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春節(jié),承載著中華民族千年傳承的傳統(tǒng)佳節(jié),千百年來,始終以獨特魅力與隆重儀式感,深深烙印在每個華夏兒女心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至春節(jié),家家戶戶張燈結(jié)彩,大紅春聯(lián)似靈動火焰,喜慶燈籠如溫暖星辰,將節(jié)日裝點得熱鬧非凡。</p> <p class="ql-block">一家人圍坐,共享熱氣騰騰的年夜飯,歡聲笑語在屋內(nèi)回蕩,舊年煩惱與疲憊在這溫馨時刻煙消云散。晚輩向長輩恭敬拜年,長輩為晚輩送上飽含祝福的紅包,期許新的一年平安順遂。</p> <p class="ql-block">然而,對那些因山海相隔、工作羈留而無法回家團圓的游子而言,春節(jié)的熱鬧中,總夾雜著一絲思念的苦澀。在交通與通訊并不發(fā)達的過去,家書成為他們與家人維系情感的橋梁。</p> <p class="ql-block">一頁頁信紙,承載著滿滿的牽掛與思念,將游子的心與家鄉(xiāng)緊緊相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母親和我于1985年至1996年期間,在家鄉(xiāng)橫州市和我工作的城市欽州,兩地間的書信往來,就像一把珍貴鑰匙,打開了我對那些年春節(jié)的珍貴回憶之門。</p> <p class="ql-block">1986年4月8日,母親在信里提到春節(jié)時的照片:“華姐說:彩色比不上我們春節(jié)時哥哥幫拍的鮮艷奇目。爸爸又說:可惜哥哥曬的彩片是每樣僅曬一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爸爸說:因為蘆村方面的姐姐,姐夫外甥們沒得看過,永姐也未得看過,寄給你了將怎么辦?所以暫不寄,我打算叫哥哥曬幾張之后,下次再寄給你好了?!?lt;/p> <p class="ql-block">讀著這些文字,我仿佛穿越時空,回到當年春節(jié),看到一家人熱熱鬧鬧地聚在一起,哥哥拿著相機,捕捉每一個溫馨瞬間。那些照片里,定格的不僅是畫面,更是一家人之間濃厚的親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親雖未直白表達思念,可她對照片的慎重處理,恰恰體現(xiàn)出她希望我能看到這些照片,感受家中春節(jié)歡樂氛圍的殷殷之情 。</p> <p class="ql-block">1986年5月13日,母親在信中回憶起自己年輕時的春節(jié),感慨道:“憶當年,我像你們這年齡時,參加廣西抗日學生軍,轉(zhuǎn)展各地宣傳抗日,我們翻山越嶺,足跡踏遍大江南北。走路時,我每天總是打前站,你爸爸會說唱,總是當收容隊長。</p> <p class="ql-block">有人說:那時是三十年代的青年,是時代的潮流,使那時候的青年腳筋硬,思想堅定,不怕苦?!蹦赣H的這些回憶,為我揭開了過去春節(jié)的別樣面紗。</p> <p class="ql-block">她將自己的經(jīng)歷分享給我,雖我們身處不同時空,但我能真切感受到,在春節(jié)這個特殊時刻,她對過往歲月的懷念,以及對我在異鄉(xiāng)生活的精神寄托,她希望我也能擁有如她當年一般堅定的信念。</p> <p class="ql-block">1986年7月29日,母親在信中開心地說:“今年春節(jié)那天早上,我們?nèi)胰藝黄?,品嘗你贈送的糖果點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家邊吃邊笑,真有感:糖果點心甜如蜜,香茶飄香暖人心。謝謝你為我家天倫之樂添彩,使每個大人小孩都增添了無窮的樂趣?!?lt;/p> <p class="ql-block">這一段描述,讓一幅溫馨畫面清晰浮現(xiàn)于我眼前,全家人圍坐,分享著我寄回的糖果點心,歡聲笑語在屋子里久久回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親通過這封信,向我傳遞著家中春節(jié)的歡樂,也讓我知道,我的一份心意能給家人帶來如此多的快樂,字里行間滿是對我的感激與思念。</p> <p class="ql-block">1987年10月5日,母親在信中與我熱切討論婚事:“上次接到你的來信,你說你的婚事想到明年春節(jié)舉行。我們大家都歡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爸爸說:采用什么形式。叫你征求你未來的岳父岳母意見,問問你尊敬的師傅以及在欽州工作的你親朋好友、同學他們又怎樣辦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入水隨灣、欽州機關的青年一般是怎樣的干這樣事!我們都不知道了。</p> <p class="ql-block">我們的意見是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濟收入量力而行。必要的東西如被鋪蚊帳的床上用品必備,其余以后逐步增添,衣服等物更是時裝不同,不必多備。哥哥說:你確定了時間他要發(fā)信給舅舅姨娘、老表等梧州方面的親人,請他們來共慶熱鬧。</p> <p class="ql-block">我們的新居也要到那時才能搬進去?,F(xiàn)在新房子已建好了,尚差第一層未裝飾好、電燈、自來水以及一切家庭必備未做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哥哥及在城上工作的姐夫、姐姐節(jié)假日都投入工作。除此每天茶余飯后也要到工地去看過究竟指導工作或檢查工作。他們正忙著呢!”</p> <p class="ql-block">母親對我婚事的關心躍然紙上,不僅為我們出謀劃策,還分享家中新房的建設進度,滿心期待著在春節(jié)時,能與我們共同慶祝,開啟新的生活篇章,每一個字都飽含著對家庭團聚的渴望。</p> <p class="ql-block">1988年1月25日,母親在信中寫道:“孩子,新的一年又向我們走來了。我很羨慕你們!因為你們正處在祖國起步騰飛的新時代。望你們迎頭趕上,為祖國獻計獻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你倆人,有幸結(jié)為終身伴侶,我們?yōu)榈鶠槟锏纳罡袠s幸。祝你倆和睦幸福,我們?nèi)叶脊鈽s。</p> <p class="ql-block">爸爸說:希望你們心情愉快,不要為自己的婚事煩惱,教育你們青年人要樹立長期的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思想。新家庭建立起來了,必要的物質(zhì)條件應購買,經(jīng)濟又允許的購置一些,要不過得去就算了,不要與別人比時髦。</p> <p class="ql-block">目前尚未得搬進新居,大約時間要到二月初等哥哥、嫂子,姐姐及姐夫等放假才有時間搬?,F(xiàn)在第一層樓房,昨天基本裝修完成,二層今天再動工?!?lt;/p> <p class="ql-block">母親的這封信,既有對我新婚的誠摯祝福,又有對我未來生活的殷切期望,她將自己的人生經(jīng)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我,同時告知我家中新房的裝修進度,希望我能安心在外,對家里的情況放心。</p> <p class="ql-block">1989年雖未收到與春節(jié)直接相關的家書,但在8月7日母親的信中提到,“過幾天,就是孫子的第一個生日,讓我們?nèi)易T杆眢w健康、聰明靈利、快高快大、幸福成長”。</p> <p class="ql-block">對孫兒的牽掛與祝福,讓我能深深感受到,她在春節(jié)時,對遠在異鄉(xiāng)的我們一家的思念只會更深。孩子的成長,是家中的希望,母親將這份愛跨越距離,傳遞給我們。</p> <p class="ql-block">1990年2月18日,我在信中興奮地和母親分享春節(jié)返家的歡樂:“春節(jié)回家,孩子得到了爺爺奶奶的厚愛,我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九十年代第一個春節(jié)。家里帶來的電視機給小家庭增添了歡樂,孩子喜歡看電視,跟著音樂打拍子。”</p> <p class="ql-block">“正月初九,我們探望了陳伯,他練氣功后精神更好,特別囑咐爸媽堅持練氣功?!薄罢率?,我們在陳伯家吃飯,氣氛融洽歡樂?!?lt;/p> <p class="ql-block">這一段描述,詳細記錄了春節(jié)期間家里的歡樂場景,從孩子的快樂到與親友的相聚,我將這些都一一告知母親,讓她雖在老家,卻也能感受到春節(jié)期間,我們一家子在橫州,欽州的那份溫暖與歡樂,字里行間滿是對家庭團聚時光的珍惜。</p> <p class="ql-block">1990年8月20日,母親在寫給妻子的信中,細膩地描繪了我回家短暫相聚時的情景:“阿陸這次回來時間匆忙。但家人非常歡喜。昨天中午午飯前,他回到家了。下午晚飯,哥哥華姐都回來相會,加菜聚會,皆大歡喜。</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星期天,各位姐姐都回來合作當廚師,搞得很熱鬧,宰兩只鴨,兩只雞,都是自養(yǎng)的。預料今晚的家宴非常熱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正是20日凌晨四點鐘,人們正在熟睡,可我作為母親,心里想著明天早上六時,阿陸就要離家了。我怎么也睡不著,于是索性起來執(zhí)筆寫成這封信呢!</p> <p class="ql-block">送回來的禮物,大家都笑納了。我將你買的補品給幾位姐姐、嫂嫂各一盒。她們都感謝你的關懷。我說:‘我們能有今天作為家庭眷屬,真是前生注定。今生有緣’。望大家互相幫助,永遠和睦相處。</p> <p class="ql-block">我內(nèi)心贊嘆:我們這個家,當今父母雙全,福壽將至,子孝媳賢,和睦幸福。我就此擱筆,祝我們合家永遠幸福!孫子,看見爸爸回來你笑嗎!”</p> <p class="ql-block">母親的這封信,滿是一家人的歡樂與不舍。她將每一個細節(jié)都記錄下來,讓我知道家人對我的思念,以及對家庭團聚時刻的珍視。</p> <p class="ql-block">1991年2月22日,我給母親的回信,簡短卻飽含深情:“我們一家已平安抵達欽州,新的一年開始了,祝爸媽精神愉快,身體健康?!?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簡短的話語,是我對父母親的祝福,也是給母親對我們在外生活牽掛的回應,即便相隔甚遠,春節(jié)時我們的心始終緊緊相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992年12月18日,我在給母親的信中寫道:“得知爸爸動白內(nèi)障手術(shù)成功,我們決定春節(jié)回家看望爸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一決定,體現(xiàn)了我對父母的牽掛,也反映出春節(jié)這個特殊時刻,家人之間相互陪伴、相互關心的重要性。我將這一情況告知母親,期待著春節(jié)時能與家人團聚。</p> <p class="ql-block">1993年12月27日,我在給母親的信中,忍不住分享孩子的成長:“孩子更懂事了,喜歡學習,尤其喜歡畫畫和講故事?!?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即便未在春節(jié),但我迫不及待地將孩子的成長與母親分享。因為我知道,這肯定會是即將到來的春節(jié),我們和母親談論的話題,也體現(xiàn)出我對家中的思念愈發(fā)濃烈。</p> <p class="ql-block">如今,時代飛速發(fā)展,網(wǎng)絡無處不在。每逢元旦、春節(jié)這樣的傳統(tǒng)佳節(jié),互發(fā)信息祝福、拜年成了潮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言兩語、一張圖片、一組符號或一個短視頻,代替了昔日的見面拜年與溫暖家書,不知不覺間,家書悄然退出了我們的日常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不可否認,網(wǎng)絡祝??此茦O為方便,動動手指,消息瞬間就能抵達對方,但在這便捷背后,卻缺失了很多重要的東西。</p> <p class="ql-block">它缺少了在燈下一筆一劃書寫時,對親人那種推心置腹的傾訴,無法讓收信人真切體會到“見字如面”的情感滿足 。</p> <p class="ql-block">收到一封家書,展開信紙,那熟悉的字跡、質(zhì)樸的語言,仿佛能看到親人坐在面前,娓娓道來生活的瑣碎與思念。這是網(wǎng)絡信息無法給予的溫度。</p> <p class="ql-block">在春節(jié)這個象征團圓的日子里,我們應當重拾家書文化。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時,不妨把那些塵封已久的舊信翻出來,找出幾封大聲朗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那些飽含深情的語句再次在耳邊響起,曾經(jīng)的回憶撲面而來,親情也在這一刻愈發(fā)濃郁。</p> <p class="ql-block">家中的長輩們,有著豐富的寫信、收信經(jīng)歷,可以把當年的故事講給孩子們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講講為了等一封家書,在郵筒旁焦急張望的心情;講講收到家書時,迫不及待拆開,反復閱讀的喜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讓生活在手機時代的年輕人,真切感受傳統(tǒng)家書文化的獨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而對于那些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回家過年的朋友,請暫時放下手中的手機,拿出紙筆,靜下心來給親人寫封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把在異鄉(xiāng)的所見所聞、內(nèi)心的感觸都傾注在筆端?;蛟S是街頭熱鬧的春節(jié)裝飾,或許是工作中的小小成就,又或許是對親人深深的思念。</p> <p class="ql-block">利用家書這一傳統(tǒng)文化形式,給遠方的親人送去最深情的告白與祝福 。讓這一封封家書,跨越萬水千山,傳遞著濃濃的親情,讓親人們即便相隔甚遠,也能在心理上、情感上實現(xiàn)真正的團圓。</p> <p class="ql-block">家書里留下的,不僅是多彩的過年記憶,更是我們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親情與溫暖,是連接家人心靈的堅固紐帶,值得我們永遠珍視與傳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讓我們珍惜家書這份寶貴財富,讓親情在筆墨間永恒流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