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特別說明:文字來源于昌樂一中《翰苑薦文》公眾號,如有侵權請告之。</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作者簡介:馬進,男,1939年生,山東青島市人。中共黨員。山東教育學院政治系畢業(yè),大學本科學歷。曾任昌樂縣委秘書、昌樂二中黨支部書記、昌樂縣人大財經(jīng)委主任、昌樂縣政府研究室主任等職。出版著作《流年碎影》《昌樂游記》《馬進文集》。系中國大眾文學學會會員、山東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昌樂浩然研究會理事。曾被濰坊市文聯(lián)評為“濰坊市十佳杰出作家”被濰坊市委組織部授予“五好離退休干部”榮譽稱號。</span></p> <p class="ql-block"> 翰苑,是昌樂一中的標志性建筑,也是昌樂縣首批歷史建筑。它內(nèi)正外方,紅瓦飛檐,梁柱礎石,方磚鋪地,端坐在學校中軸線上。它背靠萬松山,層巒疊翠;傍依吳家池,清泉涓涓。名山秀水,相得益彰,翰苑顯得更加古香古色,富有神韻。</p> <p class="ql-block"> 翰苑原稱校部,又名四合院,始建于1945年10月,為校長主政、教師辦公之地。初建時按設計圖紙為二層樓房,后改建為四面回連式平房結構,坐東朝西,東西開門,青磚為壁,黑瓦覆頂,整個建筑古樸典雅,莊重靜穆,像一座靜僻的山房書院。</p> <p class="ql-block"> 隨著形勢的發(fā)展,學校于九十年代初新建了一處辦公樓,翰苑完成了作為辦公場所的歷史使命。但一中人并沒有遺忘它,1990年對它進行了徹底翻修,用作校史、書畫展室。2002年春,為落實學校整體規(guī)劃,展現(xiàn)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和諧統(tǒng)一,對翰苑進行了整修改造。整修后的翰苑,東西35米,南北30米,建筑面積600平方米,房間30余間,紅瓦覆頂,四山起脊,前廊后廈,方正端莊。正門(西門)依托東高西低的地勢,隨勢遞升,鋪設大理石臺階15級,兩邊鑲砌漢白玉護欄。步入校門,穿過美麗的新世紀廣場,翰苑迎面而來。在名花秀木的映襯下,翰苑既保持了樸素自然的獨特風格,又展現(xiàn)了傳統(tǒng)名校深厚的文化底蘊。</p> <p class="ql-block"> 翰苑西門護欄外,是兩株高大的櫸樹,枝繁葉茂,氣象蕭森,兆示人才興旺,棟梁成林,考試中舉,金榜題名。門額正中,在四盞華燈的映襯下,高懸一方隸書“翰苑”匾額,紫檀木底色,配以石青色字跡,字大逾尺,筆勢雄健,赫然醒目,為著名書法家高小巖84歲高齡時所書。</p><p class="ql-block"> 2001年春,高小巖應邀來校,在參觀學校文化展室之后,欣然命名“翰苑”。“翰”指筆墨文章,“苑”乃人才匯集之所。古代進士入選翰林院者稱庶吉士,后一般也稱“翰林”。取名“翰苑”,自有深意。</p> <p class="ql-block"> 走進翰苑,院內(nèi)廊廡相接,回廊相繞。前檐由20根紅色檐柱支撐,組成四面走廊,既美觀又實用。目前是學校的校史展館,設有光輝歲月、翰苑流芳、還看今朝、群英薈萃、青春歲月、院士風采、山情泉韻、翰墨飄香8個展室。翰苑成為名副其實的學校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 翰苑有約設在翰苑流芳展室,是開展心理輔導、向學校反映問題的專門接待室,每天有校級領導和心理老師值班接訪,廣大師生可以一邊品茶喝咖啡,一邊反映問題,傾吐心聲。師生的來訪都會準確記錄,認真研判,科學合理的建議將及時采納。翰苑有約的設立,建立起師生、家長與學校有效溝通、反饋解決問題的暢通渠道,使師生家長的訴求第一時間反饋給學校,第一時間解決落實,大幅提升了教育工作滿意度。</p><p class="ql-block"> 學校獲評首批山東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并代表山東參評全國依法治校示范學校,《中國教育報》對翰苑有約工作經(jīng)驗予以專題推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游翰苑,如巧遇喜雨,飄飄灑灑,淅淅瀝瀝,雨絲輕撫飛檐,不絕不歇,不疾不徐。立足廊下聽之,似古琴之音,又似擂鼓之聲,滋潤人心,如夢如幻,令人神往遐思。</p> <p class="ql-block"> 翰苑西連新世紀廣場,東接院士路,出翰苑東大門,自西而東,步步登高,形成一條優(yōu)美的透視線。整個校園左右對稱,前后均衡,校園空間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房間布局一層深一層,大有深遠不盡之感。</p> <p class="ql-block"> 站在萬松山文筆塔上俯視,翰苑酷似一方上天賜予的紅色印鑒,不偏不倚,方方正正地鑲嵌在校園中央。這種獨具特色的規(guī)劃布局,既凝聚了文化設計的深厚功力,也充分體現(xiàn)了昌樂一中校園文化崇尚端正方直的內(nèi)涵。</p> <p class="ql-block"> 翰苑南北兩側,有兩排刺槐,冠蓋如云,虬枝崢嶸,為建校時所植,與翰苑同齡。粗壯筆直的軀干像守護翰苑的將士,皆巍然挺拔,觀之頓生肅穆之感??亢苍纺蠅τ钟兴?0株,亭亭玉立,似莘莘學子并踵比肩,在聆聽師長的教誨。</p> <p class="ql-block"> 翰苑,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歲月中,一直是一中的心臟。先后有十七任校長在此辦公理政,學校的大政方針皆從這里出臺。四十年代,霍樹楠在此主政七年,使學校迅速發(fā)展壯大,為國家培養(yǎng)了大批文武人才。共產(chǎn)黨接管之后,李惠遠、夏加、邢振華、賈守吾先后四任校長在此施政,建立了昌濰歷史上第一個中學黨支部,奠定了共產(chǎn)黨對一中的領導,很快恢復了教學秩序。</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期,孫日新、鞠新興、于傭先后三任校長在此領導,歷經(jīng)多次政治運動。由于決策者遠見卓識,保護和調(diào)動了廣大教師的積極性,使一中優(yōu)良的辦學傳統(tǒng)得到進一步發(fā)揚。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中期,王曉東、于建芳、李益庚先后三任校長在此理政,期間經(jīng)歷過“文革”,雖也走過一段彎路,但他們頂住壓力,克服阻力,積極開展工作,使學校很快轉入正規(guī)。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末,于觀辰、張志學、劉春景、孟令杰先后主政,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黨的教育方針得以全面貫徹。進入新世紀至今,秦汶民、黃發(fā)國、陳子友先后擔任校長,積極探索發(fā)展之路,實施“質量立校、依法治校、改革興校、名師強?!钡闹涡7铰裕瑢W校實現(xiàn)了超常規(guī)跨越式發(fā)展,一所現(xiàn)代化一流中學矗立在世人面前。</p> <p class="ql-block"> 近年來,學校堅持開門辦學、開放辦學、開明辦學,以學生教師的成長成就為出發(fā)點,采取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舉措,全校師生精氣神大幅提振,教育教學質量全市領先,校園面貌煥然一新,實現(xiàn)了脫胎換骨般的改變。學校加速邁向建設百年名校的新征程。</p> <p class="ql-block"> 翰苑也是教師集體辦公之地,也是學生集會的場所。遙想當年,翰苑初立,校舍依山勢而次第,繞山泉而伸展,辦學規(guī)模逐漸擴大?;魳溟㈧枒椢?、王笑房、劉桐軒、王云劬、李制美、王克捷、王郁堂、朱既章等名師碩儒,不辭時艱,云集一中。濰縣、壽光、安丘、臨朐、益都等周邊縣區(qū)的青年學子,慕名而來,求學者應接不暇。當以身是范、得英才而育的教師走上講臺,點燃“殲彼倭寇,復我神京”的火種;當胸懷報國之志,矢志苦讀的學子,喊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時代強音,“草山蒼蒼,吳池浩蕩”“同心同德,志氣高揚”。</p><p class="ql-block"> 從那時起,就注定了這所學校,在以后的發(fā)展中將時時刻刻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進入新世紀,昌樂一中創(chuàng)辦全國首個、山東唯一的海軍青少年航空學校,對焦海軍新型飛行人才培養(yǎng)需要,在提升學生文化成績的同時,創(chuàng)新實施航空體育、身體保健、心理品質、國防教育等海軍航空特色課程,全面提升海航實驗班學生的綜合素質。截至目前,已有130余名熱愛???、素質全面、適合飛行、信念堅定的海航學生被錄取為海軍飛行學員,其中14名同學取得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雙學籍”飛行學員培養(yǎng)資格,多名同學被推薦到海軍大連艦艇學院進行融合培養(yǎng),為海軍航空兵部隊建設發(fā)展提供了優(yōu)秀的人才支撐。</p> <p class="ql-block"> 站立于翰苑,看著吳池清泉,聽著白楊鐘聲,不禁令人浮想聯(lián)翩。清泉涓涓,一池活水,曾養(yǎng)育過多少英才俊彥;鐘聲悠揚,四季不絕,曾喚起過多少青年學子的報國之志;翰苑莊肅,飽經(jīng)滄桑,曾記載過多少櫛風沐雨,歷久彌堅的歷史記憶……</p> <p class="ql-block"> 翰苑不只見證了一中的發(fā)展,更是一中學子永久的思念。八十多年來,無數(shù)英才學子,青春俊彥,從翰苑出發(fā),走向全國各地,五洲四海,成為棟梁之材。翰苑,又是一中人的精神家園,永久的牽掛。院士們來過,對翰苑深情地矚望;將軍們來過,向翰苑致以莊嚴的軍禮;部長、總裁們來過,在翰苑里找到了流逝的記憶;作家們來過,向翰苑獻上熱情的贊美詩……。</p> <p class="ql-block"> 翰苑是昌樂一中的標志,也是一中的象征,它既代表著一中悠久的歷史,又象征著一中教育的師魂。從這種意義上講,翰苑,不只是一幢建筑,更是一座豐碑。它記載著一中的歷史,學脈繹延,弦歌不絕;它彰顯著一中的精神,弘揚師道,敬業(yè)奉獻;它描繪著一中的未來,薪火相傳,人才輩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