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是我在職工作的最后一年,選擇55歲退休,去追求我想要的寧靜的讀讀寫寫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6月份,我認真讀完了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后我的心中久久回蕩著那片土地的神秘與滄桑。我仿佛跟隨那位飽經風霜的老人,一同穿越了鄂溫克族的百年歲月。額爾古納河右岸的森林、馴鹿、希楞柱,構成了一幅既原始又美麗的畫卷。我更看到了他們對自然的敬畏與依存,每一次的狩獵都是與自然的對話,每一只馴鹿都是他們生命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這個民族的故事里,有太多的愛與痛。愛情如林間的清風,真摯而純粹;親情似溫暖的爐火,默默守護著彼此。然,命運的無常又讓他們歷經無數的生離死別,每一個離去的身影都讓人痛心不已。</p><p class="ql-block"> 這本書不僅僅是一個民族的史詩,更是對人性、對生命的深沉思考。它讓我明白,無論世界如何變化,有些東西永遠值得我們銘記和珍惜。它就像一首悠揚的長歌,在我的心中久久回蕩,余音不絕。</p><p class="ql-block"> 本書的核心主題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通過描述家族成員在河流右岸的生活點滴,表現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緊密聯系。在大自然的懷抱中,人們敬畏它、依賴它,也與它和諧相處。作品中對自然景色的描繪細膩而富有詩意,如清晨的陽光、傍晚的炊煙、四季的變換等,都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9月份在潤澤園隨晗月老師跟聽潤澤日講 ——《大學》</p><p class="ql-block"> 《大學》是一部蘊含深刻人生哲理和修身治國的經典著作。</p><p class="ql-block"> 《大學》強調了“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的宗旨,這是儒學的核心思想。它告訴我們,人應該追求道德的完善,關心民眾的福祉,并努力達到至善的境界。這不僅是個人修養(yǎng)的要求,也是社會進步的動力。</p><p class="ql-block"> 《大學》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八目,闡述了實現“明明德”的具體途徑。這八目既包括了個人修養(yǎng)的方法,也涵蓋了家庭、國家乃至天下的治理之道。</p><p class="ql-block"> 格物致知,意味著要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質,通過學習和實踐獲得真知。</p><p class="ql-block"> 誠意正心,強調內心的真誠和正直,為人處事的準則。</p><p class="ql-block"> 修身齊家,要求個人修養(yǎng)和家庭和諧,以實現國家的安定。</p><p class="ql-block"> 治國平天下,則是將個人的修養(yǎng)和家庭、國家的治理擴展到整個社會,追求社會的和諧與進步。</p><p class="ql-block"> 《大學》強調了“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的道理。這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有其內在的規(guī)律和發(fā)展的過程,我們要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按照正確的順序和步驟去行事。</p><p class="ql-block"> 《大學》還強調了“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的重要性。這意味著,我們要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和追求,堅定自己的信念,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寧靜,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功。</p><p class="ql-block"> 總之,聽《大學》的講析讓我明白了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以及如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余生將以《大學》的智慧為指引,努力成為一個有道德、有修養(yǎng)、有擔當的人。</p> <p class="ql-block"> 11月份跟隨光嚴老師一直行走在學習《論語》的路上……</p><p class="ql-block"> 正如光嚴老師所說:</p><p class="ql-block"> 先讀《大學》以定其規(guī)模。</p><p class="ql-block"> 次讀《論語》以立其根本。</p><p class="ql-block"> 通過讀《大學》發(fā)現:原來我也有一顆大人之心。</p><p class="ql-block"> 再通過《論語》,跟隨孔子的腳步來去開發(fā)更多的美德,讓自己也能夠靠近一個仁者、智者和勇者,去體會那種不憂、不懼、不惑的人生境界。</p><p class="ql-block"> 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君子之風,山高水長。</p><p class="ql-block"> 2025我將繼續(xù)追隨潤澤日講,繼續(xù)走進《論語》的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