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探秘沙特阿拉伯(2)~走進麥地那

崔麗軍

<p class="ql-block">對于穆斯林來說,麥地那是繼麥加城之后的第二圣城。 它是當年逃離麥加的先知穆罕默德的“根據(jù)地”,也是他去世后的安息之地。他在那里建立的清真寺,至今仍然可見。 </p><p class="ql-block">在他的陵墓上建立的Al-Masjid An Nabawi 清真寺可容納百萬信徒, 作為伊斯蘭教的圣城,原來一直禁止非穆斯林進入。直到2024年才剛剛開放,我們可以算是第一批幸運進入“伊斯蘭圣城”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1月24日 第三天</p><p class="ql-block">預(yù)定早7:30出發(fā),但旅游車司機遲遲未到,這已經(jīng)是第二天遲到了。</p><p class="ql-block">為了趕早上的高鐵,我們10人只能改乘四輛出租車趕往高鐵站。</p> <p class="ql-block">直到我們一行都上了高鐵,才得到司機給導(dǎo)游的電話說“剛起床,盡快到酒店”。</p><p class="ql-block">記得剛到沙特時,導(dǎo)游就說過,“沙特有錢,搞旅游,并不在乎賺不賺錢,只是為了給無所事事的沙特人找點事干?!?但他們這種有錢任性的“豪氣”,讓我們吃了不少苦頭。硬件好辦,花錢買就行。但軟件的欠缺明顯,服務(wù)意識和職業(yè)素養(yǎng)都不到位,關(guān)鍵時刻,真讓人捉急。</p><p class="ql-block">導(dǎo)游說得讓閑散慣了的沙特人慢慢適應(yīng)過來,我們可能就是某種意義上的“陪練”吧。??</p> <p class="ql-block">到達高鐵站后一看,果然寬敞明亮,頗有現(xiàn)代感覺。</p> <p class="ql-block">當然,那個“改革開放”的王子像和象征性的國王像到處都是,看來誰都喜歡搞“崇拜”。??</p> <p class="ql-block">這條即使今天看上去也相當現(xiàn)代化的高鐵,是法國2009年建造的,不得不說,老牌資本主義當年還是有兩下子的。</p> <p class="ql-block">算起來這是16年前歐洲人的技術(shù)水準,今天看來也不算落伍,那時的西方確實“引領(lǐng)潮流”。</p> <p class="ql-block">吉達是離麥加和麥地那最近的城市,每年吉達到麥加和麥地那二地有上百萬的朝覲者。</p> <p class="ql-block">導(dǎo)游告訴我說:中國建的高鐵從利亞德到哈伊勒,二年前也建成了。</p><p class="ql-block">三十年河?xùn)|三十年河西,中國終于趕上來了!</p> <p class="ql-block">高鐵的舒適快捷,使300多公里的距離,1小時40分鐘即可到達,方便多了。</p> <p class="ql-block">趁車上有網(wǎng)絡(luò),先發(fā)個小視頻。</p> <p class="ql-block">終于到了麥地那。我們的大巴車到了,謝天謝地,司機沒睡過頭。</p><p class="ql-block">車站到城里并不遠,很快遠處已見清真寺的高塔。</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星期五,導(dǎo)游說:早上是伊斯蘭的禮拜日,肯定人非常多,為了避免干擾,建議我們先參觀這里的一個歷史景點“汗志火車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什么是“汗志”?</b></p> <p class="ql-block">“漢志”原來是沙特西北部紅海沿岸地區(qū)的名字。因圣城麥加和麥地那~伊斯蘭教最神圣的兩座城市都坐落于此,對阿拉伯人意義重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漢志地區(qū)也是沙特人類歷史最悠久的地區(qū)。西北部曾是公元前10世紀猶大王國的屬地;北部曾是公元前3世紀納巴泰王朝和后來的佩特拉阿拉伯羅馬行省的一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更是傳說中摩西出走埃及,跨過紅海后登岸的地方,留有他的足跡...。整個地區(qū),也正是我們這次游訪的重點。</span></p> <p class="ql-block">這里也是早期穆罕默德的穆斯林征服之后,一系列哈里發(fā)國的重要都城。從正統(tǒng)哈里發(fā)時代(632年至661年);到倭馬亞王朝(公元661-750 年):和后來的阿拔斯王朝(750年至1258年),奧斯曼帝國(1299年至1923年)曾經(jīng)部分占領(lǐng)此地區(qū)區(qū);帝國解體后,還出現(xiàn)過個獨立的漢志王國。1932年9月,此地區(qū)并入沙特領(lǐng)土,成為統(tǒng)一的沙特阿拉伯王國。</p><p class="ql-block">漢志地區(qū)也是沙特阿拉伯人口數(shù)量最大的,經(jīng)濟貿(mào)易最為開放“國際化”的地區(qū)。每年巨大數(shù)量的朝覲者,成為這里經(jīng)濟的主要收入。后來發(fā)現(xiàn)的石油,更是使這里是真的“富的流油”。</p> <p class="ql-block">漢志鐵路,是奧斯曼帝國時期蘇丹兼哈里發(fā)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下令修建的一條貫穿阿拉伯半島南北的鐵路:起自大馬士革,終至漢志首府麥地那,總長1,300公里。原設(shè)計終點為麥加,并向南延伸到也門,是當年運送朝覲者的主要交通工具。</p><p class="ql-block">近代圍繞著這條鐵路發(fā)生過不少故事,我們將在后面的旅行中一一道來。</p> <p class="ql-block">德國人為這條鐵路提供了工程設(shè)計和指導(dǎo)。</p> <p class="ql-block">怪不得一眼望去是歐洲風(fēng)格。</p> <p class="ql-block">火車站只運行了10年,現(xiàn)在成了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旁邊的小清真寺看上去挺古樸,奧斯曼風(fēng)格。</p> <p class="ql-block">路邊有當?shù)芈糜未蟀驼?,站臺上的路線圖,</p> <p class="ql-block">細看居然各個國家的語言都有,果然挺具有國際范兒。</p> <p class="ql-block">按導(dǎo)游建議,我們先吃飯再參觀,于是到了Zaman Jadi餐廳,很漂亮的大廳,室內(nèi)通天大花樹,...但我們在那里等了1個多小時,也沒能吃上午餐??。</p> <p class="ql-block">餐館的招待女孩不斷地給我們送茶,但大廚遲遲沒有出現(xiàn),又一次見識了沙特人的“有錢任性”。??</p> <p class="ql-block">等待時間無聊,畫了它家的裝飾木窗和吊燈。旁邊照貓畫虎的阿拉伯文,意思是“好時光”。對我們這些餓著肚子等的不耐煩的人,好像挺諷刺的,嘿嘿。??</p> <p class="ql-block">導(dǎo)游說:沙特人星期五上午去做禮拜,中午吃飯時間通常很晚,可能是大廚遲遲不上班的理由。但我們預(yù)約了下午2:00的先知和伊斯蘭文明博物館,實在等不下去了。</p><p class="ql-block">大家要求先去今天的重點~先知清真禁寺,然后參觀博物館。時不我待,我們毅然決然地餓著肚子離開了餐廳。</p> <p class="ql-block">高架橋上看見一座清真寺,相當現(xiàn)代風(fēng)格。</p> <p class="ql-block">臨近時,看見剛散朝的朝覲者從里面出來,果然是密密麻麻的人群,遠看真有點“密集恐懼”。??</p> <p class="ql-block">這里不能停車,大巴把我們放在進口大道的路邊。</p> <p class="ql-block">導(dǎo)游一再叮囑,必須戴頭巾,長衣長袖,要求非常嚴格,我們尊囑“全副武裝”。</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大門前的主道相當寬闊,干凈。路旁還有花草裝飾。</p> <p class="ql-block">路邊有婦女席地而坐,看得出來,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普通人,拖家?guī)Э诘牡角逭嫠伦龆Y拜,看上去十分放松,感覺對他們來說,是全家聚會旅游一般。</p> <p class="ql-block">今天周五,本就是穆斯林的禮拜日,我們正趕上“熱點”。結(jié)束禮拜的人流和我們相對涌來。</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前的道路擁擠,遠看密密麻麻讓人恐懼的人群,真的混跡其中,心情反而放松了,入鄉(xiāng)隨俗吧,哈哈。??</p> <p class="ql-block">終于來到麥地那清真寺~先知永恒的安息之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Al Masjid Al Nabawi 先知清真寺</b></p><p class="ql-block">伊斯蘭教第二大圣寺,由先知穆罕默德(SAWS)在公元622年遷移到麥地那后親自建造,是僅次于圣地清真寺的第二大清真寺。</p><p class="ql-block">清真寺由白色大理石制成,許多尖塔。清真寺最顯著特征之一是它的綠色圓頂,它位于清真寺的后面的中心上方,先知穆罕默德(SAWS) 的陵墓就在那里。</p><p class="ql-block">先知寺占地面積為1.6326萬平方米,可容納100萬人做禮拜,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清真寺之一。</p> <p class="ql-block">因這里不僅是先知穆罕默德(SAWS)的安息之地,兩邊也是伊斯蘭教前兩任哈里發(fā)阿布·巴克爾和奧馬爾的陵墓。</p><p class="ql-block">在清真寺的東南部,是穆罕默德的一些家人和朋友的Rawdhas(安息之地)。這個特殊的部分被稱為Jannat al-Baqi,是麥地那最古老和第一個伊斯蘭墓地。</p> <p class="ql-block">醒目的巨大白色遮陽篷,像蓮花般展開,又漂亮又實用。尤其造型是向上托起,下雨時,落水被漏斗式柱子中的排水管直接排出,不會造成地面積水,不能不說,這個設(shè)計真很不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做為伊斯蘭圣城,盡管已經(jīng)結(jié)束了上午的禮拜,前來朝覲的穆斯林依然熙熙攘攘,川流不息。</p> <p class="ql-block">而我們這些“非穆斯林”,雖然到了大門口,還是被門口的檢查人員擋住了。(說實在的,我真不明白,大家穿戴都差不多,看那些穆斯林出出入入也沒有進門卡或通行證,檢查人員是怎么辨別誰是穆斯林?誰不是???)</p> <p class="ql-block">無奈,只能從外面“窺視”里面廣場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極寬闊的廣場(橫看)</p> <p class="ql-block">不得不說,每個細節(jié)都各具特色,十分典雅氣派。</p> <p class="ql-block">整體的白色,反而襯托出穆斯林女子的黑衣,到也成為另一種美感。</p> <p class="ql-block">拍了個小視頻(注意遠處綠色的圓頂,就是穆罕默德的陵墓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當然,我們來這里,另一個重要目的,是參觀先知和伊斯蘭文明博物館。這是2022年7月28日 才剛剛建成的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內(nèi),主題是以《古蘭經(jīng)》、先知以及伊斯蘭傳統(tǒng)和輝煌歷史為基礎(chǔ),配備最新的現(xiàn)代技術(shù),詳細介紹了穆罕默德的生平。</p><p class="ql-block">接待我們的,是說阿拉伯語的男講解員,由我們的翻譯翻成法語。首先通知不許拍照,而且行進速度很快,很多東西來不及看,讓人有點遺憾。</p><p class="ql-block">印象比較深刻的,是開始的大廳中,有一個巨大的地球儀,有水流從球的頂部源源不斷流下,罩住整個球體。他說,這代表了整個伊斯蘭教的理念。伊斯蘭教認為,水是創(chuàng)造世界一切的最基本和初始元素。</p> <p class="ql-block">回想在耶路撒冷訪問時,曾見到耶路撒冷附近一個猶太教分支“清潔宗”遺址,他們的特征就是崇拜水,不斷用水沖洗以求潔凈。后來在此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最初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經(jīng)~</span>“死海古卷”。以色列為此特地建了一個“死海古卷博物館”,整個建筑也是一個巨大的白色圓頂,水從周圍噴射到圓頂上流下。去掉猶太教與伊斯蘭教的標牌,二者的思維表現(xiàn)方式很是相似。~嘿嘿,旅行中一閃而過的聯(lián)想,速記下來。</p> <p class="ql-block">進入后面大廳,這里是博物館的重點,大廳中有二個巨大的沙盤模型,墻上有投影,講解員講解也比較詳細了。下面結(jié)合博物館講解和回來查詢的資料,大概總結(jié)如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穆罕默德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穆罕默德Mu?ammad;( 570年5月4日—632年6月7日),出生在麥加古萊什族的哈希姆家族,為當時麥加的望族,穆罕默德童年由他叔父艾布·塔利卜(Abu Talib)照料。十二歲隨叔父外出經(jīng)商,曾到過敘利亞、巴勒斯坦等地,據(jù)史學(xué)家的記載,基督教僧侶巴希拉曾預(yù)言他將來會成為先知。</p><p class="ql-block">他并不識字,作為商人,開始往返印度洋與地中海貿(mào)易。在隨叔父從商的日子中曾接觸了基督教與猶太教,因信譽不錯,獲得了“可靠者”(Al-Ameen)的尊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麥加天房的早期模型</p> <p class="ql-block">沙盤模型中,顯示了麥加“天房”早期的土樣子。</p> <p class="ql-block">約公元595年,25歲的穆罕默德與40歲富有的寡婦赫蒂徹Khadijiah結(jié)婚。她為他帶來了很大的財富。在與赫蒂徹Khadijiah的婚姻期間,穆罕默德一直保持一夫一妻,他們共育有三個男孩及四個女孩,分別是:扎伊納布(長女)、露卡依亞(二女兒,第三任哈里發(fā)奧斯曼妻子)、烏姆庫勒蘇姆(三女兒,同樣為第三任哈里發(fā)奧斯曼妻子)及法蒂瑪(四女兒,第四任哈里發(fā)阿里妻子)。穆罕默德的兒子們先后夭折,其血脈只有從其四女法蒂瑪一脈繼承。她即是后來被稱為“綠衣大食”穆斯林的一支。</p><p class="ql-block">自赫蒂徹去世后,他先后娶了至少10位妻子。</p> <p class="ql-block">穆罕默德中年時,常在麥加的希拉山洞里徹夜沉思。610年,當時40歲的穆罕默德在沉思時,聽到大天使吉卜利里(加百列)的聲音,帶來真主(造物主)的第一個啟示,稱真主揀選穆罕默德為真主的最后先知和使者。</p><p class="ql-block">不識字的穆罕默德在加百列的帶領(lǐng)下,竟然將《古蘭經(jīng)》讀誦出來。穆斯林相信《古蘭經(jīng)》是真主安拉的啟示,它被廣泛認為是最優(yōu)秀的阿拉伯語經(jīng)典及文學(xué)作品。(很多人據(jù)此認為:一個文盲,能把古蘭經(jīng)背誦出來,沒有神助是不可能的,因此相信穆罕默德確實是上帝選中的“先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得到神跡后的穆罕默德相當惶恐,他將所遇之事告訴妻子赫蒂徹。赫蒂徹相信時常扶老濟弱的穆罕默德遇見的是神的使者,赫蒂徹的基督僧侶堂兄也相信穆罕默德是耶穌預(yù)言的先知。于是,約公元613年,穆罕默德開始傳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夜行登霄”(Isra and Mi'raj)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古蘭經(jīng)記載:“621年7月27日(伊歷前1年7月17日)的夜晚,安拉命令天使吉卜利勒來帶著神獸布拉克到麥加迎接先知穆罕默德。穆罕默德遂在吉卜利里來的陪伴下,瞬間即乘布拉克趕到了遠寺(耶路撒冷)。</p> <p class="ql-block">穆罕默德登上升霄石升至七重天。見到了五位先知:亞當、諾亞,亞伯拉罕,摩西,耶穌。在升至第六層時,見到了穆薩(摩西),穆薩向安拉禮了三拜,現(xiàn)在穆斯林把這三拜作為副天命。</p> <p class="ql-block">穆罕默德遨游到第七層時,見到了天堂和地獄,最后,透過真主的光芒,接受指示,使他成為得上帝啟迪的最后一位先知。</p><p class="ql-block">據(jù)說安拉要求穆斯林每天必須禮拜五十次。穆罕默德連續(xù)九次求安拉減少禮拜次數(shù),直至減到一日五拜。黎明時分,穆罕默德重返麥加(近寺)。</p><p class="ql-block">導(dǎo)游說,關(guān)于禮拜次數(shù)的故事并不寫在“古蘭經(jīng)”中,而是在伊斯蘭的另一邊部“圣訓(xùn)”中說:這也許也有其文化和歷史背景。在古代,當?shù)匾恍┳诮袒蚪膛纱_實有較多的禮拜次數(shù),因此這個故事反映了穆斯林希望自己的禮拜制度更加合理和可行,同時反映了穆罕默德作為先知的智慧和安拉的仁慈。</p> <p class="ql-block">耶路撒冷巖石圓頂?shù)牡旎?,在亞伯拉罕宗教中,一直被認為是上帝創(chuàng)造世界和第一個人類亞當?shù)牡胤剑灰彩莵啿鲍I祭其子以撒的地方。后來又是所羅門建立圣殿所在處。故猶太人在祈禱時都會朝向它。</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有了穆罕默德的登霄故事,穆斯林相信巖石圓頂中間的巖石就是穆罕默德夜行登霄,和天使吉卜利勒一起,到天堂見到真主的地方,自然又成了伊斯蘭的圣地。</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耶路撒冷的金色“巖石圓頂”,于公元688年到691年,由第5任哈里發(fā)在猶太教第二圣殿的原址上建成(猶太教第二圣殿在公元70年羅馬人圍攻耶路撒冷時被摧毀)。</p><p class="ql-block">中世紀十字軍東征時,旁邊的阿克薩清真寺曾作為“圣殿騎士團”的駐地,并作為基督教堂使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圖上為耶路撒冷金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圖下是相傳的登霄石</p> <p class="ql-block">穆罕默德自此創(chuàng)立了一神信仰的“伊斯蘭教”,其基本信念是,打破原來的家庭氏族血腥復(fù)仇,組成一個超越氏族,宗教,人種,國家的“烏瑪Ummah”社會。</p><p class="ql-block">(“烏瑪~Ummah,本意為“民族”,指擁有共同祖先和地理的民族。但穆斯林在理論上是所有跨國界的穆斯林,同屬擁有共同歷史的烏瑪成員,而非西方人的民族國家意義的同一民族。”)</p><p class="ql-block">伊斯蘭的教義不同于猶太教和基督教的特點是:只信仰上帝(不承認基督教的三位一體),不需中間媒介,不需偶像,只需古蘭經(jīng),便可直接與上帝相通。</p> <p class="ql-block">穆罕默德在世時甚至并不提倡為自己建清真寺,只是一個讓大家能見面聚會的場所。博物館另一個沙盤顯示麥地那穆罕默德的“早期會所”和周圍環(huán)境,可見穆罕默德的住處只是一個大院子,并沒有成為清真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麥地那早期模型沙盤</p> <p class="ql-block">講解員說:這是622年,穆罕默德因當?shù)刭F族迫害,率麥加的弟子們遷往離麥加320公里遠的麥地那住的地方。他和麥地那的部落簽定協(xié)議,同意以麥地那為首都,穆罕默德為領(lǐng)袖,部落首領(lǐng)誓言用生命保護上帝的“先知”。并與猶太人簽署了和平協(xié)議《麥地那憲章》,在麥地那建立了自己的第一個“根據(jù)地”。此舉被稱之為“希吉來”。伊斯蘭教自此 以622年為伊斯蘭歷元年。</p><p class="ql-block">沙盤中黃色框,是當時的麥地那猶太人居住區(qū),桔色框是穆罕默德建立的穆斯林居住區(qū),綠色框內(nèi)的建筑,是穆罕默德去世后,開會決定第一位哈利發(fā)繼承人的地方。(可見那時猶太教和伊斯蘭教是“和平共處”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穆罕默德時期的麥地那</p> <p class="ql-block">他去世后,埋在了麥地那。就是現(xiàn)在清真寺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穆罕默德陵墓門</p> <p class="ql-block">其追隨者都愿意把墓地建在他的陵墓旁邊,這樣才逐漸形成了麥地那墓陵和清真寺,使其成為了第二個圣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上圖:現(xiàn)在的麥地那清真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下圖:綠色圓頂處是穆罕默德陵墓</p> <p class="ql-block">解說員剛開始不許我們拍照或錄像,但到這里,他開始放松了,我們也趁機拍照。</p><p class="ql-block">這是在別處看不到的“第一手景像”,能看到這個1300多年前出身農(nóng)村的“偉大先知”,作為一個“人”時,生活在怎樣的環(huán)境中,很有意思。比那些“騰云駕霧”真實多了。</p> <p class="ql-block">展館也使用現(xiàn)代技術(shù),用影視動畫的方式,配上各國語言,講述穆罕默德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部分截圖:上:早期麥加天房的多神崇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穆罕默德誕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下:夜行登霄。</p> <p class="ql-block">講解員強調(diào):伊斯蘭教理論上并不排斥猶太教和基督教。為什么?</p><p class="ql-block">因為伊斯蘭教承認五個偉大先知:亞當,諾亞,亞伯拉罕,摩西(圣經(jīng)舊約)和耶穌。</p><p class="ql-block">根據(jù)其基本理念:猶太教是公元前先知亞伯拉罕的信徒;基督教是公元一世紀先知耶穌的信徒,雖然他們都是伊斯蘭教承認的先知,但已過時。而伊斯蘭教的穆罕默德是在七世紀得到上帝啟示的最后一位先知,不但是“最新版”,而且是“絕版”。因此人們應(yīng)該追隨此位先知所傳遞的上帝啟示。(新版優(yōu)于老版?)。</p><p class="ql-block">這就從理論上解釋了:為什么最初的伊斯蘭教并不排斥猶太教和基督教。中世紀的阿拉伯伊斯蘭國家中,猶太教和基督徒仍能繼續(xù)存在的原因(伊斯蘭占領(lǐng)耶路撒冷時,猶太,基督、阿美尼亞教區(qū)保存至今)。</p><p class="ql-block">但不能否認,伊斯蘭教要建設(shè)的是一個超越所有國家,地域、文化和人種的“烏瑪”社會,因此,這也決定了他的擴張性和侵略性。<b>在其歷史上,“一手可蘭經(jīng),一手阿拉伯彎刀”殺出一個阿拉伯帝國,是其真實寫照。</b></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館中,看到了先知清真寺內(nèi)部照片,那繁多的紅白二色交替的圓拱門,令我十分驚訝,</p> <p class="ql-block">因為這與西班牙世界文化遺產(chǎn),建于786年的科爾多瓦(清真寺)大教堂的裝飾風(fēng)格幾乎一模一樣。按時間和邏輯算,622年由穆罕默德親自建于這里的清真寺應(yīng)該是“原版”吧。(遺憾,我們沒能進入清真寺內(nèi)部親眼看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上:先知清真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下:科爾多瓦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歐洲其實也借鑒過這種建筑藝術(shù)方式,最近看到陸老師文章,介紹查理大帝798年建于亞琛的大教堂,也明顯采用了這種方式??梢姰敃r的建筑藝術(shù)是相互影響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照片來自陸鐵強老師</p> <p class="ql-block">另一件讓我感興趣的,是這個古代阿拉伯的“癢癢撓”,嘻嘻,跟現(xiàn)在的沒什么二樣嘛。</p> <p class="ql-block">回到現(xiàn)實,先知清真寺規(guī)模相當大,外觀宏偉,可惜非穆斯林不能進入。只能從外面拍照。但周圍有很廣闊的廣場,旁邊有個很有特色的小清真寺,名為ALMUSALLA清真寺,我叫它“鴿子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ALMUSALLA清真寺~鴿子清真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衛(wèi)星俯瞰圖右下角)</p> <p class="ql-block">傳說穆罕默德病重去世之前,曾在這里進行最后的祈禱,無數(shù)的鴿子落在他身上保護他...。</p> <p class="ql-block">千年過去,這個清真寺多次改建,但鴿子從來沒有離開過。</p> <p class="ql-block">遺憾的是,這個清真寺和先知清真寺一樣,都不許非穆斯林進入。正在我們探頭探腦之時,一個打掃衛(wèi)生的小伙子,主動召喚我們,然后把我們領(lǐng)到后面的一個清真寺大門。門前的說明是Al-Musalla地區(qū)的清真寺,這是伊斯蘭最早期的倭馬亞王朝建筑。</p> <p class="ql-block">原來這是專為婦女開辟的禮拜室,我們居然被允許脫鞋進去。</p> <p class="ql-block">我們盡量保持安靜,站在最后面觀看,近距離體會一次“穆斯林”。</p> <p class="ql-block">說來有趣,我1987年第一次去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時,曾有過一次冒險進入清真寺干的傻事。</p><p class="ql-block">那是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著名的“藍色清真寺”,當</span>時游客少,管制也沒有這么嚴。我出于好奇,想體會一下在清真寺里聽阿訇布道是什么感覺?于是跟著做禮拜的人群進入了大廳,還大大方方地盤腿坐在了一群大老爺們兒中間。正在我環(huán)顧完四周,閉目冥想,準備醞釀一下感覺之時,突然被輕輕地推醒,睜眼一看,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位管理員小伙子,</span>他用英文對我說:“對不起女士,你不能坐在這里,女士們要到屏障隔開<span style="font-size:18px;">另一邊的</span>禮拜室”。??</p><p class="ql-block">記得我頗為尷尬的從坐滿一地的男人群中,小心的找著落腳地離開,自此才知道,在伊斯蘭清真寺中,男女做禮拜是分開的。??</p><p class="ql-block">沒想到今天,又一次進到了穆罕默德曾經(jīng)做過禮拜的清真寺,這次總算是在“正確的時間進入了正確的地點”,嘿嘿,算是又一次經(jīng)歷吧!</p> <p class="ql-block">外面陽光明媚,看到有年輕女孩穿著粉紅色的長裙,廣場上小女孩同樣追逐鴿子玩耍(見視頻),看來愛美之心,歡樂之情,人皆有之。</p> <p class="ql-block">下午四點離開先知清真寺,先去了庫巴清真寺。這是在一片潔白廣闊的大理石廣場上建立的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庫巴清真寺。</p><p class="ql-block">穆罕默德于622年9月遷徙麥地那途中修建的第一座清真寺。據(jù)說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座清真寺。</p><p class="ql-block">伊斯蘭史學(xué)家記載:穆圣在麥加創(chuàng)立伊斯蘭教后,不斷受到當?shù)胤悄滤沽值钠群Γ伺c麥加的穆斯林(后稱“遷士”)遷往葉斯里卜(今麥地那),史稱“徙志”,為伊斯蘭紀元的開始。</p><p class="ql-block">公元622年9月20日,穆圣一行來到葉斯里卜城外西南約3公里處的庫巴鎮(zhèn),因為附近有一水井名“庫巴”,故名。穆圣受到葉斯里卜穆斯林(后稱“輔士”)的熱烈歡迎,在庫巴當?shù)氐囊患胰思依镒×?天。在庫巴的4天里,穆圣親自主持修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座清真寺,即庫巴清真寺。他為庫巴清真寺奠基,并親自參加修筑工作。</p><p class="ql-block">庫巴寺建成后,穆圣與輔士和遷士們在寺內(nèi)做禮拜,然后才進入葉斯里卜城,改葉斯里卜為“麥地那-納比”(意譯“先知城”),簡稱麥地那,建立了最早的穆斯林政權(quán)。</p><p class="ql-block">庫巴寺在伊斯蘭教初期與麥加的禁寺、麥地那的先知寺和耶路撒冷的阿克薩清真寺(遠寺)并稱“四大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的清真寺,是1986年,埃及建筑師阿卜杜勒-瓦希德·瓦基勒受沙特阿拉伯王室所托重建。因地勢開闊,襯著金色落日的藍天,潔白神圣,頗有印度泰姬陵的感覺,是我認為今天所見最美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雙向清真寺(Masjid al—Qiblatayn)</b></p><p class="ql-block">到達今天訪問的第四座清真寺~雙向清真寺時,天色已近傍晚。從高臺階上去,看到在下面的禮拜人群。</p><p class="ql-block">這個清真寺,同樣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個歷史悠久的</span>傳說:早期的穆斯林在祈禱時都面向圣城(耶路撒冷),來自先知穆罕默德的信使告訴他們,應(yīng)該改變?yōu)槌螓溂覯akka方向,因此他們在禮拜期間改變了朝向,為此留名“雙向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燈光下的清真寺,看到很多婦女在寺外面祈禱。導(dǎo)游說:這里婦女的禮拜堂在樓上,可能人太多,干脆在外面。</p> <p class="ql-block">衛(wèi)星地圖上二座清真寺與先知寺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吳候德清真寺</b></p><p class="ql-block">最后一個清真寺,建在吳候德山(Mount Uhud)山腳下,至今仍被群山環(huán)繞,靠近吳候德戰(zhàn)役遺址,距離戰(zhàn)場約七百米。據(jù)傳,先知穆罕默德在吳候德戰(zhàn)役當天,曾在此地與弟子們一起禮拜。</p> <p class="ql-block">我們到達時天已經(jīng)全黑了,遠遠看到黑色的群山中,一座被燈光照亮的金色清真寺。別有一番吸引力。盡管又累又餓,大家還是堅持下車親自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翻過山丘上的小路,下到下面的廣場,夜幕下仍然有許多人,</p> <p class="ql-block">被燈光照成金色的清真寺顯得相當高大,</p> <p class="ql-block">我們這次有經(jīng)驗了,圍著轉(zhuǎn)了一圈,找到專為女子準備的禮拜堂。</p> <p class="ql-block">里面人已不多,坐在門口的女管理人員示意我們可以進去。</p> <p class="ql-block">很多婦女是帶著孩子來的,天色已晚,媽媽祈禱,寶寶就放在旁邊睡覺,倒也安寧。看來分開也有分開的好處,起碼孩子安生了。</p> <p class="ql-block">但考慮所剩時間不多,又要脫鞋麻煩,我們還是放棄了,</p> <p class="ql-block">在門口拍了幾張照片,向看門的女子道謝后,匆匆離開。</p> <p class="ql-block">外面仍然可以看到周圍的山,但實在沒有力氣去爬了。??</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們今天訪問的最后一個清真寺,這一天,一共跑了五個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清真寺,列名如下:</p><p class="ql-block">1,Al Masjid Al Nabawi 先知清真寺</p><p class="ql-block">2,ALMUSALLA清真寺~鴿子清真寺</p><p class="ql-block">3,雙朝向清真寺(Masjid al—Qiblatayn)</p><p class="ql-block">4,庫巴清真寺。</p><p class="ql-block">5,吳候德山清真寺。</p><p class="ql-block"><b>這個伊斯蘭圣地之訪,應(yīng)該說是名副其實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吳候德山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對了,最后得交代一下這天的“飯局”是怎么解決的。</p><p class="ql-block">下午四點多,結(jié)束了先知寺訪問后,我們這一團人,匆匆回到原來那家餐館,匆匆吃完了這個“午晚餐”,接著匆匆上路。這一天,從早上七點早餐,到下午5點20分吃上這頓飯,已經(jīng)餓了整整十個多小時。(后來一路上,因餐飲服務(wù)業(yè)不準時而導(dǎo)致的“餓飯”,幾乎成了常態(tài)。)</p><p class="ql-block">晚上的酒店雖然不錯,自助餐也很豐富,但大家沒有精力,也沒有胃口再去吃晚飯了。??</p> <p class="ql-block">明天早上出發(fā),向北部山區(qū)進發(fā),那里有9000年前的人類史前石刻遺跡,聯(lián)合國文化遺產(chǎn)。但每天穿越幾百公里的阿拉伯沙漠,又是另一種探險。對此感興趣的,歡迎繼續(xù)關(guān)注。????</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zit.org.cn/5akljwk8" target="_blank">探秘沙特阿拉伯(1)~古城吉達</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