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這天,到達天下第一莊一一臺兒莊古城時,已是下午未時。小雪節(jié)氣的冷風(fēng)從古運河吹來,我迎著寒風(fēng)走進天下第一莊古城。過了西門進口,導(dǎo)游告訴我們一行人員,這次參觀臺兒莊古城活動時間是兩個小時,大家可自由在里盡心觀看。</p> <p class="ql-block"> 臺兒莊,這個以前只在歷史書上看到過的名字,如今正壯麗雄渾地呈現(xiàn)在眼前,我就被那古城的大門給鎮(zhèn)住了。那大門又高又大,就像一個威嚴(yán)的巨人站在那兒,仿佛在訴說著這里曾經(jīng)的歷史輝煌和滄桑。</p><p class="ql-block"> 1938年春,中日一場血戰(zhàn),使臺兒莊成為中華民族揚威不屈之地,名震天下。</p><p class="ql-block"> 如今臺兒莊古城,從當(dāng)?shù)貙嶋H出發(fā),利用鄉(xiāng)土文化資源,把家愁、國愁融匯在一起,成為恢復(fù)性古典建筑建設(shè)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此時,在臺兒莊門樓下,太陽發(fā)出黃黃的光芒,給古城鍍上了一層金色。突聽得身后有噠噠聲,回頭一看,是剛剛遇著的一群小學(xué)生,正有序的來觀古城。我高興和他們搭訕。</p><p class="ql-block"> “你們也來古城參觀?”我委婉地說。</p><p class="ql-block"> “您呢?”</p><p class="ql-block"> “我想?yún)⒂^臺兒莊,畢竟好不容易來一趟呢!”</p><p class="ql-block"> 小同學(xué)看了一下,吁了口氣,然后抬起手指了指,“那我先進了!”</p><p class="ql-block"> 我在臺兒莊城樓下環(huán)視了一周,然后跟著人群向莊里走去。當(dāng)我漫步在臺兒莊古城的石板路上,仔細打量著古運河,深巷,渠水,院落,那一片片陶瓦,一扇扇門,一棱棱墻角,這不只是普通的磚頭、石頭、木頭,還是民間文化。</p><p class="ql-block"> 歷史上的臺兒莊原本無城,僅是一個普通的居民點。但隨著明代運河開通,人口遷入,便迅速地轉(zhuǎn)變水陸交通重鎮(zhèn)。后期各姓氏家族的先后崛起,增加商貿(mào)業(yè)的繁榮,從現(xiàn)有遺留建筑能看到不同時期的姓氏文化痕跡,就看出臺兒莊特定的文化鳳味。</p> <p class="ql-block"> 臺兒莊舊名“臺家莊集”,是山東南部一個大鎮(zhèn),號稱“天下第一莊”。它連結(jié)魯蘇、緊靠京杭大運河。臺兒莊始建元代,明清昌盛,作為小城,在戰(zhàn)爭之前它是一個鮮為人知的魯南小鎮(zhèn),而它因八十六年前的抗日一戰(zhàn)一一臺兒莊大戰(zhàn),而成為國際名城。</p><p class="ql-block"> 據(jù)說,臺兒莊立村時,是以姓氏得名,居者以“臺”、“花”兩姓氏居多,故名“臺花莊”。明萬年間,京杭運河改道臺兒莊后,先后形成臺、花、郁、馬姓明末清初四大家族,清中后期又有燕、尤、趙、萬姓四大家和陳、王、袁、謝姓民國時期四小家。</p><p class="ql-block"> 臺兒莊姓氏歷史,清代以前臺家最盛;清初郁家最盛,花家次之;清中期燕家最盛,趙、萬兩家次之;清后期尤家最盛,袁家次之;民國中前期袁家最盛,陳、王兩家次之;民國后期郭、鄭、馬、黃四家最盛。而臺、郁、燕、尤四大家堪稱臺兒莊古城先后崛起的四大名門望族。</p> <p class="ql-block"> 到了臺兒莊,少不了要去看古城,它是先民開拓了這片土地。臺兒莊因運河而生,這里的船民和商人,都不是生于斯長于斯的老戶人家,而是舉目無親的移民。今天來臺兒莊古城參觀,仍可看出先民留下的痕跡,抗戰(zhàn)時的遺址公園,它為現(xiàn)人游讀地方歷史提供了原始資料。</p> <p class="ql-block"> 臺兒莊是一個用潛耐淡定的心態(tài)打造的一座具體文化特質(zhì)的歷史古城。在這里讓人一看就知道是有文化特色,它不是只蓋一座樓,建一條古街,而在于傳之后世,成為未來的文化遺產(chǎn),成為子孫后代的精神財富。</p><p class="ql-block"> 當(dāng)你參觀了臺兒莊,看了小古城背后的歷史故事、建筑文化特色,就如同見了春天田野綻放出爛漫的花朵,這個希望的田野,就成了我們的精神家園,無論人走多遠,都會有一根長長的絲線連著那里,那就是我們永遠的鄉(xiāng)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