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們南川人串親戚,一般是大年初二開始的,因為我們哪里有講究——大年初一是不出門的。初二串親戚前是要放幾個炮,然后再出發(fā),過橋是要下車的,而且也要放炮的。</p><p class="ql-block"> 南川人串親戚的方式,本地人是不理解的,凡是沾點親——也就是拐八子親戚都是要去的。本地人走親戚我們南川人也不理解,明明有些親戚關(guān)系并不遠(yuǎn),就是相互不走動,甚至我們說他們有點“薄皮”。時間長了也就明白了,本地人大多是戶業(yè)村,一個村人一個姓,如果按我們走親戚的方式,恐怕僅此一項開支,一般家庭都是難以承受的。而我們南川人大多是山南海北逃荒要飯來的,親戚少也就自然而然地喜歡攀親了。</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串親戚的東西是要經(jīng)過仔細(xì)盤算,盡量買最少的東西,串最多的親戚。一般是四樣?xùn)|西,酒是必不可少的。根據(jù)親戚多少,劃算買幾瓶酒,酒的好壞除了舅家好一點,剩下的幾乎是一樣的。那些年,人都窮,所配的其他東西無非是餅干、罐頭、雞蛋糕。實在窮的,也有過年拿圓饃,八月十五拿糖包子湊數(shù)的。</p><p class="ql-block"> 小時候我是喜歡串親戚的,無論到誰家都有壓歲錢,雖然五角、一塊、兩塊不定,但是收壓歲錢的感覺真美。盡管心里特別想要壓歲錢,還是要假惺惺地謙讓一番的。為了壓歲錢,磕頭的時候很賣力,都能聽見聲響。如果誰家給的壓歲錢少,臉上表現(xiàn)出很開心的樣子,心里卻念叨:真細(xì)目。天真無邪的孩提回憶總是和串親戚連在一起的。</p><p class="ql-block"> 稍微大一點就不喜歡串親戚了。我們南川人串親戚有個規(guī)矩,主家不能讓客人空包包回家,也就是無論你拿幾樣?xùn)|西都不能全留下,哪怕?lián)Q一樣?xùn)|西。而且串親戚時,哪怕你是小不點都會讓你坐在炕上,盤子的主要位置。飯是必須要吃的,七碟子八碗,主家好菜不停地給你碗里夾,熱情地受不了。我總是飯吃后,溜到窗戶根,趁主家不注意,把東西一倒,拔腿就跑,避免了奪東西的環(huán)節(jié),等主家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追不上了。</p><p class="ql-block"> 串親戚也有過尷尬事。有一年去看看舅舅,妗子知道我愛趁人不注意“偷跑”,就把我拿的東西放到柜子蓋的里邊,我個子低夠不著我的包包,又想急著回家,只好告訴妗子我要回家,妗子就把東西往出掏,一邊掏著一邊說:酒留下,其他東西你拿回去吃。我嘴里無奈地說:行。心里卻在想:等包包拿到手,再往炕上一倒。突然妗子問:孬娃,你怎么拿了個空酒瓶。我機靈地說:妗子我是拿空酒瓶玩呢,你能不能給我和點洗衣粉水,我吹泡泡。妗子給我拿了一根麻桿和了肥皂水,我吹著泡泡回家了,其實我心里很清楚是媽媽裝錯了瓶子。后來親戚都夸我聰明,我總是尷尬地笑笑,從此很少承擔(dān)串親戚的重任了。</p> <p class="ql-block"> 南川人串親戚一天一家,由近到遠(yuǎn),先串親戚,再串朋友。從初二一直能串到初十。無論到誰家都是熱熱鬧鬧,七碟子八碗,而且不喝醉一兩個人,就等于沒有串好。</p><p class="ql-block"> 那時候南川人白天串親戚,晚上一個村相互請客,輪著做東。村子不大,一家一個代表,坐的炕上,地上好幾桌,坨盤酒,二鍋頭,地窖老曲,城固特曲……晨鶴煙,三花煙,羊群煙,大號工字……東家喝了西家喝,只喝得鄉(xiāng)情濃如酒,親情厚如山;只喝得一家有事,全村幫忙;只喝得姑娘不外嫁,全村如一家。</p><p class="ql-block"> 如今,人富了,親戚少了。車多了,串親戚的節(jié)奏快了。酒好了,年味淡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