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jié)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fā)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jié)氣被正式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及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二十四節(jié)氣是歷法中表示自然節(jié)律變化及確定‘十二月建’的特定節(jié)令。一歲四時,春夏秋冬各三個月,每月兩個節(jié)氣,每個節(jié)氣均有其獨特的含義。二十四節(jié)氣準確地反映了自然節(jié)律變化,在人們?nèi)粘I钪邪l(fā)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它有著悠久的內(nèi)涵和歷史沉淀,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立春瑞雪來,龍年氣象新。2024年2月4日立春,‘立’即開始,陽和起蟄,品物皆春。過了立春,萬物復蘇,生機勃勃,一年四季開始了。</p> <p class="ql-block">最是一年春好處,天街小雨潤如酥。2024年2月19日雨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p> <p class="ql-block">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2024年3月5日驚蟄,天上的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稱為‘‘驚’’,動物冬藏伏土,不飲不食,稱為‘‘蟄’’。</p> <p class="ql-block">日月陰陽兩均天,玄鳥不辭桃花寒。2024年3月20日春分,晝夜長短平均,春季九十日平分,故稱‘春分’。民間有‘春分秋分,晝夜平分’的諺語。</p> <p class="ql-block">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2024年4月4日清明,以禁火吃冷食為特征的寒食在清明前一兩日,起源于晉文公重耳,為紀念不愿出山為官,寧愿抱木而焚的介子推。清明節(jié)也是大眾不假思索張口就來的節(jié)氣,在漫長的演進中與寒食合而為一,成為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頂流。</p> <p class="ql-block">谷雨宣晴花亂開,一壺春色聚琴齋。2024年4月19日谷雨,是春季最后一個節(jié)氣,寒潮天氣基本結(jié)束,氣溫回升加快,陰雨綿綿,空氣濕度增加,谷雨的結(jié)束便標志著春天的離去。</p> <p class="ql-block">立夏天方霽,閑情喜暫舒。2024年5月5日立夏,是夏季第一個節(jié)氣,預示著正式進入夏季。伴隨而來的是溫度升高,陽光更加刺眼,而降雨也更加頻繁。</p> <p class="ql-block">最愛壟頭麥,迎風笑落紅。2024年5月20日小滿,是二十四節(jié)氣里特別有哲理的節(jié)氣,小滿未滿才是人生最好的狀態(tài)。此時北方的小麥逐漸成熟,但是籽粒還沒有飽滿,所以叫小滿。</p> <p class="ql-block">及時趁芒種,散著畦東西。2024年6月6日芒種,意味著真正的夏季已經(jīng)開始,氣溫逐漸升高,小麥成熟,水稻也進入插秧季節(jié),這也是“忙種”的由來。</p> <p class="ql-block">處處聞蟬響,須知五月中。2024年6月21日夏至,夏為大,至為極,萬物到此壯大繁茂到極點,是一年中夜最短,晝最長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薰風慍解引新涼,小暑神清夏日長。2024年7月6日小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是夏季最熱天氣的開始。此后天氣越來越悶熱和潮濕,盛夏時節(jié)也正式開始。</p> <p class="ql-block">大暑運金氣,荊揚不知秋。2024年7月22日大暑,是一年中天氣最熱,陽氣達到鼎盛的時期,即將由陽轉(zhuǎn)陰的時節(jié)。</p> <p class="ql-block">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2024年8月7日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是天氣由熱轉(zhuǎn)涼,再由涼轉(zhuǎn)寒的過渡性季節(jié)。</p> <p class="ql-block">不覺初秋夜?jié)u長,清風習習重凄涼。2024年8月22日處暑,也是“出”暑,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亦,屬于夏天的暑氣就此而止,屬于秋天的清涼,漸漸而來。</p> <p class="ql-block">露從今夜白,秋風至此涼。2024年9月7日白露,標志著孟秋時節(jié)結(jié)束和中秋時節(jié)的開場。陰氣漸重,露凝而白,意味著天氣已經(jīng)轉(zhuǎn)涼。</p> <p class="ql-block">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2024年9月22日,秋分,《春秋繁露》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日子開始變得晝短夜長。</p> <p class="ql-block">蕭疏桐葉上,月白露初團。2024年10月8日寒露,意味著大部分地區(qū)熱冷交替季節(jié)的來臨,天氣將有涼爽向寒冷過渡。此時的露珠要凝結(jié)成霜了。因此,花草樹木開始凋零,萬物準備迎接寒冬。</p> <p class="ql-block">人間至此秋色盡,草木搖落露為霜。2024年10月23日霜降,是秋季最后一個節(jié)氣,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也就是說自霜降后天氣真正的變冷。</p> <p class="ql-block">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2024年11月7日立冬,意味著開始進入冬季,天明顯黑的更早,防寒保暖顯得更重要,也代表著萬物進入收藏安守的狀態(tài)。</p> <p class="ql-block">一片黃蘆幾經(jīng)霜,白花隨風飄四方,2024年11月22日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故稱小雪。</p> <p class="ql-block">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云揉碎。2024年12月6日大雪,冬天像磅礴的古樂,嚴謹?shù)钠胶饫锊刂⒚畹臐u變,從小雪到大雪的過渡,就顯出這種美好?!按笳撸⒁?,至此而雪盛矣”。俗語:大雪不封地,不過三兩日,現(xiàn)在氣候變暖,成了暖冬,許多地方已難見雪的蹤影。</p> <p class="ql-block">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2024年12月21日冬至,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是古代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日,有冬至大于年之說,我們的祖先也總是從這一天開始,“數(shù)九”,記錄從冬至到來年春分的變化。</p> <p class="ql-block">尋常一樣窗前明,才有梅花便不同。2025年1月5日小寒,此時,天氣寒冷,大冷還未到達極點,所以稱為小寒。小寒正值“三九”前后,標志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自烹香積外,相饋大寒前。2025年1月20日大寒,斗轉(zhuǎn)星移,四季更替,二十四節(jié)氣最后一站,又如期而至,它意味著四時的終結(jié),預兆著新春的開始。《授時通考》有云:寒氣之逆極,故為大寒。</p> <p class="ql-block">出鏡:小滿、人間小甜心、蓉兒、好</p><p class="ql-block"> 好、月朗風清、延麗。</p><p class="ql-block">攝影:宋旭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