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6日早上7:40從上雨崩出發(fā),下到下雨崩村,今天是刷神湖線,全程16公里多,海拔爬升1900+。</p><p class="ql-block">天色蒙蒙,我們打著頭燈,上山指示牌沒有看清楚,沒找到正確的山路,估摸著軌跡方向,就直接向山上一頓亂沖,走了好一會才切到正確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剛開始的路程,是一片原始森林雪地爬升,厚厚雪地堆積在粗壯的樹干上,樹枝不堪重負(fù)而彎曲,很多大樹倒在路中間 ,時不時要鉆樹、爬樹干。</p> <p class="ql-block">越往上走,路越陡峭,坡度爬升大,全程直上,沒有迂回緩沖,每邁出一步都需要付出努力。汗水濕透了衣衫,又被山風(fēng)吹干,在高海拔爬升的過程中,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汲取生命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爬到第一個埡口,在森林的邊緣,五彩的經(jīng)幡隨風(fēng)烈烈作響,經(jīng)幡上的神秘符號在風(fēng)中若隱若現(xiàn),傳遞著祝福與祈愿。</p> <p class="ql-block">緬茨姆峰,在云中端坐。它是梅里雪山的上峰之一,位于卡瓦格博峰南側(cè),藏語意為大海神女,又被稱作 “神女峰” 。</p> <p class="ql-block">從遠(yuǎn)處眺望,緬茨姆峰懷抱雨崩,將溫柔、雋秀、莊重、優(yōu)雅全部融匯在濃濃母愛中。</p> <p class="ql-block">每一步都像是在與自然對話,與身體的交流,隨著海拔的逐漸升高,腳步也變得越來越緩慢。高海拔帶來的不僅是稀薄的空氣,更是對身體和意志的雙重考驗。</p> <p class="ql-block">4000 米雪線以上,白雪群峰峭拔,云蒸霞蔚,山頂?shù)姆e雪在日光下閃耀著圣潔的光芒,仿佛在召喚著我繼續(xù)前行。</p> <p class="ql-block">雪線以下,冰川兩側(cè)的山坡上覆蓋著茂密的高山灌木和針葉林,郁郁蔥蔥,與白雪相映,色彩鮮明。</p> <p class="ql-block">從這里橫切過去,就看到了神湖大本營。</p> <p class="ql-block">11:30到達(dá)大本營,現(xiàn)在是淡季,大門緊鎖。我們在門口吃飯,休整。前面的峽谷幽深不見底,兩側(cè)山壁犬牙交錯,仿佛是被一把巨斧劈開。</p> <p class="ql-block">12點,穿過這道門,向神湖出發(fā)。</p> <p class="ql-block">走在茫茫雪地,渺小如我,周圍的山巒疊嶂起伏,億萬年的神山正在前面凝視著著我。山不見我,我自來拜。</p> <p class="ql-block">神湖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神女峰山腰處,海拔約 4400 米 ,它被譽為神女峰的一滴眼淚,優(yōu)雅</span>地躺在雪山的懷抱中,宛如一顆明珠,鑲嵌在這潔白的世界里。</p> <p class="ql-block">驢友在神湖上畫了愛心??,還有星星?,讓神湖有了溫度。</p> <p class="ql-block">在穿越一片較為陡峭的山坡時,路面被積雪覆蓋,非常濕滑,行走困難。我小心翼翼地邁出每一步,雙手緊緊地握住登山杖,將其深深地插入雪中,以增加摩擦力和穩(wěn)定性。</p> <p class="ql-block">眼前的冰川輪廓逐漸清晰,像是一條凝固的白色巨龍,從山頂蜿蜒而下,氣勢磅礴。</p> <p class="ql-block">冰川表面布滿了冰裂縫,深不見底,似隱藏在白色面紗下的猙獰獠牙,稍不留意便會陷入萬劫不復(fù) 。</p> <p class="ql-block">在陽光的照耀下,冰川閃爍著五彩的光芒,那是千年積雪與光線交織出的奇幻色彩,美麗得讓人窒息。冰塔林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有的高聳入云,有的小巧玲瓏,它們是大自然精心雕刻的藝術(shù)品,卻又帶著一種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峻與險峻。</p> <p class="ql-block">越往上積雪越厚,海拔越來越高,我調(diào)整了自己的行走節(jié)奏,采用了 “龜步” 的方法,步幅變小,頻率加快,這樣可以充分利用腿部肌肉的韌性,減少體力的消耗。同時,我也注意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呼吸,讓呼吸與步伐保持一致,每走一步呼吸一次,這樣可以讓身體更好地適應(yīng)運動強度,保持體內(nèi)能源的穩(wěn)定。</p> <p class="ql-block">神湖 plus海拔4700米,它不僅有著比普通神湖徒步更壯觀的風(fēng)光,更有著令人望而卻步又心馳神往的高海拔爬升路段。</p> <p class="ql-block">終于,我爬上了雪山。站在山頂,俯瞰著周圍的一切,心中涌起一股無法言喻的成就感。神女峰此刻更加清晰地展現(xiàn)在眼前,它的山體線條流暢,從東面觀之,峰頂極似一尖削的金字塔。</p> <p class="ql-block">從東南面觀之,則像一端坐的貴婦人,峰頂俊秀,氣態(tài)高貴 。其與周圍的雪山相互呼應(yīng),共同構(gòu)成了一幅震撼人心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而緬茨姆峰,這座海拔 6054.6 米的山峰,宛如一位超凡脫俗的仙子,靜臥于天地之間。其山體表面覆蓋著皚皚白雪,在陽光的輕撫下,閃耀著細(xì)碎的光芒,猶如女神身上璀璨的華服。</p> <p class="ql-block">山尖的積雪細(xì)膩而蓬松,像是被精心梳理過的白色長發(fā),柔順地垂落在山體兩側(cè)。</p> <p class="ql-block">云霧如輕紗般縈繞在她的腰間,隨風(fēng)輕輕飄動,讓她的身姿時而清晰,時而朦朧,更添幾分神秘與嫵媚。</p> <p class="ql-block">我靜靜地站在山巔,任清冷的山風(fēng)吹拂,傾聽著神山的呼喚,在這一刻,我明白了為什么那么多人熱衷于挑戰(zhàn)自我,追求這種極致的體驗。因為只有在這樣的高度,才能真正感知山的脈搏,也才能真正找尋自己的內(nèi)心。生命在于騰空的那一秒,在陽光下什么都不用想,一路所經(jīng)歷的種種終將融入自己的血液,成為自己該有的樣子。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shù),慢慢走,我的每一步都會被重新定義。</p> <p class="ql-block">神女峰下,我是那個賦予回聲意義的朝圣者。愿我能真正找到我人生的意義,不盲目渾沌 ,不庸庸碌碌, 不麻木同化。我想我離開雪山后 ,也要記得時常思考和找尋 。從此之后,我是神山的子民 ,更是我自己。</p> <p class="ql-block">帶著滿心的震撼與滿足,14:30點從神湖下山。下山的路依舊崎嶇,基本是陡坡下降,每走一步都需要集中精神,小心翼翼。</p> <p class="ql-block">沿途的景色依舊美不勝收,只是此時的我不再像上山時那般充滿好奇與探索的欲望,更多的是對這段旅程的回味。</p> <p class="ql-block">我其實并不是一個愛冒險的人,也不是一個勇敢的人。每一次邁步出發(fā),低頭爬坡、呼吸很喘,我都在和我的膽小、害怕面對面交手。強烈的意志力,讓我對周遭環(huán)境的感知更敏銳,更留心。但也正是一次又一次經(jīng)歷真實鮮活的痛苦考驗,以及千辛萬苦回過頭,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走完的暢爽,讓我發(fā)自內(nèi)心贊嘆一句——爬山,是生命力的游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