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春風又吹紅了花蕊,你也已經(jīng)添了新歲……”這是春天的歌;“直到那??菔癄€,難忘初戀的情人……”這是冬天的曲。<br><br>喜歡《新民晚報》上的一首小詩《詠水仙花》:<br><br>名花來遠道,相伴守殘冬。<br>翠袖珊珊骨,黃冠淡淡容。<br>那堪仙模樣,偏對老龍鐘。<br>時聞香細細,似述恨重重。<br>繞屋風聲惡,圍爐茶味濃。<br>旅人驚歲暮,大地尚冰封。<br>故國憑高枕,友邦未息烽。<br>世間多范叔,待聽報春鐘。<br><br>春節(jié),是美食的集結,也是精神的歡宴。一季冷冬,多少隱忍、堅持;三春佳景,無限生機、活力。笑聲朗朗,人生終究不甘寂寞;家家團圓,世界畢竟屬于美好。舉觴共歡,醉里感恩造化;畫筆細描,人間著實耐看;瞻望回首,淋漓盡致;地老天荒,了無遺憾!<br><br>以下是簡評:<br><br>魏繼忠草書,俊逸不群。端木大雄的春聯(lián),靜氣和喜氣。馮海生書毛澤東詞,恭謹婀娜,筆墨風流。高亞東,筆開新意,精氣神聚。何俠齋,《心經(jīng)》,綠蔭菩提,風過袈裟;《福》,筆挾新春意,氣貫經(jīng)石峪。胡國光行草,灑脫不羈。胡世昌的歐楷,清朗有神。凌熙康草書《江南春》,揮灑自如,大家風范。劉為群小楷輕靈。孟祥海的春聯(lián),春蚓秋蛇,暖意涌動。錢啟華的字,勁筆濃墨。<br><br>朱惠忠的石刻,靈蛇獻瑞。<br><br>李德榮的奔馬,彪悍。馬昭銀的《太行山老嫂》系列,形神具備,躍然紙上。趙銳的《靈蛇獻瑞》,精美典雅。張承美的《觀瀑圖》,氣勢恢宏,別有洞天。陳長根的《辰龍》《巳蛇》,筆走龍蛇自如境,天罡地煞下凡來。<br><br>孫汝玨的山水,奇松俯首,扁舟勇上。她的《觀魚》,清逸瀟灑。曹連順的《河繞山城》,爽然詩意。陳錦文的《江城送春》,嵯峨崢嶸,氣勢不凡。陳蔻棣的《人生三樂》,愜意禪境。陳月珍的花鳥,春意靈動。褚玉娣的《早發(fā)白帝城》,構圖取舍有度,別具一格。牡丹,清清爽爽,牡丹精神。戴偉廉的《靈蛇圖》,富于清韻。戴筱華的花鳥,春光旖旎。翟淑潔的《喜上梅梢》,梅清鵲靈。高亞東的牡丹,花如美人。孫茜的《荷》,夏意濃郁。汪國秀的山水,萬里山川,不盡風流。王恒德的竹鳥,靈穎。<br><br>衛(wèi)疆的山水,懷戀景物;人物,賀歲心情。吳玉平的山水,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徐聯(lián)和的花鳥,荔枝甜,小鳥穎,蜜蜂忙;山水,清遠嫵媚。薛梅娣的水彩風景,秋冬心情。俞秀智筆下的愛建園,和諧家園。張慧芬的《聽琴圖》,古韻盎然。張思的山水,畫筆細柔,山川冷峭。趙煥文的《漓江漁筏》,生趣,感人。趙連芳的人物、山水,憧憬隨月明,山巒與云浮。朱仁可的花卉,嬌花靈蛇同框,難得。<br><br> <b>詩詞篇</b> <div><b><br></b></div><b>傲雪寒梅風骨剛</b><br><br>李自勤<br><br>天寒地凍白絮飄,斗艷百花各自凋。<br>唯獨臘梅凌雪放,不言風骨自清高。<br><br><br><b>歡天喜地送龍年</b><br><br>李自勤<br><br>鬧市無聞爆竹響,偶見商家貼對聯(lián)。<br>又是一年佳節(jié)到,歡聲笑語送舊年。<br><br><br><b>贊李德榮老師<br></b><br>俞秀智<br><br>徐匯畫壇一俊賢,德榮師長藝峰巔。<br>老年聯(lián)會傾心血,書畫同修繪錦篇。<br>和藹待人如暖日,有方領導似清泉。<br>會員敬愛聲名遠,墨韻飄香歲月綿。<br><br><b><br>訪楓涇鎮(zhèn)五星村農(nóng)家書屋<br></b><br>何俠齋<br><br>郊原蒼翠沐朝暾,河道彎彎記憶存。<br>朗朗書聲尋出處,行車已到五星村。<br><br><br><b>蛇年畫蛇<br></b><br>何俠齋<br><br>鳴簫又鼓箏,捉筆寫升卿。<br>主客皆稱好,朝前曲折行。<br><br><br><b>歲尾感悟</b><br><br>孫茜<br><br>春去秋來寒至暑往,<br>四季輪回又是一年。<br>朝若青絲暮成霜雪,<br>昨日孩童今近耄耋。<br>山河依舊日月常新,<br>人生苦短轉眼暮年。<br>老尋所樂琴棋書畫,<br>不求名利信手涂鴉。<br>線上交流點贊互夸,<br>心存快樂青春煥發(fā)!<br><br><br><b>詩詠藝術家(連載·古代部分)</b><br><br>張承美<br><br>5. 張璪(唐代)<br><br>水墨山水韻味濃,(1) 雙管齊下畫勁松。(2)<br>外師造化客觀象, 中得心源主觀統(tǒng)。(3)<br>泉噴瀑吼江山秀,(4) 生枯煙霞勢凌風。(5)<br>氣韻生動氤氳氣, 曠古絕今話張通。(6)<br><br>注:<br>1)水墨山水是唐代王維、張璪所創(chuàng),稍晚些的張璪更勝一籌。<br>2)傳說他雙手握筆,也有說他一手握雙管筆畫松樹,兩支筆產(chǎn)生出“生、枯"筆趣兩種不同效果,畫松別有一功。<br>3)“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句名言,是張璪藝術思想的主要表現(xiàn)。即“道法自然",以自然造化為師,繪畫是人內(nèi)心領悟的體現(xiàn)。這兩句,指客觀景象和主觀統(tǒng)一。<br>4)他的畫很逼真,他畫的山水可看到泉的噴涌之勢,可聽到瀑布吼的響聲。<br>5)生、枯:是指他畫松時雙管齊下,一管畫生枝,一管畫枯枝,生動活潑,有凌風煙霞之勢。<br>6)張通:張躁又名張通。<br><br><br><b>在遺落的江南秋色里,說再見!</b><br><br>吳麗珍<br><br>歲末的江南水鄉(xiāng),<br>已跨入冬的門檻。<br>然,即將逝去的2024,<br>注定是不尋常的一年。<br><br>姑蘇城里,<br>此刻,丹楓飄逸如燃。<br>古色古香的蘇州園林,<br>湖光山色,曲徑通幽,<br>無不留下楓葉的秀麗身段。<br>初冬的風吹來,<br>枝上的每一片葉子,<br>隨風搖曳,起舞翩翩。<br><br>如果說,<br>建筑是凝固的音樂,<br>那楓葉,便是跳動的琴鍵。<br>如果說,<br>園林是一幅濃縮的山水畫,<br>那楓葉,<br>顯然是一首靈動的詩篇。<br><br>漫步杭州西子湖畔,<br>儼然是一片深秋景觀。<br>冬日暖陽高照,<br>微風吹得游人醉,<br>小船悠哉不思返。<br><br>聞名的靈隱寺,<br>朝圣者絡繹不斷。<br>遠遠望去,<br>年逾千載的銀杏樹,<br>在夕陽下金光閃閃。<br><br>何止蘇杭,<br>在每一個隨處可見,<br>山清水秀的江南,<br>初冬時節(jié),秋色如畫,<br>遠山朦朧,白云悠悠,<br>銀杏在吟唱,紅楓一望無邊。<br><br>2024年,<br>極不平凡的一年。<br>我們親歷過,<br>春夏的風風雨雨;<br>在歲末的深情里,<br>讓我們一起<br>向即將過去的2024,說再見!<br><br> <b>書法篇</b> 魏繼忠<br>龍騰四海福星照,蛇舞九州鴻運來。 魏繼忠<br>王安石《梅》<br>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br>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李自勤<br>一元復始,萬象更新。<br>——乙巳春節(jié) 李自勤<br>福壽 趙銳 岳魯<br>大寒<br>大寒唯緣新筍繼,寒貞獨有老松知。 岳魯<br>原創(chuàng)春聯(lián)<br>上聯(lián):金蛇舞韻迎新歲<br>下聯(lián):銀發(fā)揮毫繪年華<br>橫批:時光鎏金 陳紀先 陳錦文<br>王維《鳥鳴澗》 戴偉廉<br>讀書能益智,寬厚可修心。 端木大雄 馮海生<br>毛澤東《沁園春·雪》 高亞東<br>元旦開筆,萬事大吉。 何俠齋<br>心經(jīng)(節(jié)錄) 何俠齋<br>福 胡國光<br>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br>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lt;br>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胡國光<br>古詩四首 胡世昌<br>孟浩然《田家元日》<br>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br>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nóng)。<br>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br>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康德良<div>靈蛇賀歲</div> 梁權仕<br>賈島《尋隱者不遇》<br>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br>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廖占峰<br>獨釣漁人冷不知,終南陰嶺露奇姿。 林菊 林菊 凌熙康<br>杜牧《江南春》<br>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br>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劉為群<br>《詩經(jīng)·周頌·豐年》<br>豐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廩,萬億及秭。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降??捉?。 孟祥海<br>春風送暖蛇年好,瑞氣盈門鵲語香。 錢啟華<br>杜牧《山行》 錢啟華<br>神州溢彩稱盛世,華夏似錦賀前程。 邵前<br>春隨香草千年艷,人與梅花一樣清。 施惠彬<br>毛澤東《卜算子·詠梅》 是冬林 王德中 吳冬梅<br>雍陶《題君山》<br>風波不動影沉沉,翠色全微碧色深。<br>疑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div>(竹箔書法)</div> 邢企灝<br>范仲淹《岳陽樓記》 趙連芳<br>路行千里知進退,書讀萬卷明是非。 趙連芳<br>李清照《蝶戀花》<br>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br>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 <b>篆刻石刻篇</b> 朱惠忠 朱惠忠<div>恭賀新禧</div> <b>繪畫篇</b> 蔣守東<div>貓</div> 李德榮<br>老驥伏櫪 馬建國<br>冬 岳魯<br>蛇年財運 馬昭銀<br>太行山老嫂(之一) 馬昭銀<br>太行山老嫂(之二) 王仲一<br>秀谷松泉自成音 趙婉清 趙銳<br>靈蛇獻瑞 鄭芳雯<div>鳴春</div> 吳冬梅<br>相伴(竹箔畫) 張承美<br>觀瀑圖 張承美<div>迎春</div> 陳長根<br>辰龍 陳長根<br>巳蛇 陳永綏<div>溪水清清</div> 楊學揚<br>常青 邵前<br>山山水水 孫汝玨<div>月涌大江流</div> 孫汝玨<br>觀魚 蔡斯媛<br>壽桃 蔡斯媛<br>詩酒年華 曹連順<br>河繞山城 陳錦文<br>江城送春 陳蔻棣<br>人生三樂:自得其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 陳錫琴<br>晨嵐浥湖色,青山染白霧。 陳月珍<br>山靜楓葉紅,秋清泉氣香。 陳月珍<br>福壽康寧 褚玉娣<br>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br>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br> 戴偉廉<br>靈蛇圖 戴筱華<br>迎春接梅,萬象更新。 翟淑潔<div>喜上梅梢</div> 伏瑪玲<br>江南春曉 高亞東<div>寒梅</div> 高亞東<br>恭賀新禧,繁花似錦。 華武菊<br>富貴平安 梁權仕<div>廣場舞</div> 梁權仕<br>老夫婦協(xié)力栽新花 呂圣瑛<br>春山晴靄 倪偉城<br>秋山紅樹景幽艷,時雨涌泉自天際。 沈愛玲<br>清香滿乾坤 孫茜<br>醉春風 孫茜<br>荷(油畫) 汪國秀<br>嵐翠接云云不住,小澗瀑泉如濺珠。 王恒德 衛(wèi)疆<div>溪山煙雨</div> 衛(wèi)疆<div>恭賀新禧</div> 吳珂英 吳申華<br>聲喧谷底 吳玉平<br>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 徐聯(lián)和 徐聯(lián)和<br>落落疏林遠遠山,無波有水帶前灣。 薛梅娣<br>秋(水彩畫) 薛梅娣<br>冬(水彩畫) 嚴寶貞 俞秀智<br>美麗的家園·愛建園一景 張慧芬<br>聽琴圖 張思<div>關河一望蕭索</div> 趙煥文<br>漓江漁筏 趙連芳<br>憧憬未來 趙連芳<br>晨霧山丘翠,農(nóng)家清幽多。 朱秋萍<br>群芳斗艷,百業(yè)爭雄。 朱仁可<br>丹瑞蛇祥 <b>協(xié)會活動(兩次)</b> <b>岳魯:參加上海浦西七區(qū)十九街道書畫聯(lián)展</b> <b>岳魯:祥瑞八蛇</b> <b>馬昭銀:《萬山紅遍》(120×88cm,冰凍畫)</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