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天穹孜珠山</p> <p class="ql-block"> 8月25號,周日</p><p class="ql-block"> 昌都—珠角拉山隧道—類烏齊—斜嘎拉山—孜珠寺—丁青縣 </p><p class="ql-block"> 住宿:丁青縣城蟲草大酒店</p><p class="ql-block"> 海拔:3800米 </p><p class="ql-block"> 全程:260公里</p><p class="ql-block"> 今早原定8點出發(fā),由于查房等原因耽擱了大概半小時(現(xiàn)在大多數(shù)酒店都不查房了),8: 40才開始出城。沿G317向西前行,出城不久,就穿過珠角拉山隧道。老路G214地圖上顯示彎彎曲曲,風(fēng)景應(yīng)該不錯,但是已經(jīng)廢棄了。11: 10在類烏齊縣翻越斜嘎拉山,在海拔4650米的埡口停車拍照。</p><p class="ql-block">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類烏齊縣城是G317和G214的分岔點。向西是川藏北線317,經(jīng)那曲到拉薩。向北,沿214,經(jīng)囊謙到青海玉樹,經(jīng)瑪多到西寧。據(jù)說這是當(dāng)年文成公主進(jìn)藏的唐蕃古道,也算是一條青藏線,有機(jī)會可以走一走。</p> <p class="ql-block">類烏齊歡迎您!</p> <p class="ql-block">11:40進(jìn)入丁青境內(nèi)。12: 25路過覺恩鄉(xiāng)覺恩村,來到一家四川人開的知恩川菜館干飯。為了節(jié)約時間,大家主要吃了點光面和蓋飯,女孩子們吃她們無處不愛的冒菜??。從飯館出發(fā),15分鐘向左拐上進(jìn)山路,直上天穹孜珠山,看孜珠寺。經(jīng)過若干個坡度很大的回頭彎,在被重型卡車壓翻了的非鋪裝路上極速沖坡。這對我的2.5自吸CVT老科來說,這又是一次嚴(yán)峻的考驗。果然,水箱半途再次超溫,動力輸出為零,澆水降溫后,得已勉強(qiáng)蝸行。在離孜珠寺停車場還有300米的地方,被一臺施工的挖掘機(jī)逼停,在兩位路人的協(xié)助下,掙扎著到頂(好在這是最后一次動力不足)。據(jù)說能上來的人,都是與孜珠寺有緣之人。在觀景臺停車,忽然發(fā)現(xiàn)頭車普拉多后牌照上方的LOGO條不見了,估計在上山路上顛掉了。嗨,回頭再找吧。</p> <p class="ql-block">蜿蜒曲折的上山路</p> <p class="ql-block">終于看見了,孜珠寺停車場大門</p> <p class="ql-block">孜珠寺全貌</p> <p class="ql-block"> 大家下車后,爬上4450米海拔的觀景臺,山對面孜珠寺全景近在眼前:正面左側(cè),三個大小不一的通透山洞,好似三個"天門"屹立在峻嶺之上,傳說那個最大的天門洞是格薩爾王用箭射穿的;正面中間是基本對稱的紅色調(diào)莊嚴(yán)孜珠寺大殿和星羅棋布的僧房;正面右側(cè)的幾座山峰,異峰突起、怪石嶙峋,看上去一個像貓頭鷹遠(yuǎn)眺山門,一個像個人側(cè)臥于山脊,也有說像大象、大鵬鳥的。</p> <p class="ql-block">踩著才旺仁真的腳印攀登,一不小心,把GoPro摔了??</p> <p class="ql-block">天門</p> <p class="ql-block">據(jù)說是孜珠寺的天葬臺</p> <p class="ql-block"> 孜珠寺坐落在海拔4800米的孜珠山上,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這個寺歷史悠久,比布達(dá)拉宮還要早1000年,據(jù)史書記載,該寺由第二代藏王穆赤贊普倡導(dǎo),大成就者第一世穆邦薩東大師創(chuàng)建并傳承至今。歷經(jīng)數(shù)千年的風(fēng)雨洗禮,孜珠寺依然屹立不倒,成為雍仲本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廟之一。而雍仲本教是西藏本土最古老的宗教,也是藏文化中居于至高點的佛法。所以,孜珠寺就是雍仲本教的圣地,在這里,人們可以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和寧靜的氛圍。為了近距離參觀天門洞,我們依次攀爬狹窄的階梯(才旺仁真的腳?。︻^接踵,目標(biāo)天門。在步梯兩邊長著一種叫作"活媽"的植物,很像我們這里的薄荷,可真是一點不能碰,細(xì)刺特多,扎人特疼。我們團(tuán)隊大多數(shù)人都上去了,在天門之橋上,無人機(jī)往返拍攝,真有大片效果,十分震撼。還有的團(tuán)友,繼續(xù)向上,探究"世界上最高的廁所"之謎,不過有點悻悻然,被鎖上了,只能觀看,不能使用。</p><p class="ql-block"> 游覽孜珠寺的同時看了孜珠山介紹。孜珠山是苯教四大神山之一,"孜珠"意為山體六個巖峰,宗教上象征六渡波羅密。孜珠山是罕見的高原丹霞地貌,享有"藏東秘境,天空之城"美譽(yù)。在拍攝孜珠寺和天門洞背后時,我們看到了被譽(yù)為"橫斷山脈末端終極壯美"的藏東紅山脈綿延不斷。</p> <p class="ql-block">世界最高廁所??</p> <p class="ql-block">下山的路好走多了</p> <p class="ql-block"> 下山時我們特別留意上山道,"功夫不負(fù)有心人",尾車上六雙眼睛,終于發(fā)現(xiàn)路邊坡臺上的豐田車LOGO裝飾件。一定是其他車輛或路人撿拾并妥放于高臺之上的,感謝好心人,"扎西德勒!"。失而復(fù)得的喜悅,讓車隊更加流暢,轉(zhuǎn)上317國道不到一小時就到瓊布丁青了。</p><p class="ql-block"> 我們預(yù)訂的酒店剛好在縣城偏東,所以剛過18: 00,我們就辦理了入住。團(tuán)長宣布休整一個半小時。一路風(fēng)塵仆仆,特別是今天在去孜珠寺的非鋪裝路上塵土飛揚(yáng),座駕里外感覺灰蒙蒙臟兮兮的,有損形象,酒店旁別的停車場有家洗車的,花了50米,徹底洗了個澡。 今天訂了酒店的大桌子,七點半開席,可能是休息充分的緣故,大家都興致勃勃,這是全團(tuán)目前行程里晚飯最早的一次,用餐氣氛熱烈,喝酒盡興。飯后打算到街上散步消食,剛出門,天上飄起小雨點,有點陰冷,作罷,回房間睡覺(房間都有供氧設(shè)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317上的酒文化??</p> <p class="ql-block"> "瓊布丁青"有什么來歷,開始阿三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入住后,我隨手在大堂拿了一份《丁青縣旅游宣傳手冊》。晚上沒事時翻了翻,才知道: 丁青藏語意為"大臺地",古稱"瓊布",意為"大鵬鳥"。丁青縣整體呈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形和藏北草原橫斷山脈過度地勢,構(gòu)成獨特的河谷、平壩、崇山峻嶺的自然景觀,環(huán)繞國道317線和出藏第九通道省道20線,分布有布托湖濕地圈、布迦(加)冰川圈和怒江生態(tài)圈。</p><p class="ql-block">(部分文字摘自團(tuán)友“板橋道情”《“西”游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