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晨的江油關鎮(zhèn)煙雨蒙蒙,江油關城關面朝涪江,默默的守護者這方土地。江油關原名江油戍,三國時期歷史陳跡,系劉備入川以后,為防備曹操勢力越摩天嶺南下,于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建立的軍事要塞。蜀漢后主炎興元年(263年),曹魏征西大將軍鄧艾兵出陰平邪徑,奇襲江油戍,蜀漢守將馬邈不戰(zhàn)而降,魏軍長驅直入,攻陷成都,蜀漢滅亡,江油戍因此而天下聞名。此后歷朝歷代,多在此設關戍守,或稱江油關,或稱涪水關,成為蜀北名關之一。</p> <p class="ql-block">原本想早點出發(fā)趕到綿竹市,雨勢不小無法出發(fā),只有耐著性子等了。九點雨下得小了,沉不住氣的我冒著小雨出發(fā)了。</p> <p class="ql-block">昨天還在海拔將近三千米的黃龍鄉(xiāng),如今的江油關海拔還不足700米,想想有點不可思議。雖然下著雨,并沒有寒冷的感覺,反倒是雨水打在臉上,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暖暖的、潤潤的很溫馨。這一段的涪江水流特別的平緩,甚至看不見在流動,水面平靜入鏡,倒映著郁郁蔥蔥的群山。</p> <p class="ql-block">下雨有下雨的好處,重巒疊嶂的群山千山一碧,雨天云霧繚繞,如煙的云霧在山間縹縹緲緲的游走,平淡無奇的山水,有了云霧的點綴,就好像注入了靈魂而變得有了生命一樣。</p> <p class="ql-block">涪江向東流去,道路則向西沿著涪江的一條支流逆流起起伏伏在山中穿行,雨也漸漸停了。陳家壩、馬家道溝這一路風景還算不錯。</p> <p class="ql-block">騎行六十五公里來到512汶川大地震北川老縣城遺址,這里永遠停留在了2008年五月十二號,看著這些廢墟可以想象當時的場面慘不忍睹,汶川大地震嚴重摧毀了北川老縣城,而成為地震中唯一一個整體搬遷的城市,這片廢墟被完整的保存下來,作為地震遺址保留,變成地震博物館。愿逝者安息,山河無恙,人間皆安!</p> <p class="ql-block">再往后村莊鄉(xiāng)鎮(zhèn)多了起來,擂鼓鎮(zhèn)、永安鎮(zhèn)、永昌鎮(zhèn)等等,下雨耽誤了時間,綿竹市到不了了,今天只能到秀水鎮(zhèn)。鎮(zhèn)子很凌亂,是因為老鎮(zhèn)子正在改造,將要拆掉一大部分房屋。在一家川菜館吃晚飯,魚香茄子10元,土豆絲8元,相比在青甘時那真是太便宜了。</p> <p class="ql-block">今日騎行線路:江油關鎮(zhèn)-陳家壩鎮(zhèn)-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擂鼓鎮(zhèn)-秀水鎮(zhèn),路程115公里,爬升700米,新疆行第三階段甘南川北(第19天)累計騎行1474公里,新疆行(第76天)累計騎行7198公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