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0.18 昨晚從烏茲別克的塔什干飛抵吉爾吉斯坦首都比什凱克,到酒店已經(jīng)過了晚上9點,周圍漆黑一片,啥都看不清楚。清晨推開酒店房間窗戶,哇塞!正前方好大一片雪山冒了出來,初升的太陽光從東邊斜射過來,逐漸點亮了對面的阿拉套山脈(屬于天山山系的分支)和山腳下的房屋,魅力都城嶄新的一天開始了。</p> <p class="ql-block">比什凱克是吉爾吉斯坦最大的城市,其吉爾吉斯語的意思是“攪拌馬奶的棒子”,城市位于帕米爾高原西北部阿拉套山麓的楚河河谷,自公元4-5世紀絲綢之路興起,比什凱克作為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亞地區(qū)的古代重鎮(zhèn),曾經(jīng)是絲綢之路中一條經(jīng)過天山山脈、貫通西域和中亞草原的要道所必經(jīng)的驛站</span>。</p> <p class="ql-block">此時正直上班時間,街道上的車輛來來回回穿梭,一片繁忙、生機勃勃的城市街景。</p> <p class="ql-block">上午安排的第一個活動是此行中最令人心動的阿拉阿查國家公園。這是吉爾吉斯坦1976年建立的位于天山山脈的一處高山公園,距離比什凱克市區(qū)40公里。公園面積200平方公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20多條大小不等的冰川和大約50個山峰,還有</span>阿拉阿查河峽谷地區(qū)的美麗自然景觀。公園有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是一個理想的野餐、徒步旅行、滑雪和爬山的好去處?。這里的山峰海拔從入口處的1500米至最高峰Semenova Tian-Shanski 4895米不等。</p> <p class="ql-block">大巴車進入公園大門之前,我們就已經(jīng)看到了雄偉壯觀的雪峰和巍峨的冰川。</p> <p class="ql-block">因平均海拔高,山頂終年積雪?不化,10月中旬進山,四周白雪皚皚,但身上并不覺得太冷,一路向上緩緩前行,空氣清新,賞心悅目。</p> <p class="ql-block">晶瑩剔透的冰雪世界</p> <p class="ql-block">公園中有兩條小河-Adygene和Ak-Sai,它們是由冰川融化水匯合而成。</p> <p class="ql-block">公園中的小精靈,它們已經(jīng)習慣與我們?nèi)祟愑H近了??</p> <p class="ql-block">團隊安排了半天時間游覽阿拉阿查公園,我們從海拔1500米起步,大約走到海拔2200米的地方往回折返,對于大多60以上的團友來說,這個強度是合適的。據(jù)說游覽路線有好幾條,有兩三天的,也有更長時間的,當然主要是為年輕的背包客來設(shè)計的。</p> <p class="ql-block">中午離開公園時,駕駛員在路邊臨時停車5分鐘,大家趕緊下車,與<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麗的阿拉阿查道一聲再見</span>??</p> <p class="ql-block">午飯后我們回到比什凱克市區(qū),先去游覽了比什凱克市中心的音樂廳廣場,這里是城市的主要旅游景點之一,廣場上鮮花盛開,周邊環(huán)繞著國立民族大學、國際關(guān)系學院等高等教育學府,中國的孔子學院也設(shè)于此?地。音樂廳廣場中央的雕像是瑪納斯,據(jù)說左邊小的雕像是他的妻子,右邊則是他的老師?,敿{斯是西域口口傳唱的史詩中的人物,在吉爾吉斯坦則將瑪納斯視作自己國家的民族英雄。</p> <p class="ql-block">廣場上一群正在當?shù)鼐妥x大一的學生走到面前,他們試圖用簡單的漢語與我們對話,很顯然他們的漢語才剛起步,講的結(jié)結(jié)巴巴,很多意思還需要用英語才能清楚的表達,看上去他們對學習漢語還是充滿了熱情。</p> <p class="ql-block">我們步行前往豐收市集,走過路過吉市的老廣場-勝利廣場,一路上看到不少雕像,有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也有普通人物的,很有年代感。聽說吉市還有一條鄧小平大街,是一條東西走向的雙向6線行車大街,長3.5公里,寬約25米,在大街東端矗立著一座2米高的紅色花崗巖紀念碑,碑的正面用中文、吉爾吉斯文和俄文寫著:“此街以中國卓越的社會和政治活動家鄧小平的名字命名”。可能比較遠,也可能不順路,導游并未向我們提及。</p> <p class="ql-block">十月豐收節(jié)市集。據(jù)說這是蘇聯(lián)時期遺留下來的傳統(tǒng),每年10月中旬都會在此舉辦集市交易活動。擺攤的和瞎逛的人都不老少,市集上大多是農(nóng)副產(chǎn)品,有蜂蜜、馬肉香腸(有團友買了讓大家品嘗,味道有點膻)、馬奶子酒和蔬菜水果等,還有唱歌表演,挺熱鬧的。</p> <p class="ql-block">接下來參觀了阿拉套廣場和吉爾吉斯國家歷史博物館。</p><p class="ql-block">阿拉套廣場是比什凱克市人休閑娛樂的中心,也是各種活動及慶典的舉辦地,國家獨立紀念碑設(shè)于此廣場,每天這里都有軍隊換崗儀式。廣場中央又是一個瑪納斯雕像,雕像的后面正是我們下午要進去參觀的國家歷史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2000多年前吉爾吉斯坦人的祖先-塞人</p> <p class="ql-block">吉爾吉斯斯坦是一個位于中亞的內(nèi)陸國家。北邊與哈薩克斯坦相接,西邊則為烏茲別克斯坦,西南為塔吉克斯坦,東邊緊鄰中國。面積19.99萬平方公里,人口720萬。</p><p class="ql-block">吉爾吉斯坦的發(fā)展歷史與中亞其他國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人種起源于當?shù)赝磷?塞人,后匈奴入侵,其后被突厥占領(lǐng)。由于緊鄰中國,與中國的各個朝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唐朝時期,曾在比什凱克設(shè)鎮(zhèn)、駐軍防守。到了中國西漢漢武帝時期,吉爾吉斯大部分被納入中國版圖,中間發(fā)生匈奴多次入侵,又多次被中國收回。直至1864年10月7日,俄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中俄勘分西北邊記》,強行割讓新疆西部44萬平方公里領(lǐng)土,其中就包括原屬中國的領(lǐng)土、現(xiàn)今吉爾吉斯斯坦的大部分土地。1926年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成立,定都比什凱克,并以紅軍統(tǒng)帥伏龍芝之名改名“伏龍芝”市。1936年吉爾吉斯加盟蘇聯(lián),1991年宣布獨立,恢復比什凱克本名。</p><p class="ql-block">我們在歷史博物館的角落里看到了一個有關(guān)伏龍芝元帥(1885年-1225年)的展覽。這位布爾什維克將領(lǐng)出生在今天的比什凱克。他平定了中亞地區(qū)反對蘇聯(lián)統(tǒng)治時期的“巴斯瑪奇運動”,讓中亞與俄國的宗藩關(guān)系又維持了將近70年。展覽玻璃柜中陳列了伏龍芝的生活物品,有元帥服、各種勛章等,可惜伏龍芝英年早逝,死于一場胃潰瘍的醫(yī)療事故。</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中展示的當?shù)赜文撩褡宓拿晒虐?lt;/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是上上世紀著名的女政治家達</span>特卡?的雕像。導游簡短地講了她的故事,回來又上網(wǎng)搜了一下:</p><p class="ql-block">庫爾曼江·達特卡,生于1811年吉爾吉斯南部阿籟山區(qū)的富裕牧民家庭,是吉爾吉斯斯坦杰出的女政治家,有“南方女王”之美稱。她出身于阿賴山蒙古什部落,18歲時被迫嫁給一個比她大許多歲的老頭,但婚禮當天她逃跑了,后來嫁給了山區(qū)頭領(lǐng)阿勒木伯,從此庫爾曼江·達特卡開始了她的政治生涯,包括為政變中死去的丈夫報仇,取得達特卡頭銜(將軍),并與強大的俄羅斯帝國斗爭。</p><p class="ql-block">庫爾曼江·達特卡的生平事跡充滿了勇氣和智慧。她起初以反抗俄國而著名,后來在1876年阿賴地區(qū)并入俄國時,她說服人民接受俄國的統(tǒng)治。她的權(quán)力如日中天時,她的兩個兒子和兩個孫子被指控參與走私和謀殺海關(guān)官員,她拒絕利用自己的權(quán)力營救他們,顯示了她的大公無私。庫爾曼江·達特卡活到96歲,去世時手里握著被絞死的兒子的長袍?。</p> <p class="ql-block">10.19 我們在比什凱克一共住了兩晚。清晨,在酒店向東的陽臺上見到一輪紅日從鋼筋混凝土中露了出來,別樣的風景??</p> <p class="ql-block">上午安排去距離比什凱克40公里處的碎葉城,<span style="font-size:18px;">即阿克·貝希姆遺址,傳</span>說那里是詩仙李白的出生地。</p><p class="ql-block">途中行車不到一個小時,一路上藍天白云下的天山山脈雪峰皚皚,牧場、莊稼地交替進行,荒原上的蘆葦隨風飄逸…,一派秋日景觀,仿佛看了一場風光片。</p> <p class="ql-block">碎葉城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唐高宗調(diào)露元年(679年)建置,唐玄宗開元七年(719年)割讓于突厥騎施汗國。它</span>是中國歷代王朝在西部地區(qū)設(shè)防最遠的一座邊陲城市,也是絲路上的一座重要城鎮(zhèn)。</p><p class="ql-block">碎葉城位于今天的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以東,楚河流域的托克馬克市附近。<span style="font-size:18px;">與龜茲、疏勒、于闐并稱為唐代“安西四鎮(zhèn)”。</span>2014年6月22日由中哈吉三國聯(lián)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wǎng)”,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p> <p class="ql-block">在楚河南岸,導游指著一長條看似地基的土堆說,這就是碎葉城中某個教堂的遺址。經(jīng)過1000多年的風吹沙打、雨水沖刷,這座昔日的唐代中國城已完全風化瓦解,留給后人們數(shù)無盡的猜想。導游說,這些年有個日本基金出資幫助吉爾吉斯坦正在此地做考古挖掘,因為日本人認為他們那里才是正宗的唐朝文化生根之地,他們希望能從地下發(fā)現(xiàn)一些大唐年代的蛛絲馬跡。</p> <p class="ql-block">雖然到碎葉城來看見的只是一片廢墟,但一路都有天山雪峰相伴,又覺得似乎看到了很多、很多……</p> <p class="ql-block">離開碎葉城遺址,我們又向東車行40公里,在托克馬克鎮(zhèn)附近看到了“睡美人”故事的發(fā)源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布若娜塔”。該塔建</span>于公元9-10世紀,屬于黑漢王朝建立的古代城市巴拉薩袞(Balasagun)的遺跡。傳說國王有個非常疼愛、聰明漂亮的女兒,巫婆對國王說,他的這位公主活不過16歲必有大劫,于是國王專門修建了布若娜塔,將公主藏在塔上,與世人隔離,等待救命的王子出現(xiàn)。</p><p class="ql-block">布若娜塔最初高度為45米,15世紀的一次大地震摧毀了該塔的上半部,使得該塔的高度減低到現(xiàn)在的25米。1970年吉爾吉斯政府開始了該塔的修復重建工作,著重修建了塔的地基和西部,還建了一個小型的博物館,目前已獲批世界文化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布若娜塔有個從外部延伸至塔內(nèi)部頂層的樓梯即陡峭又狹窄,需要手腳并用往上爬,而且樓道內(nèi)錯身很困難,只能單向通行,想登頂?shù)娜吮仨毜纫呀?jīng)在上面的人下來后才能進入通道。我們排隊上去時,因樓道臺階高又漆黑一片,有一群小學生在樓頂上不敢下來,有的孩子還嚇的哭了起來,帶隊的老師將這些學生一個一個護送下來,我們一直等了半個小時才得以上去。因團隊<span style="font-size:18px;">只給一小時游覽時間,</span>有個團友耽心同時上下會發(fā)生梗阻,影響整個團隊安排,她主動放棄登頂機會,負責交通管制、看住樓道口,等我們?nèi)靠赐晗鲁泛蟛攀展?。非常感激這位團友,雖然事情不大,但精神可嘉!</p> <p class="ql-block">瞧這樓道,實際上還沒有這么亮,為了能看清楚,光線被我修飾了一下。</p> <p class="ql-block">塔頂上觀察到的景色果然不凡</p> <p class="ql-block">在布若娜塔秋游的孩子們</p> <p class="ql-block">中午是在附近一個當?shù)丶彝コ缘奈绮?。主人家有個小院,孩子們正在玩耍。院子里還有幾顆蘋果樹,樹枝上現(xiàn)摘的蘋果很甜。</p> <p class="ql-block">主食是手抓面,還配有各種點心、水果和酸奶。</p> <p class="ql-block">秋日的牧場</p> <p class="ql-block">下午從托克馬克返回比什凱克,由此結(jié)束了吉爾吉斯的觀光。天山西邊的好風光,美得超出了我的預(yù)期,甚至有點流連忘返了。聽說吉爾吉斯的天山山脈北部還有個伊賽克湖,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山湖,號稱是上帝遺落的珍珠,這次沒有時間安排,希望以后有機會能再來。</p><p class="ql-block">當晚我們團隊搭乘阿斯塔納航班,50分鐘后抵達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p> <p class="ql-block">10.20 今天是我們中亞五國絲路之旅的最后一天,團隊安排在阿拉木圖一日游。</p><p class="ql-block">阿拉木圖是哈薩克斯坦最大的城市,曾經(jīng)是哈薩克的首都,后來哈薩克斯坦政府出于種種考慮,將首都遷移到阿斯塔納。</p><p class="ql-block">位于亞洲中部的哈薩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內(nèi)陸國,面積為272.49萬平方公里,約占地球陸地表面積的2%,領(lǐng)土橫跨亞歐兩洲,以烏拉爾河為洲界。北鄰俄羅斯,南與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接壤,西瀕里海,東接中國。哈薩克斯坦人口2016萬,約有140個民族,其中哈薩克族占70.6%,俄羅斯族占15.1%。</p><p class="ql-block">哈薩克斯坦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456年建立的哈薩克汗國。16世紀時,哈薩克族分為大中小三個玉茲。19世紀中葉,哈薩克斯坦被俄羅斯帝國吞并。1936年,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并加入蘇聯(lián),成為蘇聯(lián)的加盟共和國之一。1991年12月16日,哈薩克斯坦宣布獨立,正式成為哈薩克斯坦共和國?。</p> <p class="ql-block">我們的城市一日游是從酒店步行出發(fā),前往附近的第一個景點潘菲洛夫公園。導游是一位來自于中國新疆的哈薩克族姑娘,從小在中國長大,漢語講的很地道。她說哈薩克斯坦需要擴充人口,他們國家的政策是只要有7代之內(nèi)的親屬關(guān)系就可以獲批移民,她家是因其舅舅在哈薩克斯坦,于是就舉家遷移過來了。</p> <p class="ql-block">位于潘菲洛夫公園中的東正教耶穌升天大教堂,始建于1907年,?以其獨特的木質(zhì)結(jié)構(gòu)聞名于世,?是世界上現(xiàn)存第二高的全木結(jié)構(gòu)建筑,?整體高達56米,?且整座建筑未使用一根釘子,?在上世紀的大地震中也經(jīng)受住了考驗。今天恰逢星期天禮拜日,教堂里面滿滿當當,男女老少匯聚一堂。領(lǐng)隊以為是特別的日子,因為神職人員都盛裝出席,頗為隆重。通過谷歌翻譯與當?shù)厝私涣鞯弥皇敲總€星期天的例行儀式。看到如此多的教眾,在一個普通星期天的聚會禮拜,來自美國的領(lǐng)隊不由的感嘆:“歐美國家的任何一個大教堂,在一個普通的星期天禮拜,怎么就看不見這樣的人流呢?……”教堂唱詩班的歌聲非常優(yōu)美而且訓練有素,在世界上這個并不起眼的城市教堂,卻有如此優(yōu)美的唱詩班,很令人感嘆!</p> <p class="ql-block">二戰(zhàn)中戰(zhàn)功卓著的步兵師(近衛(wèi)步兵第8師)師長潘菲洛夫(1893—1941)雕像。</p><p class="ql-block">1941年7-8月間,近衛(wèi)步兵第八師在阿拉木圖市組建。番號為第三一六步兵師,下轄3個步兵團和1個炮兵團。編入西北方面軍。同年10月中旬調(diào)入西方方面軍,參加莫斯科會戰(zhàn)。在沃洛科拉姆斯克地域,抗擊撲向莫斯科的德軍。11月16日在杜博謝科沃車站附近,28名勇士阻擊德軍坦克壯烈犧牲,以潘菲洛夫式英雄載入史冊。18日師長潘菲洛夫少將陣亡。根據(jù)蘇聯(lián)國防委員會決定,該師被授予“近衛(wèi)紅旗潘菲洛夫師”稱號。</p> <p class="ql-block">位于潘菲洛夫公園內(nèi)的二戰(zhàn)英雄群體-哈薩克的28位勇士雕像。傳說中的那句震天動地的口號:“俄羅斯雖幅員遼闊,但已無處可退:后邊就是莫斯科!”就出自這里。他們的反坦克炮彈用完,就用汽油燃燒瓶砸向德軍的坦克,或者用集束手榴彈炸坦克。有的戰(zhàn)士抱著集束手榴彈藏在彈坑里,等待德軍坦克經(jīng)過時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坦克同歸于盡。當時的戰(zhàn)斗場面非常慘烈。他們總共擊毀了18輛坦克,給德軍造成800余人的傷亡,最后這28名戰(zhàn)士因寡不敵眾,全部壯烈犧牲,因此載人了蘇德戰(zhàn)爭史冊,28位蘇軍勇士都被授予蘇聯(lián)英雄稱號。</p> <p class="ql-block">潘菲洛夫公園中的十月革命紀念碑</p> <p class="ql-block">阿拉木圖的獨立廣場。</p><p class="ql-block">為紀念1986年12月為爭取獨立而發(fā)生的那場學生運動,廣場上專門塑造了好幾種風格的紀念雕像,其中柱子頂上的是勇士、雪豹和金雕。</p> <p class="ql-block">1986年12月17日至18日在前蘇聯(lián)哈薩克加盟共和國首都阿拉木圖發(fā)生了一起重大民族抗議事件。當時蘇聯(lián)領(lǐng)導人戈爾巴喬夫下令撤銷時任哈薩克共產(chǎn)黨中央第一書記金姆哈梅塔·阿赫梅多維奇·庫納耶夫的職位,并代之以一位俄羅斯人根納季·科爾賓。一些哈薩克族學生走上街頭抗議示威,很多群眾也加入進來,但不久即遭到武裝軍警襲擊,釀成流血沖突。整個事情由抗議演變?yōu)轵}亂,整個事件中有2人被打死,近200多人受傷。該事件又稱作“阿拉木圖事件”或“1986年12月事件”。</p><p class="ql-block">1991年12月,時任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總統(tǒng)納扎爾巴耶夫簽署了《關(guān)于為參與哈薩克斯坦1986年12月17~18日事件而遭受懲罰的公民進行平反》的總統(tǒng)令,所有曾參與1986年阿拉木圖事件并因此遭受迫害的公民,其被施與的任何刑事、行政和治安處罰都被悉數(shù)撤銷。與此同時,每年的12月17日被宣布為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民主革新日,以示紀念和反思。</p> <p class="ql-block">總統(tǒng)廣場。這是用前總統(tǒng)“納扎爾巴耶夫”名字命名的廣場,這里是百姓節(jié)假日休閑的大公園,有78公頃之大,周圍能看見雪山。</p> <p class="ql-block">中午的主食-馬肉面皮。第一次吃馬肉,感覺與牛肉味道相差不大。</p> <p class="ql-block">下午安排游覽阿拉木圖東南部的科克托別山(當?shù)厝擞址Q綠山),這座山海拔1070米,是阿拉木圖市的標志性景點,遠處是長年被積雪和冰川所覆蓋的險峻山峰,近處可俯瞰阿拉木圖全城。</p><p class="ql-block">我們乘坐中巴車上山,不一會就到了山頂。山上建有科克托別電視塔,塔高372米,可覆蓋半徑80~190公里的地域,轉(zhuǎn)播5個電視頻道,4個無線電廣播頻道。附近有個觀景臺,只可惜大霧+逆光,整個阿拉木圖城區(qū)一片朦朦朧朧,而面向雪山景色較好的地方都被餐飲、娛樂設(shè)施圈起來,拍不成照片,我們決定慢慢徒步下山。</p> <p class="ql-block">下山途中,終于見到了坦坦蕩蕩、毫無遮擋的雪山,趕緊行個注目禮??!</p> <p class="ql-block">夕陽無限好!但我們的阿拉木圖一日游只能到此結(jié)束。當晚九點,我們搭乘阿斯塔納航空前往阿塞拜疆的巴庫,10天的中亞五國絲綢之路之旅就此畫上句號。</p> <p class="ql-block">后記:懷著對雄偉的天山山脈的崇敬之意,回來后特意查閱了相關(guān)資料,記錄如下。</p><p class="ql-block">天山山脈是世界七大山系之一,位于地球上最大的一塊陸地歐亞大陸腹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緯向山系,同時也是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山系和全球干旱地區(qū)最大的山系。</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山山脈東西橫亙2500余公里,</span>南北平均寬250—350公里,最寬處達800公里以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橫跨中國新疆的中部、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西端伸入哈薩克斯坦,</span>是一座巨大的國際山系。</p><p class="ql-block">整個天山山系是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界山,其雄奇險峻的山峰長年被積雪和冰川所覆蓋。<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山的最</span>高峰是托木爾峰?,位于新疆阿克蘇地區(qū)溫宿縣境內(nèi),海拔7443.8米,是天山山脈中天山區(qū)的最高點<span style="font-size:18px;">。哈薩克斯坦境內(nèi)的最高峰是汗</span>騰格里峰,海拔6995米。</p><p class="ql-block">2013年,中國新疆天山的托木爾峰、喀拉峻-庫爾德寧、巴音布魯克、博格達4個片區(qū)以“新疆天山”名稱成功申請成為世界自然遺產(chǎn)。新疆天山作為天山山脈的東段,位于中國境內(nèi),又稱中國天山或東天山。這段天山長達1760公里,橫亙新疆全境,是準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天然地理分界,也是新疆地理的獨特標志?。新疆天山匯集了炎熱與寒冷、干旱與濕潤、荒涼與秀美、壯觀與精致,其美學多樣性、地學多樣性、生物生態(tài)多樣性世所罕見。不僅有雪山冰峰、森林草甸、河流湖泊、紅層峽谷,還是全球雪嶺云杉、中亞野果林的起源地和最佳生境區(qū),也是中亞山地殘遺物種、眾多珍稀瀕危物種、特有物種的重要棲息地。</p><p class="ql-block">2016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三國以西</span>部天山山脈<span style="font-size:18px;">聯(lián)合申報獲批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span>西部天山遺產(chǎn)主要位于吉爾吉斯斯坦謝克市,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和哈薩克斯坦小鎮(zhèn)奇姆肯特之間的三角地帶,占地面積467,550公頃,海拔700至4,503米。西部天山擁有豐富多彩的風景,擁有極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地貌多樣,生物種群極其豐富。這里不僅以多種水果作物的發(fā)源地而擁有世界性的重要地位,而且還擁有多樣的森林類型和獨特的植物群落體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