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94年1月,筆者父親方振益撰寫的論文《毛澤東編輯岀版實踐及理論研究》,入選93湖北省出版科學理論研討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93年第4期《出版科學》雜志刊登父親文章《毛澤東的編輯出版實踐及有關論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出版科學》1993年第4期目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毛澤東的編輯出版實踐及有關論述</p><p class="ql-block"> 方振益</p><p class="ql-block"> 在偉人毛澤東半個多世紀的革命生涯中,從事了大量的編輯出版實踐活動,編輯出版過一些具有重大影響和作用的政治理論書刊,撰寫過許多有關編輯出版工作的講話、題詞、書信和文章,形成了一系列關于編輯出版學方面的思想理論,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之際,進一步開展這方面的研究,對發(fā)揚優(yōu)良的出版?zhèn)鹘y(tǒng),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出版事業(yè),有著重大的指導意義。</p><p class="ql-block"> “唯宗旨絕對不能犧牲”</p><p class="ql-block"> 毛澤東一投身革命就認識到革命輿論工具的重要性,以傳播新思想新文化為宗旨,創(chuàng)辦刊物和書社,編輯出版發(fā)行書報刊。1918年4月,毛澤東與蔡和森、何叔衡等發(fā)起組織新民學會,致力于新文化運動。1919年7月,毛澤東主編湖南學生聯(lián)合會會刊《湘江評論》。他在《湘江評論》創(chuàng)刊宣言中寫道:“世界的大潮卷得急了……浩浩蕩蕩的新思想業(yè)已奔騰澎湃于湘江兩岸了……如何傳播他?如何研究他?如何施行他?這是我們?nèi)w湘人最切最要的大問題,即是`湘江‘出世最切最要的大任務?!泵珴蓶|不但承擔刊物的組稿、編校和籌集經(jīng)費的任務,而且以忘我的精神在短時間內(nèi)寫了大量文章。</p><p class="ql-block"> 《湘江評論》被湖南軍閥張敬堯查封后,毛澤東從第七期起接任《新湖南》的總編輯,他在《新湖南》第七期上公開申明:“一.批評社會;二.改造思想;三.介紹學術;四.討論問題。第七期以后的本報,同人盡其之所能,本著這四個宗旨去做……因為我們的信條是‘什么都可以犧粒,唯宗旨絕對不能犧牲‘!“《新湖南》雖然只出了三期,但對湖南的革命運動卻產(chǎn)生了巨大的推動力,其影響波及全國乃至海外。</p><p class="ql-block"> 1920年6、7月間,毛澤東與新民學會會頁彭璜、易禮容等聯(lián)絡當時長沙文教界人士創(chuàng)辦長沙文化書社,傳播新思想新文化,他公開闡明其創(chuàng)辦宗旨:“文化書社愿用最迅速、最簡便的辦法,介紹中外各種新書報雜志,以充青年及全體湖南人新研究的材料?!?lt;/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強調(diào)辦刊的針對性</p><p class="ql-block"> 毛澤東視編輯出版工作為黨的重要思想文化工作,為革命的重要輿論工具。</p><p class="ql-block"> 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毛澤東受黨的委派,到廣州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理部長。1925年12月,主編《政治周報》,針對當時國民黨右派的猖狂進攻,撰寫了《<政治周報>發(fā)刊理由》一文,明確提出:“‘向反革命宣傳反攻,以打破反革命宣傳‘,便是《政治周報》的責任。”該刊第二、四期特辟“反攻”專欄,連續(xù)發(fā)表《革命派黨員群起反對北京右派會議》、《鄒魯與革命》、《北京右派會議與帝國主義》等文章,給國民黨右派以沉重打擊。該刊在全國影響很大,每期發(fā)行4萬余份,是當時發(fā)行量最大的刊物之一。1926年5月至9月,毛澤東任廣州第六屆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所長,其間主持編輯出版了一套《農(nóng)民問題叢刊》。這套叢書的絕大多數(shù)書名是他確定的。如《湖南農(nóng)民運動目前的策略》、《列寧與農(nóng)民》、《農(nóng)民國際》、《土地與農(nóng)民》、《社會革命與農(nóng)民運動》、《廣寧農(nóng)民反抗地主始末記》、《中國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問題》等。他還親自為這套叢書寫了序言《國民革命與農(nóng)民運動》。這套叢書材料豐富翔實,文字通俗易懂,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指導全國農(nóng)民運動和研究農(nóng)民問題的重要文獻。</p><p class="ql-block"> 有計劃地組織著譯、出版</p><p class="ql-block"> 如何組織著述力量來研究、撰寫、出版有關歷史和理論書籍,毛澤東曾在1941年和1942年的兩次重要講話中作了明確指示。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指出:“對于近百年的中國史,應聚集人材,分工合作地去做,克服無組織的狀態(tài)。應先作經(jīng)濟史、政治史、軍事史、文化史幾個部門的分析的研究,然后才有可能作綜合的研究?!痹凇墩D黨的作風》中提示說:“中國的經(jīng)濟、政治、軍事、文化,我們究竟有多少人創(chuàng)造了可以稱為理論的理論,算得科學形態(tài)的、周密的而不是粗枝大葉的理論呢?特別是在經(jīng)濟理論方面,中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從鴉片戰(zhàn)爭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一百年了,但是還沒有產(chǎn)生一本合乎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實際的、真正科學的理論書?!?lt;/p><p class="ql-block"> 1942年9月,毛澤東對延安的出版工作,包括建立出版機構(gòu)、遴選人員都進行具體部署和安排,甚至還承擔報刊的組稿任務。他給當時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何凱豐的信中說:“整風完后,中央須設一個大的編譯部,把軍委編譯局并入,有二三十人工作,大批翻譯馬思列斯及蘇聯(lián)書籍,如再有力,則翻譯英法德古典書籍。我想亮平在翻譯方面曾有功績,最好還是他主持編譯部,不知你意如何?不知他自己愿干否?為全黨著想,與其做地方工作,不如做翻譯工作,學個唐三藏及魯迅,實是功德無量的……解放第四版缺之稿件,且偏于文藝,我已替舒群約了十幾個人幫助征稿,艾、范、孫雪葦及工、婦、青三委都在內(nèi)。青委約的馮文彬,擬每月征6000~10000字的青運稿件,不知能辦到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真誠地為人民服務”</p><p class="ql-block"> 毛澤東對于我國一些杰出的新聞出版工作者給予高度評價和贊揚,并號召學習他們?yōu)槿嗣穹盏木瘛?lt;/p><p class="ql-block"> 1944年,鄒韜奮逝世時,毛澤東為之題詞:“熱愛人民,真誠地為人民服務,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就是鄒韜奮先生的精神,這就是他之所以感動人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領導人之一的瞿秋白,也是一位杰出的新聞出版工作者,黨的“八·七”會議后,曾主編黨的機關刊物《布爾什維克》。1950年12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瞿秋白選集》時,毛澤東為之題詞,肯定他為人民工作的勇氣和犧牲精神,指出:“他的這種為人民工作的精神,這種臨難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來的思想,將永遠活著,不會死去?!?lt;/p><p class="ql-block"> “認真作好出版工作”</p><p class="ql-block">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后,毛澤東為新中國的出版事業(yè)制定了一系列具體的方針政策,指導出版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他親自參加《毛澤東選集》等書的編輯出版工作,豎立了歷史的豐碑。</p><p class="ql-block"> 建國后的第三天,即1949年10月3日召開全國新華書店出版工作會議,毛澤東主席在百忙中題詞:“認真作好出版工作”,并接見出席會議的代表,給全國出版工作者以極大鼓舞。后來又為《人民文學》創(chuàng)刊號題詞:“希望有更多好作品問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0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成立《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毛澤東主持《毛澤東選集》的編輯出版工作。在編輯過程中,他對內(nèi)容篇目的選定十分認真、慎重。有時為一篇文章收入與否,反復推敲,并征求意見,然后酌定。如對《矛盾論》一文,曾寫信給秘書、《毛澤東選集》的編輯人員田家英說:“此件在重看之后,覺得以不加入此次選集為宜。因為太像教科書,放入選集將妨礙《實踐論》這篇文章的效力,不知你們感覺如何?此點待將來再決定?!币虼?,《矛盾論》未收入1951年出版的《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后在1952年第二卷中選入。待第二次印刷時,再調(diào)序,選入第一卷)。特別是對文章的內(nèi)容和文字,他精心審讀,對不夠完善之處,在保持歷史原貌的基礎上進行精心修改,使之更周密、更完善。</p><p class="ql-block"> 毛澤東還十分注重文字校對工作,把消滅錯字認真地當做一件事情來辦。早在1948年4月,他在《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中就著重指出:“報上常有錯宇,就是因為沒有把消滅錯字認真地當做一件事情來辦。”在編輯出版《毛澤東選集》的過程中,他多次寫信給田家英,指出文字校對的準則和方法,并親自審讀一校樣和重排樣。他編輯作風嚴謹,身體力行,為編輯出版工作者作出了典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提倡生動活潑的文風</p><p class="ql-block"> 1955年,毛澤東為推動農(nóng)村合作化高潮,親自編輯《中國農(nóng)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一書,把主要精力集中于這部書稿的編輯工作。如有篇文章原題為“大泉山怎樣由荒涼的土山成為綠樹成蔭、花果滿山?”他改為“看!大泉山變了樣”,簡單明了,引人入勝。改了標題后,還給秘書田家英提示:“214頁以后的題目又作了一些修改,和昨天在目錄上改的有些不一樣,請注意。”“目錄要照每篇題目修改的文字加以改正。”“改換了的題目,在目錄上注意改正?!泵珴蓶|給田家英的信中有三封提示此事。</p><p class="ql-block"> 對于書稿中某些文章的黨八股,毛澤東總是提醒人們注意改正。1942年2月,他曾專門作過《反對黨八股》的講話。編輯《中國農(nóng)村的社會主義高潮》時,又提認醒人們注意黨八股問題。在《合作社的政治工作》一文前面寫了這樣一段按語:“在這里要請作者注意,我們的許多同志,在寫文章的時候,十分愛好黨八股,不生動,不形象,使人看了頭痛。也不講究文法和修辭,愛好一種半文言半白話的體裁,有時廢話連篇,有時又盡量簡古,好像他們是立志要讓讀者受苦似的。……那一年能使我們少看一點令人頭痛的黨八股呢?這就要求我們的報紙和刊物的編輯同志注意這件事,向作者提出寫生動和通順的文章的要求,并且自己動手幫作者修改文章?!?lt;/p><p class="ql-block"> 毛澤東編輯出版實踐的歷史經(jīng)驗及其有關論述,是中國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系統(tǒng)、深入地進行研究,將推動出版改革的步伐,促進以提高出版物質(zhì)量為中心的出版事業(yè)的繁榮。</p><p class="ql-block"> (作者單位:湖北省新聞出版局)</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