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峽谷瑞安最多,山脊樂清最美,尤其是雁蕩山山脈的山脊。2月16日,雁蕩山支脈的大荊仙溪白巖山山脊穿越,路程雖短,5公里不到,風景卻是這邊獨好。但山脊攀爬費時費力,也要四五個小時左右。而且放繩的一處山崖,雖然有驚無險,還是有好幾位同伴攀行困難。山高路險,尤其恐高的遇險要的山脊都要緩速爬行。不過,無限風光在險峰,加上天氣給力,爬上山頂看美景,藍天白云,仿佛行走在云端。景色大美,上一組美照先。部分照片來自同行驢友。</p> <p class="ql-block"> 樂清白巖山山脊線,地處龍溪和仙溪兩條溪流中間。左為仙溪鎮(zhèn),白巖山村就在半山腰。右為龍西鄉(xiāng),遠方可遙望顯勝門,其山脊與雁蕩四尖南北相對。估計叫白巖山的很多,最有印象的應該是臨海的最險峻的騎馬嶺刀片峰那個白巖山,樂清的雁蕩山山脊線有名氣,這個白巖山卻是沒聽說過,看領(lǐng)隊發(fā)的帖,也有叫北垟山脊的,而且踏上山脊,感覺就是十年前去過的叫門前山的。</p> <p class="ql-block"> 白巖山山脊線,路不長,起于南閣村,止于雁蕩山飛拉達,也就6公里左右。此次30多人的隊伍,除了第一梯隊繼續(xù)前行到飛拉達處,其余的都在龍鱗谷往水庫處下行到公里。山脊海拔也不高,最高點不過440米,累計上升也僅僅530米,僅有個別地方要借助繩索。而此次僅有一個地方需要借助繩索,還可以繞行,其他幾處都已經(jīng)打了巖釘把手,難度更加一般了。但一路上危巖聳立,崖坡起伏,奇峰險峻,隊伍中恐高的,或不習慣走此類型山脊的人,險峻處都得匍匐前行 。</p> 仙溪山脊穿越記 <p class="ql-block"> 開始向山脊進發(fā),從仙溪南閣村上山,叢林野路爬坡兩三百米。</p> <p class="ql-block"> 白巖山緊鄰山奇水秀雁蕩山,下圖對面即是樂清最高峰百崗尖,相比百崗尖,白巖山顯得矮小,但登臨白巖山山脊,滿山千姿百態(tài)的怪石奇巖,群峰疊嶂,巍峨綿延,景致極佳。</p> <p class="ql-block"> 山高我為峰,剛登上山脊,就被美景所吸引,各種姿勢拍照打卡先。</p> <p class="ql-block"> 昨天還是陰雨,今天卻是天氣很給力,藍天白云,仿佛行走在云端。</p> <p class="ql-block"> 難點來了,唯一一處需要借助繩索攀爬的巖壁,大家互相協(xié)助,用繩索確保安全。</p> <p class="ql-block">恐高的只能在此處繞行了</p> <p class="ql-block"> 此處登頂就是龍脊,相比雁蕩山臥龍山脊,這段其實不怎么險峻,但更長,從上往下看,山脊狹長,兩側(cè)是深不見底的懸崖,還是感覺驚險,讓恐高的望而卻步。</p> <p class="ql-block"> 轉(zhuǎn)過山頭,可以看到飛拉達的三重門山峰了。雖然驚險,但站在山脊上眺望遠方,群山連綿,那種壯麗的景色讓人瞬間忘記了疲憊。</p> <p class="ql-block">壯美秀麗的山景</p> <p class="ql-block"> 此處山坳左轉(zhuǎn)即往下山的水庫,而第一梯隊的10位強驢繼續(xù)往前到飛拉達處下山,大概多了2公里左右路程。</p> <p class="ql-block"> 往水庫下山的路雖短,卻是野路叢林,甚至荊棘密布。</p> <p class="ql-block">水庫處回望山脊,不愧為最美</p> 南閣古村行 <p class="ql-block"> 四五個小時的山脊穿越,下山還早,領(lǐng)隊決定帶大家到南閣古村逛一逛牌樓群。</p> <p class="ql-block"> 南閣古村,以其地處雁蕩北部兩條山壟匯入村落南面而得名,以文物古跡著稱,擁有國家級文保單位南閣牌樓群和明代諍臣章綸故居,入選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p> <p class="ql-block"> 南閣古村牌坊街南北走向,全長150余米,由北往南依次保存著“世進士”“恩光”“方伯”“尚書”“會魁”“世大夫”“凌云”“忠節(jié)門”,以及牌坊街西向的“寶賢”古牌樓等。</p> <p class="ql-block"> 這些牌樓形制相同、做法相似,牌頂飄逸飛動、牌脊灰塑精美,而且前后相隨、層層遞進,形成氣勢不凡的整體。</p> <p class="ql-block"> 仙溪白巖山山脊穿越,相對還是難度強度較小的路線,風景卻是極佳,相比那些強驢,對部分同行驢友來說,是一次充滿挑戰(zhàn)與美景的戶外探險。無論是驚險的山脊攀爬,還是壯麗的自然風光,都將留下難忘的回憶。</p> <p class="ql-block">攝影: 雪清塵</p><p class="ql-block">編輯: 雪清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