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江蘇徐州,位于江蘇省西北部,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東鄰黃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齊魯,自古即為兵家必爭之地和商賈云集的中心。歷經(jīng)千年風(fēng)雨洗禮,形成了獨一無二的楚漢文化、黃河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紅色文化、美食文化和山水文化,散發(fā)出迷人的魅力,煥發(fā)出蓬勃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 春節(jié)假期,除去值班和走親訪友,留給自己的也只有三天時間了,觀景何須到他鄉(xiāng),身邊亦有好風(fēng)光。就這樣,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逍遙之行,來一場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楚漢文化:龜山漢墓</b></p><p class="ql-block"> “秦唐文化看西安,明清文化看北京,兩漢文化看徐州” 。漢墓、漢兵馬俑、漢畫像石,是徐州古文化遺產(chǎn)中的漢代三絕。2月1日,我們驅(qū)車直接開往位于徐州市鼓樓區(qū)龜山西麓的龜山漢墓。來之前,我們只知道龜山漢墓,筆直的甬道,直達(dá)墓室,工藝之精準(zhǔn),充分展示了古代工匠的手藝,至于誰的墓,卻無從而知。來到景區(qū)門口,兩條長隊蜿蜒曲折足足有好幾百米,看來不虛此行。</p> <p class="ql-block"> 跟隨著隊伍,慢慢走進甬道,一束紅色的激光從里面射出來,這束激光就是為了讓大家看清楚甬道的直度,走過筆直的56米甬道,眼前是一間套一間的墓室,足足有15間之多,臥室、客廳、馬廄、廚房一應(yīng)俱全,井然有序,室室相通,大小配套,主次分明,完全是一座地下宮殿。</p> <p class="ql-block"> 龜山漢墓為西漢第六代楚王劉注的夫妻合葬墓,幾乎將整個山體掏空,呈喇叭形狀的甬道用26塊重達(dá)6-7噸的塞石封堵,這項在堅硬花崗巖石上精細(xì)雕鑿的浩大工程,這些以噸計算的塞石如何搬運封堵以及2004年,楚王棺室北面墻上清楚地顯示一位真人大小的影子,它身著漢服,峨冠博帶,作拱手迎賓狀,被稱為“楚王迎賓”,都成為了“千古之謎”。</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歷史文化:徐州博物館 </b></p><p class="ql-block"> 徐州博物館共分為三層樓六個展廳,分別是“古彭千秋”“大漢氣象”“天工漢玉”、“漢家煙火”“俑秀凝華”、“金戈鐵馬”等六大展覽。其中“金縷玉衣”“鑲玉漆棺”“玉卮”“S型玉龍佩”是四大鎮(zhèn)館之寶。</p> <p class="ql-block"> 我還是比較喜歡玉器,縱觀徐州出土的漢代玉器,一是數(shù)量豐富,漢代王侯貴族墓葬幾乎墓墓有玉,而玉衣更是“漢代獨有”;二是品種繁多。喪葬用玉、禮儀用玉、裝飾用玉、玉質(zhì)兵器、玉質(zhì)動物、玉人,幾乎應(yīng)有盡有;三是質(zhì)地優(yōu)良。漢代玉器質(zhì)地堅硬,色澤溫潤,所雕琢出的玉器精美絕倫;四是雕琢精湛,既有線雕、淺浮雕,也有圓雕、透雕,而特別是鉆孔、拋光的技術(shù)更為精湛。</p> <p class="ql-block"> 今年春節(jié)的徐州博物館,更是增加一項“重頭大戲”,邀請了天府之國成都三星堆與金沙文物,舉辦“吉金萬里——巴蜀青銅文明特展”,高大的青銅面具、奇特的青銅神樹、精美的太陽神鳥、成堆的象牙制品,以其獨特的造型與深厚的文化底蘊,讓人們一次又一次領(lǐng)略了巴蜀文化的奇詭與精致,感受到了古蜀先民的繁榮與智慧。</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紅色文化:淮海戰(zhàn)役紀(jì)念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b>紅色資源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春節(jié)期間 ,觸摸紅色歷史,感悟紅色文化,足以讓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于是,第二天我們來到了淮海戰(zhàn)役紀(jì)念館。</p> <p class="ql-block"> 在“人民的勝利”精品展陳里,一封封曾經(jīng)決勝千里的電文手稿,一個個展現(xiàn)戰(zhàn)局演進的軍事沙盤,一張張彌漫歷史硝煙的史料照片……真實而震撼地展現(xiàn)著當(dāng)年淮海戰(zhàn)役和黨中央運籌帷幄的英明謀略和人民軍隊不畏犧牲的英雄氣概。</p> <p class="ql-block"> 重溫歷史場景,緬懷革命先烈,汲取奮進力量,在感悟紅色精神中增強愛國情懷。</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宗教文化:寶蓮寺</b></p><p class="ql-block"> 聽說,徐州寶蓮寺是中國第一個具有印度風(fēng)格的寺院。我們欣然前往,暮夜時分,我們匆匆趕到寶蓮寺,拾階而上,依次轉(zhuǎn)過天王殿、伽藍(lán)殿、祖師殿、觀音殿、地藏殿、七佛殿、文殊殿、普賢殿、通天閣、藏經(jīng)閣、方丈院,也就是寶蓮寺?lián)碛小鞍说?、兩閣、一院”,每個寶殿均有不同的涵義,比如觀音殿是求子的、地藏殿是保家宅安寧的、文殊殿是求學(xué)業(yè)的、普賢殿是求仕途的。</p> <p class="ql-block"> 寶蓮寺給我最大的印象是“大”,七佛殿是國內(nèi)最大的大雄寶殿,內(nèi)有高9.5長37.5的南海觀音壁畫。 通天閣是國內(nèi)最高的佛閣,高度達(dá)到59.88米,供奉著彌勒菩薩真身,彌勒佛像高39.88米,也是目前國內(nèi)最大的室內(nèi)鍛銅佛像,真的很震撼。</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街市文化:戶部山</b></p><p class="ql-block"> 兩漢風(fēng)范徐州城,千年文脈戶部山。徐州城有很多像戶部山、回籠窩一樣的歷史文化街區(qū)和文化景點,可以觀遺跡,可以看風(fēng)景,也可以品美食,還可以拍照打卡。</p> <p class="ql-block"> 在戶部山,我們錯過了項羽的戲馬臺,走進了戶部山的崔燾故居,這也是我此次徐州之行的又一大意外之喜,沒想到中國的院落文化可以做到如此宏偉,如此雅致,如此吸引人,有著百年歷史的崔燾翰林府,依山就勢而建,參差錯落,磚雕精美,青磚黛瓦、雕梁畫棟間,寫滿了歲月悠長。翰林府有 12 個四合院,房屋 150 間,分為上下兩院,建筑因地域限制而使房屋相對較小,四合院布局設(shè)計得更加嚴(yán)謹(jǐn)。</p> <p class="ql-block"> “崔堂百年枯木新芽,南山千秋清風(fēng)孤云”,翰林院的主人崔燾道光九年中進士,入翰林院,被欽點為庶吉士。歷任河南通許縣知縣、裕州知州、安徽懷慶知府等職。踏入門檻,走過曲徑,一片高大的影壁立在院中,中心一個巨大的“?!笔菍ι钭詈玫淖8!?lt;/p> <p class="ql-block"> 白天的戶部山,有各種小店,賣手工藝品、特色小吃、咖啡館,煙火氣裊裊;晚上的戶部山,整個街區(qū)掛滿國風(fēng)燈籠,燈光映照下,古樸和時尚早已交織,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茶香與花香,將人帶入那個慢節(jié)奏、重人情的舊時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