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瘦西湖

多倫多老馬

<h5></h5><h5>“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多倫多昨夜又是一場大雪,銀妝素裹,瓊枝玉葉,正是“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季節(jié)。老友,發(fā)小海峰給我寄來一首《洞仙歌》揚州:</h5><h5>揚州風古,邗溝留遺處*。豆蔻娟花眷無束*。月清瀅,牧之橋下聽蕭*,想太守*,常醉平山堂蒲。 <br> <br>三江融一水*,南北通衢,多少相思風流注。蜀地送君東*,<br>三月煙花,那正是,揚州瓜渡。琴瑟弄、揭簾慕娉婷*。風瀟客、冬心八怪獨簇*。(注一)</h5><h5><br></h5><h5>默默誦讀,一時間竟思緒綿綿,想起了去年4月(農(nóng)歷三月)在妻弟夫婦倆的陪同下,煙花三月上揚州的情景。由不得翻出了舊照,邊回憶邊記錄下當時那些個閃爍在腦海中的燦爛明媚!<br></h5> <h5>(本畫片從網(wǎng)上摘錄)</h5> <b>瘦西湖</b> <h5>游揚州,焉能不游瘦西湖?瘦西湖那一弘碧水,冬去春來,年復一年,在一派嫵媚秀美中,又有誰人知道她氤氳了千年已降的多少風月和儒雅。</h5> <h5>在江蘇發(fā)展大會揚州的網(wǎng)頁上,這張瘦西湖長堤的圖片讓我沉迷陶醉。網(wǎng)頁上的介紹很簡單:有種落紅拂柳,叫瘦西湖長堤??墒羌毤毱肺秴s意境無窮,足以讓人凝神注目,心馳神往。圖中那細細長長嫩柳枝頭碧綠夾鵝黃如煙似霧的色彩,給人以一種不真實的朦朦朧朧如煙如幻的感覺。煙雨江南的煙,大約也包括這柳煙吧?</h5> <h5>清晨的薄霧中,五亭橋朦朧隱現(xiàn),宛如一位撐著油紙傘的江南嬌俏女子,婷婷裊裊地立在湖心。左近的白塔,矗立在晨光熹微的淡藍色天空中,周遭綠樹環(huán)繞,清冷新鮮的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花香。</h5> <h5>農(nóng)歷三月,正是揚州瓊花盛開的時節(jié)。瘦西湖畔芳草上,瓊花在一片深綠濃蔭中恣意地展示著揚州市花的皎潔玉白。相傳隋煬帝楊廣酷愛瓊花,在位14年間曾有13年待在揚州,就是為了能天天觀賞瓊花。開鑿了那條著名的大運河,也是為了能更方便他(三次)下?lián)P州看瓊花。此傳說雖然難以致信,但瓊花的美名隨同隋煬帝這個亡國之君的悲慘故事,卻從此流傳在了人間。</h5> <h5>關(guān)于瘦西湖這一名稱的由來。有兩種不同的說法。我將這兩種說法列于此。一種是清初吳綺(1619~1694) 在其《揚州鼓吹詞序》里面有一段記載“城北一水通平山塘,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h5> <h5>另一種說法較為普遍,說是乾隆元年(1736年),錢塘詩人汪沆慕名飽覽了瘦西湖的美景后賦詩一首:“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在詩人汪沆眼中,與家鄉(xiāng)的西湖相比,眼前的這一汪湖水并沒有西湖那么大,于是巧妙的以“瘦”結(jié)尾,這才有了“瘦西湖”這個名號。</h5> <h5>其實,早在南北朝期間,揚州就已經(jīng)是一個非常繁華的城市了。當時有作家殷蕓所作《殷蕓小說》:客相從,各言所志,或愿為揚州刺,或愿多貲財,或愿騎鶴上升。一人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欲兼三者。從此以后,”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 就成了人們表達心中最大奢望的一句古語。</h5> <h5>吹臺,又叫釣魚臺。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乾隆皇帝曾在此釣過魚。乾隆皇帝下江南,一次游覽瘦西湖,看到水里有魚跳出來,于是有了釣魚的興致。<br>揚州的鹽商知道皇帝的心思后,就選了此處請乾隆垂釣,可又擔心皇帝釣不到魚,于是又派了漁夫帶著活魚潛至水下,漁夫頭頂荷葉,嘴含荷莖。每當皇帝落桿垂釣,他們摸著魚鉤將活的龍魚掛上皇帝的魚鉤。皇帝當然也不是傻子,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破綻,怒道:“瘦西湖里怎么都是龍魚??!敢糊弄朕,治你們一個欺君之罪”。這時大學士紀曉嵐立馬笑著上前搗糨糊,打著圓場說道:“萬歲金鉤只釣龍啊!”乾隆聞罷龍心大悅。<br><br>龍心大悅??!這種作假討好,媚上欺下的官場作風,也算是一種傳承吧,是跨越數(shù)千年的熠熠文明的光輝長河中散發(fā)著腐朽氣味且不斷泛起于河面上的殘渣。</h5> <h5>釣魚臺是中國園林“框景”藝術(shù)的代表作品。內(nèi)弟是個攝影發(fā)燒友。他告訴我,站在釣魚臺斜角 60 度,可以在北邊的圓洞中看到五亭橋橫臥波光,而南邊的橢圓形洞中則正好可以看到巍巍白塔。這景象一彩一素,一臥一立,真是堪稱絕妙。我也努力地想拍下這一”框景“藝術(shù)的代表作。惜乎人太多,特地從網(wǎng)上下載此圖以作紀念。</h5> <h5>第一天徒步漫游瘦西湖,意猶未盡。第二天又特特地趕去乘船再游瘦西湖。這是在水面上就近看到的釣魚臺景觀。依然是游人多如過江之鯽??磥硐肱囊粡垺笨蚓啊罢媸请y于上青天啊。</h5> <h5>瘦西湖繞小金山往西,在小金山與長春嶺之間形成一狹長型,宛如碧綠的玉帶一般。正是在這里,建有一座小巧玲瓏的石拱橋,儼然如綠色玉帶上的一塊白色玉版,故名玉版橋。它也是四橋煙雨其中之一橋。在四橋煙雨樓,可以同時看到南面的虹橋,北面的長春橋,西面的五亭橋和玉版橋。故得名四橋煙雨。</h5> <h5>煙花三月里,春風拂面,乘一葉小舟泛于瘦西湖上,宛如畫中游。湖水碧波蕩漾,兩岸楊柳依依,輕柔的枝條拂過水面,泛起層層漣漪。遠處白塔靜立,虹橋飛架,如詩如夢。船行其間,耳畔是悠揚的吳儂軟語,鼻尖縈繞著淡淡的花香。偶有微風掠過,吹皺一湖春光,惹人沉醉。此刻,心隨水遠,塵念皆空,唯覺天地悠然,人生恬淡,美不勝收。</h5> <h5></h5><h5>白塔晴云,位于五亭橋一側(cè),是瘦西湖風景區(qū) 的中心地帶。該園門嵌著賴少奇手書的"白塔晴云"石額。</h5><h5>這座塔的來歷與乾隆皇帝下江南有關(guān)。據(jù)說乾隆常在在瘦西湖 乘船游覽,有一天船到五亭橋時,忽然有感,遂對揚州陪同的官員說:“此地象煞了京城北海的瓊島春陰,就差一座白塔”。本地的鹽商聽到后,連夜趕工用白色的鹽包為基礎(chǔ),外面覆蓋白色紙張扎成一座臨時的白塔。 第二天清晨,乾隆驚喜地見到五亭橋旁有一座白塔巍然聳立。身旁的太監(jiān)連忙跪奏道“是鹽商大賈,為彌補圣上游西湖之憾,連夜趕制而成的”。乾隆聞言圣心歡愉。<br>待乾隆走后,當?shù)乇阏降陌幢焙0姿ㄔ炝私裉煳覀兛吹降倪@座白塔,而瘦西湖景區(qū)便有了一座與當?shù)匚幕L格迥異的喇嘛式建筑。</h5> <h5>瘦西湖畔,白塔巍然。這座通體雪白的佛塔,見證了揚州城最奢靡的歲月。<br>鹽商們?yōu)橛邮ヱ{,一夜之間筑起的這座白塔,只為博君王一笑。遙想當年塔成之日,湖上一定畫舫如云,笙歌徹夜。嘆帝王威重,一言而出可令江河倒流;笑商賈殷情,千金散盡只為攀龍附鳳。</h5><h5>到如今,白塔依舊,晴云悠悠。像我這樣的平民百姓,坐著游船在塔前的湖面上緩緩而行,船娘的揚州小調(diào)在微風中飄蕩。暖香宜人春風里,人間千年已度?!肮沤駥⑾嘟窈卧冢炕内R话巡輿]了”!</h5> <h5>五亭橋是揚州瘦西湖中最富有特色的標志性建筑,它建于1757年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期間,距今已有268年的歷史。五亭橋又名蓮花橋,因最早建于蓮花埂之上,五亭相聚,形似一朵并蒂盛開的蓮花,故而得名。五亭上皆有飛檐翹角,懸掛風鈴,突出了江南之秀;而橋基卻厚重工穩(wěn),體現(xiàn)了北方之雄。南秀北雄,在這座橋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折射出揚州的地域文化特征--南北兼容。中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教授曾評價說:“中國最古老的橋是趙州橋,最壯美的橋是盧溝橋,最秀美的、最富藝術(shù)代表性的橋,就是揚州的五亭橋”。</h5> <h5>想起了梁永勝的《月亮城遐想……》:</h5><h5>不知月亮城中美,只緣自己住城中。全國只有兩個“月亮城”,一個在浙江紹興,一個就是江蘇揚州,都是與水相關(guān)的城市。月因水而撫媚,水因月而瀲滟。<br>“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估計徐凝眷顧紹興,留了一分給它。揚州月亮美,美在瘦西湖的五亭橋畔。五亭橋又名蓮花橋,是由十五個橋洞組成。相傳八月十五月圓時,劃船到五亭橋下,十五個橋洞都可見到一輪明月,更有傳言,站在五亭橋不遠處的小金山上,可以同時看到十六個月亮的奇觀,包含掛在天上的一個月亮,照得揚州月滿乾坤。</h5><h5>我若是當時當刻在場,一定是心神澄澈無它念,唯月爾,在天上,降人間。滿世界銀白清冷霜月華,在眼前,入心中!</h5> <h5>而作者(梁永勝)真的在八月十五月圓夜,去體驗了《揚州畫舫錄》中的描述“每當清風月滿時,每洞各銜一月,金色蕩漾,眾月爭輝,莫可名狀”的盛景。他寫道“瘦西湖水平如鏡,微風吹來,湖面泛起陣陣波紋。稍刻,一輪明月躍過樹梢,月光照在湖面,頓時形成片片瑩瑩的白波,閃閃爍爍,如同碎銀,灑滿人間。五亭橋在月光下,身披銀裝,更顯得婀娜多姿,楚楚動人。初升圓月,如同玉盤,扣在湖面。微風、細浪、蟲鳴、花香、樹陰透出的月光,恰似天上仙境落人間。此時如果能有一葉扁舟,約上好友,沽上一壺老酒,舉杯邀月,泛舟穿插于洞間,欣賞十五橋洞十五明月的美景,那是多么愜意呀……?!薄?lt;/h5><h5>微斯人也。真同道者!</h5> <h5>瘦西湖鳧莊建于1921年,是揚州鄉(xiāng)紳陳臣朔的別墅。鳧莊之勝在環(huán)于水而又鳧于水,反映出當時的園主人希望自己的生活可以自主沉浮,鳧莊因形似野鴨浮水而得名,出自屈原《楚辭》的卜居:寧昂昂若千里之駒乎,將泛泛若水中之鳧,與波上下,偷以全吾軀乎?</h5><h5>如今這里有平臺雕欄,可以露天而坐,憑水而眺。西側(cè)有一道曲廊拂水,可以于此仰視橋亭之美,俯視游魚之樂。在此處仰觀五亭橋,只覺金碧輝煌,氣勢赫赫;從橋上看向鳧莊,則可感到江南園林的怡人風情。 </h5> <h5>小金山是當年鹽商為了迎接乾隆皇帝,開挖蓮花埂新河,用挖河的泥土及山石堆積而成。山上遍植梅花,故又稱“梅嶺春深”。<br> 在小金山的圓門前,有一對憨態(tài)可掬形的石獅子,歪著頭斜著耳,仿佛在歡迎來訪的游客。院內(nèi)的鐘乳石,來自于廣西溶洞,為宋代花石綱遺物。近看,峰壑高下,自成山水,猶如一個天然的盆景,十分珍奇。<br> 小金山是瘦西湖上景點最為密集的地方,山頂是被朱自清先生稱為“看水最好,看月也頗得宜”的風亭;山下有賞月最佳處月觀、樹木最奇處枯木逢春,還有借景最妙處吹臺;再加上名家書法,參天古木,確實是湖上園林的精華之區(qū)。古人說:“揚州好,入畫小金山。亭榭高低風月勝,柳桃錯雜水波環(huán),此地即仙寰。</h5> <h5>揚州瘦西湖二十四橋東北側(cè)有一處僻靜的小園,叫做“靜香書屋”,是為了紀念“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nóng)而建,位于瘦西湖萬花園景區(qū)中簪花亭的西面,重建于1992年。</h5> <h5>據(jù)韋明鏵在《靜臥水竹簾中醉》一文中說,兩百年前這里曾經(jīng)是徐氏鹽商的別墅,規(guī)模比現(xiàn)在要大。這個景區(qū),正像揚州很多地方一樣,不止一個名字——因為它的主人姓徐,所以它叫“徐工”;乾隆皇帝南巡時賜給它一個名字,叫做“水竹居”;作為揚州二十四景之一,它又喚作“石壁流淙”。</h5> <h5>據(jù)傳揚州八怪代表人物之一的金農(nóng)曾在在這里讀書作畫。重建后的靜香書屋院落里,鑿池堆山,架橋構(gòu)屋,曲廊逶迤,小徑通幽。真可謂步移景換,咫尺千里。“靜香書屋”周圍植梅花上百株,春寒料峭,瘦梅花繁;院中種植臘梅、春梅;書屋、家具、欄桿上雕著梅花,就連院門的造型也是梅花。</h5> <h5>200百多年過去了,瘦西湖畔,靜香書屋猶在。當年金農(nóng)在此作畫,墨香與梅香交織。筆下的梅花“銜霜當路發(fā),映雪擬寒開”,窗前的梅花“疏影橫斜,暗香浮動”。虛實相映只是一個“梅”字。</h5><h5>如今書屋寂寂,唯余老梅一株,年年花開如故,仿佛當年。想金農(nóng)在時,以布衣之身,畫盡人間清骨。而今畫作傳世,書屋猶存。斯人之風得以長存,供后人景仰。</h5> <h5>游瘦西湖焉能不坐船?特別是揚州船娘本身就是瘦西湖一景?,F(xiàn)在所說的瘦西湖船娘源自于1994年,瘦西湖景區(qū)舉辦溱潼會船表演后留下了6艘木船。于是,景區(qū)決定增加一項水上游樂項目,便招聘了幾個會劃船、會游泳的興化姑娘當船娘。到了2009年瘦西湖招聘船娘時,竟有5位女大學生成功應聘。瘦西湖從此有了“大學生船娘”。而到2013年,大學生船娘已經(jīng)達到了46人. 而且,這些“大學生船娘“,不僅會劃船、會游泳,還要會講解、會唱歌、會外語……</h5> <h5>坐大學生船娘的船,一船十名乘客,每人100元。我們的那艘船,只集齊了八個人,于是每個人的船票就變成了125元。</h5> <h5>木船在水上搖曳,船邊水浪微微,卷起漣漪陣陣。船娘一邊辛苦地搖著櫓,一邊將一路的風光,典故,傳說。。。娓娓道來。</h5><h5>纖細的柳腰隨著畫船的左右沉浮輕盈地擺動著,一起拂動起舞的,還有兩岸初春柳樹上無數(shù)剛由黃轉(zhuǎn)青的細細長長的嫩柳枝條。</h5><h5>柔媚的吳儂軟語夾雜在船櫓的吱呀吱呀聲里,悠悠地飛出船艙外,融合進夾岸濃蔭里的鶯聲嚦嚦雀鳥啾啾或清脆或婉轉(zhuǎn)的百囀千聲里。</h5><h5>一時間我的整個身心都靜靜地,凈凈地溶入了這瘦西湖的天地中去了。</h5> <h5>在我們的要求下,船娘還細聲細氣地給我們唱起了揚州小調(diào)《乖乖隆的咚》。這是一支由黃天祥作詞作曲,有著濃郁揚州地方風味的歌曲。</h5><h5>我們的小船一路逶迤,船頭劈開水面水花四濺,船尾拖著漣漪長長不絕。經(jīng)過二十四橋,五亭橋,釣魚臺。。。歌聲也一直在耳邊回蕩盤旋,然后隨著湖面上煙花三月的暖風,夾雜在陽春撲鼻馥郁的花香里,裊裊而去。那“我們乖乖隆的咚啊,我的乖乖隆的咚噯,乖乖隆的咚!”,一直陪伴著我,直到上了岸,還縈繞在腦海中。。。</h5><h5>我的乖乖隆的咚??!</h5> <h5></h5><h5>二十四橋,又名廿四橋、念四橋。過去我讀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的”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以為二十四橋是泛指揚州的二十四座橋。到瘦西湖后聽導游說此橋才是二十四橋。</h5><h5>據(jù)說二十四橋有漢白玉欄桿,如玉帶飄逸,似霓虹臥波。該橋長24米,寬2.4米,欄柱24根 ,臺階24級,處處都與二十四對應。</h5><h5>我還是心存疑竇的,古人也是用米作度量單位來進行設(shè)計的嗎?</h5><h5>還有一種說法:南宋詞人姜白石在一個初冬來到揚州,寫下了《揚州慢》這一千古絕唱:“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從詞的具體語言環(huán)境來看,“二十四橋”似乎是指一座橋。但彼橋是否此橋,俺也無需瞎操心了。</h5> <h5></h5><h5>暮色降臨,華燈初上,燈光中的二十四橋,朦朦朧朧中,一種神秘之感,讓我想起了”玉人何處教吹簫“的古代傳說。</h5><h5>那是一個古老的關(guān)于秦穆公的女兒弄玉與蕭史之間的神話愛情故事。尤其是故事的結(jié)尾的那個夜晚,蕭史弄玉在月華下蕭笙齊鳴,正在那”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容聽一會“的高潮之際,突然祥云朵朵,仙樂飄飄,有龍鳳從天而降,集到鳳臺。于是兩人乘龍跨鳳,穿越祥云,飛天而去,成為了自在神仙,逍遙于歲月之外,長生于天地之間。實在是讓人向往不已。</h5><h5>唯一感到遺憾的是,故事中的蕭史弄玉為啥不是在二十四橋之上飛升的呢?否則,二十四橋豈不是要成了少男少女既充滿浪漫又寓意吉利的戀愛和結(jié)婚必來朝拜打卡的圣地了?</h5> <h5>當最后一抹晚霞褪去,瘦西湖仿佛被施了魔法,瞬間綻放出璀璨的光芒,一處處的景點,在璀璨的燈光裝飾下,流光溢彩。一時間讓人如入蓬,瀛仙境,在炫目的光彩中朦朧,在燦爛的繽紛中迷離。</h5> <h5>五亭橋的輪廓被金線般的燈光勾勒,五座亭子如同五顆明珠,在夜色中熠熠生輝。橋下的湖水倒映著橋上的燈火,仿佛天上宮闕落人間。</h5> <h5>還有遠處鳧莊的燈光次第亮起,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被彩燈裝點得如夢似幻。紅色的燈籠在廊檐下輕輕搖曳,將飛檐翹角的輪廓映襯得愈發(fā)精致。湖面上的倒影隨著水波蕩漾,宛如一幅流動的畫卷。</h5> <h5>而白塔在燈光的映照下通體晶瑩,宛如彩玉雕琢而成。塔身的輪廓被柔和的燈光勾勒,與夜空中的明月相映成輝。塔檐下的銅鈴在夜風中叮當作響,仿佛在訴說著千年的故事。噢,不光是銅鈴在敘說著往昔,白塔本身的夜間燈光秀,也一遍遍地播放著一段段的歷史故事,再現(xiàn)當年璀璨崢嶸的歲月。</h5> <h5>四橋煙雨樓的燈光也頗為壯觀。飛檐翹角被彩燈裝點得金碧輝煌,樓身的輪廓在夜色中愈發(fā)清晰。燈光變換間,仿佛有煙雨繚繞,將這座古樓籠罩在朦朧的光影中。樓前的垂柳亦被燈光點亮,嫩綠的柳條在夜色中輕輕搖曳,與樓閣的燈光交相輝映。而演員們身著古裝,絡繹登臺表演揚州,瘦西湖的古戲本。清越的唱腔飛揚直上青冥,然后散落在碎落的彩色燈光里,撒向了微波蕩漾的湖面。</h5> <h5></h5><h5>還是在江蘇發(fā)展大會揚州的網(wǎng)頁上,這張”有種月夜,叫二分無賴是揚州“的照片實在是令人驚艷,拍案叫絕。</h5><h5>”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尖易覺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中唐詩人徐凝的一首《憶揚州》,給揚州古城增添了朦朧而又永遠也抹不掉的詩意。許多沒有去過揚州的人也都是從這首古詩中感覺到了揚州的美麗.</h5><h5>圖片中兩兩相對虛實相映的月牙是月光在橋洞上的映射,它完美地具現(xiàn)了<u>二</u>分明月的美麗魅力!月夜的揚州,月夜的瘦西湖,真是如夢如幻!</h5> <h5>夜風拂面,帶來陣陣花香。這座千年園林,在燈光的裝點下展現(xiàn)出另一種韻味,璀璨而深邃,夢幻而動人。瘦西湖的美,不僅在于它的山水園林,更在于它承載的千年文化。每一座亭臺樓閣,每一處水榭回廊,都鐫刻著歷史的印記,訴說著歲月的故事。而那晚的燈光秀,仿佛為這座千年園林披上了一襲璀璨的霓裳,讓它在現(xiàn)代與古典的交融中,展現(xiàn)出永恒的魅力。</h5> <h5>本篇最后,還是用好友海峰的《天仙子 ? 初夏游瘦西湖》來作為結(jié)束語吧:</h5><h5>瘦西湖水古揚州,山水一拍曲韻稠。榭臺花照水七色,亭檐飛,山迤翠,碧水流花繞闕樓。<br> <br>五亭蓮花落仙橋*,白塔維摩載京舟*。岸邊爭來小金山*,柳舒羞,花襲人,秀美其中一個“瘦”。(注二)</h5> <div><b>注一:</b></div><h5>1、揚州邗溝是古時挖運河第一锨處。揚州古稱邗州。<br>2、“豆蔻”一句意釋當年杜牧離開揚州后作七絕“贈別”詩贊當年與之交往的青樓女子,以宣眷戀之情。<br>3、“牧之”即杜牧,曾作有“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的名句。<br>4、這里的太守指當年居住平山堂的歐陽修,號醉翁。平山堂位于揚州大明寺內(nèi)。<br>5、“三江”句,指淮河、長江、大運河,在揚州匯融。<br>6、“楚地送君東”意出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去廣陵”之詩。<br>7、“娉婷”代指青樓女。<br>8、“冬心”即揚州八怪之首金農(nóng)。</h5> <div>注二:</div><h5>1、瘦西湖五亭橋別稱蓮花橋。<br>2、瘦西湖白塔是當年乾隆游湖時說了句五亭橋后若有座白塔,就更像北海了。當?shù)睾兰澾B夜用紙糊了一座白塔落在乾隆所指之處。詩中“白塔維摩載京舟”意指瘦西湖上的白塔仿佛是從北海舟載而來。<br>3、瘦西湖一景小金山,相傳是古時揚州與鎮(zhèn)江的和尚賭棋得勝后爭得金山之名,只是加了個小字。</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