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春節(jié)正月十五又一次去了白鹿倉,想著正月十五白鹿倉里有社火表演。去趕場看熱鬧。但是今年和往年相比這里冷清了很多。人不多,雖然有表演但是人氣不旺。往年過春節(jié)這里是人山人海,擁擠不堪,摩肩接踵,小吃店前排隊最少要十幾分鐘 ,如今小吃店前門庭冷落幾乎沒有人。白鹿倉這是怎么了?也許是這幾年我們來這里太多了,沒有新鮮感了?也許是平常這里不買票 過年這里是有門票30元。也許是人們開始了理性消費。來過了、看過了就不想再來了。</p> <p class="ql-block">西安白鹿倉在歷史上并不存在,是陳忠實先生的長篇小說《白鹿原》里面的地方,是鄉(xiāng)公所所儲糧的地方。人們根據(jù)小說中的描寫,修建了這個地方供世人游玩。是因文學作品而衍生出來的景觀。</p><p class="ql-block">白鹿倉是以保護和傳承地方特色為目的,以民俗文化體驗為核心,通過高水平的規(guī)劃和精心的院落設計,營造的民俗文化歷史場景。物景天華,包羅萬象,“匠人木作”的建筑特色,融合了陜北、關(guān)中、陜南風格特色,是一個集美食、互動、體驗、演藝為一體的傳統(tǒng)民俗文化體驗地,因此也吸引了四方游客來此駐足觀賞。</p> <p class="ql-block">進入景區(qū)東邊是一條小吃街,這里匯聚了關(guān)中地區(qū)的特色美食,泡泡油糕,甑糕,羊血饸絡,鍋盔,biangbiang面等各種美食。小街按《白鹿原》小說中描繪的古街原貌,結(jié)合白鹿原的地域文化,美食等,原汁原味的展現(xiàn)了白鹿原的魅力。</p><p class="ql-block">在白鹿原古街前,牌樓作為一種古建筑景觀,其上雕刻的各種圖案花紋,蘊含著豐富的內(nèi)涵和象征意義。這一座牌樓不只是白鹿倉的標志性建筑物,更是銘德祈福之地,為走過牌坊的四海游客的祈福。</p> <p class="ql-block">民國街再現(xiàn)了民國時期的各種商鋪,百樂門,洋行錢莊,黃包車,小轎車,電話亭,軌道小火車等等都在這里形象的還原了當年的場景。上世紀三十年代大上海的軌道電車,在這里花十元錢就能乘坐。騾馬巷,這里有許多舊時生活場景的雕塑,磚雕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