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圖片/網(wǎng)絡</p><p class="ql-block">文字/墨敬之</p><p class="ql-block">美篇號/370394438</p> <p class="ql-block"> 臘月,是歲末的序章,一邊沉淀過往,一邊憧憬未來。就像一壇陳釀的老酒,每一盅都蘊藏著歲月的滄桑,每一縷醇香都散發(fā)著愛的悠長;又似一本陳舊的相冊,每一頁都定格著往昔的畫面,每一抹色彩都暈染著家的溫度。</p><p class="ql-block">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匆匆的一年,思緒徘徊于清晰與模糊之間,然而對臘月卻是由衷的思念,也頗有好感,因為那里儲存著一家人最幸福、最開心的瞬間。臘月的記憶也是從父親系上圍裙開始的,案板上聲聲刀落,屋頂上裊裊炊煙……那一刻,承載了我一生的眷戀與成長的喜悅,也見證著歲月的更迭和親情的傳承。</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小時候,臘月里,父親是頭廚,母親是內(nèi)助,而我就是跟屁蟲,歡笑在廚房里蕩漾,幸福在心底里滋長。</b></p><p class="ql-block"> 小時候,臘月的腳步一進,我就好似聞到了年味,家里的人個個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好似被注入了一股青春的活力,充滿干勁,散發(fā)著激情。父親也會不厭其煩,隔三差五地帶我去鄉(xiāng)村的集市采購年貨。因為有爺爺廚藝的傳承,父親自然也就成了家里的頭廚,披掛上陣,系上那條母親給他特制的帶兜的圍裙,套上皮質(zhì)的護袖,在灶臺前忙碌的身影,就像一位沖鋒陷陣的先鋒,好不威風。母親則成了他默契的內(nèi)助,于他鞍前馬后,在一旁有條不紊地遞著食材、打下手,眼神里充滿了對父親的信任與佩服。而我則成了甩不掉的跟屁蟲,穿梭與油煙與火光的亂陣之中,羨慕于父親手中的鍋鏟上下翻飛,仿佛給食材賦予了生命,欣喜于剛出鍋香氣四溢的美味佳肴,好似給饑渴的胃盛滿了幸福。</p><p class="ql-block"> 廚房里彌漫著濃郁的煙火香氣,那是臘月才有的味道。香氣透過窗戶,經(jīng)過小院飄向街頭巷尾,將村子的每一個角落都染成溫暖的顏色,處處都洋溢著濃濃的年味。父親的拿手菜就是色香味俱全的紅燒肉。先將洗凈的肉塊在熱油中煎至金黃,再加入蔥姜蒜和各種調(diào)料,小火慢燉,直到香味彌漫整個屋子,這才叫燒出愛的滋味。只見那剛出鍋的紅燒肉,色澤如夢, 醬汁如詩,令人垂涎三尺,回味無窮。</p><p class="ql-block"> 母親在一旁一直忙碌著,切菜、配菜,配料,時不時還提醒父親注意火候,成品出鍋后,偶爾也會傳來父親幾句經(jīng)驗之談和母親的幾句心得體會,雖然只是淡淡的幾句,卻充滿了溫馨,充滿了生活的煙火氣息。我站在一旁,卻是趁著他們不注意,偷偷地夾起一塊剛出鍋的肉放進嘴里,卻不想,燒心的燙,趕緊張開嘴吐在了地上,看著我委屈而又心虛的傻樣,廚房里頓時笑聲朗朗,就是可惜了那塊美味的紅燒肉。母親則是重新夾來一塊,吹涼了遞到我嘴里。那一刻,幸福的滋味在舌尖散開,籠罩了整個廚房,溫暖了整個臘月。</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長大了,父親依然是頭廚,而我成了內(nèi)助,母親則成了我們的小工。</b><b style="font-size:20px;">愛意在眼里延伸,關懷在行動上升溫。</b></p><p class="ql-block">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長大了,臘月的廚房還是那么溫馨,那么熱鬧。父親依然是頭廚,而我卻成了內(nèi)助,幫著配菜、配料。母親則退居了二線成了小工,幫著準備食材、清洗餐具。即便如此,在一旁凝視著我們的母親,眼神里依然是安心與篤定,欣慰與滿足。</p><p class="ql-block"> 記得有一年臘月,父親教我做糖醋鯉魚。他手把手教我如何給魚改刀,如何調(diào)配糖醋汁,他的手掌寬厚而溫暖,傳遞著一種無形的力量,我能感受到作為是一個老師的嚴謹與作為一個父親的關愛。在他耐心的指導下,在母親火候的助力下,我終于成功了。當端起那盤糖醋鯉魚上桌時,一家人那驚訝的表情,還有那父親那驕傲的眼神,現(xiàn)在回想起來都不自覺暗暗叫喜。后來,這也成了我兒子最愛吃的一道菜,也是我是最值得驕傲的一道菜。因為那里面充滿了愛,有父親的,有母親的,也有我的。那一刻,我突然就明白了傳承的意義,它不僅僅是廚藝的延續(xù),更是親情<span style="font-size:20px;">和愛的傳遞。</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到了中年,父親走了,我便成了頭廚,母親成了內(nèi)助,我的兒子成了跟屁蟲。歲月在心靈角落沉淀,回憶在靈魂的深處回響。</b></p><p class="ql-block"> 歲月無聲,時光匆匆,轉(zhuǎn)眼間,我已步入中年。那一年,還沒有聞到臘月的味道,父親就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那個曾經(jīng)溫馨而又幸福的廚房,仿佛一下子沒了昔日的光彩。但生活還要繼續(xù),我接過了父親手中的鍋鏟,穿上父親的護甲,繼承了父親的頭廚的職位,肩負起了傳承延續(xù)這份溫暖與愛的責任。母親成了我的內(nèi)助,她依然熟悉地幫我準備食材,像曾經(jīng)提醒父親那樣提醒我注意火候。我的孩子,像當年的我一樣,成了廚房里的跟屁蟲,穿梭于油煙彌漫、氣霧氤氳之中,小小的身影在我們身邊晃來晃去,充滿了好奇與期待。像個饞貓,時不時地跑進廚房,偷吃盛在盤子里的肉,還不忘對著我們做個鬼臉,撒個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溫暖煙火,臘月里的親情長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歲月傳承,時光里的守護恒流</b></p><p class="ql-block"> 自從父親走后,每到臘月,我都會帶著兒子到集市去采購,再到廚房里忙碌,重復著父親當年的動作,做著父親那些熟悉的菜肴。站在灶臺前,看著鍋中升騰的熱氣,那一刻仿佛又看到了父親的身影,他的音容笑貌、他的諄諄教導,都一一浮現(xiàn)在這煙火中。或許這廚藝的傳承,不僅僅是簡單的傳承,更是父親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家人的無盡的關懷。</p><p class="ql-block"> 臘月的廚房,是美味的地方,是親情的紐帶,也是愛的橋梁。在這里,我們用美食傳遞著愛,用行動詮釋著責任。從父親到我,再到我的孩子,讓這份溫暖一脈傳承。它也讓我明白,人生就是一種責任,也許有太多的無奈,但活著就要用一顆平和的心態(tài)承擔起自己的職責,不是因為執(zhí)著,而是因為值得。</p><p class="ql-block"> 臘月的盡頭,家庭更溫暖,煙火氣息更濃。</p><p class="ql-block"> 當新年的鐘聲敲響,向著窗外絢爛的煙火祈福,一家人圍坐在擺滿美食的餐桌前,歡聲笑語。那一刻,看著母親那慈祥的面容,孩子們那天真的笑臉,一種幸福油然而生。感慨歲月變遷,容顏雖已不在,但親情從未失去溫暖,在這臘月的煙火中,突然就悟出來生命的意義,他是一種愛的傳承,守護前人幸福終老,護佑后人歲月靜好。它讓我們在時光的洪流中,找到了心靈的歸宿,讓家的溫情,永遠延續(xù);讓愛的火種,永遠傳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