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節(jié),中國人心中最溫暖的節(jié)日,今年,我們第一次離開久居的城市,走進(jìn)閩西革命老區(qū),去感受別樣的年味!</p><p class="ql-block"> 龍巖,這一片紅色熱土,孕育了無數(shù)革命先烈,也留下了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我們走進(jìn)龍巖,去追尋紅色足跡,聆聽歷史的回響;漫步櫻花樹下,去感受春天的氣息,定格最美的瞬間;穿梭在長汀古城,去感受客家文化的魅力;品嘗一碗熱氣騰騰的清湯粉,讓味蕾也來一場紅色之旅。</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 龍巖市。</p><p class="ql-block"> 龍巖市,通稱閩西,位于福建西部閩粵贛三省交界處,全國著名革命老區(qū)、原中央蘇區(qū)核心區(qū),紅軍的故鄉(xiāng)、紅軍長征的重要出發(fā)地之一,享有“二十年紅旗不倒”贊譽,也是福建省重要礦區(qū)、林區(qū)和海西品牌最多的旅游區(qū),是習(xí)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實踐地。</p><p class="ql-block"> 龍巖市是中國唯一以“龍”字命名的地級市,福建省最重要的三條大江――閩江、九龍江、汀江的發(fā)源地。 曾經(jīng)是遠(yuǎn)古時代“古閩人”的天堂,是“閩越人”的祖籍地和“南海國”的國都所在地及其中心區(qū)域,是享譽海內(nèi)外的客家祖地,是河洛人的祖居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龍巖有75%以上人口是客家人。龍巖是國家客家文化生態(tài)保護(hù)實驗區(qū),長汀被稱為“客家首府”,汀江被譽為“客家母親河”,永定客家土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图椅幕烷}南文化在這里交融,孕育了龍巖人熱情好客、勤勞開拓的獨特品質(zhì)。</p> <p class="ql-block"> 龍津河畔龍門塔,建于明萬歷年間的1586年?。當(dāng)時,龍巖縣令吳守忠主持修建了龍門硿橋并建造了龍門塔。吳守忠在慶功宴席上引用“鯉魚逆流而上,得過龍門者便化為龍”的典故,寓意龍騰盛世和拼搏向上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龍津河,位于九龍江的上游,發(fā)源于龍巖上杭交界的采眉嶺,流經(jīng)龍巖新羅小池鎮(zhèn),最終在白沙鎮(zhèn)與從萬安流出的藿溪匯合,東流經(jīng)漳平市而抵漳州,最終匯入九龍江出海。龍津河不僅是龍巖的母親河,還為龍巖城編織了一幅優(yōu)美的風(fēng)景畫卷,構(gòu)成了神奇俊秀的山水長廊?。古詩中曾這樣描繪:“寶鏡靈虛印碧波,龍川十里曉煙多。一聲欬乃漁舟去,帶得余暉尚滿蓑?!边@首詩生動地描繪了龍津河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龍巖博物館,坐落于龍巖市新羅區(qū)和平路32號,依托省級文物保護(hù)單位中共紅四軍前敵委員會舊址暨毛澤東舊居——新邱厝設(shè)立基本陳列。下轄五個基層館,分別為:龍巖華僑歷史博物館、后田暴動紀(jì)念館、鄧子恢紀(jì)念館、新四軍第二支隊紀(jì)念館、郭滴人紀(jì)念館。</p> <p class="ql-block"> 閩西蘇維埃政府舊址。</p> <p class="ql-block"> 閩西第一次工農(nóng)兵代表會議會堂。</p> <p class="ql-block"> 中國紅軍軍官學(xué)校</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 - 漳平永福櫻花園,福建最美十大櫻花打卡地之一。春節(jié)期間,雖還不是櫻花盛放的季節(jié),但漫山遍野的櫻花樹,已露出了點點粉的似霞,白的如雪的花朵。漫步茶園的山間小路我們仿佛似置身于浪漫的童話世界。</p> <p class="ql-block"> 漳平永福櫻花茶園。</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站 - 長汀?! ?lt;/p><p class="ql-block"> 長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客家首府,唐代福建五大州之一,福建四大名城之一,充滿了歷史韻味。春節(jié)期間,長汀古城張燈結(jié)彩,熱鬧非凡。漫步店頭街,品嘗客家美食;登上古城墻,俯瞰萬家燈火;觀看一場獨具特色的客家民俗表演,感受濃濃的客家年味。</p><p class="ql-block"> 長汀古城的清晨和夜晚截然不同。早晨的長汀古城少了游客的喧囂,歷史的厚重感更加明顯;而到了夜晚,人聲鼎沸,燈火輝煌,古城變得璀璨奪目。兩天的行程剛剛好,可以體驗到古城的不同風(fēng)情。</p> <p class="ql-block"> 長汀動車站。</p><p class="ql-block"> 2010年6月29日,贛龍鐵路復(fù)線擴能工程動工建設(shè),在福建省龍巖市規(guī)劃建設(shè)長汀南站;2014年3月,長汀南站開工建設(shè);2015年12月26日,贛瑞龍鐵路正式開通,長汀南站投入運營。</p> <p class="ql-block"> 國際友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路易·艾黎在他的回憶中寫到: “中</span>國有兩個最美麗的小城,一個是湖南的鳳凰,另一個是福建的長汀?!边@是對湖南鳳凰和長汀古城的評價。</p><p class="ql-block"> 路易·艾黎,新西蘭教育家、作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1927年4月來到中國,</span>在中國生活了60年的國際友人。曾<span style="font-size:18px;">于1939、1940、1974年三次到過長汀。</span></p><p class="ql-block"> 1952年艾黎在上海出版日記體英文回憶錄 —《有辦法》。其中1951年4月23日在北京的日記中,回憶了開展“工合”東南區(qū)福建、江西時的工作情況,對長汀寫道:長汀是中國最美麗的小城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兆征路,為紀(jì)念蘇兆征而命名的?。蘇兆征是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的工人運動領(lǐng)袖,他的生平和貢獻(xiàn)對中國的工人運動有著深遠(yuǎn)的影響。?</p> <p class="ql-block"> 長汀縣委、縣政府、縣人大、縣紀(jì)委。</p> <p class="ql-block"> 長汀一中。</p> <p class="ql-block"> 長汀縣博物館,曾是汀洲試院和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span style="font-size:18px;">現(xiàn)存古建中保存最為完整、規(guī)模最為宏大的古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愽物館位</span>于古城歷史建筑的中軸線上,建筑始建于宋代,原是汀州禁軍署址,元代為汀州衛(wèi)署舊址,明清兩代辟為汀州試院,是汀州所轄八縣科舉應(yīng)試考秀才的場所。<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里曾見證了清代大學(xué)士紀(jì)曉嵐的主考官生涯。見證了福建省歷史上第一次工農(nóng)兵代表大會在此召開,宣告成立福建省蘇維埃政府。</span></p> <p class="ql-block"> 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農(nóng)兵代表大會在此隆重召開。選舉產(chǎn)生了第一屆福建省蘇維埃政府,張鼎丞任主席。</p> <p class="ql-block"> 柏樹王,被稱為“唐柏”。距今有1200多年的樹齡,是福建省十大樹王之一。它見證了長汀縣的歷史變遷,是當(dāng)?shù)氐闹匾幕z產(chǎn)之一?。</p> <p class="ql-block"> 長汀縣博物館中,陳列了豐富的紅色文化展覽,如“中央蘇區(qū)紅色小上海陳列”“共和國閩籍將軍陳列”以及“福建省蘇維埃政府歷史陳列”等。</p> <p class="ql-block"> 汀州客家博物館。博物館分“萬里南遷繁衍汀江”、“客家首府繁榮都市”、“客家神韻譽滿神州”、“起航汀江走向世界” 四個部分展覽。</p> <p class="ql-block"> 福音醫(yī)院舊址。</p><p class="ql-block"> 英國教會建于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8年),是英國傳教士主辦的教會醫(yī)院,原名叫“亞盛頓醫(yī)館”,建筑外觀和名字都具有濃郁的西方色彩,辛亥革命后改名“福音醫(yī)院”。</p><p class="ql-block"> 1925年“五卅”運動后,當(dāng)時醫(yī)院的醫(yī)生傅連暲被推舉為福音醫(yī)院院長。1933年初,在毛澤東倡導(dǎo)下,福音醫(yī)院遷往瑞金,正式成為中央紅色醫(yī)院。</p> <p class="ql-block"> 福音醫(yī)院休養(yǎng)所,毛澤東舊居。</p> <p class="ql-block"> 1932年10月毛澤東在此療養(yǎng)。他一邊休養(yǎng),一邊深入調(diào)研,寫下了名篇《關(guān)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系統(tǒng)闡述了共產(chǎn)黨的群眾路線,因此該處成為毛澤東群眾思想的重要發(fā)源地。</p> <p class="ql-block"> 臥龍書院,始建于南宋紹定年間,為汀州史籍明文記載最早的一所書院。南宋時期修撰的地方志《臨汀志》記載:“臥龍書院,清堂之左,舊名臥龍?zhí)?。”舊址在汀州府治內(nèi),因背靠臥龍山而得名,同時也寓意書院的學(xué)子們像臥龍一樣學(xué)業(yè)有成后蓄勢騰飛。</p> <p class="ql-block"> “進(jìn)德”書院校訓(xùn)和辦學(xué)宗旨。意為:求學(xué)的首要目的是增進(jìn)品德。</p> <p class="ql-block"> 臥龍書院藏經(jīng)樓。</p> <p class="ql-block"> 四水歸堂建筑風(fēng)格,<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獨特的布局方式,來</span>源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學(xué)思想。</p><p class="ql-block"> 天井,用于采光和排水。因為屋頂內(nèi)側(cè)坡的雨水從四面流入天井,寓意水聚天心,所以稱四水歸堂。</p> <p class="ql-block"> 院內(nèi)堂亭環(huán)筑,構(gòu)建宏麗,中空庭院,闊落疏空。邁步其中,視野無礙。石橋居中如虹,南北橫貫,曲池流水依依其下,亭閣白云蕩漾水中。</p> <p class="ql-block"> 龍學(xué)館,是成龍向內(nèi)地捐款的首棟古建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13年11月28日,成龍出席長汀縣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hù)日啟動儀式時宣布,將把自己收藏多年的另一棟徽派古建筑無償捐贈給長汀縣。由此,他被授予“長汀縣榮譽市民”的稱號。</p> <p class="ql-block"> 書院按照南方園林規(guī)劃布局,主體建筑有文昌閣、藏經(jīng)樓、講壇、求真館等,并引入西溪活水,環(huán)繞期間,周邊配以亭臺、園林景觀、連廊,打造成宜觀宜游宜品、古色古香的文化空間。</p> <p class="ql-block"> 講壇,以“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主題,采用情景再現(xiàn)與專題設(shè)置相結(jié)合的展陳方式,生動再現(xiàn)了書院最具公共性的空間場所。</p> <p class="ql-block"> 文蔚龍山。.</p> <p class="ql-block"> 文昌閣。</p> <p class="ql-block"> 汀州文廟,又稱孔廟,汀州府學(xué),福建省級文物保護(hù)單位,位于福建省長汀縣(城關(guān))兆征路20號,建于宋紹興三年(1133年),是汀屬八縣推崇儒教的重要場所。汀州文廟歷史上曾經(jīng)擁有龐大的建筑群,包括長汀縣縣政府大院的大部,縣人大辦公樓的全部。由欞星門、泮池、拱橋、儀門、門廡齋舍、文會堂、題名策,名宦鄉(xiāng)賢祠、大成殿、崇賢祠等建筑組成。</p> <p class="ql-block"> 這里沒有藏地廟宇的恢宏,卻處處雕欄畫棟,盡顯獨具匠心的精致與細(xì)膩。</p> <p class="ql-block"> 留下美好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 店頭街,始建于唐代,是古汀州城最早最其盛名的商業(yè)街區(qū),“店頭”在客家話語中指最好的集市商鋪。 老街還保存了一大批建于明清時期的府第式古建筑。這些古建筑,有的規(guī)模宏大,有的小巧別致,但都翹角飛檐、雕梁畫棟,精美別致。</p> <p class="ql-block"> 店頭街17號南門游氏家廟,建于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占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座西北朝東南?,是典型的客家大院建筑,具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價值。</p><p class="ql-block"> 福建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hù)單位。</p> <p class="ql-block"> 游家大院布局嚴(yán)謹(jǐn),磚木結(jié)構(gòu),共有9個廳堂和18個天井,故簡稱為“九廳十八井”。大院占地面積2250平方米,層層遞進(jìn),左右對稱,流線明顯,可容納幾十戶居住,是長汀客家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府第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 “汀州八喜樓”,一座典型的客家圍屋建筑,坐落在風(fēng)景如畫的汀江邊上。 名稱“八喜”出自《易經(jīng)》,“八”是陽數(shù),代表吉利之意。建筑由當(dāng)?shù)毓そ嘲窗素苑轿辉O(shè)計,分為四層,占地面積1245平方米,建筑面積1656平方米。整座建筑由八個大小相同的天井和四個主房組成,外墻以紅磚砌成,墻內(nèi)填以土坯,窗戶為木質(zhì)結(jié)構(gòu)。<span style="font-size:18px;">八喜樓不僅是客家文化的展示館,更是客家人文生活的縮影。</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八喜樓通過聲光電的方式展現(xiàn)客家人一生所經(jīng)歷的八件喜事(金榜之喜、婚慶之喜、添丁之喜、成人之喜、立灶之喜、喬遷之喜、壽誕之喜、豐收之喜)。通過運用各種手法,充分表達(dá)出客家人崇尚禮教、勤奮節(jié)儉、鄰里和諧、樂觀積極的精神,傳承汀州的習(xí)俗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 八喜劇場,正在表演原創(chuàng)劇目《金榜題名》,它將客家“八喜”的儀式感生動呈現(xiàn)出來。</p> <p class="ql-block"> .汀州大夫第,閩西第一士大夫宅邸,又稱世德堂。建于清康熙年間,汀州現(xiàn)存最完整,規(guī)模最大的古民名居之一。</p><p class="ql-block"> 大夫第主人陳日升,汀州八縣首富,經(jīng)營木材和錢莊,在汀州有400家店輔。陳日升雖富有,但為人低調(diào),樂善好施,深得百姓愛戴。他積極支持公益事業(yè),為汀州的教育、醫(yī)療、慈善作出很大貢獻(xià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大夫第,兩層磚木結(jié)構(gòu)的客家廳堂式建筑,也稱客家四合院建筑,歷史上曾多次遭受戰(zhàn)火洗禮,但仍保存完整。1996年被列為福建省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2001年長汀縣對大夫第進(jìn)行了全面的修繕和保護(hù)。</p> <p class="ql-block"> 建筑內(nèi)匯聚了汀州客家建筑的經(jīng)典元素,包括精致的木雕、石雕、磚雕和灰塑。</p> <p class="ql-block"> 大夫第建筑內(nèi)的匾額、楹聯(lián)和雕刻圖案體現(xiàn)了做官為人清正廉明、謙遜禮讓的品德。</p> <p class="ql-block"> 汀江夕陽無限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太平橋,一座雙廊橋。全長近百米,造型典雅,古樸典雅,翹角飛檐,猶如雙龍飛渡汀江之上,是客家廊橋技藝和文化的傳承代表?。</p><p class="ql-block"> 興賢坊,<span style="font-size:18px;">長汀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一城、一地的千年文化記憶?。</span>它與文廟有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象征著古代的“學(xué)區(qū)坊”,擁有當(dāng)時最優(yōu)質(zhì)的教育資源——官學(xué)?。</p><p class="ql-block"> 在這里歇腳,我們可以感受客家文化的獨特魅力,<span style="font-size:18px;">游覽如八喜館、汀州古城墻、太平橋等,同時還可以沿著古城墻前行,打卡濟川門,拍</span>攝汀州古城墻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汀州古城墻始建于唐大歷四年,至明清時期,汀州古城墻總長為5000多米,設(shè)有12個城門,“枕山臨溪為城”,形成“山中有城,城中有水”及“佛掛珠”的獨特格局。</p> <p class="ql-block"> 濟川門,長汀城地標(biāo)性建筑。 始建于宋治平三年。濟川門南北連接古城墻,歷經(jīng)戰(zhàn)亂,歷朝歷代曾多次維護(hù)修繕。宋代文天祥曾在此門指揮抗元,明代大儒王陽明在此入汀剿匪,清代才子紀(jì)曉嵐在此把酒臨風(fēng)。</p><p class="ql-block"> 濟川門為汀州最重要的交通要道,民間相傳,汀州府“十座城門九把鎖”,其中濟川門因夜間官民通行,都由這座城門出入,所以成為唯一一座夜間不鎖的城門。</p> <p class="ql-block"> 廣儲門。</p> <p class="ql-block"> 三元閣門樓,.長汀最古老的城門,原名鄞江門,后改為廣儲門,是唐朝大歷年間汀州刺史陳劍遷徙州治建筑土城時的城門,歷代均有修繕,清代為三層城樓,閣基是原古城門,用方塊石條堆砌,上邊用城墻磚砌成,翹角飛檐。</p> <p class="ql-block"> 五通門。始建于明代,為歇山式四檐三層騎墻樓閣。其所在地曾是汀江航運古碼頭——“五通門碼頭”許多從廣東方向來的貨物在此卸貨熱鬧非凡。</p> <p class="ql-block"> 長汀街頭隨處可見共享電動車,為出行的人們帶來更快捷的交通。哈哈,我來<span style="font-size:18px;">騎一騎。</span></p> <p class="ql-block"> 汀州古城夜色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