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生產(chǎn)隊的大場有兩三畝地那么大,四四方方,平平整整的,高出周圍的稻田七八十公分,大場離莊上不過五六十米,有兩條路通往大場,一條大路,一條小路。</p><p class="ql-block">一天曬小麥,突然黑云壓城,悶雷陣陣,大暴雨就要來了,隊長舅舅一陣急促的敲鐘聲高喊聲,社員們聞訊而動,分別從大路和小路,一路小跑,幾秒鐘跑到大場上,齊心協(xié)力,分秒之間就把涼曬的谷物,全部搶到了大場房子的糧庫里,顆粒歸倉,那是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時代。</p><p class="ql-block">大場上最忙最熱鬧的季節(jié),一是夏收夏種的三夏大忙季節(jié),二是秋收秋種的繁忙季節(jié)。芒種時節(jié),三夏大忙開始了,學校要放半個月的忙假,學生娃娃不亦樂乎。大人們將收割完的麥子,一捆一捆挑到大場上,還要把三里外灘田的麥把子挑回來,將其一層一層堆碼起來,像大輪船一樣高聳在大場上。</p> <p class="ql-block">我從灘田挑過一次麥把子到大場,幾乎是一路小跑,渾身的汗?jié)裢噶?,?zhàn)雨天,搶晴天,搶收搶種的氛圍,我感受到了。大場上的脫粒機晝夜不停地轟鳴著,幾艘大輪船麥堆變成了滿大場金黃的小麥。</p><p class="ql-block">小麥需要中午毒太陽暴曬,小麥立刻變得飽滿漂亮起來。中午時分,輪到我家去看大場,母親派我去看大場,我蹲在大場中央,眼睛瞅著四周的動靜,以防麻雀和老牛來襲,突然不知道從那條田埂上串來了一頭大水牛,伸長了脖子,伸出了長長的舌頭卷走了幾大口麥子,那大牛舌頭如此神奇,以閃電般的速度卷走了一片麥子,我立刻拿著棍子去驅(qū)趕,老水牛蹌慌的逃離了。稍不留神,麻雀也會趁虛而入,看大場像站崗放哨的小兵張嘎,一刻不敢麻痹大意。</p><p class="ql-block">晌午時分,短暫的看大場,以防鳥雀和牲畜糟蹋。夜晚還需看大場,以防壞人偷糧??创髨龅闹贫仁禽喠髯f。白天一人看,夜晚兩戶兩人看。輪到我家,母親讓我去看大場。</p><p class="ql-block">一個夏天的晚上,又輪到我和桂紅姐家一起看大場,看大場是不能睡覺的,有時一個大人帶一個小孩看大場。看大場也有趣事,一次,天剛蒙蒙亮,我大媽早早去大場不知干什么,無意看見郭大舅看大場時,精屁股郎當岀來小便,一時傳為笑談。</p><p class="ql-block">我在家獨立生活的時候,冬天一個人看過大場,要帶一床棉被,工房有點破舊,回處漏風,天冷夜長睡不好。其實工房里也沒有多少糧食,只是留下來的糧食種子。工房里常常有老鼠出沒。</p> <p class="ql-block">冬天,大場上只剩下兩個長長的稻草堆,那是幾頭老水牛的飼料。莊上小啞吧從小放牛睡牛棚,我進過生產(chǎn)隊的牛棚,發(fā)現(xiàn)老牛嘴巴不停地磨食,那是在消化胃里的飼料。</p><p class="ql-block">牛棚后面有個鬼塘子,下面有涵洞,與大港相通。每到夏季,生產(chǎn)隊的幾頭老水牛都在鬼塘子里避暑,在水里一待就是半天。</p><p class="ql-block">一個夏日的早晨,我上大場,發(fā)現(xiàn)老水牛正在生小牛仔,我目不轉(zhuǎn)睛地看這個剛剛出生的小家伙,老水牛用她長長的舌頭舔她孩子身上的胎液,灘在地上的小牛仔掙扎了幾下,母牛還在舔她身上的東西,好像在鼓勵孩子,小牛仔也試圖想掙扎的站起來。突然間終于掙扎的站了起來,剛剛站起來時,站都站不穩(wěn),東倒西歪的樣子,可就是倒不了,瞬間就站穩(wěn)了,移動著四只小蹄子,在母牛的袴下吸奶了。整個過程,我感覺只有幾分鐘,這是動物神奇的本能和生命力。聽母親說,出生的動物,見風就長。</p><p class="ql-block">大場上還有豬圈,生產(chǎn)隊養(yǎng)了頭老母豬,一到春天就發(fā)情,趕到土橋西的獸醫(yī)站去配種。莊上的大啞吧就在那兒工作。老母豬一年產(chǎn)小豬兩三次,一次能產(chǎn)二十多頭小豬,一群小豬頭齊刷刷的趴著吃奶,真可愛。莊上狗奶奶負責喂養(yǎng)老母豬,我舅舅喜歡在別的生產(chǎn)隊長面前炫耀這頭老母豬的生育能力。</p> <p class="ql-block">秋季,是生產(chǎn)隊又一個大豐收的季節(jié),大場周邊金黃的稻田漂亮極了,社員們整天忙收割挑把子。還有灘田豐收的莊稼等待收割,成片的棉花像白云,金燦燦的黃豆連成海,翻開的山芋(紅薯)紅生生的好誘人。大場上豐收的莊稼,正等待上繳國家。</p><p class="ql-block">兒時常在大場上看大人干活,生產(chǎn)隊大場上的一些技術(shù)活,隊長舅舅常常安排給隔壁郭正安二舅干,他是干農(nóng)活的好把式,他站在上風口,一锨一锨將谷物拋向半空中,重的落在一邊,空的飄在一邊,半空的谷物在中間,然后再分類,顆粒歸倉。有些難弄的豆子,要用大搖篇,搖搖晃晃的把重的輕的分開,二舅干得在行又細心,不少細節(jié),我依然記得。</p> <p class="ql-block">一次,一連下了三日的秋雨,終于放晴了,秋陽明媚,正好涼曬堆在大場上的黃豆,當翻曬到最后一層的時候,母親驚奇的發(fā)現(xiàn)黃豆都生岀了長長的豆芽,散發(fā)著濃濃的豆味,發(fā)了芽的黃豆,已曬不成黃豆。母親一粒一粒從地上撿起來,中午散工帶回了家,午飯,豆芽變成了美味佳肴,味道為啥那么清香?因為那是江邊肥沃的沙地長成的,那是在大場上特有的濕溫釀成的,是獨一無二的。</p><p class="ql-block">生產(chǎn)隊的黃豆桿和棉花桿分到家以后,要專門堆放在那兒,這是硬柴火,要留到過年蒸饅頭用的,一般不用麥草。蒸饅頭要硬火,豆桿和棉花桿的火力真旺,底火的威力會持續(xù)一段時間。</p><p class="ql-block">大場上最開心的時刻,還是生產(chǎn)隊分糧分草,分家魚分山芋,還會分點棉花和豆油等東西,大人小孩辛辛苦苦一年,就盼著豐收的這一刻。交夠國家的,留下種子的,分給社員的。大場上分口糧,不過瞬間的快樂就過去了。那個計劃經(jīng)濟的年代,分回家的口糧放到缸里,當家人馬上會精打細算怎么過,怎樣細水長流把一年的日子度過去。只是過年,有幾頓好飯菜,大部分的日子都是半糧半菜,半干半稀度光陰。</p> <p class="ql-block">一個夏天的夜晚,大場上亮起了電燈,宣傳隊長高福生組織的毛澤東思想宣傳隊來了,莊子上的,也有附近生產(chǎn)的男男女女大人小孩圍坐著電燈光的周圍,那就是演岀的舞臺,引人矚目的節(jié)目一個接一個,什么板塊書:“一字不識的沈芹昆,學習毛著真認真,燒鍋煮飯都學習,前后三莊有名聲。”什么劇情戲,“生產(chǎn)隊里開大會,控訴萬惡的舊社會?!笔裁慈浒?,逗得大家樂開了花。</p><p class="ql-block">散場了,大伙開心的走在回家的路上。善談笑話的二表哥開始了,那個節(jié)目演的好,那個報幕員長得漂亮,只是拖著屁股上臺子,那一掛大辮子黑又亮,看了有點心癢癢,表哥的詼諧幽默,樂得大伙哈哈一笑。</p><p class="ql-block">在那個文化生活單調(diào)的年代,偶爾看一場宣傳隊自編自演的節(jié)目,喜聞又樂見,勝過了電影高大全。</p><p class="ql-block">在公社、大隊,小隊三級所有,隊為基礎(chǔ)的年代,大場是集體的象征,是勞動的場所,是生產(chǎn)隊打谷場,曬谷場的地方,是生產(chǎn)隊養(yǎng)牛,養(yǎng)豬的地方,堆大草堆的地方,是給家家戶戶分糧分草分東西的地方,也是社員們?nèi)粘4驁鼋涣鳎乃囆麄麝犙莩龅牡胤健?lt;/p><p class="ql-block">包產(chǎn)到戶以后,大場就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多少年后,回故鄉(xiāng),當年的大場不見了,已變成了稻田的模樣?,F(xiàn)代農(nóng)業(yè)收割機代替了傳統(tǒng)的大場,農(nóng)戶的門前,成了曬谷場,變成了小場。當年的大場,成了兒時的記憶和懷念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