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山塘歷史文化街區(qū)位于蘇州古城西北角閶門外,東起渡僧橋,西至虎丘山。全長約3700多米,寬30-100米左右,建控面積約30.94公頃。</p><p class="ql-block">山塘街始建于825年,為白居易擔(dān)任蘇州刺史期間建造,為此山塘街又稱“白公堤”</p> <p class="ql-block">“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碑斘姨と胩K州七里山塘,這句流傳許久的對聯(lián),仿佛是打開時光之門的鑰匙,帶我走進了江南水鄉(xiāng)獨有的溫柔畫卷。</p> <p class="ql-block">腳下的山塘河,悠悠流淌著,河水清澈,倒映著岸邊的垂柳與樓閣。偶爾有一艘烏篷船緩緩劃過,船槳撥開水面,泛起層層漣漪,將水中的倒影揉碎又重組。坐在船頭,感受著微風(fēng)拂面,兩岸的景色如電影般徐徐展開。河邊洗衣的阿婆,手中的棒槌有節(jié)奏地起落,和著潺潺的流水聲,譜寫出一曲生活的樂章。</p> <p class="ql-block">朝宗閣是一座高大的樓閣式建筑,位于山塘街的閶門旅游碼頭,靠近白公祠。 它是進入新世紀以后新建的一個景點,卻有一段六百年前的歷史典故有關(guān)。據(jù)歷史記載,明朝的洪武年間,這里曾經(jīng)發(fā)生一次大規(guī)模的移民活動。蘇州城內(nèi)數(shù)十萬百姓在朝廷的驅(qū)趕下,從閶門渡登船遣散至貧瘠落后的江淮地區(qū),歷史上被稱為“洪武趕散”</p> <p class="ql-block">沿著蜿蜒的青石板路前行,腳下發(fā)出清脆的聲響,似在與千年歷史對話。路旁的白墻黛瓦錯落有致,在歲月的摩挲下,泛著古樸的色澤。斑駁的墻面,像是老人臉上的皺紋,鐫刻著往昔的故事。屋檐下懸掛的紅燈籠,隨風(fēng)輕搖,在日光與夜色中交替暈染出暖黃的光暈,為這古老的街巷增添了幾分煙火與浪漫。</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歷史與現(xiàn)實交織,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相融。七里山塘,它不只是一條河,一條街,更是江南水鄉(xiāng)文化的鮮活載體,是我心中永遠的溫柔舊夢 ,無論時光如何流轉(zhuǎn),都散發(fā)著獨特而迷人的魅力,讓人流連忘返,沉醉其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