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門大街是北京市著名的商業(yè)街。位于京城中軸線上,北起前門,南至天橋路口,與天橋南大街相連。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建外城前是皇帝出城赴天壇、山川壇(先農(nóng)壇)的御路,建成外城后為外城主要南北街道。大街長約1.4公里。明、清至民國時期稱正陽門大街。1965年正式定名為前門大街。下圖為 前門大街南端天橋路口,中軸線及兩側(cè)乾隆御筆石碑。</p> <p class="ql-block">石碑碑文:皇都篇 乾隆十有八年歲在癸酉孟夏月 御筆。正陽橋疏渠記 乾隆五十有六年歲次辛亥仲夏月 御筆。(滿漢文)</p> <p class="ql-block">天橋有兩個含義,一是橋的本身,一是因橋而得名的地方。據(jù)清《光緒順天府志》記載:永定門大街,北接正陽門大街,井三。有橋曰天橋。“這座橋是供天子到天壇、先農(nóng)壇祭祀時使用的,故稱之為天橋。據(jù)記載,大約在元代建的天橋,南北方向,兩邊有漢白玉欄桿。橋北邊東西各有一個亭子,橋身很高。光緒三十二年,天橋的高橋身被拆除,改成了一座低矮的石板橋。后經(jīng)多次改建,至1934年全部拆除,橋址不復(fù)存在,天橋作為一個地名保存下來。下圖為 中軸線上的天橋石拱橋。</p> <p class="ql-block">天橋原有漢白玉石橋一座,橋下為由西向東的小河龍須溝。后來逐漸發(fā)展成為具有“京味“特色的天橋市場。許多藝人在天橋雜耍表演,項目繁多,技藝高超,為京城一大特色。歷史上的的北京,一部分是以皇城為中心的皇家貴族的北京,一部分是以天橋為代表的平民的北京。到天橋逛的人,一個是想買點日用百貨,一個是看一看各種民間藝術(shù),再一個就是到天橋食品攤上品嘗一下物美價廉的風味食品。下圖為 天橋石拱橋。背景為中軸線、御筆石碑、北京天橋藝術(shù)大廈等。</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的天橋,城市重新開發(fā)建設(shè)后,觀眾還可以欣賞到老天橋遺留的曲藝節(jié)目,包括:相聲、評書、西河大鼓、快板書、山東快書等曲種。下圖為 北京天橋藝術(shù)大廈。</p> <p class="ql-block">北京天橋大街東側(cè)的國家自然博物館,1959年正式建成開館。(原名北京自然博物館)。博物館設(shè)有自然歷史研究所和古生物、人類、動物、植物四個研究室,從事生物學(xué)史的研究。館藏標本數(shù)十萬件,不少是稀有的新屬新種,有些古生物標本更是世界聞名的珍品?,F(xiàn)有古動物、古人類、動物、植物四個基本陳列館,出版有《國家自然博物館研究報告》和科普刊物《大自然》。下圖為 國家自然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中軸線地面上,“北京中軸”字跡清晰可見。</p> <p class="ql-block">北京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除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數(shù)千年來各民族文化互相交融滲透,形成了特有的“京味兒”。這些極具北京地方特色的風土人情、文化資源在前門大街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下圖為 一路沿中軸線向北,來到珠市口,進入前門大街商業(yè)區(qū)。</p> <p class="ql-block">前門大街,比一般城門大街要寬很多。這得益于在城市規(guī)劃上,明代北京城突破了元代多遵循的“前朝后市”的定制,正陽門周圍以及鮮魚口、廊坊胡同一帶形成了大商業(yè)區(qū)。下圖為 一直處在中軸線上的前門大街。</p> <p class="ql-block">明代中期,由于商業(yè)發(fā)達,前門大街兩側(cè)出現(xiàn)了鮮魚口、豬(珠)市口、煤市口、糧食店等集市和街道,前門大街才成為一條商業(yè)街。北京最著名的“大柵欄兒”商業(yè)街也在其中。下圖為 前門大街上,仿古鐺鐺車售票處。</p> <p class="ql-block">明嘉靖以后,各省市在京做官的人為了解決進京應(yīng)試人員的住宿問題,在前門大街兩廂建立了各地會館。舉人們常到前門大街來購買生活用品和飲酒作樂,這樣一來也促使前門大街成為一條繁華的商業(yè)街道。</p> <p class="ql-block">清初把東城的燈市口商業(yè)挪到前門一帶,而且為了維護皇權(quán)的威嚴,戲園、茶園、妓院等只準許開設(shè)在城外,于是前門大街較以前又有了進一步的繁榮。清代大街兩側(cè)陸續(xù)形成了許多專業(yè)集市,如鮮魚市、肉市、果子市、布市、草市、豬市、糧食市、珠寶市、瓜子市等。附近胡同內(nèi)隨之出現(xiàn)許多工匠作坊、貨棧、車馬店、旅店、會館以及戲園等。下圖為 左 中華老字號 長春堂門店。創(chuàng)于清乾隆末年(1795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中醫(yī)館、大藥店,經(jīng)營醫(yī)藥類品種達6000余種。右 北京禮物店店面。</p> <p class="ql-block">以后,大街的席棚逐步改建成磚木結(jié)構(gòu)的正式房,形成東、西側(cè)房,后有里街的三條街。前門外正街的店鋪創(chuàng)立時間大部分晚于里街的店鋪,路東有全聚德烤鴨店、便宜坊烤鴨店、回仙居炒肝店、永安堂藥鋪、黑猴帽店、都一處燒賣館、正陽樓飯莊等,路西及西里街有永增和錢莊、瑞蚨祥綢布店、同仁堂藥鋪、六必居醬菜園、一條龍羊肉館等。下圖為 前門大街井蓋,前門天街 百年老街。 </p> <p class="ql-block">在中軸線上,一個小姑娘高興得邊走邊跳,手舞足蹈,惹人喜愛。</p> <p class="ql-block">清末,前門大街已有夜市。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后,在前門箭樓東、西兩側(cè)設(shè)立了前門火車站東站西站,前門大街成了北京同外省聯(lián)系的交通樞紐。下圖為 中國郵政 新國潮主題郵局。綠色信筒讓人記憶猶新,回到過去。不知道現(xiàn)在寫信、寄信的人還多不多……</p> <p class="ql-block">20世紀50年代初,前門地區(qū)共有私營商業(yè)基本戶800余家。前門大街東側(cè)從北往南有大北照相館、慶林春茶葉店、通三益果品海味店、力力餐廳、天成齋餑餑店、便宜坊烤鴨店、老正興飯莊、普蘭德洗染店、億兆棉織百貨商店、前門五金店等店鋪。下圖為 榮寶齋店面。榮寶齋前身“松竹齋”,始建于1672年,1894年更名為榮寶齋。迄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榮寶齋集書畫經(jīng)營、文房用品、木版水印、裝幀裝裱、收藏、出版、展覽、教育、培訓(xùn)、印刷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企業(yè),民族文化的重要品牌。</p> <p class="ql-block">據(jù)統(tǒng)計,前門大街北起月亮灣,南至天橋路口,僅前門大街兩側(cè),建筑面積就共計6.6萬平方米,約容納180家商戶。下圖 左 翰墨林。中 中國書店。創(chuàng)于1952年,是全國首家集收購、發(fā)行、出版、拍賣為一體的知名文化企業(yè)。右 張一元店面。</p> <p class="ql-block">在中軸線上一路前行,邊走邊看,邊欣賞邊拍攝,舒適愜意,樂在其中。北面的正陽門(箭樓)清晰可見。</p> <p class="ql-block">乾嘉時俞清源在《春明叢談》中描繪前門大街的熱鬧:“珠市當正陽門之沖,前后左右計二三里,皆殷商巨賈,前門大街設(shè)市開廛。凡金銀珠寶以及食貨如山積,酒榭歌樓,歡呼暢飲,恒日暮不休?!边@就說明當時前門大街紙醉金迷,聲色犬馬的情況,而且說明前門大街那時已經(jīng)有好幾家大飯館。下圖為 百年前門銅鍋涮肉、葛根酥、臺灣牛軋?zhí)堑昝妗?lt;/p> <p class="ql-block">左 中華老字號 老北京特產(chǎn) 稻香村糕點。右 北京紅螺食品 中華老字號SINCE1909。</p> <p class="ql-block">紅星二鍋頭 源昇號博物館門店。對聯(lián):右 康熙盛世源昇號二鍋頭惠澤京師。左 開國大典紅星酒八百年釀造傳承。</p> <p class="ql-block">蘇州稻香村始創(chuàng)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位于蘇州觀前街,是歷史上第一家使用“稻香村”字號的店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品嘗過稻香村的糕點,并給予高度評價,使得稻香村名聲大噪,成為宮廷貢品。蘇州稻香村經(jīng)歷了250多年的傳承和發(fā)展,至今仍保持著悠久的歷史和傳統(tǒng)工藝,是中國糕點界的代表之一。下圖為 稻香村門店 對聯(lián):右 源自姑蘇 乾隆始創(chuàng)。左 糕點泰斗 臻品世香。</p> <p class="ql-block">中華老字號 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廣譽遠門店 始于1541。(中藥店)</p> <p class="ql-block">姜炭鍋 姜炭的炮制技藝。(溫經(jīng)止血、溫脾止瀉)</p> <p class="ql-block">前門盛世烤鴨店 盛世園相聲茶館。</p> <p class="ql-block">左 中華老字號 謝馥春門店 江蘇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古老揚州化妝品品牌,中國第一家化妝品企業(yè),其歷史可追溯到清道光10年(1830年),曾被國家商務(wù)部授予“中華老字號”稱號,名列“全國300家重點保護品牌),并于1915年榮獲巴拿馬萬博會大獎。謝馥春脂粉制作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百雀羚門店 since1931。經(jīng)典國貨品牌,天然溫和的草本護膚佳品,以護膚香脂享譽全國,中國歷史悠久的護膚品牌。</p> <p class="ql-block">潮起東方韻 非遺展華彩 時光印記·非遺文化奇遇記 媽媽制造門店。</p> <p class="ql-block">左 媽媽制造 中國傳統(tǒng)手工藝創(chuàng)承的探索者和推動者 通過對中華傳統(tǒng)美學(xué)及工藝的歸納梳理 聯(lián)合設(shè)計師共同創(chuàng)作符合國際化審美 具有東方文化符號的美學(xué)產(chǎn)品。右 對中華傳統(tǒng)美學(xué)文化及工藝梳理……改善匠人媽媽們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進入店內(nèi)走走看看,精美絕倫的非遺文創(chuàng)產(chǎn)品讓游客們愛不釋手。左 青海藏文化博物院展位。右 非遺文創(chuàng) 媽媽制造、世界非遺蔚縣剪紙 高佃亮大師工作室等。</p> <p class="ql-block">左 人民咖啡。 右 益德成鼻煙。(芳香辟穢、緩解困倦、通暢呼吸、抑菌除味)</p> <p class="ql-block">老字號 四聯(lián)美發(fā)門店 北京美發(fā)博物館。 四聯(lián)美發(fā)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理發(fā)店,成立于1956年。由來自上海的四家理發(fā)店-華新、紫羅蘭、云裳、湘銘聯(lián)合創(chuàng)立。</p> <p class="ql-block">左 北京名小吃 老北京驢打滾門店。右 老北京特色 冰糖葫蘆。</p> <p class="ql-block">沿中軸線繼續(xù)前行,前面游客越來越多。</p> <p class="ql-block">北京老字號 南門涮肉。鐵板魷魚、老北京爆肚、羊肉串等。</p> <p class="ql-block">左起 酥福禮記門店。中華老字號 國家級非遺 朱炳仁·銅門店。中華老字號 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片仔癀國藥店。對聯(lián):明代御方傳頌百年濟天下 今朝國藥揚名四海澤蒼生。摩登紅人門店。</p> <p class="ql-block">左起 暢游旅拍 暢游格格妝造 古裝寫真門店。 全國中華老字號傳承創(chuàng)新先進單位 創(chuàng)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 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益德成鼻煙門店。東方旗憶門店 傳統(tǒng)國服。</p> <p class="ql-block">中華老字號 吳裕泰茶莊門店。門口購買茶葉的顧客排起了長隊。吳裕泰茶莊創(chuàng)辦于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創(chuàng)辦者安徽歙縣人吳秀茹。2010年吳裕泰茉莉花窨制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p> <p class="ql-block">吳裕泰茶莊門前銅塑像。</p> <p class="ql-block">中華老字號 懿菲門店。(高檔民族服裝服飾)</p> <p class="ql-block">中軸線上,百年老街前門大街。</p> <p class="ql-block">前門大街東側(cè) 鮮魚口 老字號美食街。</p> <p class="ql-block">前門大街西側(cè) 北京著名商業(yè)街-大柵欄。</p> <p class="ql-block">人頭攢動,熱鬧非凡,達到擁擠級別的前門大街大柵欄。</p> <p class="ql-block">中華老字號 盛錫福 帽業(yè)專家 天津 自制門店。開業(yè)于1937年,遠銷美、德、法、加拿大、新加坡等國。</p> <p class="ql-block">中華老字號 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都一處燒賣制作技藝門店。都一處燒賣館創(chuàng)辦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 距今已有280多年歷史。乾隆十七年(1752年)除夕之夜,乾隆皇帝微服私訪回城,見前門大街只此一家尚在營業(yè),頗有些感觸。進店用餐,十分滿意。當?shù)弥说晟袩o正式店名時,乾隆便說:除夕之夜,都城之內(nèi)只你一家尚在營業(yè),就叫“都一處”吧。不幾日,宮中太監(jiān)送來蝠頭匾,上面乾隆皇帝御筆題寫了“都一處”三個大字。從此,都一處名聲大振,“乾隆賜匾”“乾隆小酌”等成為佳話。</p> <p class="ql-block">1989年都一處燒麥獲商業(yè)部餐飲最高獎“金鼎獎”。2006年獲商務(wù)部首批“中華老字號”。2008年都一處燒麥制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下圖為 都一處燒麥門店前銅塑像。</p> <p class="ql-block">中華老字號 東來順飯莊 始創(chuàng)于1903年。中國名菜 東來順涮羊肉。清真第一涮 涮羊肉。著名作家老舍、國畫大師齊白石、京劇大師馬連良和張君秋等名人,生前都喜愛在東來順宴請賓朋。這里還招待過許多國家元首和海外賓客。</p> <p class="ql-block">左起 北京著名小吃 門釘肉餅。百年老店 聚德華天 新川面館。北京景泰藍。</p> <p class="ql-block">全聚德烤鴨店開業(yè)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為楊壽山所創(chuàng),1837年他從河北冀縣來京,在前門大街擺攤出售生雞鴨。經(jīng)過二十幾年的經(jīng)營發(fā)展,由小攤小鋪發(fā)展成飯館,利用宮廷御膳房傳出的掛爐烤鴨技術(shù),精制烤鴨出售。店名“全聚德”。由于烤出的鴨子棗紅油亮,外皮酥脆,肉質(zhì)鮮嫩,很快便名傳京城。下圖為 北京市文物保護名單位 全聚德烤鴨店 全聚德起源店門店。</p> <p class="ql-block">左起 全聚德烤鴨店起源店、東來順飯莊、都一處燒麥館門店……老北京老字號門店,一家挨著一家。</p> <p class="ql-block">穿越元明清 禮品店。</p> <p class="ql-block">御食園 宮廷御食 舌尖上的京城 北京烤鴨 工廠店。</p> <p class="ql-block">左起 中華姓氏文化門店。中華老字號老北京著名小吃 天興居 始于1862年。宇飛牛肉面門店。</p> <p class="ql-block">故宮前門文創(chuàng)店門店。</p> <p class="ql-block">繼續(xù)前行在中軸線上,正陽門箭樓近在咫尺。</p> <p class="ql-block">北京著名戲樓廣和樓。</p> <p class="ql-block">北京杜莎夫人蠟像館 始于1835年英國。慢慢過好2025 費翔蠟像揭幕儀式廣告。</p> <p class="ql-block">中華老字號 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天福號門店。右 同陞和門店。</p> <p class="ql-block">乾隆醬汁傳百年 慈禧腰牌通天下 天福號始創(chuàng)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下圖為 天福號門店前銅塑像。(慈禧太后)</p> <p class="ql-block">同陞和始創(chuàng)于1902年,以生產(chǎn)鞋類成品和帽子而聞名。下圖為 同陞和鞋業(yè)門店。</p> <p class="ql-block">北京同仁堂大藥房原名同仁堂藥室、同仁堂藥鋪,是樂顯揚創(chuàng)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的一家藥店。是國內(nèi)最負盛名的老字號。歷經(jīng)數(shù)代、載譽300余年的北京同仁堂已發(fā)展成跨國經(jīng)營的大型國有企業(yè)-同仁堂集團公司。2006年同仁堂中醫(yī)藥列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下圖為 北京同仁堂大藥房門店。</p> <p class="ql-block">左起 老北京布鞋門店、北京景泰藍門店、龍馭德炸醬面館門店。</p> <p class="ql-block">龍馭德炸醬面館門店前銅塑像。</p> <p class="ql-block">前門商業(yè)街區(qū) 廊坊頭條胡同。</p> <p class="ql-block">前門大街的老字號、商業(yè)和手工業(yè)是競爭中留下的極品,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其獨特的產(chǎn)品工藝、世代傳承的品牌和經(jīng)營方式,即是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更是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標志之一,是北京當之無愧的金字招牌。下圖為 中華老字號 老北京手工布鞋 步瀛齋門店。清咸豐八年(1858年)開業(yè)。</p> <p class="ql-block">北京,這座承載著厚重歷史的古都,其南北中軸線經(jīng)歷了元、明、清以及近代,七個世紀的城市歷史發(fā)展延續(xù)至今。2024年7月,北京中軸線憑借其宏大的規(guī)模、均衡的規(guī)劃布局和靚麗的城市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正陽門就是坐落在北京中軸線上的15個重要遺產(chǎn)點之一。下圖為 臨近新春佳節(jié),前門大街步行街、牌坊、正陽門(箭樓)。</p> <p class="ql-block">原正陽門包括城樓、箭樓、閘樓及甕城,原正陽門前建造了石橋、牌樓,形成了“四門、三橋、五牌樓的建筑格局。正陽門,特指正陽門城樓和箭樓,俗稱前門、前門樓子、大前門,是明清兩朝北京內(nèi)城的正南門,位于天安門廣場最南端,前門步行街最北端。下圖為 回看北京中軸線、前門步行商業(yè)街。</p> <p class="ql-block">下圖為 百年老街-前門大街,節(jié)前喜慶、熱烈、歡樂、祥和的氣氛。</p> <p class="ql-block">正陽門箭樓建于明正統(tǒng)四年(1439年)。為了加強京師的防御能力,在京師各城門外添建箭樓,正陽門箭樓就是當時建成的。箭樓連城臺通高38米。城樓和箭樓是舊時北京內(nèi)城、外城中規(guī)模最大、形制等級最高的城門。箭樓屋頂形式及開間數(shù)與城樓相同,但在東、西、南三面墻上及兩檐間開有八十二個射箭孔。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箭樓兩度毀于火;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城樓又被八國聯(lián)軍所毀,箭樓也遭火焚,但都隨即照原狀修復(fù)。下圖為 正陽門箭樓(南面)。</p> <p class="ql-block">1916年,拆除翁城,并對箭樓進行改建,現(xiàn)存箭樓已非原貌。1949年2月3日,北平和平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此舉行入城式。在改建天安門廣場時,保留了正陽門城樓及箭樓。1952年,對城樓進行撥正加固。1976年、1977年先后對箭樓、城樓進行了維修,古老的正陽門煥然一新。下圖為 正陽門箭樓(北面)。</p> <p class="ql-block">從正陽門箭樓(北面)中軸線上,通過城門觀看前門大街。</p> <p class="ql-block">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前門箭樓東、西兩側(cè)設(shè)立了前門火車站東站西站交通樞紐。(京奉、京漢鐵路)1915年,為了在前門火車站附近修建馬路和廣場,正陽門東、西閘樓和甕城的東、西垣墻被拆除。正陽門以南成了北京城郊的繁華地段,前門大街交通暢通,車馬川流,熙熙攘攘,大柵欄一帶商家聚集,生意興隆。下圖為 保存完好的前門火車站東站。</p> <p class="ql-block">從正陽門箭樓南側(cè),觀看毛主席紀念堂。</p> <p class="ql-block">正陽門城樓南側(cè),毛主席紀念堂近在咫尺。</p> <p class="ql-block">正陽門城樓在北京的中軸線上,天安門正南門,為明、清兩代北京內(nèi)城的正門。由城樓和箭樓組成。城樓建于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高42米,面闊七間,灰簡瓦,綠剪邊,重檐三滴水歇山頂。城樓建在高大的城臺上,雄偉高大,巍峨壯麗。上層前后檐裝修為菱花格隔扇門窗,下層為涂朱磚墻。下圖為 正陽門城樓。</p> <p class="ql-block">正陽門是老北京“京師九門”之一,它集正陽門城樓、正陽門箭樓與正陽門甕城為一體,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體系。據(jù)地方志上記載:當時的城樓、箭樓規(guī)模宏偉,形制高大;甕城氣勢雄渾,為老北京城垣建筑的代表之作。五百年來,正陽門飽經(jīng)滄桑,幾毀幾修,現(xiàn)僅存城樓和箭樓,是目前北京城內(nèi)唯一保存較完整的城門。下圖為 正陽門城樓。(南面)</p> <p class="ql-block">正陽門城樓建筑特寫。</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臨,正陽門箭樓肅穆凝重,巍峨壯麗,燈光璀璨,光彩奪目。古老的正陽門箭樓,煥發(fā)出更加迷人的風采。</p> <p class="ql-block">喧囂一天的前門大街,恢復(fù)了寧靜與安詳。下圖為 正陽門城樓(前門)與箭樓。</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正陽門箭樓(前門)夜景,風光無限,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和保護與傳承它的目的在于,任何古老歷史建筑無論它經(jīng)歷了怎樣的建成、損毀,消失、重生,都能在歷史的長河中顯現(xiàn)出時光流逝的印記,激發(fā)起人們珍愛人類文明精華的精神。正陽門作為北京老城的標志性建筑,見證著老北京社會變革的滄桑巨變,也承載著新北京歷史進程的美好未來。</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正陽門城樓(前門),讓人癡迷雙眼,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正陽門城樓氣勢宏大,莊嚴華貴,金碧輝煌,栩栩生輝。顯得更加壯美,宛若天上宮闕。</p> <p class="ql-block">正陽門這座古老的歷史建筑,矗立在北京的中軸線上,訴說著這座城市的歷史與故事。它是北京的象征,中華文明的瑰寶,也是北京古都特色的絕佳載體。正陽門以其無聲的建筑語言,向世人展示著它的存在與歷史價值,是北京歷史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我們永遠地珍惜和保護。這里是中軸線,這里是正陽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