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正月初一的第一縷陽光升起的時候,我們又出發(fā)了。與一群朋友奔赴歷史名城泉州共渡新春。</p><p class="ql-block"> 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第一大港,始建于盛唐,距今1700多年歷史,在宋元時期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與亞歷山大港齊名的世界貿(mào)易中心。泉州古城至今保留了大量古跡,讓后人回望盛世的繁榮景象。</p> <p class="ql-block"> 老老少少14人先后聚齊到清源茶莊</p> <p class="ql-block"> 位于清源山上的茶莊山路回旋陡峭,汽車費了十二分的馬力才把我們送達,一路我們?nèi)滩蛔∠霝樗緳C加油助力。</p> <p class="ql-block">但呼吸到第一口清潤的空氣,喝人第一口香甘的茶湯,心就突然安靜下來了。有一種歸隱山居的輕松自在</p> <p class="ql-block">老君山上春意已經(jīng)在枝頭綻放</p> <p class="ql-block">你在少林出家</p> <p class="ql-block">我在蟳埔簪花,哈哈,對仗工整。難為化妝師了。在我的短發(fā)上扎上發(fā)髻,簪上花朵,還插入三把刀。據(jù)說三把刀造型發(fā)簪是古時福州女性的防身暗器。頓時感覺自己變身身懷絕技的俠女。</p> <p class="ql-block">蟳埔的民居沿襲了牡蠣殼作外墻建材的風(fēng)俗</p> <p class="ql-block">小美女們正是花樣年華。</p> <p class="ql-block">街上隨處可見,漁家婦女在撬海蠣,我們吃到的海蠣煎,海蠣湯就是這樣來的。</p> <p class="ql-block"> 新年里她們穿著紅色的衣服,頭上的簪花是閩南漁村特有的民俗風(fēng)情,歷史悠久,早先還會就地取材,用海邊的物產(chǎn)海螺珍珠等加入頭飾,簪花是當(dāng)?shù)嘏詫ψ非笮腋I畹睦寺磉_。</p> <p class="ql-block">洛陽橋,中國最古老跨海大橋,石梁式的橋身古樸典雅。從歷史的高度舉目四望,這座以洛陽為名的橋梁如同一條生命線連接著中原人南遷的漫長歲月。</p> <p class="ql-block">橋頭的榕樹不知道已經(jīng)在岸邊站立了多少年,一條根系已經(jīng)悄悄的自找出路。</p> <p class="ql-block">崇武古城中,古老與現(xiàn)代的完美邂逅</p> <p class="ql-block">崇武古城外的海灘,東海南海的氣息分界線</p> <p class="ql-block"> 晉江,這個地名也清晰地留存了衣冠南渡,八姓入閩的基因密碼。從公元308年開始,大批中原氏族追隨晉元帝司馬睿南遷入閩躲避戰(zhàn)亂。此次南遷持續(xù)170年左右,流入人口約一二百萬,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開發(fā)福建就此拉開序幕。</p><p class="ql-block"> 五店市城市村落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開元年間,傳說青羊蔡氏七世孫五人在青羊山下官道上分別開了五家飲食店,逐漸形成1晉江古城核心區(qū)域。</p> <p class="ql-block"> 這里堪稱閩南傳統(tǒng)文化的大型現(xiàn)場博物館。厚重的歷史底蘊與文化內(nèi)涵讓我們一下感受到了閩南文化的脈搏。融于血脈的宗教信仰與根深蒂固的氏族觀念是閩南人堅韌的精神支柱。。</p><p class="ql-block"> 石鼓廟的香火傳承著信仰的力量。 蔡 氏宗祠,莊氏家廟,強盛的宗族文化讓人敬仰大家族的榮耀,歷史上,先輩出將入相,歲月長河,他們開枝散葉,遍布全球,而每一個后入都清晰的知道自己的根系,縱使千山萬水每一個人都能找到回家的路。</p> <p class="ql-block">家家戶戶的春聯(lián)都透著漢子的古意妙趣。。</p> <p class="ql-block"> 古村以雙翹燕尾脊的紅磚古厝為主,完整保存了布政衙,還有蔡氏莊氏,林氏等一些名門望族的官式大厝,還有民國時期興起的洋樓,環(huán)顧整個街區(qū),似乎穿越到了幾百年前的富人區(qū)。</p> <p class="ql-block">醫(yī)館后院,從細(xì)節(jié)里體現(xiàn)了一個家族開枝散葉,長幼有序的生活方式和興旺發(fā)展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房屋的木雕裝飾顯示著主人的門第與品味。</p> <p class="ql-block">彩繪的門神</p> <p class="ql-block">民宿中的一方天地西湖邊</p> <p class="ql-block">西湖晨曦</p> <p class="ql-block">開元寺,始建于公元686年,初名蓮花寺,后依照唐玄宗之令改為開元寺,是福建最大的佛教建筑。東西兩座石塔猶如燈塔照亮了盛唐以來的萬千氣象,海上帆檣林立,碼頭繁忙作業(yè),市井華洋雜處,寺廟香火旺盛。,一個生氣勃勃東方第一大港肌理清晰,躍然眼前。</p> <p class="ql-block">欣賞一下提線木偶與婉轉(zhuǎn)優(yōu)雅的南音。</p> <p class="ql-block">戲臺上,古今交錯,你方唱罷我登場,多少故事。</p> <p class="ql-block"> 梧林古村落成于明朝洪武年間,興盛于清末民初時期。西風(fēng)東漸,官式大厝之間,漸漸興起了番仔樓,洋樓等多種多樣的建筑。建筑樣式的變化也見證了時代的變遷。這也貿(mào)易帶來的交流與共融吧。</p><p class="ql-block"> 這座五層高樓是主人延請了英國設(shè)計師設(shè)計,并從上海聘請了建筑工人興建。彰顯主人的財力。很長一段時間它是方圓百里的第一高樓。</p> <p class="ql-block">古宅的大樹依然是枝繁葉茂。</p> <p class="ql-block">短短數(shù)日,匆匆一游。泉州的美好,值得下次再來細(xì)細(xì)品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