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昵稱:蓮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篇號:54808922</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個老照片是一位校友分享的美篇中發(fā)現(xiàn)的,我同學的姐姐趙興甫老師是軍官家屬,劉永福的同學。趙老師的妺妹趙興瑞是我的閨蜜。他父母回河南,因家大口渴,那時候糧食緊張,把她們都帶回去,在河南把他許配給娃娃親,也是個軍人,當年她愛人在新疆部隊任上司。</p> <p class="ql-block">老人尊敬更老人</p><p class="ql-block">教師長壽百歲近,</p><p class="ql-block">學生高齡逾八旬。</p><p class="ql-block">夕陽紅艷夕陽美,</p><p class="ql-block">老人尊敬更老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興瑞同學在河南呆不下去,自己獨自又返回農(nóng)場,在回龍寺小學任教。生了第一個孩子,取名叫虎子,坐月子都是我下班騎自行車帶上食物去照顧她,我請她的同事劉素英也幫我照顧她。趙興瑞同學生了孩子滿月后不久就去部隊隨軍,之前,一直把我家當成她娘家人,只要朱大哥回來探親,就會領(lǐng)到我家來。去新疆部隊后,興瑞同學在部隊附近的學校漢語班任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興瑞同學的兒子虎子現(xiàn)在湖南某大學擔任主要負責人,趙新瑞兩口子退休后都到湖南兒子家去,后來夫妻倆專程來五三看我,我順便請幾個同學陪他們吃了一餐飯,然后他夫婦倆又去拜訪其他的老鄉(xiāng)和朋友,這可能是天意吧!和她們一直沒有斷掉聯(lián)系,就前兩年聽他老伴朱大哥打電話說趙興瑞因病去世了!朱大哥說上次來五三是興瑞同學執(zhí)意要來的,好象有預(yù)兆要見最后一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個老照片是我最好的朋友吳英彩結(jié)婚照,1977年從吉林省長春市發(fā)給我的,七十年代前后,那個年代通訊很不方便,只能寫信或者是發(fā)電報,照片裝在信封里。還為我父親寄來一盒東北人參,說幾個國家代表去長春參觀人參基地,這盒人參屬六年參,還專為我又買了一塊做外套的格子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來,我們互相成了家,有了丈夫和孩子,家庭和工作,聯(lián)系很少,加上工作調(diào)動常搬家,那時住房調(diào)件差,書本信件遺失,漸漸的中斷了聯(lián)系,失聯(lián)了。五十多年過去了,我無法答謝好友英彩!可每當我看到美篇里好多美友來自吉林的,就情不自禁想起她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當年,吳英彩的父親朱德海吉林省付省長兼延邊朝鮮自治州的州委書記。吳英彩和弟弟吳揚青,吳堅的媽媽(長春電影制片廠負責人)從吉林省下放到五三來。吳英彩來我校任教,工作非常積極認真負責,孩子們和同事們都非常喜歡她,課余時間教學生造紙術(shù)。一有空就參加各種義務(wù)勞動,一點高干子女架子都沒有,文革后,她父親評反了,全家人都回原地吉林省長春市。聽說她父親病逝后安葬在北京八寶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