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又到新年,初一初二迎來送往,拜訪親友,今天在家休整,不由想起記憶中的年味。</p><p class="ql-block">那時過年有熱熱鬧鬧的,也有平平淡淡的,甚至有盼望期待的。</p><p class="ql-block">兒時過年的情景,有一年是最深刻的,至今記憶猶新。那時我八九歲吧,還是70年代初。</p> <p class="ql-block">大年初一的早上,小朋友們都開始各家拜年了,我和妹妹卻圍著縫紉機站著,眼神里充滿了渴盼與期待。媽媽飛快的踩著縫紉機,為我和妹妹做新衣服呢!因為媽媽上班忙,沒時間,過年了,我和妹妹沒有新衣服穿。媽媽心里不忍,初一的早晨辛辛苦苦為我們制作新衣。第一件做好了,我穿在身上,感覺漂亮極了。第二件才是妹妹的,至于兩個弟弟是沒有新衣服的。他們對衣服倒沒什么要求,只要有炮放就高興無比了,但是父母也沒錢為他們買炮,于是他倆就到外面撿人家沒放完,放了一半的炮,過個小癮。</p> <p class="ql-block">穿上新衣服,我才和小伙伴們出去拜年,歡天喜地的。</p><p class="ql-block">想想,那時過年真是簡陋,糖果,花生,瓜子都是稀罕物,糕點也是難得的美食,雞鴨魚肉更是少見,能有白面吃,不吃雜糧都很開心了。</p> <p class="ql-block">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我唯一的精神食糧就是看書,過年也不例外,有時間就窩在家里看書。能借到的書都是破破爛爛,無頭無尾的,像柳青的《創(chuàng)業(yè)史》,趙樹理的《三里灣》,還有《紅巖》《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只要能借到,我都如饑似渴的閱讀,讀完趕快還給同學(xué),好借好還,再借不難。就像《黃生借書說》中的主人公一樣,書非借不能讀也。借書讀,印象更深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年初一早上,兩個小女孩圍著縫紉機看媽媽做新衣服時的情景,這就是我記憶中的年味,一生難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