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耄耋,指八十歲——九十歲的老人,我曾經(jīng)同情憐惜這些老人,暗自慶幸耄耋離我很遙遠(yuǎn)。</p><p class="ql-block"> 遙遠(yuǎn)嗎?2025年,我的“耄耋”之年到了!一不小心??!“白駒過隙”,“日月如梭”,這些描述果然不錯。只是我有點不服——還沒有準(zhǔn)備好呢:日常生活從容打理——洗衣用搓板、做飯菜親力親為;看書、上網(wǎng)、聊天,頭腦清晰思路敏捷。還經(jīng)常做些“傻事兒 ”出點洋相,有點“二”,像沒長大似的。</p><p class="ql-block"> 但是,耳聾眼花皺紋滿面,弓腰駝背步履蹣跚,卻和實際年齡極其相符。</p><p class="ql-block"> “老婦老矣,無能為也”!面對現(xiàn)實,學(xué)學(xué)阿Q,和朋友互相鼓勵:咋活都是賺,快樂每一天吧。</p> <p class="ql-block"> 這個年過的簡單又愜意,幸福感溢滿心頭。</p><p class="ql-block"> 女兒,女婿各找各媽,外孫也去山東看奶奶,我們姐幾個又聚一起,自由自在地逛,南山公園光禿禿的,冬天好玩嗎?但是只要和姐妹在一起到處是美景!盤旋柏油路,上坡坡度雖然是很緩,我也感到吃力,誰在我旁邊就把手伸進(jìn)誰在胳膊窩里,她們甩開我:自己走,都是你閨女慣的!</p> <p class="ql-block"> 女兒的家平時我是不來的,我習(xí)慣了一個人。大年初二,她說:媽咱們?nèi)ゴT兒吧!我說:“到哪里去碰瓷兒”?哈哈!聾三拐四愛打岔”,打岔也得靠譜???她說:“帶著三姨老姨出去玩”,那有啥說的!立刻馬上走!</p><p class="ql-block"> 先去女兒家,她家挺好的,寬敞明亮,南北通透,收拾的也整潔。從北窗望去,錦州市區(qū)、女兒河盡收眼底:天鵝大雁各種水鳥準(zhǔn)時飛回,水面上鳥鳴鶴唳,一片生機。</p> <p class="ql-block"> 只要姐妹團圓,不拘形式,和我姐視頻聊天,其樂融融。我姐說“真羨慕你們”!</p> <p class="ql-block"> 孩子們投其所好,快遞不斷來敲門——大兒子寄來的清泉羊肉(是去掉頭蹄下水的整只羊),蘭州百合;親戚和朋友寄來的炸油果子,燒殼子……玉門上空飄散的香豆面、胡麻油、姜黃、紅曲、沙棗面的混合香味兒連同玉門的年味兒也飄進(jìn)了我的家,緩解了思鄉(xiāng)之苦。</p> <p class="ql-block"> 在玉門能吃到的百合,好多年不見了,念念不忘,今年顧浩給買了,盒上寫著“九年生”!能不貴嗎?</p><p class="ql-block">記得有位作家寫過,她不忍心吃百合,因為種植百合破壞土壤,使土地沙化。也沒有考證不知真假,但是我真的喜歡,甜甜的面面的。用百合、蓮子、枸杞、實心小圓子煮湯,加醪糟,清淡爽口香甜糯……</p> <p class="ql-block"> 顧平寄來的奶粉咖啡巧克力來自乍得。</p><p class="ql-block"> 又寄來一套《紅樓夢》,說是隨手翻看方便。我有整套的、精裝的、豎版的,仿古的(線裝),都是好朋友送我的。</p><p class="ql-block"> 老太太占有欲太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平時看的是庚辰本,這是脂硯齋批評本,里面有注解,有評論,有插圖,我很喜歡。</p> <p class="ql-block"> 這是我喜歡的汪曾祺的散文,只是隨口一說,這孩子就寄來了。</p> <p class="ql-block"> 女婿回來了,帶來了野菜“面條棵”,記得2004年我們?nèi)ニ睦霞疫^春節(jié),小麥不足半尺高,地里的面條棵也很小,我們采回來,親家老兩口看我們喜歡,把洗過的又控水讓我們帶回家,從此每次女婿回家都會帶來,這次是他弟弟給買的,今年麥地里的野菜還沒有長出來。</p><p class="ql-block"> 還有親家奶奶知道我喜歡農(nóng)村的手工家織布,就去村子里找:“俺親家姥姥就待見這個土布?!?lt;/p><p class="ql-block"> 親家老兩口對我的好說不完,那次帶給我30個大鵝蛋,我說這是養(yǎng)了多少鵝?答,沒養(yǎng)鵝,鵝蛋是買的。</p><p class="ql-block"> 哎!這事兒整的。</p> <p class="ql-block">第一個全家福攝于2002年1月</p> <p class="ql-block"> 一轉(zhuǎn)眼的功夫,和和睦睦這小哥倆都長大了。</p><p class="ql-block"> 耄耋,長壽,可遇不可求。我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唯有頤養(yǎng)天年。子女孝順,兒孫繞膝,長江后浪推前浪,我必然會老的。我縱然是老了,那又何妨?</p><p class="ql-block"> 寫于甲辰2025年正月十一</p><p class="ql-block"> 這是2023年顧浩一家回來過中秋大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