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引言】:正月十五鬧元宵,金蛇狂舞獻吉祥,熱熱鬧鬧的中國大年即將謝幕,滿載著幸福喜悅的祥和氛圍,對蛇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期盼…我們迎來了又一個充滿希望的春天。</p><p class="ql-block"> 時光緩步至正月十六,隱約還有鞭炮聲動,紅色掛綴還春風招展,天津衛(wèi)的年味還有余溫,一年的渴望,一年的祝福,一年的祈禱…全部體現(xiàn)在正月十六一天。</p> <p class="ql-block"> “正月十六走一走,全年疾患都沒有”。這是天津衛(wèi)延續(xù)迄今的過年老列兒,叫作:正月十六遛百病。</p><p class="ql-block"> 天津,首都衛(wèi)城,帝都門戶 ,謂之天子渡口。至今建衛(wèi)六百二十年。在津沽大地運河文化發(fā)展和傳承中,依海河建城池,設渡口聚民商,迎八方來客,容四海民風民俗…歷經(jīng)時代更迭,風云變幻,逐漸形成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民風。</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正月十六“遛百病”…</p><p class="ql-block"> 起于何時,迄今大概在百年以上,反正是老祖宗留下的地方習俗,我們無從考證,但要繼承和傳承。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天之計在于晨。這一天,當溫暖的陽光照耀在津沽大地的時候,當寺廟的祈福鐘聲悠揚的時候,當新的一天騰起一縷人間煙火氣的時候…數(shù)以萬計的天津市民,從四面八方如約而至于津門故里,就是當下網(wǎng)紅的天津衛(wèi)“AAAAA”級景區(qū),運河文化的發(fā)祥地古文化街…</p><p class="ql-block"> 筆者生于斯,長于斯,“入鄉(xiāng)隨俗”,自然也在“遛百病”之列中。</p> <p class="ql-block"> 古文化街,處南開、河北、紅橋三區(qū)的結合部,毗鄰天津市民的母親河海河,與著名的“意式風情街”隔河相望,與天津市地標性建筑之一的“天津之眼”延伸所及…古樓、古街、風情街、天津之眼、曾經(jīng)“網(wǎng)紅”都打卡地北安橋,以及百年解放橋、金湯橋等,匯集成開放、包容、熱情、好爽、大氣的一隅人間煙火氣!…</p><p class="ql-block"> 遛百病,老百姓樸素的想法無外乎就是隨便走走,閑逛,品嘗點天津風味,往深處講就是看看天津的特色文化,回憶在津沽大地曾經(jīng)發(fā)生的故事。</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看看大天津海河沿岸的“西洋景色”…</p> <p class="ql-block"> 與望海樓隔河相望的天主教堂,與古文化街僅隔一條馬路…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津沽文化“中西相融”的豐富內涵。</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隨熙熙攘攘的人群,漫步在古文化街的主行街道上,迎新年的大紅燈籠高高掛起,布滿大街小巷,商鋪林立,福字“吊錢”,寓意生意興隆,財源廣進…</p><p class="ql-block"> 雖然是正月十六,大年已過,“去年元月時 燈市花如晝”,這里仍然是濃濃的年味,十足的人間煙火氣!</p> <p class="ql-block"> 古文化街,除為中外游客準備的天津特色美食小吃外,匯集著享譽華夏的津門文化特色商品,以及非遺產品:天津泥人張、天津相聲茶館、天津快板、楊柳青年畫等。</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街頭“藝人”的隨性表演…</p><p class="ql-block"> 遙想當年,特別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市民,那個不會點充滿兒時記憶的“天津快板”?…</p> <p class="ql-block"> 古文化街是天津市旅游觀光打卡地之一,也是天津市的一張名片。</p><p class="ql-block"> 今年,古文化街以傳承運河文化和特色美食文化,拓展旅游文化資源為目的,在主街外圍,精心打造了一條“風味食廊”一條街,拓展了市民及外地游客“遛百病”的新領域,進一步提升了服務水平,古文化街更上了檔次…</p> <p class="ql-block"> 按照中國傳統(tǒng)街巷布局,中式建筑風格和紅色主基調,具有中華傳統(tǒng)文化韻味,濃厚地域年味,津門特色小吃風味的“小吃街”。</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整修一新的“小食品街”…</p> <p class="ql-block"> 遛百病的人群,從這里穿過整個街道,進入古文化街…</p> <p class="ql-block"> 這里匯集琳瑯滿目的津門特色小吃…邊走邊看,邊逛邊吃,豐富了正月十六遛百病的內容。</p> <p class="ql-block"> 古文化街核心部位的天后宮,天津衛(wèi)俗稱:娘娘廟。史料記載始建于元代,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p><p class="ql-block"> 寺廟供奉著海神媽祖。千百年的滄桑巨變,特別是天津建衛(wèi)六百二十年來,一直守護者海河兒女生生不息,保佑著一方黎民百姓世代平安吉祥!</p> <p class="ql-block"> 正月十六是天后宮香火最為旺盛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一柱香火,一敬虔誠,一行禮拜,一默祝福,一年祈盼…惟愿國泰民安,蛇年風調雨順,四季平安!</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有道是:走進古文化街,就等同于來到天津,來到了萬國建筑薈萃,最具地域風情和西洋底蘊,最為豐富多彩“中國大年”的國際化大都市…</p> <p class="ql-block"> 古文化街最具標志性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遛百病,逛古街,穿古巷…也經(jīng)不住特色美食的誘惑,那怕是“酒足飯飽”之后,來一趟不經(jīng)常去的好地方,還是有些嘴饞…</p><p class="ql-block"> 古文化街,匯集著最為齊全、正宗、地道的津門特色美食,包括享譽天下的“四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 龍嘴大銅壺,集演技、手工、特色、觀賞、美味等為一體的津門特色小吃,遛百病有些倦怠,或者是腹中饑渴,或者哄孩童樂趣,或者“現(xiàn)場直播”…喝上一碗熱乎乎香噴噴的“面粥”,頓覺心里暖洋,精神愉悅,困頓皆無,“百病”全消。</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街拍的津門特色小吃…</p> <p class="ql-block"> 再熟悉不過的津門特色小吃,用句廣告臺詞;那就是“小時候的味道”…十八街麻花、桂順齋糕點、果仁張、崩豆張、山楂糕、糖葫蘆、糕干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遛百病就是隨性隨意…</p><p class="ql-block"> 到古文化街遛百病,一定會大飽眼福和滿足味蕾的口福,更能體驗到天津衛(wèi)的“年味”。</p> <p class="ql-block"> 正月十六遛百病,溜到西北角清真美食街?!?lt;/p><p class="ql-block"> 西北角是新近幾年才“網(wǎng)紅”的一隅人間煙火氣,主要是在這片方圓不過十余里的回民居住區(qū),卻涵蓋有最具津門特色的早點和回民風味小吃:鍋巴菜、煎餅果子、素卷圈、糕干、老豆腐、燒麥、燒餅、炸糕等…西北角就此紅遍大江南北,一時間成為天津旅游觀光的必到打卡地!</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這家的醬牛肉是西北角最具特色的食品食品之一,平日里就是顧客盈門,每逢節(jié)假日更是門前長龍,人丁興旺…</p> <p class="ql-block"> 筆者曾經(jīng)和親朋好友相聚于此,也曾順路,或者專程來這里購物就餐…記得去年“遛百病”到此要了紅燒牛窩骨、醬爆圓白菜,今年換的是津味老爆三、醋溜木須肉,明年?到時候再說吧!新年新氣象,年年換花樣…</p> <p class="ql-block"> 都希望像詩一樣過好生活的每一天,五彩艷麗,絢爛多彩,那怕是遇到困難與挫折,迷茫和不快,也要留下你風華的背影…</p> <p class="ql-block"> ?。酆笥洠荩杭t紅火火,轟轟烈烈的中國大年漸漸走遠…伴隨著春天的到來,我們走進一個充滿希望和美好愿景,生機勃勃的新歲月。</p><p class="ql-block"> 正月十六遛百病,表達的是對美好的祝福和祈愿,回顧整個一個中國大年,從臘月二十三小年開始,直到除夕、大年初一、初二、初三…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正月十六遛百病,好不吝嗇謙虛地講,只有天津衛(wèi)才是最中國、最完美、最火熱、最隆重、最有儀式感的中國大年!</p><p class="ql-block"> 遛百病,寄期許,講感受,話未來,執(zhí)筆寫下心靈感言,與親朋好友分享快樂!(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時2025年正月十七于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