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海南游歷,如果想要拜謁古跡,當?shù)厝艘欢〞淄莆骞簟1M管他們也會說,五公祠里供奉的并不是海南本地人,但在提到五公祠時,他們卻有一種發(fā)自肺腑的榮耀感。古代的海南孤懸海外,遠離中原文明,堪稱化外之地。唐宋時期,海南作為官員貶謫流放之地,深受貶官名臣帶來的中原文化影響,間接開啟了大興文風之路。位于??诃偵絽^(qū)的五公祠就是這段歷史的見證,也是海南名副其實的文脈之地。</p> <p class="ql-block">“五公”何許人也?五公是唐、宋朝時期貶謫到海南的五位著名歷史人物,分別是唐朝名相李德裕、宋朝名相李綱、李光、趙鼎以及名臣胡詮。</p><p class="ql-block">李德裕,曾任翰林學士、觀察使、兵部左侍郎、左仆射,唐宣宗時因黨朋之爭被貶海南崖州,并終老南荒。其為一公也。</p><p class="ql-block">李綱,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民族英雄,一位有魄力、有才華的宰相,因受奸臣陷害被貶海南。在??诘前蹲∷奕A遠館(今??诘脛偕骋粠В?,3天后便遇赦北返。李綱在海南停留的時間雖然短暫,但他在歷史上抗擊外侵的壯舉卻留下了深遠的影響。其為二公也。</p><p class="ql-block">李光,官居縣令、參知政事、資政學士等職,因極力反對秦檜而被貶海南。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十一月,李光任參知政事(副宰相),被貶瓊州(今海南瓊山),再貶昌化軍(今海南儋州市)。其為三公也。</p><p class="ql-block">趙鼎,曾任宰相,因反對秦檜的投降主義被貶海南。盡管是一貶再貶,但他忠于朝廷與抗金救國的思想永遠不會改變,最后以死來表示抗爭。 其為四公也。</p><p class="ql-block">胡銓,先后任知縣、樞密院編修官、秘書少監(jiān)、起居郎、參知政事、資政學士等職,因反對與金議和而被貶海南吉陽軍(今海南三亞市)編管。其為五公也。</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李德裕</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李綱</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李光</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趙鼎</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胡銓</i></p> <p class="ql-block">流貶是古代重要的吏治懲罰手段,<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貶謫到海南的五位貶官都是當時著名的有良知的官員和愛國者,受奸臣迫害被貶謫到海南。奸臣當?shù)乐饕且驗榛实鄣幕栌梗瑳]有皇帝的支持,奸臣是難以得逞的。但</span>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些被貶的官員對海南的文明進步立下不朽之功。海南與內陸的文明程度經(jīng)常相差一個時代,當內陸已經(jīng)是青銅時代時,海南尚處于刀耕火種時代。正是這些被貶的官員為處于蠻荒狀態(tài)的海南帶來了內陸的文明和先進的文化,這些被貶的官員是海南人教化的先驅,他們對海南文明進步的貢獻也銘記在海南歷史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雖然“五公”被貶海南的朝代不一樣,在海南的時間長短也不一樣,但千百年來同樣被海南人尊崇,顯然是有原因的。五位都是所在朝代的高官,更是仕途不順的被貶高官,他們都是官場上的失意之人,又被發(fā)配到偏遠之地,同為天下淪落之人,自然會得到當?shù)孛癖姷钠毡橥?。但從同情到尊崇是有相當大的心理跨度的?!拔骞蹦鼙划數(shù)厝俗鸪缫欢ㄓ懈顚哟蔚脑?。從精神層面上看,“五公”不是一般的犯官,特別是宋代這四公都是因為主戰(zhàn)派,為了抵抗外侮而受人陷害。當一個人的命運如果與國家聯(lián)系在一起的時候,他們的際遇和情懷就會被成倍地放大,他們的被貶更具有悲情意味和悲壯色彩。也因為格局更大,也更讓人仰望。</p> <p class="ql-block">以漢民族為主體的中華文明,源起于黃河長江流域,在商周秦漢時,就已發(fā)展到一個很高的層次。之后延展到嶺南,再跨海到海南島。海南開化開發(fā)較晚,帶動海南開化開發(fā)的,首先還是唐宋時的一些貶官。被貶官員謫居海南,傳播中原文化。唐宋時期,多有朝廷重臣和文化名人被貶海南,他們帶來中原文化,推動海南之民風開化,生產(chǎn)發(fā)展,社會進步,實為強化海南與中原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史載,除了李德裕、李光、李綱、趙鼎、胡銓五人,被貶海南的文化名人有:王義方、蘇東坡、蘇過等人。</p> <p class="ql-block">這些賢相名臣,或者因廉潔勤政為即得利益的王公權貴所不容,或者因犯顏直諫得罪了皇帝,遂被趕出京城,被貶到蠻荒偏遠的海南。有些官貶到大陸最南端的雷州還不夠,皇上要他們過海再南去。應該說,這五位和蘇東坡都是優(yōu)秀的有責任心的宰相級高官,也都是大文化人。雖被貶到離廟堂盡遠的海南島,還在一心苦思報國。好在無讒言可懼,終可以靜心思考,有所作為,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中原先進的文化教育科技,就由他們首先帶到海南。</p> <p class="ql-block">他們謫居海南,或以身為則,言傳身教,示范中原風俗風尚;或結交黎族民眾,啟發(fā)文思,傳播中原文化;或直抒胸臆,實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留下名篇華章;或開辦學堂,講授詩書,培養(yǎng)弟子,開海南弟子科考取士、入朝為官風氣之先。他們雖為謫居,實為海南文化開化作出努力,更為海南與中原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作出重要貢獻,為史書留下濃墨重彩之篇章。蘇東坡在瓊四年,成績最為突顯,被史稱“瓊州人文之盛,實自公啟之”。</p> <p class="ql-block">古人說,福禍相依,福禍相互轉化。他們因為忠君報國得罪奸臣昏君而致禍被流貶,海南卻因為他們這些名人的禍而得福祉。如果他們和普通人一樣消沉頹廢,一蹶不振,那么他們就是人生旅途上的一個個匆匆過客,轉瞬即逝。海南有了這些貶官,才開始了海南文明的騰飛。官員被貶,謫居荒僻,對官員是悲,對邊遠之地對中國文化卻可能是喜,由此形成中國古代獨特的貶官文化。海南可以說是中國貶官文化的最大受益者!</p> <p class="ql-block">若論歷史貢獻,兩伏波祠里供奉的西漢的路博德和東漢的馬援兩位伏波將軍怕是要遠遠勝過這“五公”的。特別是路博德的南征,為南部邊疆的穩(wěn)定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確定了我國南方的版圖,使封建中央政權開始對南疆的開發(fā),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融合和發(fā)展。如今,“五公”之名遠盛于二位伏波將軍。人們來到這里,多為拜謁“五公”,而伏波祠僅僅是游客一走一過的所在,不會讓人有太多的駐足。</p> <p class="ql-block">除了這“五公”的悲慘經(jīng)歷、人格魅力等諸多因素之外,更在于他們是真正融入了海南人的群體之中,成為了海南人中的一員,他們在和海南人共同生活中,以詩詞和辦學等文化方式潤澤著海南這片土地和海南人的思想和心靈。流放海南的“五公”已無權勢之威,艱困之中還需當?shù)厝说慕訚?,作為忠臣,他們只剩一身赤膽,但作為文人,他們手中還有筆,他們的思想與品格在以血為墨寫就的詩文中迸射著璀璨的光芒,如同綻放在枝頭的火紅木棉花,給海南人、給海南這片土地帶來了穿越歷史煙云的亮色,這就是文化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白居易被貶,在江州寫《琵琶行》;范中淹被貶,到岳州寫《岳陽樓記》;柳宗元被貶,有《永州八記》《捕蛇記》;韓愈被貶,“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歐陽修貶滁州寫《醉翁亭記》,遂使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名句千古傳頌;蘇軾貶黃州,不僅得“東坡”名,更寫出《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樣的絕世名篇。人生得意須盡歡,人在得意時寫出的東西,絕對沒有落魄失意時寫出的東西更有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五公祠門口有一副清歲貢馮先標撰寫的楹聯(lián):“千年勝跡兩朱子,萬里投荒五謫臣?!彼麄兌际切膽n江山社稷、時刻關注民間疾苦的清官名相。當年,他們被貶到海南,沒有怨天尤人,意志消沉,而是努力為民興辦實事,發(fā)展教育,傳播先進的中原文化,帶動了海南后世人才輩出,追趕古代的燦爛綻放的中原文化和現(xiàn)代文明,流芳百世,讓后人敬仰。五公祠里面有一副楹聯(lián)盛<span style="font-size:18px;">贊 揚了五位宰相的功績</span>:“道統(tǒng)應時海疆從此開風氣,菁華乘運僻野至今有翰章?!?lt;/p> <p class="ql-block">忠義昭日月,惠民傳千年。無論人生旅途一帆風順,還是波濤洶涌,只要一個人一直懷有一顆愛國愛民之心,心憂天下,心系民生,不斷付諸實踐,那么,他的禍患和屈辱就一定能夠轉化成別人的福祉和快樂,能給老百姓帶來福氣和好運。成千上萬老百姓的好口碑就一定能治愈宦海沉浮給他帶來的傷痛,為他帶來吉祥和福報,讓他化禍為福,青史留名,百代傳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