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有一個寧靜的地方,它叫色達,色達是藏語,漢語意思是“金馬”。</p><p class="ql-block"> 而色達喇榮的五明佛學院,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有滿山遍野紅房子的地方,則是一個只需瞥一眼,就能讓你感到心靈震撼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五明佛學院位于色達縣的洛若鎮(zhèn)喇榮溝,這里海拔3900米,屬藏傳佛教的寧瑪派。</p><p class="ql-block"> 五明佛學院前身為喇榮寺。1880年,德絳多吉修建一處藏傳佛教寧瑪派的“日追”(修行處)。上世紀80年代,寧瑪派僧人晉美彭措擴建該修行點,創(chuàng)建小規(guī)模講經(jīng)院和禪修院各一座,時有32名學員。到了1993年學員已經(jīng)增加到了2千多人,有50多名經(jīng)師。</p> <p class="ql-block">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紛紛前來學習佛法。經(jīng)過幾十年的發(fā)展,佛學院逐漸擴大,形成了今天宏偉的佛學院景觀,也逐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藏傳佛教學院之一。</p><p class="ql-block"> 1997年,經(jīng)國家批準,喇榮寺五明佛學院成立。</p> <p class="ql-block"> 佛學院的建筑數(shù)量龐大又古樸,規(guī)模遠遠超過藏地一般寺廟。高原草場上,茫茫雪山下。來學佛的人在山間搭建了密密麻麻簡陋的帳篷和木屋,作為自己修行的居所,房屋外形色調(diào)相對統(tǒng)一,都是木制絳紅色小木屋。</p> <p class="ql-block"> 萬萬千千絳紅色小木屋,延綿起伏,蔚為壯觀。那是無數(shù)修行者的付出才鑄就出的建筑奇觀。</p> <p class="ql-block"> 五明佛學院在藏地影響力非常大,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和信前來參觀和朝拜。</p> <p class="ql-block"> 色達佛學院以接納剃度尼姑(藏語:覺姆)為多。</p><p class="ql-block"> 不畏嚴寒,冒雪求學的覺姆。</p> <p class="ql-block"> 大殿修行功課的僧眾。覺姆們的辯經(jīng)大會,現(xiàn)場聲浪傳出很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覺姆的日常</p> <p class="ql-block"> 虔誠的信徒在壇城轉(zhuǎn)經(jīng)祈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夜色下金碧輝煌的壇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漂亮的圖騰</p> <p class="ql-block"> 這個房子里住的一定是個特別愛美的覺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精致的小院子</p> <p class="ql-block"> 站在高處遠眺五明佛學院,密密麻麻的絳紅色藏式平房連綿幾公里,鱗次櫛比、錯落有致,這里住著三萬多出家的僧眾在此修行,每一幢紅色的小木屋都是他們的佳所,這里是信仰的佛國,是靈魂的棲息地,他們逃離世俗的喧囂,選擇避世修行,在這里可能一待就是幾十年,甚至一輩子,這里漫山遍野的紅就是一種治愈的顏色。</p> <p class="ql-block"> 色達佛學院本身就有一種誘人的神秘感,加上漫山遍野的紅房子,視覺沖擊太強烈了,有人稱它為“世界佛國中心”,也有稱譽“靈魂蘇醒的凈土”。</p> <p class="ql-block"> 既然人家已經(jīng)隔絕凡塵俗世,藏在這樣一個高海拔隱蔽偏僻的地方,我們就不要去打攪她們了,給佛教清修人士留一塊凈土吧!</p> <p class="ql-block"><b>小貼士:</b></p><p class="ql-block"> 佛家五明是指工巧明、醫(yī)方明、聲明、因明、內(nèi)明。傳統(tǒng)五明學分大五明、小五明。</p><p class="ql-block"> 大五明是指工巧明、醫(yī)方明、聲明、因明、內(nèi)明。小五明是指修辭學、辭藻學、韻律學、戲劇學、星系學。 </p><p class="ql-block"> 從這個解釋里,我們可以看出佛學院的教學體系是比較接地氣的,有相當部分的實用性和科學性,并不限于神秘的“密宗修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