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讀書悅己,分享共進。新學(xué)期,西南大學(xué)東方實驗中學(xué)持續(xù)深入開展教師閱讀分享活動,2025年2月26日,初中語文教研組齊聚行政樓410,進行本學(xué)期的第一場閱讀分享活動。</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一本書,</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一段優(yōu)雅的閱讀時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一群人,一個話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分享感悟,碰撞思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品味讀書的美好與力量!</b></p> <p class="ql-block"> 本次閱讀分享,七年級組的語文老師陳志紅給大家?guī)砹耸疯F生的《我與地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與地壇》是史鐵生的散文代表作,記錄了他從青年截癱后的絕望到最終與命運和解的心路歷程。地壇——這座被歷史遺忘的古園,成為他逃避現(xiàn)實、思考生死的避難所。在這里,史鐵生目睹四季輪回、草木枯榮,觀察形形色色的過客,最終在母親無聲的愛與地壇的包容中,悟透了生命的真諦:苦難是必然的,但活著本身就是對生命最深刻的敬意。</span></p> <p class="ql-block"> 書中以“地壇”為線索,串聯(lián)起對生死的叩問、對母愛的追憶、對生命意義的探索。史鐵生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地壇的荒蕪與生機,也寫盡了一個殘缺靈魂如何通過文學(xué)與哲思完成自我救贖。</p> <p class="ql-block"> 該如何面對生活中的苦難,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在這本書中,史鐵生寫地壇來往的人,寫母親深沉的愛,寫在苦難中掙扎沉浮的點滴……字字句句都是他對生命的體悟,是他對戰(zhàn)勝苦難的理解與追求。</p> <p class="ql-block"> 《我與地壇》是一部用苦難淬煉出的生命贊歌。它告訴我們:真正的強者不是沒有眼淚,而是含著眼淚依然奔跑。愿我們都能像史鐵生一樣,于荒蕪處見生機,在絕境中唱響生命的強音。正如書中所言:“先別去死,再試著活一活看”。</p> <p class="ql-block"> 《我與地壇》不是一本講道理的書,而是一把鑰匙。它讓我們看見:絕望的盡頭不是深淵,而是對生命更深的慈悲。就像史鐵生在地壇里悟到的—— “命運把我推到懸崖邊,那我就坐下,看看懸崖下的流嵐霧靄,唱支歌給你聽?!?lt;/p> <p class="ql-block"> 陳老師的分享帶給大家深深的思考:開頭與結(jié)尾都已成定局,只有過程還是個未知的謎。如何度過生命中的這段旅程?</p><p class="ql-block"> 我們都不是神,不能在某個瞬間就能計算出答案,它將是我們每一個人終身思考的命題。</p> <p class="ql-block">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經(jīng)歷不同,際遇不同,感悟亦不同。聰明的你,告訴我:從這本書里你讀到了什么?</p><p class="ql-block"> 于人群外,我在想:人生如果不盡如意,生活如果不寵幸你,那就放過自己,成全生命的豁達,也放過別人,安住慈悲的心懷。學(xué)會用放過的方式與自我和解,方寸之間,天地皆寬。</p> <p class="ql-block"> 也許苦難常在,但生命堅韌。請相信哪怕弱小也能綻放出別樣的美麗。希望我們都能永遠懷揣著希望,直面生活的苦難,勇敢地在逆境里狂奔,透過裂縫看見陽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