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老家二哥

張化紀(jì)

<p class="ql-block">老家二哥</p><p class="ql-block">文/張化紀(jì)</p><p class="ql-block">(2025.1.30)</p><p class="ql-block">二哥年輕時是一名優(yōu)秀的鐵匠,他那里有很多曲折動聽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 —題記</p><p class="ql-block"> 寫在前邊:大年初一,我和二哥二嫂在一起聚餐聊天長達12個小時,從上午九點到晚上九點,我們共同追憶了昔日往事,突然有了想寫點東西的沖動,于是便有了這樣一個寫作提綱:</p><p class="ql-block">一、家族蒙冤</p><p class="ql-block">二、冬夜出走</p><p class="ql-block">三、晉地尋親</p><p class="ql-block">四、拜師學(xué)藝</p><p class="ql-block">五、喜結(jié)連理</p><p class="ql-block">六、重返故里</p><p class="ql-block">七、言傳身教</p><p class="ql-block">八、支援武漢</p><p class="ql-block"> 今年的正月初一,我本來打算是回老家看看的,因為年過古稀的老家二哥二嫂從武漢回來了,我便臨時改變了行程,陪著哥哥嫂子在和諧佳苑的侄子家共度佳節(jié)。</p><p class="ql-block"> 我們的話匣子還是先從回憶家族的歷史打開:</p><p class="ql-block"> 我們張家在卜集鎮(zhèn)劉心田村是個大家族,爺爺奶奶一生養(yǎng)育了十個子女,八男兩女(我有兩個姑姑,六個伯伯,一個叔叔,我們這一輩的叔伯兄弟13人,叔伯姐妹13人,共26人,我是我們叔伯兄弟中年齡最小的男丁),我的父親排行第七,二哥的父親排名第四。</p><p class="ql-block"> 由于我是兄弟中最小的男丁,小時候的我最受疼愛,我清晰地記得,我的父輩和兄長們總把好吃好玩的東西留給我,我算的上一個妥妥的幸福“小皇帝”了。</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記憶深處,我家和四伯父一家是住在同一個院子里的,院子的中間有一棵高大的棗樹,每年都結(jié)滿了甜甜的棗兒,二哥爬到樹上為我摘棗的情景,一直留在我的記憶深處,溫暖甜蜜了我的整個童年。廚房的南邊有一棵不小的石榴樹,每年冬天樹上都會掛滿干枯的地瓜秧,有很多麻雀跑到樹上的地瓜秧里去取暖休息,父親和四伯父會拿著個大包袱去捉麻雀,然后給我改善伙食,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時的麻雀肉感覺特別美味,因為里面有父輩們的濃濃的疼愛。那時候的每年冬天,四伯父家的三個哥哥都會出工去挖河道,每次任務(wù)結(jié)束回來時,都會帶來香噴噴的白菜肉大包子,那些堪稱人間美味的大包子大都進入了我的嘴里,那也是我期待冬天盡快到來的一大原因。</p><p class="ql-block"> 四伯父一家住在兩間的西屋里,我們一家住在一間的南屋里,我們家和四伯父一家當(dāng)時共用一個廚房,廚房外邊有一個兩米左右的青石板,那就是我們當(dāng)時最好的餐桌了。</p><p class="ql-block"> 四伯父有文化,還是個能工巧匠,他會制作木頭手槍,會捏泥娃娃和笛子,會造紅纓槍,會鼓勵我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反正是給足了我關(guān)愛和疼惜,再加上我小時候聰明伶俐嘴甜懂事,深得長輩們的厚愛。</p><p class="ql-block"> 四伯父一家六口人,我們家五口人,我們11口人在一起度過了很長一段簡單、樸素、溫暖、和諧的幸福時光。</p><p class="ql-block"> 我們一起回憶完共同居住的往事后,便進入了一問一答環(huán)節(jié),我負責(zé)問,二哥負責(zé)回答,下面就是我對這次交流的真情記錄與感悟:</p><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家族蒙冤</p><p class="ql-block"> 由于爺爺奶奶的子女多,自然就田地多,房子多,加上爺爺奶奶頗有頭腦,善于持家,在當(dāng)時也算是家大業(yè)大了,家底也算殷實,我的爺爺奶奶都很有眼光,供我的父輩們讀私塾,學(xué)知識,尤其是我的父親還寫得一手好書法,也是我學(xué)習(xí)軟筆書法的啟蒙老師。我的父親為人善良謙和,人緣極好,每年春節(jié)寫春聯(lián)幾乎有半個村子的人都到我家求字,一開始父親負責(zé)寫,我負責(zé)幫忙裁紙打下手,后來就變成了我來寫,父親給我做后勤,每年春節(jié)寫春聯(lián)時,都會出現(xiàn)二哥的身影,那種對知識和文化的渴望和崇拜,都顯示在他羨慕不已的眼神里。</p><p class="ql-block"> 歷史總是喜歡和我們開玩笑,時代往往充滿著很多不確定性,隨著接二連三的政治運動,我們家族就被錯劃成了地主成分,家族蒙冤,子女都受到了很大牽連,父輩們不但挨批斗,子女也失去了上學(xué)認字的機會,我因為年齡最小,有幸躲過了文革那場浩劫,得以有機會求學(xué)改命。四伯父家的哥哥們就沒有那么幸運了,三個哥哥都沒有文化,甚至可以說大字不識幾個,結(jié)婚成家更是一種夢想,他們雖然都到了成家立業(yè)的年齡,但沉重的地主成分這頂帽子壓得人喘不過氣來,三個哥哥成了三條光棍,只有二哥實現(xiàn)了人生突圍,他在一個寒冷的冬夜獨自出走他鄉(xiāng)。</p><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冬夜出走</p><p class="ql-block">二哥記得很清楚,那時1973年的一個寒冷的冬夜,村南的萬福河里結(jié)上了厚厚的冰,二哥就是趁著濃濃的月夜,帶著驚恐和無奈獨自出走,目的就是為了躲避現(xiàn)實的打壓,到外邊討碗飯吃,最好能找個老婆,成個家,混一家子人。</p><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晉地尋親</p><p class="ql-block">我問二哥:你怎么沒去“闖關(guān)東”?偏偏去了山西呢?哥哥告訴我:當(dāng)時有個表哥在那邊當(dāng)木匠,是為了“晉地尋親”才去的。說起來我們這個表哥有點不靠譜、不稱職、不合格,</p><p class="ql-block">他不但沒能很好的接待二哥,還處處刁難二哥,生怕二哥學(xué)會了木匠手藝而搶了他的飯碗,在舉目無親的困難環(huán)境里,二哥不得不另謀出路,幸好有一位和木匠表哥擱伙計的謝姓大哥,他看到了二哥的真誠與憨厚,把二哥介紹給了他的一位鐵匠朋友,這樣鐵匠、木匠就沒有了競爭關(guān)系,也讓表哥放下了對二哥的戒備排擠之心。在當(dāng)時的山西大地,木匠和鐵匠是兩個最吃香的行當(dāng),吃飽穿暖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從此以后,二哥便在晉西北那片充滿寶藏的熱土上,開始了火熱的打鐵生涯。</p><p class="ql-block">第四部分:拜師學(xué)藝</p><p class="ql-block">二哥聰明好學(xué),又踏實肯干。很快得到了鐵匠師傅的認可與肯定,二哥跟著師傅走街串巷,每天可以領(lǐng)著五毛錢的薪水,那時的五毛錢已經(jīng)不算小錢,足以填飽肚皮了,和二哥在一起的學(xué)徒們,有的受不了這份苦離開了隊伍,唯有目標(biāo)明確、意志堅定的二哥留了下來,二哥很快成為了鐵匠師傅的好幫手,也很快掌握了全部的打鐵技藝,二哥學(xué)滿三年后,就順利出師獨闖江湖了,隨著二哥打鐵名聲的不斷傳播,一場幸福甜蜜的愛情也前來敲門了。</p><p class="ql-block">第五部分:喜結(jié)連理</p><p class="ql-block">說起二哥的愛情,不能不說說俺二嫂。俺二嫂兄弟姊妹七個,她排行老二。因為家境貧寒,很早就輟學(xué)回家了,一開始學(xué)的那點知識很快都還給了老師。二嫂的母親是個很開明的女性,當(dāng)時任她們村里的婦女隊長,又是一名黨員,當(dāng)她考察完二哥這位樸實能干的山東小伙后,就毫不猶豫地答應(yīng)把自己的寶貝閨女嫁給二哥。閨女即使跟著二哥回山東老家,他們也全力支持。這在當(dāng)時是需要勇氣、格局和魄力的,據(jù)二哥說,當(dāng)時當(dāng)?shù)赜泻芏喙媚锒枷矚g二哥這個山東人,但一提到要遠嫁齊魯大地,就打起了退堂鼓,沒有了下文,唯有我的這位沒有多大文化的二嫂義無反顧地選擇了二哥,從而養(yǎng)育了三個優(yōu)秀的子女,成了二哥全家的幸福之源、溫暖港灣。二哥二嫂在山西完成了結(jié)婚生子后,就把重返故里提到了議事日程。</p><p class="ql-block">第六部分:重返故里</p><p class="ql-block">二哥二嫂從山西返魯?shù)臅r候,是1982年春末夏初的一個周末,那年我在孫桁中學(xué)讀初一,我的侄女艷霞剛滿兩周歲,當(dāng)我得知二哥二嫂回來的消息時,我高興地手舞足蹈,我以沖刺地速度跑到了我們村南的河堤上,只見一輛地排車伴隨著騰起的塵土向我走來,我的大侄女當(dāng)時正乖乖地坐在地排車上,我一把抱起大侄女,把她放在了我的背上,一口氣把她背到家里,一點都沒有感覺到累。也許是血緣的關(guān)系,侄女跟我一點都不陌生,沒有哭鬧,只有親情的互動。二哥二嫂回到老家后,就開始了按部就班的勞動和生活,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我們也搬離了那個大雜院,搬到了曾經(jīng)被生產(chǎn)隊征用過的我們自己寬敞的房子里。二哥二嫂重返故里后,又生下了兩個侄子,從此開啟了“言傳身教”模式。</p><p class="ql-block">第七部分:言傳身教</p><p class="ql-block">二哥二嫂兩人幾乎都是文盲,他們對知識有著天然的敬畏和崇拜,他們決定用加倍的努力彌補自己的沒有文化的缺憾,特別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和培養(yǎng),二哥家的三個孩子都很爭氣,各自擁有一片天地:老大奉獻醫(yī)療,救死扶傷;老二投筆從戎,保家衛(wèi)國;老三沉浸商海,發(fā)展經(jīng)濟。</p><p class="ql-block">第八部分:支援武漢</p><p class="ql-block">由于侄女艷霞和侄子穩(wěn)臣都在武漢工作,二哥二嫂也順理成章地開始“支援武漢”。他們兩個都不識字,接送孩子上學(xué)坐公交都面臨很大考驗,二哥給我講述了沒有文化的痛苦和絕望,也給我講述了他隨機應(yīng)變的能力和智慧。二哥說他送孩子時需要坐十站公交車,他一開始在衣服口袋里準(zhǔn)備了十根香煙和一個空盒,公交車每到</p><p class="ql-block">一站,二哥就拿出一根煙放到煙盒里,等十根煙全都放到盒子里的時候,二哥哥就知道到達目的地了。這種辦法雖然聽起來特別好笑,但笑過之后,我卻陷入了無限的思考和感慨,眼淚忍不住地模糊了我的雙眼。</p><p class="ql-block"> 在我深刻而悠長的記憶中,在我沾著眼淚寫下的字里行間里,在我仰天長嘯的快意表達里,我似乎看到二哥艱難而孤獨地行走在家族的背影里,他竭盡全力沖破命運的枷鎖,向著自己恒定的目標(biāo)前進,我似乎找到了我們張氏家族奮發(fā)崛起的密碼,那份善良、勇敢、堅定、正義,那份勤奮、忍耐、寬容、進步。</p><p class="ql-block">這就是我的家族,這就是我的二哥,這就是我的記憶,這就是我對過往歲月的深情盤點和傾情交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