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們常常聽到“民以食為天”這句諺語,這句話是有史記的。出自西漢司馬遷的《史記?酈生陸賈列傳》,原文為“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意思是,君王以老百姓為國家根本,而老百姓則以糧食為生活的根本,強調了糧食對人民生存的重要性。如今,飲食需求的多樣化,更強調了飲食文化的傳承光大。</p><p class="ql-block">我們也常常聽到“食在廣州”這句口頭禪,這是對廣州這座歷史悠久、自古通商城市特色的一種描述和飲食文化的概括。在廣州,有著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品牌老字號,是廣州對外的一張文化名片。老字號對廣州來說,就是如此重要。難怪在街上走一走,隨便就能碰上一家。但實際上老字號的背后,跌宕起伏。有的早就退出了市場,有的摔倒數(shù)次艱難爬起。</p><p class="ql-block">廣州探店,就拿餐飲界來說,街坊們都非常熟悉的老字號“清平飯店、大同酒家、陶陶居”舉隅。以嶺南記憶為故事,札記探尋一下它們的跌宕起伏,乃情懷依舊。</p> <p class="ql-block">清平飯店,滿血復活。清平飯店最為矚目的一家老字號絕對是它,旦凡是老廣都認識或聽說過它,不少老街坊從小吃到大,它卻在大家最想念的時候說了再見?,F(xiàn)在二十多年過去,它又重新出現(xiàn)在大家眼前,它掌握了復活密碼?</p><p class="ql-block">清平飯店在老廣心中是無法被取代的,因為這里出過一味雞,至今是廣州美食的“白月光”。清平飯店的故事,更是廣州飲食文化歷史上的一段傳奇。1964年,清平飯店以“雄心飯店”之名在熱鬧的清平路開張。創(chuàng)始人憑借對美食的熱愛和對品質的追求,逐漸在當?shù)亟ㄆ鹆己玫穆曌u。1981年,清平飯店成功創(chuàng)制一款“清平雞”,一經推出,便以其獨特的口感和制作工藝贏得廣大食客的喜愛和認可,甚至被譽為“廣州第一雞”美稱。來的客人越來越多為了加大產出,滿足每一位食客,清平飯店連續(xù)開沒了三家分店,每家分店都門庭若市,為一嘗清平雞之鮮味,滿滿卜位客<span style="font-size:15px;">(等位)</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食客都愿意一直等待下去。</span></p> <p class="ql-block">20世紀90年代,清平雞的聲名更上一層樓,先后獲得原商業(yè)部頒發(fā)的“金鼎獎”以及“廣東十大名雞”稱號,成為廣州乃至嶺南地區(qū)的飲食標桿,此后清平飯店發(fā)展勢如破竹,但故事在2002年告一段落。因企業(yè)轉制、市場競爭加劇等原因,清平飯店全面停業(yè),清平雞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成為聽說過而吃不到的傳說。</p><p class="ql-block">多年后,有人重新拿起筆,把清平飯店的故事續(xù)寫下去。2021年,廣州的荔源公司正式接管這一品牌。讓皮爽肉滑、骨都有味,消失近20多年的老廣味道---清平雞回來啦。要想復活清平飯店,在市場規(guī)范化的現(xiàn)在很難,檔案資料缺失、歷史信息斷層……但荔源仍然不斷尋找方法,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去年2024年2月,清平飯店復活上市,經營權委托給東湖酒樓。</p> <p class="ql-block">再說大同酒家,大同酒家原名為廣州園酒家。1938年由日本人---中澤親禮等人開設,經營對象主要是日本軍政要人以及一些大企業(yè)、大公司的富商巨賈。1942年酒家因虧損易主,由香港飲食巨子馮儉生等人集資經營,并改名為“大同酒家”。這段史記如無記載,或許被許多人遺忘。</p><p class="ql-block">抗戰(zhàn)勝利后,大同酒家由第三任老板譚杰南經營。譚杰南集穗、港、澳飲食人才,取諸家之長,銳意經營,創(chuàng)出馳名的“大同脆皮雞、海南大群翅、金牌燒乳豬、紅燒鮑魚片”等菜式。由于經營有道,生意興隆。</p><p class="ql-block">新中國成立后,到了1954年大同酒家改制為公私合營經營,成為廣州第一家公私合營的餐飲企業(yè),也成了接待各國政要的地方,之后每年的春季廣交會期間,大同酒家也成為接待各國貴賓的重要場所。</p><p class="ql-block">到了2016年,位于廣州市沿江路的大同酒家張貼出即日起停業(yè)的告示。這家已經走過了78個年頭,又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經歷了中外合資和私企租賃的老店,仍沒有逃過關門謝客的命運,實在可惜。</p><p class="ql-block">事隔兩年的2018年,大同酒家復業(yè),隨后2022年大同酒家跨區(qū)在番禺區(qū)、天河區(qū)連開兩間門店,延續(xù)以往用粵劇元素來點綴的裝修風格,并邀請當年曾在沿江路大同酒家駐場幾十年的演員擔綱,以及年輕演員駐場。大同酒家認為,粵劇粵曲是基因的一部分,也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酒家愿意提供弘揚粵劇粵曲傳統(tǒng)文化的空間。并且,新大同酒家聘請多位資深粵菜和點心大師坐鎮(zhèn),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p> <p class="ql-block">在廣州,還有一種老字號,仿佛屹立不倒,江湖上至今仍流傳著它們的傳說。遠近聞名的陶陶居,幾度重生復興,牢牢掌握重生密碼,靠的是滿足你的胃,還拿捏你的心。陶陶居誕生于1880年,在百年后的今天依然生意興隆,難怪給人一種“長壽”的感覺。但實際上,陶陶居多次面臨停業(yè)的風險,每次力挽狂瀾,全靠拿捏。</p><p class="ql-block">清末時局驟變,陶陶居苦苦經營卻負債累累,茶客漸漸散去。當時的負責人重新選址,改建鋼筋混凝土高樓,為了重獲食客芳心,陶陶居發(fā)明了不少新玩法。簡單的說,首先是進行互動。那時那來的互聯(lián)網(wǎng),他們用對聯(lián)互動,陶陶居以“淘淘”二字向大眾征集對聯(lián),拿捏趣味性。</p><p class="ql-block">其次是創(chuàng)造了特大“月餅王”,中秋時門店燈火輝煌,街道處處都是它的月餅廣告,拿捏人們的好奇心。久而久之老廣們都知道陶陶居月餅,</p><p class="ql-block">畢竟陶陶居始于清光緒六年,是廣州歷史悠久的老字號,曾是文人雅士、名人商賈聚首之地,“陶陶居”也是康有為親筆題字,為其品牌增添了濃厚的文化價值?,F(xiàn)今,在廣州有眾多的門店,并在深圳、上海、北京、成都等開沒了多家分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