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明湖,作為全國最大的一個內(nèi)陸湖南,一年四季美景紛呈,尤以天高氣爽的秋天最為宜人。春日,湖上暖風吹拂,柳絲輕搖,微波蕩漾;夏日,湖中荷浪迷人,蔥綠片片,嫣紅點點;秋日,湖中蘆花飛舞,水鳥翱翔;冬日,湖面雖暫失碧波,但銀裝素裹,分外妖嬈。</p> <p class="ql-block">紀念古人政績、行蹤的建筑以及自然景觀很多,歷下亭、鐵公祠、小滄浪、北極閣、匯波樓、南豐祠、遐園、稼軒祠等,引得歷代文人前來憑吊、吟詠。</p><p class="ql-block">唐偉大詩人杜甫在天寶四年(公元745年)杜甫到臨邑看望其弟杜穎,途經(jīng)濟南,適逢北海郡太守李邕在濟南,相與游宴于歷下亭,即興寫下了"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詩句。</p> <p class="ql-block">這里有著精致的午后時光和匠心手造,也承載著這座城市獨一無二的氣質(zhì)內(nèi)涵。在山東濟南大明湖東北岸有座南豐祠,那是宋代文學家曾鞏的紀念館。曾鞏,字子固,號南豐先生,唐宋八大家之一。濟南為官兩年有余,造福一方,老百姓敬奉著他。</p> <p class="ql-block">“從此七橋風與月,夢魂長到木蘭舟”?!疤扑伟舜蠹摇敝坏脑?,不是濟南人,卻為這座城市鞠躬盡瘁,與泉城百姓情深意長。大明湖畔的南豐戲樓,裝滿了他的故事,也傳頌著他的風骨。</p> <p class="ql-block">相鄰的明昌鐘亭“齊魯?shù)谝荤姟?。滄海桑田,這一口萬斤巨鐘不知敲響了多少年?</p> <p class="ql-block">同院的雨荷廳,四周環(huán)廊,三面環(huán)水,內(nèi)植荷蓮,近距離聆聽乾隆與雨荷那纏綿的情話、裊裊的琴聲。</p> <p class="ql-block">于南豐祠東,面闊四間,設為孫墨佛孫天牧父子書畫館。房間很大,全是孫墨佛孫天牧書法和山水人物畫。</p> <p class="ql-block">一對父子,父親擅長書法,兒子國畫聞名。</p> <p class="ql-block">執(zhí)筆又提說,孫墨佛.孫天牧書畫館,扁額由啟功先生題寫。</p> <p class="ql-block">孫墨佛(1884~1987年)先生;字云齋,號眉園、又名劍門老人,著名書法家。早年曾任北方護團聯(lián)軍總司令部秘書主任,孫中山先生大總統(tǒng)府參軍,河南省政府秘書,山東省政府建設廳秘書等職 。1952年后為中央文史館館員 。</p> <p class="ql-block">孫天牧(1911~2010年)先生;字家驤,北派山水畫家,國畫大師,著名無黨派愛國人士。曾應聘沈陽故宮、北京榮寶齋,北京故宮博物館臨摹唐、 宋、元、明歷代繪畫作品。至今這些作品在上述單位仍替代原作向公眾展出,北派山水畫大師,孫墨佛的長子。</p> <p class="ql-block">進得紀念館,首先看到的是孫墨佛的塑像和書法作品。展柜里是各種書法繪畫作品以及各種介紹二位的出版物等。</p> <p class="ql-block">孫墨佛與孫天牧為父子,山東萊陽人,同為中央文史館研究員,都是百歲高齡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孫墨佛書法,初學魏碑,繼臨“二王”,旁及篆、隸、章草等 。中年轉(zhuǎn)習狂草,晚年專攻孫過庭《書譜》 。孫墨佛對魏晉、六朝碑帖悉習鉆研,集諸家之長,自成體系,真、草、隸、篆四體皆能,造詣極深。</p> <p class="ql-block">孫天牧的畫,有著北宗山水最為原始的真實自然和純正無暇,既像天上美景,又似人間仙境。孫天牧先生既循古法,又創(chuàng)新意,是自然本體和心靈本體的完美展示。</p> <p class="ql-block">啟功先生曾為《孫天牧畫集》作序,稱贊天牧先生是:“壽登九十有一,而筆力堅卓,設色大方,無絲毫暮年風貌?!?lt;/p> <p class="ql-block">這個展室共展出孫天牧作品18幅,其中塑像背后的大畫《山居讀易圖》由孫氏祖孫三代人合作,款署:“山居讀易圖,癸亥年九月十四日生日,劍門老人百零四歲。兒天牧、孫樹人、孫媳海瑛合作此圖于北京?!?lt;/p> <p class="ql-block">走進不大的展館,你會被一幅幅書畫作品及一幅幅字所震撼,父子皆有如此的成就,言傳身教是最好的老師,名師的一句點播勝過讀萬卷書。無庸置疑,傳承或許一樣很重要。</p> <p class="ql-block">古人把書法看作是一場修行,只有內(nèi)心清凈,才能寫好字,而在寫字的過程中,又會達到“心清”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看著兩位老人的介紹,心中的敬佩油然而生,敬佩人生的歷程如此輝煌、敬仰老人的無私奉獻,將各自的書畫作品無償捐獻給家鄉(xiāng)。</p> <p class="ql-block">古人論書,“一須人品高,二須師法古” 可見人品在書法中的地位。“先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知險絕,復歸平正?!? 這正如做人。</p> <p class="ql-block">為表彰孫氏父子的貢獻,濟南市政府建立"孫墨佛、孫天牧父子書畫館",常年展出他們的經(jīng)典作品。</p> <p class="ql-block">家住深山聽虎嘯,門臨大海聽龍吟 。孫墨佛老師總是說,多看古人的墨跡,多鉆研用筆,才能夠悟出其中精妙,成為心靈凈化之作。</p> <p class="ql-block">難免又想起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和王獻之父子,并稱為"二王"。王羲之的《蘭亭序》以其行書藝術聞名于世?!妒ソ绦颉纷痔?,成為了書法藝術的瑰寶?;蛟S千年以后,孫墨佛和孫天牧同樣會留下不朽傳奇。</p> <p class="ql-block">筆墨丹青,爐火純青。一點成一字之規(guī),一字乃終篇之準:從筆尖流淌出的那一點點墨汁,在紙面上勾勒出了一幅幅宏偉壯觀的畫卷。</p> <p class="ql-block">文字編寫:長安人</p><p class="ql-block">圖片:自拍(部分網(wǎng)絡)</p><p class="ql-block">背景音樂:古箏曲.落花時節(jié)</p><p class="ql-block">定稿時間:2025.2.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