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農(nóng)歷二月二,龍??抬頭,陽歷是三月一日,這證明二O二五年己經(jīng)過去兩個月了,時間總是匆匆流逝,讓人不禁感嘆歲月的無情。我們雖然無法阻止時間的流逝,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度過每一個充實的時刻。</p> <p class="ql-block"> 二月二作為傳統(tǒng)節(jié)日,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和歷史傳承,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月二趕廟會拜龍王廟是中國民間的一種傳統(tǒng)習俗。今天的龍王廟,廟里廟外、一溜臺階上下,游人如織,熙來攘往,香火鼎盛,熱鬧非凡。估計一天游客5000人,或者上萬人之上,也沒去細考究,反正人很多;前段時間去過一次,見龍王廟前門可羅雀,龍王廟內(nèi)空無一人,我安安靜靜的在每位神仙門前虔誠的祈禱膜拜,每逢初一、十五龍王廟的香火還是很旺的。</p> <p class="ql-block"> 從古至今人們物質(zhì)生活充實了,也在不斷的尋求精神寄托,拜神仙拜佛可以提供一種信仰的力量,幫助人們緩解焦慮、找到內(nèi)心的平靜和勇氣。信仰宗教或神靈,對于一些人來說,是一種尋求生命意義和目地的方式。通過祈禱和禮拜,我們可以與宇宙中的某種更高力量建立聯(lián)系,從而獲得指引和安慰。</p> <p class="ql-block"> 有句古話:信則有,不信則無。唯心也好,唯物也好,每個人都需要一種精神支撐。在電視劇《父母愛情》里,江德福說安杰,“不要跟倆農(nóng)村婦女學那些烏七八糟的東西?!?安杰卻理直氣壯地反駁:“我怎么覺得它是一種精神慰藉呢。自從我燒了紙以后,我這心里就舒服多了。” 無所謂迷信不迷信,它就是一種精神安慰,是一種鏈接故人的方式。在電影《尋夢環(huán)游記》中,有句臺詞: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而燒紙是另一種形式的記得。</p> <p class="ql-block"> 二月二龍?zhí)ь^,龍是神話中大海里的神,司掌行云布雨。二月二陽氣自地底回升,大地解凍,氣候變暖,春耕開始,人們企盼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并在二月二龍王冬眠蘇醒緩緩抬頭之時,舉行系列祭祀活動,祈禱龍的護佑,萬物雨潤豐收。</p> <p class="ql-block"> 二月二又稱春龍節(jié)、青龍節(jié),廟堂通常供奉著龍王的神像,信徒們焚香敬拜祈求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祈求龍王保佑家庭平安、事業(yè)順利。祭拜時,通常會默念祈愿詞,如“龍王大帝,佑我風調(diào)雨順,財源廣進,家宅安康”。大家集中在龍王廟前舉行盛大的廟會活動。廟會一般從清晨開始,持續(xù)到傍晚甚至更晚。</p> <p class="ql-block"> 古人把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劃分28宿,又按照東西南北劃分為蒼龍、白虎、朱雀、玄武4象,當東方蒼龍星宿出現(xiàn)在地平線上時,恰逢農(nóng)歷二月二,便有了龍?zhí)ь^的說法。作為傳統(tǒng)節(jié)日,象征著陽氣回升,萬物復蘇,大地重煥生機。二月二剃龍頭的習俗,如蜿蜒長河,承載著世世代代無數(shù)人的美好祈愿。民間百姓篤信,這一天理發(fā),能與蘇醒的巨龍建立神秘聯(lián)系,沾染祥瑞之氣,鴻運當頭,開啟一整年的好運篇章。</p> <p class="ql-block"> 托爾斯泰說,不幸的人之所以不幸,也許各有各的原因,但幸福的人能幸福,做決定時絕不是盲目沖動感情用事。人一輩子,只有讓靈魂里始終燃起燈,才能照亮腳下的路,看清自己要前行的方向。要我說,這些傳統(tǒng)習俗的傳承,無非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健康身體的追求。真也罷,假也罷,二月二,新年剛剛開始,愿大家事事順心如意,幸福安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