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李紅紅畫端午圖,擺上桌面的有粽子、紅棗、花生、核桃、河南汝瓷瓶、大佛寺茶杯、紫砂壺。用新安畫風筆法,講究線的質感。自然書寫是第一位的。題款字,能說明白這一回事兒。以書入畫,賓老強調的東西。畫是寫出來的,先生賴少其是這樣做的。儒釋道這一思想理論基礎,是新安畫風的力量核心,潛移默化影響每一個畫人。這讓新安畫風更具時代精神。李紅紅水墨畫,畫幅不大,內容不少畫外求之。</p> <p class="ql-block">李紅紅畫鮮花,方法師從先生,毛筆走線定形,再塗水墨顏色,增加意象趣味。新安畫風的時代面貌這樣,在似與不似之間,展現(xiàn)大寫意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張小虎:在問道的路上,寫字畫畫兒的功夫,總要下的多一些。李紅紅平時畫花鳥畫兒,花卉、樹木、古建老房子入畫常見。偶寫山水一幅,一準兒別樣。上追賓老的用筆,近取先生賴少其的線韻,努力表現(xiàn)一股精神勁兒。在畫面上佈滿樸味拙氣,讓厚重之感透過形態(tài),溢出墨氣。自然書寫的一筆一劃,不受物象本身樣貌影響,會重塑所見,把意象留在紙上。張力因飽滿而生,也是畫兒的特點。新安畫風的時代意味,李紅紅身體力行,說的是讓我們畫上見!</p> <p class="ql-block">小中見大</p><p class="ql-block">李紅紅用45X45Cm的生宣卡紙,畫家裡的小玻璃高腳杯、綠蘿、生花生。所畫物象不大,拙趣在線的金石味兒上,好玩兒在玻璃高腳杯的意象形態(tài)上?;ㄉ彩且陨镜牟煌瑯用脖憩F(xiàn)。題款字的自然書寫,把新安書風的特點,也給了不少的交待。整體畫面,也因為5個印章,形成一種張力。李紅紅努力研修新安畫風,追尋賓老的筆墨,實踐先生賴少其藝術,問道而行,還是有不少自己的體會……。</p> <p class="ql-block">李紅紅用筆,走的是新安畫風。筆上的墨,多少,心裡有數(shù)。這樣行筆,墨濃不過份。墨淡仍有墨跡。且宜出現(xiàn)金石韻味。線的均勻程度,有利於勁道的表現(xiàn)。線的運行節(jié)奏,會使墨跡有更多變化。這可以增加線條的表現(xiàn)力。李紅紅對線條的把握,多有自己的體會。這其中不乏對賓老和先生賴少其在用筆上的理解。這一點,曾得到廣州大學問家王貴老的認可。隨意取景入畫,李紅紅也是輕車熟路……。</p> <p class="ql-block">二月二這天早上,在小區(qū)門口,用四尺整生宣,10B鉛筆,把木棉樹的一個局部,畫了下來。二月三,再用大楷毛筆勾線。二月四,在木棉花上塗了朱砂色,花苞塗了三綠。一幅畫的完成,還是花了一些時間的。從構圖開始,取捨看到的木棉樹枝幹花朵。有選擇的塗染顏色,也是取趣,從簡。惜墨如金,在這次創(chuàng)作中,是又一次嘗試。傳承賴少其藝術,以儒釋道文化為理論基礎,會以一筆一墨,一點一劃,努力落實在畫作當中……。</p> <p class="ql-block">李紅紅畫虎,先用線寫出一個形。似與不似之間的,不以象來說明問題。抓住的是別於貓的特點,一種威風上身的狀態(tài)。不太好畫。多見畫虎,太象。不象的,也不在趣味中作文章,少了好多意思。難畫。能差不多,已經算是抓住了些主要的表現(xiàn)形式。是在生的上面走筆,在拙的上面出象。畫熟了不行,容易俗。不會畫,也不行,反反復復出不了樣兒。李紅紅把持了分寸,是不自覺的自然書寫……。嘗試一下,還行……。</p> <p class="ql-block">這花卉圖,是把過年時買的年花畫下來以后的成象。四尺整紙,生宣。今天李紅紅在畫上題了不少字,使這幅畫有了款識。又蓋了印。畫面上不可缺少的東西,說以書入畫,說線的金石韻味兒,說新安畫風水墨色彩的 特點,說款識書法的師古人,說入畫物象的師造化……。一幅畫上要說的東西,應該不少。最要說的還是繪畫的指導思想:以儒釋道文化為理論基礎。很多時候,看書畫的形式內容,追根結底,思想先導,這是最重要的。好多問題出就出在對思想理論基礎的忽視。前段兒時間看微信上,有一條兒中山大學博導陳永正教授說寫詩的問題:不懂得道教,就不會寫詩!太尖銳了!陳教授戲言,這話得罪好多人。是啊,一點兒不假。寫詩這樣,寫書法,畫畫兒,還有篆刻等等,一樣!問題就這么嚴重!光是動手動腳,遠遠不行。問道而行,才是真的可以!我們的頭腦要保持清醒。光傻畫傻寫不行!雖然事兒很難!知難而進?。◤埿』⒃u)</p> <p class="ql-block">新收的小楷筆。有試筆的想法。說動手就動手。盡可能自然一些。能輕鬆的去書寫,寫的怎麼樣,也就是這一次的理論聯(lián)係實際。久久為功。就這麼寫著,變化會有的……。在變與不變中,進取……。</p> <p class="ql-block">過年在家,清閑。想著要動動手,寫一寫字兒。近來常讀于右任草書。也會留意林散之草書。有不少體會。這時候是個機會,把理論的東西,在實踐中體現(xiàn)出來。這次寫的字,是在原來的基礎上,把于右任草書的意味吸收了進來,把林散之草書的味道和合進去。用筆求圓勁更多。線條在偏細的行筆中,柔現(xiàn)剛強。我以為這是學習草書后的一點兒收獲。#儒釋道文化#新安畫風#賴少其藝術館張小虎、李紅紅、張卉卉</p> <p class="ql-block">賓老這幅較晚些時候的山水畫,是眼疾治好後的筆墨跡象。畫面上的秩序清楚。樹木枝葉的筆劃,交待的明白。山石用筆雖然快了一些,仍是一種暢快所至。石上皴擦,隨意性挺強的,把小的草木盡情以行帶草意的筆觸揮寫。慢的筆道,多在房屋和大的樹木石上體現(xiàn)??炻龑Ρ刃纬梢葬岬囊魂幰魂栒f,也從理論上回到實踐當中。我還是更喜歡賓老患眼疾時畫的山水,意味深遠的多,趣味隨筆墨而能更當隨時代……。</p> <p class="ql-block">先生賴少其寫的大展宏圖橫幅書法,大字用筆重寫第一劃,強調了此詞開口的語氣。這一橫的形象,取摩崖書為根據(jù),又有己意。撇劃收勢,捺劃呼應,共同支持橫劃的左右疏展開張。展字的下半部分,以形態(tài)帶動,近大字以合為一詞。宏字應合本身含意,在隸書獲取形之體,成左右開合狀。圖字寫的小了。如能大些,鬆的視覺效果會更好?,F(xiàn)在也有趣味。在於內部結構的密和外部框架的疏活。這圖字,還是耐看和有味道兒的……。先生的款識也是很有讀頭兒。原廣東書協(xié)主席陳永正教授,兩次當我面說,賴老的行書好!是啊,先生行書取二王筆意,又不乏宋元明清民國時期書法之典型,包含新安書風之精神。先生的行書真的好!咱新安書風,黃賓虹賓老之後,有林散之草書,這時代稱草聖。再看先生的書法,傳承了賓老一脈書風是一說,更把行書別樣寫出,匯合嶺南風氣,抒南北氣韻,在柔勁中張顯剛勁,以柔取勝,領會了賓老說的,在太極圖裡汲取秘訣……。</p> <p class="ql-block">賓老這幅畫兒,是他生命中,最後一個階段的絕響??梢詮挠霉P上看到:線的勁道,在方折中外露。圓處,以柔化相諧,與方筆呼應。幹筆的應用,也非常明顯。濕筆很少,多是依賴墨中水份體現(xiàn)。這走筆澀行,也造成枯老狀態(tài),見生命在燃燒過程中,未盡前的火力。筆跡線行,在畫面的逆勢更強。因為取拙,畫面樹木、山石等,都處在一種慢節(jié)奏的空氣當中,如一老者之精神面貌,形以外,精氣神貫穿。柔筆刻劃了山石樹木如童孩肌膚一樣的表現(xiàn)存在。剛筆則顯示了山石樹木如老人堅硬骨胳的身軀。有生命的物象,在畫面中得到大美的讚揚!</p> <p class="ql-block">這速寫,得先講用筆。從一開始學畫速寫,就要認準種用筆方法。無法,下筆也沒目的。抓個形,得一個表面東西。這表現(xiàn)形以外的,跟有感而發(fā)有關係的,還是如何走線。走在用筆的路上,這速寫便是朝一個目標去了。沒有筆法的速寫,雖然有個與別人不同的樣貌,表現(xiàn)力是出不來的。速寫要用功,這功,在用筆上……。這關乎認識,取傳統(tǒng)美學之大美一說,再努力實踐……以速寫的形式……。</p> <p class="ql-block">這速寫,一畫就是將近55年了。十五歲開始的。那年我在邢臺二中讀書。一天,我的初中班主任苗國卿先生找到我,說教我畫畫兒。我不知道苗老師不會畫畫兒。我說好。那以後,我會常找時間問學苗老師。老師每次就是在椅子上一坐,說畫吧……。我是硬著頭皮畫的。畫前,老師會講註意什麼。畫了以後,老師也會講再怎麼樣。老師就這麼說著,我就這麼一直畫著……。開始多用鉛筆。有時間就畫慢一點兒的,時間少,就畫快一點兒。天天堅持。身上啥時候都有一個白紙小本本。那年代買不到小白紙本的。我家在報社,才有這采訪本用。轉眼到了1974年底,特招入伍,到了軍隊,這才離開我的繪畫啟蒙老師苗國卿先生。在軍隊,也堅持畫速寫。多利用休息時間。到了1984年底,從海南軍區(qū)調到廣州的第一軍醫(yī)大學,第二年時,有機會認識了梁照堂老師,速寫照畫,把書法學習和水墨畫的學習抓了起來。梁老師教學有方,我吃的可是獨食!感恩兩位先生的同時,又要說到先生賴少其。在先生從安徽離休回到廣州的第二年,我跟上了先生。書法和水墨畫的學習,又有了再提升的條件。很快又認識了在省書協(xié)工作的王楚材老師,他願意收我這個學生。在廣東書壇,阮退之先生、麥華三先生、朱庸齋先生,成了我的師爺。書法和水墨畫的學習,一步步深入……。這鉛筆速寫鋼筆速寫,算上毛筆速寫,應該說沒停手過,一直到現(xiàn)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