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圖/江郎散人</p><p class="ql-block"> “《金仙巖摩崖石刻》一書獲獎了?!蔽縻鲇∩绯霭嫔缲熅幦~康樂傳來喜訊。</p><p class="ql-block"> 歲末年初之際,當得知此書榮獲第40屆浙江優(yōu)秀出版物編輯獎時,我心中滿是驚喜。這本凝聚心血的著作,不僅圓了我多年的夢想,其獲獎更是出乎意料。從葉編輯處得知,該書在眾多參評作品中排名靠前,浙江省圖書出版界對它的重視程度超乎想象。</p> <p class="ql-block"> 我與金仙巖摩崖石刻之間有著深厚的緣分,說起編書之事,這確實是多年的心愿。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在《衢州日報》社工作時,副總編輯莊月江的文章讓我初識金仙巖摩崖石刻。那是兩宋時期文人士大夫留下的珍貴題記,雖歷經千年,卻鮮為人知。2001年我調職至衢江區(qū)后,有幸與宣傳部的同志一同前往金仙巖村紅星自然村,親眼目睹了那隱藏于紅砂石山丘中的中空石洞——仙巖洞。此洞門朝東,洞高五米,內部空間約等于一個籃球場大小,宛如一座天然的書法寶庫等待被發(fā)掘。</p> <p class="ql-block"> 初次走進金仙巖洞穴,仿若踏入一座天然的書法藝術殿堂。洞內五十余塊摩崖題記,以兩宋時期的居多,它們按照南北方向依次排列。駐足于每一塊題記前,仿佛能感受到千年宋韻文化的氣息撲面而來。這些題記涵蓋了篆、隸、真、行、草五種字體,形態(tài)各異,風格獨具。細細觀賞,可見題名皆出自當朝官員和名人雅士之手,他們有的因傾慕仙巖美景而來,有的則是在執(zhí)行公務途中暫歇于此,即興揮毫留下墨寶,后由寺僧精心摹刻于石上。</p> <p class="ql-block"> 其中,《莊仲修》摩崖題記令我眼前一亮。碑文以楷書清晰記載:"京西第四將莊仲修同本將下押隊秦壽之,自今年二月間,部押人馬保護廣德軍,殺獲方賊。收復寧國績溪縣、歙州,討蕩幫源洞,破賊巢了當。續(xù)蒙宣撫公相鈞旨,前來衢、婺,除滅余黨,經由金仙巖,屯泊人馬一宵,前之衢州,時宣和三年六月十三日?!睆谋闹锌芍?,北宋宣和三年二月,京西第四將莊仲修與秦壽之奉命討獲方臘義軍,俘獲方臘,收復寧國績溪、歙州,掃蕩幫源洞,殲滅方臘義軍主力。六月又奉童貫命,進軍衢州,繼續(xù)剿滅方臘義軍余部。六月十二日駐軍金仙巖一宵。這是一塊極具歷史價值的題記,它不僅記錄了重要的歷史事件,更揭示了這些碑刻背后豐富的文化內涵與歷史意義。</p> <p class="ql-block"> 當時,金仙巖摩崖石刻雖已被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保護條件卻不盡如人意。洞內潮濕,石刻風化嚴重,令人擔憂。于是,我向宣傳部的同志提議,是否可以將石刻編印成書,以永久珍藏。然而,無人響應。我深知,彼時衢江區(qū)剛撤縣建區(qū),社會事業(yè)欠賬較多,經費和人才都十分短缺,而區(qū)里的主要精力和財力都傾向于工業(yè)發(fā)展,文化項目尚未提上議程。宣傳部的同志開玩笑說:“你是報社老總出身,不妨試試。”我新到區(qū)里,各項工作才剛剛展開,因忙碌,此事便被擱置一旁。</p> <p class="ql-block"> 時光荏苒,轉眼五六年過去,我調至政協工作。此時,為金仙巖摩崖石刻編書的想法再次涌上心頭。一方面,政協正需要編纂地方文史資料;另一方面,聽說開發(fā)區(qū)擅自將道路規(guī)劃延伸至金仙巖洞,這無疑會對摩崖石刻造成破壞。當時,金仙巖摩崖石刻正在申報全國重點文保單位,修路規(guī)劃被及時制止。不久后,我又轉崗至人大常委會,編書之事再次成為泡影。</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一次陪專家再進金仙巖洞,發(fā)現山水滲透巖內,個別題記字跡已有剝落痕跡,心中頓感沉重。我深知,歲月的侵蝕會讓摩崖石刻逐漸受損,搶救工作迫在眉睫。若能以書籍形式保留現狀,既可永久固定石刻原貌,又便于傳播和學界研究。然而,十多年過去,仍無人重視此事。于是,2022年4月,我找到好友藍興龍和早年報社同事陳定謇,談及給金仙巖摩崖石刻出書的想法。藍君為衢州市書法界的佼佼者,一直渴望挖掘金仙巖摩崖書法寶藏;陳君長期研究文史,博學多才,對三衢史料了如指掌。我提出,將金仙巖石刻“原狀定格”“實時固化”,借助現代技術手段,變風化易蝕的摩崖石刻為數字化永固文物?!皼]人干這事,我們來干!”一番話,得到他倆的積極響應和支持。</p> <p class="ql-block"> 我和藍興龍急急地找到時任衢江區(qū)文旅局局長甘小華。她極有文化情懷,聽我詳細地談了出書的設想后,答應立項籌資,并簽定協議,要求一年內拿出書稿。于是2022年夏季啟動這項工作,那年高溫酷暑,又值新冠疫情爆發(fā),我們躲在家中,根據各自所長,略作分工,閉門編纂。</p> <p class="ql-block"> 千年碑石,歷經歲月洗禮,漫漶剝蝕,辨識難度極大;其涉及的人物、年代及前因后果,猶如大海撈針,困難重重。我們從衢江文物所找出上世紀八十年代留下的原石影像資料和碑刻拓片,又無數次前往洞穴現場勘察、拍攝圖片,編序碑石,然后對每塊碑石、每個字進行原石、圖片、拓片三比對,力求精準辨識文字,釋讀碑文。同時,開展書體解讀、書風評析、藝術鑒賞等工作。在此基礎上,對字跡清晰、碑文完整的約40塊碑石題記進行考證,梳理人物關系、社會背景、來往交游、功名事業(yè)等,廣搜史料,稽古鉤沉,釋疑破難,以便讀者深入領略以金仙巖摩崖石刻為代表的衢江宋韻文化之美。我們還精心收集了許多涉及金仙巖的詩文筆記及研究文獻,為深化金仙巖文化遺產的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料。如長期關注研讀金仙巖摩崖石刻的方小康的題記考證文章,再如有關朱熹與呂祖謙的三衢之會地點的討論,論據充分、考證翔實,令人耳目一新。</p> <p class="ql-block"> 經過半年的努力,到年底終成書稿。接下來便是尋找合適的出版社。什么樣的出版社能完美地展現金仙巖摩崖石刻的藝術魅力呢?經過比較,我們一致認為西泠印社出版社最為合適。該社背倚素有“天下第一社”美譽的西泠印社,已編輯出版石刻、篆刻、書法、繪畫等出版物上千種。我們與出版社商討圖書設計的構想:采用16大開本版式,原石圖片配拓片,對其中十張清晰完整且書法藝術有特色的碑刻,運用彩色大圖片來清晰顯示金仙巖摩崖石刻的藝術價值和宋韻文化魅力。書中所載碑刻考釋分北壁、南壁,按方位順序進行介紹,并特意按時間順序對碑刻圖片進行了排列,便于讀者直觀感知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封面圖片選用盧宜之摩崖題名,因其字跡清晰、雕刻精良,得漢隸北碑之筆意,體勢不拘一格,是宋人“尚意”書風影響下書家追求意趣的隸書佳作。同時,邀請著名書法家、原浙江省文物局局長鮑賢倫以隸書題寫書名,增添古樸氣韻。封面色彩選用土黃色,顯得古樸大氣。</p> <p class="ql-block"> 編好一本書,遇上一位好的責任編輯太重要。葉康樂編輯功底深厚,專業(yè)負責,在半年左右的時間交往中,我認定他是一位認真執(zhí)著的人。遇上我也是一個辦事頂真的人,干過十五年的新聞編輯活兒,我們因此成為朋友。他對版式設計、考訂勘誤、校對改錯、照片精選、封面設計等環(huán)節(jié)嚴格把關,主動與我頻繁溝通,對書稿疑惑之處,或微信或電話隨時聯系商討解決。他甚至帶著書稿專程來到衢州,進金仙巖洞現場考察,并就書稿中碑刻文字繁簡使用和引文注釋規(guī)范等問題提出中肯的修改建議。由于他的專業(yè)和執(zhí)著,《金仙巖摩崖石刻》一書得以高質量出版, 最終榮獲第40屆浙江優(yōu)秀出版物編輯獎。</p> <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14日,當我在《金仙巖摩崖石刻》的樣書上簽上“ 同意付印” 四字時,心中滿是“孩子終于要誕生了”的喜悅感覺。半個月后,首版一千冊《金仙巖摩崖石刻》印好運抵衢州。我捧著散發(fā)著油墨清香的新書,回想起將近兩年的編書時光,不禁感嘆:“退休之后,總算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lt;/p><p class="ql-block"> 2025、2、7于三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