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稱:子秋</p><p class="ql-block">美篇號:163601507</p><p class="ql-block">圖片:網(wǎng)絡</p> <p class="ql-block"> 在重慶的一座山洼里,靜默地躺著一個名叫渣滓洞的地方。據(jù)說,這里曾是一位煤老板的不幸之地,他挖出了無數(shù)洞穴,卻只見渣滓不見煤,于是這片荒蕪之地便得此名。而我,一個與渣滓洞本無交集的人,卻因一個名叫江姐的女人,對這個地方產(chǎn)生了無盡的思緒與感慨。</p><p class="ql-block"> 江姐,一個在我心中永遠閃耀的名字。她不僅是一位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更是一位擁有堅定信念、英勇無畏、深沉情感和高尚情操的偉人。中學時代,我曾在《紅巖》一書中與她相遇,那時的她,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和嚴刑拷打,始終堅守黨的秘密,那份勇敢和智慧,讓我深深敬佩。而電影《在烈火中永生》中,江姐的形象更是如鐵塔般屹立不倒,她的歌聲、她的笑容、她的堅定,都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今年春節(jié),大年初一,我踏上了前往重慶的旅程。在這座英雄的城市里,我報了一日游,參觀了英雄碑、人民大會堂、李子壩的云軌穿樓。然而,最讓我期待的,還是那片承載著江姐英勇事跡的渣滓洞。</p><p class="ql-block"> 當大巴車緩緩駛向山腳,我透過車窗,看到了漫山遍野的紅梅。那些紅梅在冬日的嚴寒中傲然綻放,如同江姐一般堅韌不拔。重慶政府在山上栽下的這些紅梅樹,仿佛在訴說著那段英雄的歷史,讓我仿佛走進了春天。</p> <p class="ql-block"> 我捧著黃色的菊花,跟隨參觀的人群向山上走去。一路上,沒有歡歌笑語,只有肅穆與敬仰。我們看到了那些崗樓、那些牢房,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悲憤之情。那些簡陋的房間、狹小的空間,曾是國民黨特務對革命志士進行殘酷迫害的場所。然而,正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江姐等革命志士依然堅守信仰、英勇斗爭。</p><p class="ql-block"> 在渣滓洞里,我仿佛看到了江姐的身影。她的畫面與那些刑具、牢房不斷重合,讓我感受到了她所經(jīng)歷的痛苦與憤怒。然而,正是這份痛苦與憤怒,鑄就了她更加堅定的信仰和英勇的斗志。</p><p class="ql-block"> 在來重慶的路上,我曾遇到一位不想結婚、不想生孩子的女孩子。她的世界觀讓我感到震驚和不解。生育是女人的天性,也是生命不息的保障。我無法想象,如果江姐聽到這樣的論調(diào),會作何感想。江姐的人生目標是建設新中國,她的信仰是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她從未想過逃避責任、享受安逸,而是勇敢地肩負起使命,為革命事業(yè)奮斗終身。</p><p class="ql-block"> 如今,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我們距離江姐犧牲不到80年時間?,F(xiàn)在物質(zhì)已經(jīng)極其豐富,人們的勞動量越來越輕。在這個機器人時代里,我們似乎看到了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的曙光。江姐所追求的那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平等、按需分配的理想社會,正在逐步變?yōu)楝F(xiàn)實。</p><p class="ql-block"> 站在渣滓洞口,我深深地緬懷江姐和那些為革命事業(yè)英勇犧牲的烈士們。他們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前行。而那些紅梅樹,也仿佛在訴說著他們的故事,讓我們永遠銘記那段英雄的歷史。愿江姐的靈魂在這片紅梅林中安息,愿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肩負起使命,為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而努力奮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