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五是接財神日,要迎供五路財神,這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tǒng)習俗了。初五是“破五”,這一天,前幾日的戒律都可以破掉了,同時也是商家開店迎新的日子。沒想到,今兒天氣特別冷,不管咋說,也得出去逛逛,感受一下這過年的氣氛。</p> <p class="ql-block"> 在呼市,當然的首選之地就是有名的“大召”了。天氣很冷,街面上的人不多,結(jié)果來到大召就完全不同了,人一下子就多了起來,人們都帶著興奮 ,聚集到了一個地方;門樓上也披上了紅裝,彌漫著張燈結(jié)彩的氣氛。</p> <p class="ql-block"> 說到呼和浩特,就有“先有召后有城”的說法,因為大召寺的建成時間要早于城。1579年,明朝蒙古土默特部的阿拉坦汗開始興建大召,1580年建成,萬歷皇帝賜名“弘慈寺”。1586年,達賴 三世索南嘉措親臨大召,主持了銀佛“開光法會”。</p> <p class="ql-block"> 大召山門位于南邊,上懸“九邊第一泉”匾額。</p> <p class="ql-block"> 阿拉坦汗和夫人三娘子,第二年又共同主持興建了歸化城(呼和浩浩舊城),于是就先有了召(召為黃教寺廟之意)。1640年,清皇太極又重修和擴建大召,賜滿、蒙、漢三種文字的寺額,“弘慈寺”改為“無量寺”。1652年,達賴五世路過呼和浩特,駐錫大召,寺內(nèi)供有銅像。</p> <p class="ql-block"> 來到這里,除了核心建筑大召寺,就是這里繁盛的商業(yè)貿(mào)易活動?!叭侠辖帧比L380米,全部建筑都是明清風格,整條街有古玩、皮革、民俗、百貨等等,100多年來煙火氣息不斷。</p> <p class="ql-block"> 通順大巷就緊挨著塞上老街,巷內(nèi) 匯聚全國各地名吃,走在巷里,人們邊看邊吃,有說有笑,升騰起不一樣的煙火。</p> <p class="ql-block"> 巷內(nèi)的所有酒家、飯店都開了門,老板有說操外地口音的,也有說當?shù)卦挼?;有年長的,也有年輕的。個個臉上都帶著微笑,就像那春風吹上了臉。</p> <p class="ql-block"> 位于大召西側(cè)的月明樓,有著一段傳奇的故事。據(jù)說,康熙皇帝第二次去漠北親征葛爾丹叛亂,返回時駐蹕歸化城。他微服私訪,了解民情到月明樓吃飯,而遇刁難老板后店員接圍的傳說,真?zhèn)尉筒蝗タ甲C了。</p> <p class="ql-block"> 下午的天氣漸冷,手指還凍得發(fā)疆。紅墻外人們不顧寒氣,心中有暖,拍照打卡。這不,搶拍到了其樂融融的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 紅墻一枝梅,凌寒獨自開,笑得開心。</p> <p class="ql-block"> 大召白塔又稱釋迦八塔,紀念著釋加牟尼的八大功德,它與紅墻相伴,藏起了多少歲月的長篇。</p> <p class="ql-block"> 飛檐高翹如翼,誰家堂前燕?看今日民眾不忘歷史文化,喜歡處處人間煙火。守候著廣廈,抱有著希望,歡顏悠長。</p> <p class="ql-block"> 其實,生生不息的就是永不間斷的歷史回響,還有人間煙火。</p> <p class="ql-block"> 天氣是越來越冷,突然向高望去,廣場的腳手架上還有更不懼寒冷的人,原來這是為幾天后的戶外演出做燈光準備,那就記錄下這一刻,盼著更好的明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