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拍攝;羚羊</p><p class="ql-block">撰寫;羚羊</p><p class="ql-block">地區(qū);摩洛哥,丹吉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過的路是足跡,曾經(jīng)的光影會駐留在人生的路徑上,回眸一覽,卻讓我無法忘記那些碎片似的旅途光影。是歲月留下的痕跡,也是浮生難覓的簡約風景,每當心靜,它就會冷不防的飄蕩出來,給予自己一份最溫馨的眷戀。</p> <p class="ql-block"> 晨曦初露,微光無拘無形地飄在天際,腳下“直布羅陀海峽”罩在絢麗的晨光中,將美貌和麗姿赤條條地暴露無遺。近處港口風平浪靜,祥和安寧,遠處老城霞光普照,魅力猶存,丹吉爾港灣呈現(xiàn)出迷人的風情。</p> <p class="ql-block"> 丹吉爾位于摩洛哥北部,“直布羅陀海峽”的丹吉爾灣口。丹吉爾城沿海濱山坡而建,風和日麗,氣候宜人,白色住宅、綠色山野和蔚藍海水交相輝映,是一座風光明媚的海濱山城。丹吉爾擁有兩千多年歷史,至今仍保留著許多歷史文化遺存。</p> <p class="ql-block"> 晴天的北非,陽光熾烈,色彩鮮明。熾烈的陽光灑向蔚藍的直布羅陀海峽與地中海,映照在純白的丹吉爾建筑群中</p><p class="ql-block"> 中世紀的丹吉爾城,有著濃郁的阿拉伯建筑特色與人土風情。近世的丹吉爾,形成了安達盧西亞風格,白墻綠瓦、窄街窄巷、綠植遍布。這里被《孤獨星球》列為世界十佳旅游目的地,匯集地中海的氣候、歐洲的人文風情、非洲的瑰麗狂野。</p> <p class="ql-block"> 在離丹吉爾不遠的大西洋海邊,有一個奇怪的洞穴,當?shù)厝朔Q之為“大力神洞”或“非洲洞”。洞不算大,但令人稱奇的是,這個洞穴的洞口竟酷似一幅非洲地圖,甚至連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都有。它是千百年來海浪沖擊巖石自然形成的。大力神洞現(xiàn)在已成為丹吉爾的一大自然景觀。</p> <p class="ql-block"> 丹吉爾城始建于公元前六世紀,是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由地中海的海洋民族腓尼基人所筑。</p><p class="ql-block"> 遠眺海峽右上角的山形,那就是直布羅陀海峽(英/西屬)。直布羅陀海峽全長58公里,最窄14公里,位于北非摩洛哥的丹吉爾和西班牙西南部,是大西洋由地中海通往南歐、北非和西亞的重要水道。直布羅陀海峽切隔了非歐兩大洲陸地板塊,向東是“地中?!保蛭魇恰按笪餮蟆?,丹吉爾城是北非阿拉伯人的“極西之地”。</p> <p class="ql-block"> 隨大航海而來的海權時代,進一步提升了海峽在軍事中的戰(zhàn)略價值。直布羅陀扼守直布羅陀海峽即所謂的“近海重于遠洋、島礁重于海域、海上咽喉重于島礁”。圍繞英國與西班牙沖突,摩洛哥和西班牙博弈,促使催生的國與國旋渦矛盾的激化。直布羅陀海峽便成了兵家必爭之地,英國就曾放言,“就算放棄全世界,也不放棄這里直布羅陀海峽喉道。</p> <p class="ql-block"> 誰控制直布羅陀,誰就能控制直布羅陀海峽,那里是真正的兵家必爭之地。直布羅陀海峽最近處只有14公里,理論上跨越兩個大洲只需要30分鐘,直布羅陀海峽的領土歸屬問題堪稱是一團亂麻。</p><p class="ql-block"> 北岸是西班牙,卻又被英國人橫插一腳,南岸是摩洛哥,西班牙又奪走休達和梅利利亞。讓我們將目光移向歐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亞半島。在西班牙領土的南端有一個小小的半島,它的面積僅6.8平方公里,人口僅3.5萬左右,可以說是一個彈丸之地,那里的主權屬于英國。別看它小,它所扼守的正是著名的直布羅陀海峽。</p> <p class="ql-block"> 烏云籠罩下的直布羅陀海峽,驚濤駭浪如鬼魅般張牙舞爪。巨大的海浪從深邃的海洋中涌起,帶著毀滅一切的氣勢,瘋狂地撞擊著礁石海岸。仿佛在向世界宣泄著它那無盡的霸凌與狂暴。</p><p class="ql-block"> 人類歷史上曾經(jīng)有過兩個“超級帝國”,它們都被稱為“日不落帝國”,一個是16世紀的西班牙,一個是19世紀的英國。歷史仿佛戲劇一樣,英國和西班牙之間百年的恩恩怨怨卻并沒有結束,它們的矛盾就在兩國都同時宣稱對直布羅陀海峽擁有主權。英吉利海峽是英國家門口和歐洲大陸的分界線,也是英國人賴以自保的天塹,被英國控制不足為奇。奇怪的就是這個直布羅陀,它距離英國本土的直線距離長達1500公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丹吉爾港口的“斯帕特爾海角”位于直布羅陀海峽入口處南側,因其位于大西洋和地中海的交界處而出名。燈塔的左手邊是大西洋,右手邊是地中海,海角懸崖高處的黃色燈塔即為分界標志。燈塔面對遼闊浩茫的大西洋,塔身高聳,隔很遠就清晰可見,扼守在地中海通往大西洋入海口,為來往船只指引航向。</p><p class="ql-block"> 烏瞰直布羅陀海峽盡頭的斯帕特爾海角,地中海(右)和大西洋(左)在這里交匯,丹吉爾給人以“世界盡頭”的印象。在古希臘人看來,這里是已知世界的邊緣,在阿拉伯世界,這里是極西之地。七世紀大征服中,阿拉伯人渡過尼羅河,在撒哈拉沙漠、阿特拉斯山脈與地中海之間的狹長地帶一路向西,橫跨萬里之遙,直到陸地盡頭的摩洛哥大西洋岸。</p><p class="ql-block"> 大航海時代的來臨,使西方人終于如愿通過海路環(huán)游世界,抵達了財富遍地的東方,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的存在,甚至使得世界格局因此而改變。在這場持續(xù)數(shù)百年的航海史中,有一些海峽從無足輕重變成了控扼天下的航運生命線,以彈丸之地成為關涉各方利益的咽喉,直布羅陀海峽無疑就是那些響亮名字中不可繞開的一個。19世紀末20世紀初,正值列強瓜分世界狂潮,歐洲勢力控制了摩洛哥丹吉爾的關稅。法國人認為地中海南岸的北非,是法蘭西國土的“自然延伸”,從奧斯曼帝國手中奪取阿爾及利亞后,以此為跳板,進一步控制北非。日出時分的直布羅陀海峽,隨著大航海時代的開啟,丹吉爾的命運齒輪再次轉(zhuǎn)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