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幾個人坐那兒正聊的開心,“咳、咳、咳咳”,我身旁的這位突然咳嗽起來,雖然都戴著口罩,我還是趕快挪了地方。過了一會兒,那位又咳嗽起來,而且抹下口罩扭頭吐了一口痰。這下我再也坐不住了,借故起身走開。</p><p class="ql-block"> 也許不懂得許多疾病皆為飛沫傳播,她便<span style="font-size:18px;">沒覺得那么隨意有什么不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夜里一如既往的失眠,一些常見的不文明行為,幻燈片似的一件件從眼前飄過,于是,就有了訴諸筆端的想法。</span></p> <p class="ql-block"> 正在城中路邊買紅薯,忽然聽有人“哎”了一聲,問道:“哪條路能到縣醫(yī)院?”身旁挑揀紅薯的兩個人相互看了一眼沒作聲。見狀,我告訴她:“繼續(xù)向東,前邊路口向左拐,走二三百米就能看見。”</p><p class="ql-block"> 她走遠了,身旁這倆取笑我:“問路呢,連點禮貌都沒有,還‘哎、哎’地。你給她甭說,讓自己尋去?!蔽倚α耍肫鹉衬甏和碛幸粋€小品,好像叫"問路"。被問的老大爺冷漠的告訴其人: 直走,然后左拐,左拐,左拐。剛才問路的這位和小品中三個左拐后又回到起點的那位司機如出一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晚飯后在小區(qū)散步,看到個別撿廢品的老人,從垃圾桶里拿出一袋一袋的垃圾,把有回收價值的挑揀出來,剩下的就隨地丟棄,因此,地面上總是亂糟糟,臟兮兮的,如同路上時不時出現(xiàn)的寵物糞便一樣,讓人心生厭惡。</p> <p class="ql-block"> 今兒既然聊的是專題,便不妨把自認為的不良習慣,列舉如下:</p><p class="ql-block"> 1. 新聞沒少報道高空拋場造成嚴重后果的事例,可至今這種現(xiàn)象依然存在。</p><p class="ql-block"> 有的人也不知是惰性使然,還是思想意識問題,總要把垃圾等不用的廢物,從樓上窗戶扔下。有的把洗的衣服不擰干甩干,就直接從水里提出來掛在窗戶外的晾衣架上,任憑水滴滴嗒嗒,淋濕樓下鄰居晾曬的衣物,逼得走過的路人繞道而行。</p><p class="ql-block"> 2. 不管是聚會還是婚宴,為挑選愛吃的菜肴,用自己的筷子在盤子里翻來撥去。假如其是傳染病患者,這種舉動導致的后果,可想而知。退一步講,即使是健康人,沾滿你口水的筷子在盤子里這樣一攪和,別人還怎么吃得下?</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還是很贊賞<span style="font-size:18px;">既衛(wèi)生又文明</span>的國外分餐方式。</p><p class="ql-block"> 3. 與朋友正談著事情,被第三者無端插話打斷時;被用食指指向你時;向你咨詢,卻不等你解答完就突然轉移話題或轉身離開時,這種看似微不足道,實則缺少禮貌的行為,假若你遇到,還能心情愉快嗎?</p><p class="ql-block"> 4. 公共場所吸煙、咳嗽、打噴嚏、吐痰,遭到別人指責,不但不檢討自己,竟還大言不慚:“這是公共場所,公共場所就是想干啥就干啥!”呵呵!硬生生的把公共場所理解為私人空間。</p><p class="ql-block"> 5. 大白天隨地小便。我們小區(qū)就有這等把綠地當廁所的人。有老年,也有較之年輕的。不只有男,而且有女。當然了,女的不似男的明目張膽,而是在樹木、灌木的后邊兒,或者樓房的犄角旮旯,受“災”最嚴重的要數(shù)13號、16號樓?!懊髅髦徊钌蠘蔷瓦M家門了,為啥非得要在外面……?”幾個人閑聊時,我曾問過這個問題?!盀榱瞬焕速M自家的水?!贝丝蹋艺嬗兄该佬瞻堰@些人曝光的沖動。若如此,看他們以后還好意思不!算了,免得人家反告我“侵犯隱私”。唉!真讓人無語。</p><p class="ql-block"> 6. “你手指頭上是不是抹了蜜?”若看到有人舔著手指一張張的數(shù)紙幣,我真想脫口而問。錢幣流通經(jīng)過了無數(shù)只手的中轉,沾染了多少細菌、病毒,無需顯微鏡也眾所周知,可是,有這種習慣的人并非個例。也許,錢的魅力讓人忘忽所以,包括衛(wèi)生與健康。</p><p class="ql-block"> 記得有一次,我在銀行看著柜員使用驗鈔機,隨著“刷刷刷”的驗鈔聲,仿佛看到錢幣上的細菌騰空而起,又落下。我說:“你們上班兒最應該帶著口罩!”那姑娘笑了笑:“阿姨,你說的對!可是銀行都不讓戴?!?lt;/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進出掛有塑料門簾的商場時,不妨轉頭看看,以免急于放下的簾子打到身后緊跟的人;</p><p class="ql-block"> 在室外聊天時,盡可能降低音量,不要影響他人。因為,白天可能有上夜班的正在家休息,傍晚,有孩子們在家學習;</p><p class="ql-block"> 在別人身上拍拍打打時,先想一下對方是否介意你剛剛翻過垃圾桶的手;</p><p class="ql-block"> 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掩住嘴巴,吐痰在紙巾上,然后扔到垃圾桶里。這個易如反掌的動作,應該人人都會。</p><p class="ql-block"> 諸如此類<span style="font-size:18px;">生活中的細枝末節(jié),看起來很微小,可是,真的能折射出一個人的教養(yǎng)與素質。</span></p> <p class="ql-block"> 文明源自點點滴滴,習禮以修身,文明顯教養(yǎng)。新春就要到了,讓我們摒除陋習,以一個有素質的文明人姿態(tài),昂首跨進亊事如意的乙巳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