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創(chuàng)攝影:瑪雅</p><p class="ql-block">拍攝地點:北京</p> <p class="ql-block">紅隼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p><p class="ql-block">紅隼(sǔn) (英文名:Common Kestrel,學(xué)名:Falco tinnunculus),是隼形目隼科隼屬的鳥類。別名: 茶隼、紅鷹、黃鷹、紅鷂子,是小型猛禽,以其獨特的雄鳥羽毛特征著稱:頭部和尾巴呈灰色,背部銹紅色,尾羽末端有黑色寬條帶。雌鳥上體褐色,背部、翅膀及尾部有橫斑。紅隼廣泛分布于歐亞和非洲,適應(yīng)多種生境,從開闊地帶到城市邊緣均有其蹤跡。</p> <p class="ql-block">紅隼體型較小,長度27-35厘米,雄鳥重量136-252克,雌鳥154-314克,翼展57-79厘米。雄鳥頭部和尾巴灰色,背部銹紅色,尾羽末端具黑色條帶;雌鳥上體更均勻褐色,尾部有條紋,缺乏雄鳥的灰色區(qū)域。幼鳥與雌鳥相似,但胸腹部的條紋更寬,裸露部位顏色較淡。不同亞種在顏色、標(biāo)記密度、尾羽圖案和體型上有差異,非洲亞種通常顏色更深,更紅棕色。紅隼通常在非繁殖季節(jié)較為安靜。最常見的叫聲是一種快速、尖銳的“kik-kik-kik-kik...”或更拉長、刺耳的“kee-kee-kee-kee...”,由兩性發(fā)出,用于各種情境。在巢邊,會發(fā)出各種顫音、嘶鳴和嘶啞的叫聲。</p> <p class="ql-block">紅隼棲息于開闊或輕度林木覆蓋的地區(qū),如草地、牧場、耕地、濕地、灌木叢生的荒野,甚至城市邊緣。從海岸到高山牧場,繁殖高度可達3300米,非繁殖季節(jié)可達5500米。紅隼擅長在低空飛行或停棲處仔細(xì)觀察地面,典型的行為是在空中懸停以檢測小型哺乳動物和其他陸地獵物。它們主要以小型哺乳動物為食,如田鼠,也吃小鳥、蜥蜴和昆蟲。</p><p class="ql-block">紅隼在歐亞大陸和非洲廣泛分布,偶爾到達北美東海岸。在歐洲、亞洲北部和非洲西北部尤為常見。在中國大陸,紅隼分布廣泛,從東部沿海到西部山區(qū)均有記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感謝大家關(guān)注與鼓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