</span>蜿蜒曲折<span style="font-size:18px;">山路上行駛的安全性。開車去景邁山,要走這樣的彈石路20多公里,</span>這種獨特的路況給駕駛者帶來了一種別樣的挑戰(zhàn)和體驗?,就是有點費輪胎。</p> <p class="ql-block"> 景邁大寨隸屬于云南普洱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惠民哈尼族鄉(xiāng)景邁村委會。這里四季如春,云霧繚繞,宛如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大金塔位于景邁大寨,是附近村民進行節(jié)日慶祝、日常祭祀的重要場所。在盤山道上,遠遠能看到塔尖聳立于山巔,俯瞰整個景邁山,從近處看,整個塔身呈金黃色,建筑風(fēng)格極具傣族特色,給人一種神秘而莊重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 糯干古寨(糯崗古寨)位于云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惠民鎮(zhèn)。糯干古寨的居民們依然保持著傣族千年的文化傳統(tǒng)。這里的民居采用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的干欄式建筑,分為兩層,一樓用于儲存雜物,二樓則是主人居住和用餐的地方。每一棟房屋的頂部都有一對黃牛角作為標識,這種設(shè)計可能是為了適應(yīng)熱帶雨林常年濕熱多的氣候特點。</p> <p class="ql-block"> 翁基布朗族古村落歷史久遠,布朗族生態(tài)文化保留和傳承完整,原始風(fēng)貌濃郁,自然風(fēng)光秀麗,民族特色突出,被譽為“千年布朗古寨”。古寨有古村落、佛寺、寨門、寨心、古柏樹等景點景觀,是以發(fā)展布朗族文化旅游為主的旅游觀光型村寨。</p> <p class="ql-block"> 寨心,這個名字聽起來有點神秘,其實它是少數(shù)民族村落中的一種原始崇拜。寨心不僅是村子的中心,也是村社的保護神所在。每個村寨都有一個寨心,它是舉行祭寨神儀式的場所。</p><p class="ql-block"> 傣族人認為,村落就像一個人的身體,有心臟和靈魂。寨心就是村子的心臟,通常以村子中央的一株大樹、一根木樁或土坯、石頭作為標志??傊?,寨心在少數(shù)民族村落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村子的心臟和靈魂,守護著村子的安寧和繁榮。</p> <p class="ql-block"> 芒景下寨,這個坐落于景邁山半山腰緩坡上的布朗族村落,充滿了古樸與寧靜。而位于此處的芒景茶祖廟,更是歷史的見證,訴說著這片土地與茶的深厚淵源。</p><p class="ql-block"> 布朗族,這個中國南方古老的濮人后裔,有著深厚的茶文化底蘊。作為最早種植茶葉的民族,他們與茶息息相關(guān),以茶為生。為紀念他們的祖先帕哎冷建造了這座茶祖廟——帕哎冷寺廟。每年四月,布朗族都會在此舉行盛大的茶祖帕哎冷祭祀活動,以表達對這位茶祖的敬仰與感激。</p> <p class="ql-block"> 據(jù)說景邁山的日出云海非常輕盈夢幻,17日一大早起來老天不作美,大霧彌漫,什么也看不到,等了個把小時,依然如故,只好打道回府了。在去孟連的路上,雖然沒有看見日出,但也一睹了云海的芳容。</p> <p class="ql-block"> 老遠看去,就像是滿山遍野種植的蘆葦,走近一看原來是會長穗開花的“甘蔗”。第一次見這樣奇特的“甘蔗”,非常新奇。后來百度了一下,原來這酷似“甘蔗”的植物學(xué)名叫蘆穄(甜高粱、蘆稷、蘆粟),也叫二代甘蔗。是禾本科一年生植物。原產(chǎn)印度和緬甸,現(xiàn)世界各大洲都有栽培。它用途十分廣泛, 不僅產(chǎn)糧食, 也產(chǎn)糖、糖漿, 還可以做酒、酒精和味精, 纖維還可以造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