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墨西哥的西北部有一個南北走向的狹長半島,北端與原屬墨西哥、現(xiàn)為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相連,故取名“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半島南北長1297公里,東西最寬處僅兩百余公里,最窄處才45公里,因而贏得了“墨西哥瘦臂”雅號。半島的最南端有個小鎮(zhèn),西班牙語作Cabo San Lucas,翻譯成中文,稱“圣盧卡斯角”。也有譯作“卡波圣盧卡斯”的,“卡波”是Cabo的音譯,乃“岬”的意思,也即海角。小鎮(zhèn)南端直插太平洋,很早以前,墨西哥人來到這里,放眼煙波浩渺的大海,不見陸地的影子,于是便有了“到了圣盧卡斯角,就到了地球的盡頭(Land's End)”之說。這種情景不由人不聯(lián)想到我國海南島的天涯海角,于是人們便援引過來,稱此地為“墨西哥的天涯海角”。</p> <p class="ql-block"> 2025年新年伊始,兒子媳婦安排,我們老兩口和他們及孫女孫子一家六人由加拿大溫哥華飛抵圣盧卡斯角,走馬觀花式地領略了一下 “墨西哥天涯海角”風光風情。</p> <p class="ql-block"> 圣何塞-德爾卡沃(San José del Cabo)國際機場是來圣盧卡斯角航班的唯一起降機場,1月2日下午我們乘坐的加拿大西捷航空公司(WESTJET)飛機經(jīng)過5個多小時的飛行,安全降落在這個機場,大家習慣地拿出手機看時間,卻發(fā)現(xiàn)幾個人手機上顯示的時間不一樣,有兩種,相差1小時,十分詫異。后來才弄清楚,手機上有的是自動調(diào)成北美山區(qū)標準時間,有的卻自動調(diào)成北美中部標準時間,后者早一個小時,圣盧卡斯角實際采用的乃北美山區(qū)標準時間。</p> <p class="ql-block"> 機場出站處相對簡陋一些,加上托運的行李遲遲出不來,我對這個機場的印象便“差”了起來,以為它檔次不高。幾天后度假結(jié)束返回,再到這個機場,才發(fā)現(xiàn)候機層設施還是比較齊備的,各類商店鱗次櫛比,旅客熙熙攘攘,很是熱鬧,不愧頭上的“國際機場”桂冠。</p> <p class="ql-block"> 機場候機廳一角</p> <p class="ql-block"> 機場候機廳</p> <p class="ql-block"> 我們下榻的普韋布洛博尼托日落海灘度假村(SUNSET Beach Golf & Spa Resort Pueblo Bonito)位于圣盧卡斯角南端,瀕海,距離圣何塞-德爾卡沃機場約35公里,安排有車前往機場,接送入住度假村的旅客。度假村很大,依山而建,45座形態(tài)不一的旅客樓高低錯落分布在度假村各個地方,編號1至46,中間缺少了一個35號樓,不知有什么講究。我們住的24號樓,屬于度假村中地勢最高的幾幢之一,樓前墻上嵌著一個銘牌,上面用西班牙文寫著“Villa La Concepcion”,翻譯成中文為“拉康塞普西翁別墅”,或許是這幢樓的初始名吧。</p> <p class="ql-block"> 度假村平面示意圖</p> <p class="ql-block"> 24號樓墻上銘牌</p> <p class="ql-block"> 入住時,天色已晚,加上一路勞累,我們只想早點休息,無暇顧及度假村景致。第二天清晨,太陽初升,起身走到曬臺,無邊無垠的大海立即闖入眼簾?!冻o·九歌·河伯》說:“登昆侖兮四望,心飛揚兮浩蕩。”我雖不是登昆侖,但遠眺浩瀚的大海,心也不由自主地“浩蕩”了起來。</p> <p class="ql-block"> 房間曬臺觀海</p> <p class="ql-block"> 圣盧卡斯角地處北緯22.8度,跟香港差不多。說它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遍村隨處可見的棕櫚樹以及各種艷麗的鮮花是其征。村中又有眾多仙人掌仙人柱類植物,它們可是典型的干燥性氣候地區(qū)的植物。后來我們在圣盧卡斯角鎮(zhèn)、圣何塞-德爾卡沃鎮(zhèn)也無處不見它們身影。經(jīng)詢問方知這一帶雨水不多,若不是海洋水氣補充,應該是非常干燥的。棕櫚樹、仙人掌和諧共處,算得上圣盧卡斯角惹人注目的一個特點。</p> <p class="ql-block"> 游客樓周遭的棕櫚樹和盛開的紅花</p> <p class="ql-block"> 放眼望去,遠遠近近哪兒都有棕櫚樹</p> <p class="ql-block"> 度假村道路旁的棕櫚樹</p> <p class="ql-block"> 鮮花燦爛</p> <p class="ql-block"> 結(jié)紅果(抑或花苞?)的仙人掌</p> <p class="ql-block"> 仙人球(前)和仙人柱(側(cè)后)</p> <p class="ql-block"> 仙人柱</p> <p class="ql-block"> 高似樹的仙人柱</p> <p class="ql-block"> 仙人柱與棕櫚樹交相輝映</p> <p class="ql-block"> 選擇海邊度假村,游客當然希望能在海水里游泳嬉戲。日落海灘度假村南面擁有的海岸線不算短,沿海沙灘也很寬闊。但據(jù)說這兒海灘“不安全”,因而不允許游客下海游泳,這未免給游客帶來一些遺憾。作為補償,度假村修建了多個大小不一的游泳池,分散在村中,供游客戲水玩耍。它們也是度假村最主要的景觀和娛樂場所。南面正中與大海毗鄰的一組游泳池規(guī)模最大,棕櫚樹點綴其間,小橋、服務亭將幾個泳池連成一個整體。游泳池下方即沙灘,再往前,便是蔚藍色的大海,海邊礁石、海中小艇將有可能產(chǎn)生的視覺單調(diào)感驅(qū)趕得無影無蹤。轉(zhuǎn)身北望,度假村建筑爭相擠入眼球。這一片區(qū)域最受游客青睞,泳池邊躺椅往往是一椅難求,沙灘上七八個四周掛著遮陽圍布的休憩觀景床鋪每天也早早被預訂一空。我們頭一天沒有經(jīng)驗,去晚了一點,只好待在沙灘上一個空蕩蕩的大棚里,等候可能出現(xiàn)的因游客離去而騰出的躺椅或觀景床鋪。當然,這一切絲毫沒影響孫兒的興致,他涂好防曬霜,頭戴帽子,在沙灘上挖沙河,搭沙山,忙得不亦樂乎。還時不時呼喊爸爸,讓爸爸作玩伴。在淺水泳池拿水槍打水仗,也沒忘喊上七十八歲的爺爺當“敵人”。</p> <p class="ql-block"> 大海、沙灘</p> <p class="ql-block"> 毗鄰大海的游泳池之一部</p> <p class="ql-block"> 毗鄰大海的游泳池景致</p> <p class="ql-block"> 游泳池畔游客云集</p> <p class="ql-block"> 小橋連接泳池南北</p> <p class="ql-block"> 游客玩沙灘排球</p> <p class="ql-block"> 伸入大海的礁石</p> <p class="ql-block"> 沙灘上原不知做什么用途的大棚</p> <p class="ql-block"> 由海邊沙灘回首北望度假村</p> <p class="ql-block"> 休憩觀景床鋪</p> <p class="ql-block"> 這個獨立的休憩觀景床鋪還挺漂亮的</p> <p class="ql-block"> 專心搭沙山</p> <p class="ql-block"> 讓爸爸陪玩沙</p> <p class="ql-block"> 讓爺爺充當打水仗的“敵人”</p> <p class="ql-block"> 度假村有好幾個餐廳,分布在不同區(qū)域??拷嫌斡境亟M的餐廳早晚供應自助餐,每餐延續(xù)的時間都很長,加上凡是在游泳池邊占有躺椅、觀景床鋪的游客都可以在池邊小吃部隨時免費點比薩餅、熱狗等各種西式快餐及酒、飲料,所以這家餐廳就不供應午餐了。餐廳有室內(nèi)室外兩個區(qū)域,室外餐廳距離大??芍^“近在咫尺”,游客一面品嘗可口佳肴,一面接受海風按摩,其愜意勁甭多提了。其他餐廳都是點菜,各種風味都有。日式餐廳是露天的,晚上去那兒就餐,海風習習,彩燈燦爛,很有情趣。度假村旅客服務大廳附近安排了多個特色餐廳,其中一個以漢字“灶君”為名,雖不能說是地道的中餐館,但中國味還是挺濃的:門口布置了兩尊華人雕塑,可惜是清代官員打扮,未免太跟不上時代了。餐廳入口處還有一幅畫,畫的應該是梅花,畫技不敢恭維,但梅花確為我們中國人所喜愛,也難為度假村的經(jīng)營者了。</p> <p class="ql-block"> 兩個“禮儀兵”站在自助餐廳門口迎接就餐旅客</p> <p class="ql-block"> 自助餐廳的室外餐飲區(qū)</p> <p class="ql-block"> 日式餐廳</p> <p class="ql-block"> 在日式餐廳用晚餐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 “灶君”餐廳入口處</p> <p class="ql-block"> “灶君”餐廳墻上的梅花圖</p> <p class="ql-block"> 為方便游客在度假村內(nèi)活動,度假村安排有幾十輛帶蓬的電瓶交通車,一車可供六七人乘坐,從早到晚,來往穿梭于旅客樓、餐廳、泳池之間。度假村是依山建造的,因而村內(nèi)道路也是盤山路,上下起伏。路不寬,多數(shù)路段只能容單車通過,好在間隔不遠的地方就筑有一處能錯車的地方。若兩車相迎,往往是下行車主動倒退到稍寬敞能錯車的地方,讓上行車先行。多處道路有上下180度大轉(zhuǎn)彎,甚至是接連三四次這樣的大轉(zhuǎn)彎。我驚嘆交通車駕駛員們的高超車技,能在這樣的路況下快捷又安全地行駛。北宋歐陽修《賣油翁》解釋陳堯咨善射和賣油翁能酌油透錢孔入葫蘆的原因時,有這么一句:“唯手熟爾?!瘪{駛員們?nèi)绱擞稳杏杏囫{駛交通車,大概也是“手熟”吧?</p> <p class="ql-block"> 電瓶交通車</p> <p class="ql-block"> 正在下坡的電瓶交通車</p> <p class="ql-block"> 圣盧卡斯角鎮(zhèn)中心距離日落海灘度假村不遠,我們兩度打的去那兒游玩。第一天造訪了被網(wǎng)上詡為圣盧卡斯角兩大自然景觀之一的情人海灘(Lover’s Beach)。海灘為弧形,灘沙柔軟細膩,周遭風景旖旎。更得人心的是這兒允許游人下海戲水。孫子很滿意,照例以玩沙為主,抽空也隨著爸爸去近岸的海水里泡泡。海灘上有租躺椅和遮陽傘的,好像是民間所為。我們租了兩椅兩傘,一邊躺著休息,一邊看孫兒玩耍,當然也沒忘欣賞海景。情人海灘緊挨著圣盧卡斯角另一大自然景觀——海蝕拱門,這兒有其他度假海灘很少出現(xiàn)的景觀,就是游客游泳區(qū)外的海域,游艇、快艇穿梭不停,還有模仿十七八世紀海盜船的游船。稍遠的地方可以看見停泊的大郵輪,這兒港口水深不夠,大郵輪只好停在稍遠處,讓慕名乘郵輪前來的游客改乘專門的渡輪到各景點游覽。2023年我們曾去過美國夏威夷,游覽過那兒的威基基海灘、鯊魚灣、恐龍灣等,我感覺就自然風光而言,情人海灘絲毫不遜于它們,但就開發(fā)程度、旅游設施、管理水平來說,要欠缺一些,它的發(fā)展?jié)摿撨€是很大的。</p> <p class="ql-block"> 情人海灘</p> <p class="ql-block"> 情人海灘一角</p> <p class="ql-block"> 享受海水</p> <p class="ql-block"> 玩沙、眺望大海</p> <p class="ql-block"> 坐在沙灘椅上休息觀景</p> <p class="ql-block"> 游客游泳區(qū)外的游艇及大郵輪(遠處)</p> <p class="ql-block"> 快艇掠過海面</p> <p class="ql-block"> “海盜”船</p> <p class="ql-block"> 我們二度去圣盧卡斯角鎮(zhèn)目的十分明確,即游覽這兒的地標性自然景觀——海蝕拱門。圣盧卡斯角最南端有一片經(jīng)海水長期沖刷形成的弧形花崗巖層,海蝕拱門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景,拱門高61米,寬可容小游艇通過。圣盧卡斯角有專供游客海上游覽的游艇碼頭,停泊著各種規(guī)格的游艇。我們選擇了一艘正好可供一家六人乘坐的游艇,高高興興地駛向大海。接近海上花崗巖群時,只見一只海鳥巍然站立在一座巖石的頂上,昂首目視前方,是守衛(wèi)巖石群的衛(wèi)士,抑或是迎接游客的禮儀小姐?</p> <p class="ql-block"> 圣盧卡斯角游艇碼頭</p> <p class="ql-block"> 前來乘坐游艇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 在游艇船頭欣賞海景</p> <p class="ql-block"> 享受</p> <p class="ql-block"> 佇立在巖石頂上的海鳥</p> <p class="ql-block"> 游艇駛近海蝕拱門,圍繞著拱門的游船還真不少。我看著拱門,腦海中立即涌現(xiàn)出了我國桂林的象鼻山,我把拍的照片發(fā)給朋友,朋友回復說這不像象鼻,倒像小鹿或山羊飲水。我再仔細看看照片,感到朋友說得對。</p> <p class="ql-block"> 海蝕拱門</p> <p class="ql-block"> 與海蝕拱門合影</p> <p class="ql-block"> 拱門前方還有兩塊凸出海面直豎豎的花崗巖,被稱為“海王星手指”。這個名稱的由來,我查了查,沒查出個所以然。</p> <p class="ql-block"> 海上巖石群中還有一塊細長孤立的巖石,形狀很像一位挺直身軀跪著的女子,她面向大海,向遠方眺望,似乎在等待出海親人的歸來。此巖石尚不見命名,姑且稱之為“望海女”吧。</p> <p class="ql-block"> 看罷海蝕拱門,游艇船長說今天天好,或許能看到鯨。每年灰鯨和座頭鯨從美國阿拉斯加往加利福尼亞灣和太平洋遷徙,12月至第二年4月初會在這兒逗留一段時間。我們運氣不錯,幾次見到上浮水面的鯨,最近的離我們船才50來米??上鼈兠看紊细〉臅r間都不長,稍縱即逝,盡管我們努力搶拍,也只拍到背鰭和極有限的身軀。</p> <p class="ql-block"> 露出背鰭的鯨</p> <p class="ql-block"> 被游艇包圍的鯨</p> <p class="ql-block"> 與鯨相比,海獅卻大方得多,游艇返回,快到碼頭時,一只海獅快速靠近游艇尾部,探出上身與我們互動,恨不得躍上游艇。這一舉動,大概是游艇上經(jīng)常有人喂它們食物引發(fā)的。</p> <p class="ql-block"> 海鳥也不甘落后,圍著游船翱翔,戲水,追逐。</p> <p class="ql-block"> 度假的最后一天,我們到圣何塞-德爾卡沃鎮(zhèn)轉(zhuǎn)悠了大半天。鎮(zhèn)不大,大街小巷彩旗飄飄,不知是因為圣誕節(jié)剛過,彩旗還沒來得及撤去,還是小鎮(zhèn)的風俗一向如此。鎮(zhèn)中心有一座天主教堂,前面廣場上有一個碩大的心造型,其寓意查不到確解。教堂低矮的圍墻上裝飾有小鎮(zhèn)的西班牙文名字“San José del Cabo”。中心小廣場的街邊有大概是鐵絲鐵片制作的鷹抓蛇造型。墨西哥國旗國徽中,都有落在仙人掌上的食蛇鷹圖案,它來源于墨西哥古代傳說,說古阿茲特克印第安人根據(jù)神的指示,在鷹抓住蛇降落在仙人掌上的地方定居,由此發(fā)現(xiàn)了墨西哥城。圣何塞-德爾卡沃鎮(zhèn)上的這一造型不知是否也來自這一傳說。孫兒買了一個當?shù)赝廉a(chǎn)木結(jié)構的蛇玩具,拿在手上和鷹抓蛇合了一張影。</p> <p class="ql-block"> 大街小巷彩旗飄飄</p> <p class="ql-block"> 教堂前廣場上碩大的心造型</p> <p class="ql-block"> 教堂前矮墻上的鎮(zhèn)名造型</p> <p class="ql-block"> 手拿玩具蛇與“鷹抓蛇”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中午我們在一家頗具當?shù)孛袼滋厣陌肼短煨★堭^用餐。飯館每道菜食分量都特別足,足到我們吃不完的程度。回想前兩天在圣盧卡斯角鎮(zhèn)餐館用餐情況也是這樣,我不由贊嘆這兒民風的淳樸。中午用餐的人不多,飯館主人告訴我們,小鎮(zhèn)晚上很熱鬧,游客眾多,有許多民俗表演,問我們要不要預定席位。我們因為要趕回度假村,便謝絕了飯店主人的邀請。</p> <p class="ql-block"> 民俗特色濃濃的小飯館</p> <p class="ql-block"> 首尾八天的度假結(jié)束了,1月9日中午,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圣盧卡斯角。雖然我們只是走馬觀花地轉(zhuǎn)了轉(zhuǎn),當?shù)鼐包c還有很多沒來及去欣賞,民俗民情更是了解甚少,但我們還是很喜歡這個地方,覺得值得一游。在離別的時候,我衷心希望它的硬件設施、它的名氣能追上墨西哥的另一個旅游勝地坎昆,希望有更多游客愛上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