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民樂一中八十周年校史序文 </p><p class="ql-block"> 民樂一中 張崇文</p><p class="ql-block"> 盛世修史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先賢走過的路,為后人更高的發(fā)展提供了經(jīng)驗和借鑒。因此,中華民族歷來重視修史。欲知大道,必先為史。回望來時的路,不忘走過的路,才能使明天的路走得更好更遠。今天出版發(fā)行民樂一中八十周年校史,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實在是一件值得可喜可賀的事,故作文以記之。</p><p class="ql-block"> 民樂一中自1944年創(chuàng)立至今,已走過了風雨八十載。遙想民樂一中成立時,正是國事板蕩,中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之時。民樂社會賢達、地方仁人志士,為開啟民智,為國儲才,挽救民族危機,扶大廈于將傾之機,毅然決然創(chuàng)辦民樂一中,其心可鑒天地,名垂青史,光焰萬丈長!</p><p class="ql-block"> 殷憂啟圣,多難興邦。學校創(chuàng)立之初,師資匱乏,經(jīng)費奇缺,但以李興俊校長為代表的一中人,篳路藍縷,憑著不凡的見識、超人的勇氣、過人的智慧和社會賢達的支持,在艱難困苦中,破天荒在玉皇廟的舊址,開啟了民樂一中的歷史。在辦學期間,有民樂縣縣長張聲威禮賢下士,廣求人才的美好故事,有滬上著名畫家李丁隴先生感于民樂教育經(jīng)費奇缺而義賣國畫雪中送炭的義薄云天,還有地方鄉(xiāng)紳關(guān)心教育、捐資助學的歷史佳話;更有民樂一中學子感念老校長李興俊鞠躬盡瘁病逝于講臺,師生40多里抬棺送行的感人場面。這些動人的故事,或流傳于民樂大地的老百姓之口,或刻碑立傳于民樂一中的校園長亭,供后來人憑吊</p> <p class="ql-block">敬仰??赡苓€有些感人奇聞軼事可能已淹沒于歷史風塵之中,有待后來人去發(fā)揚光大。因此,民樂一中從一開始辦學起,就攜帶了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基因,民樂人民的深情厚誼和社會各界的殷切期望。學校的發(fā)展就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緊連接在一起,同時代同頻共振,深深打上了時代烙印。經(jīng)過八十年的櫛風沐雨,辦學理念與理想顯得更加清晰,那就是開啟民智,賡續(xù)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脈,為國育人,培養(yǎng)社會國家所需的棟梁之才,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增磚添瓦。</p><p class="ql-block"> 回望民樂一中的悠悠歲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民樂一中從建校至今,櫛風沐雨,朝乾夕惕,已經(jīng)走過了整整八十個春秋。遙望八十年,彈指一揮間。民樂一中走過的風雨歷程中,五易校名,從最初的民樂縣初級中學到今天的甘肅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走過六個不平凡的時期,但始終金聲木鐸,弦歌不綴。一代又一代一中人始終不忘讀書報國的歷史使命,把先賢對讀書人的要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融入到時代與祖國發(fā)展的需求之中,形成了民樂一中新時期鮮明的辦學理念:給每個學生以希望,讓每一個體都發(fā)展。這樣的理念使民樂一中沿著正確的辦學方向,闊步前行。長期的辦學過程,積淀了深厚的人文歷史,凝結(jié)在“自強不息 厚德博學”的八字校訓中,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功不唐捐,玉汝于成積淀了深厚的人文歷史,這是一中師生再續(xù)華章、再攀高峰的亮麗底色。民樂一中八十年走過的曲折歷程就是一部自強不息,不斷追</p> <p class="ql-block">求卓越、超越自我,實現(xiàn)夢想的歷史。由小到大,從一座破廟中立校,在改革開放中迅速發(fā)展壯大直到今天一校兩區(qū),東校區(qū)占地162.5 畝,建筑面積72351.98平方,西校區(qū)占地226畝,建筑面積57410平米的現(xiàn)代化古典園林化學校:由弱到強,從全校師生不足百人到今天115個教學班,學生6548人,教職工492人,每年為國家大中專院校輸送畢業(yè)生達2000多人次以上。最盛時全校師生逼近八千人規(guī)模的隴原第一大校;從偏局一隅、籍籍無名到今天放眼全省教育界,河東教育看兩寧(會寧、靜寧),河西教育看兩民(民樂、民勤)的喜人局面。特別是近30年以來,民樂一中的高考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十年三狀元(2010年金友祥文科第一名,2015年王復英理科第一名,2020年楊婷婷文科第一名,)從1998年王玉璘考入清華大學以來至今,民樂一中已有65名學子考入清華北大的驕人業(yè)績。一本上線率近三年來一直保持在千人以上,實現(xiàn)了中國凡有大學處皆有民樂一中學子讀書身影的良好局面,兌現(xiàn)了新時期縣委、縣政府對人民的莊嚴承諾: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民樂一中的教學成績?yōu)榭h域高中的辦學樹立了光輝的榜樣。民樂教育是民樂對外宣傳的一張亮麗的名片,民樂一中成為家鄉(xiāng)父老的驕傲,被人們譽為桑梓之光。</p><p class="ql-block"> 2000年對民樂一中的發(fā)展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這一年,他被甘肅省教育廳命名為“甘肅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是甘肅省首批14所“示范性普通高中”中唯一一所縣級中學。民樂一中的歷任領(lǐng)導、師生求實創(chuàng)新,勇攀高峰。各種榮譽紛至沓來,民樂一中先后被國家、省、市、縣表彰獎勵,被一些名牌大學命名為優(yōu)</p> <p class="ql-block">秀生源基地,師生獲獎不計其數(shù),載譽盛況空前。在2022年,張國定校長被選為甘肅省第14屆黨代會代表,亮相于寧臥莊大禮堂全省黨代表大會現(xiàn)場,以教育系統(tǒng)的優(yōu)秀代表發(fā)言,獲得掌聲陣陣,這是我校歷史上的高光時刻,更是民樂教育史上的驕傲。</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砥礪奮進,守正創(chuàng)新凝聚了磅礴的精氣神,追求卓越,超越自我,這是民樂一中不變的精神氣質(zhì)和潛在品質(zhì)。所有這些成就、榮譽和輝煌都激勵著民樂一中師生進一步守正創(chuàng)新,砥礪前行,書寫一個又一個更加輝煌的未來。</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的久久為功,綿綿發(fā)力,民樂一中人只爭朝夕,奮發(fā)有為,用自強不息、厚德博學的深厚滋養(yǎng),在民樂大地的教育史上書寫了一個又一個傳奇,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八十年至誠報國,為黨育才,為國育人,聲播隴原大地,輝煌業(yè)績溫暖了一代又一代民樂人民的心。您是開在祁連山下的教育園地的一朵奇葩,常開長盛。</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的胸懷大者為國為民、立德樹人、培根鑄魂,您用厚重的人文歷史,教育家的情懷與精神,啟智潤心,含英萃華,溫暖了一代又一代祁連山下的民樂一中學子。</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來以文化人,春風化雨匯成了涓涓細流滋潤了每一個一中學子干涸的心田,這是一中學子內(nèi)心強大、精神豐盈的力量源泉,更是一中莘莘學子眼里有光,腳下有路,去追逐更大舞臺和世界的難忘人生驛站。您是一中學子走向外面精彩世界的跳板,夢想起航的加油站。您是異鄉(xiāng)他地一中學子遙望家鄉(xiāng)溫暖的燈塔,更是一中學子把酒話詩書田園時心靈休憩的港灣。</p> <p class="ql-block"> 八十年,對人的生命而言,已至暮年,但對胸懷千秋偉業(yè)、百年樹人的民樂一中而言,驕人的事業(yè)就像一幅歷史的長卷才徐徐展開。遠去的80年,對民樂一中而言,是過往、是歷史,但更是創(chuàng)造新輝煌事業(yè)的華麗序章。今天的母校每天迎接新的朝陽,面對新時代的召喚,民樂一中人一定去圓更大的夢想,去創(chuàng)造更加光榮的歷史。</p><p class="ql-block"> 祁連山下好風光,民樂子弟多才俊。對歷史最好的致敬就是創(chuàng)造更加輝煌燦爛的歷史。病樹前頭萬木春,沉舟側(cè)旁干帆過。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民樂一中人一定會秉持教育家的精神,向四有好老師看齊,在六個方面下功夫,讓一中學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讓更多的一中學子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河山!</p><p class="ql-block"> 今日民樂大地流光溢彩,風卷紅旗如畫。愿母校沐浴盛世之光,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用奮進之筆,蘸滿八十年厚重的人文歷史墨汁,在民樂大地上再繪一段更加輝煌燦爛的畫卷,裝點此江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