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很喜歡逛菜場,一是因為自己喜歡做飯,燒什么買什么方便,另一方面,我喜歡逛菜場感受濃濃的煙火味,還有那濃濃的人情味。</p><p class="ql-block"> 一桌好菜,買菜功居四成,我做飯時,一般都是自己去菜場買菜,今天準備燒什么,需要哪些食材、配料,自己心里有數(shù)。另外,在買菜途中,已經(jīng)在心里“擬腹稿”,就像寫文章一樣,事先“構(gòu)思”,今天燒哪幾個菜,是紅燒野生小鯽魚、大蒜燒咸肉、青菜肉圓子湯、大白菜粉絲一鍋燉,還是自己拿手菜:韭菜漲蛋。通常情況下,三四個菜一家人吃足矣,逢著來客人,也會去遠一些的南門菜場去采購,那里是一個大菜場,品種多,價格也便宜,很多菜販子一大早去那批發(fā)菜。</p><p class="ql-block"> 買菜,是須起早的,有句俗話說,不是人選菜,是菜挑人,誰起得早就是誰的。賣菜人永遠比買菜人起得早,他們往往先占據(jù)一個有利地形,除了有固定攤位的,其他好的地段是需要先到先得的。在菜場外面,包括馬路邊沿,有許多城郊的菜農(nóng)來賣菜。有擺在籃里的,有地上鋪塊塑料袋擺菜的,有積攢下來的草雞蛋,也有賣老母雞的,用布條扎住雞腳,那老母雞,估計知道跑脫不了,只低著頭安靜地啄著菜葉子。</p><p class="ql-block"> 菜市場是十分接地氣的地方。那種最原始的野氣,鄉(xiāng)野間的、未經(jīng)雕飾的氣息,讓人知道生活就是這樣的簡單,這里沒有詩和遠方,有的只是簡單的吆喝聲、討價還價聲,還有手機掃碼付款成功提示聲。“你這菜可是自己家種的?”買菜人會在挑菜的時候問。菜農(nóng)回答:“這些白菜都是今天現(xiàn)砍下來的,5毛一斤,來兩棵?”另一大姐站在攤子后面一邊端著碗,一邊招呼客人:“自己挑自己選!袋子在那邊?!薄岸际亲约杭蚁碌半u下的,保證好吃。”這樣的聲音此起彼伏,雖然喧嘩吵雜、魚腥血味,但煙火氣氤氳其中。</p><p class="ql-block"> 我喜歡吃魚,每次去菜市場,必去魚攤轉(zhuǎn)轉(zhuǎn),目之所及,攤前永遠是一汪一汪的水和腥臊味,地面有橫七豎八的魚。有一家魚攤,看樣子是兄弟兩人在賣魚,一個負責招呼客人,挑魚、稱魚、收錢,另一個專門負責殺魚。由于他們家魚品質(zhì)看起來不錯,價格也公道,所以他們家生意很火爆,買魚人在攤位前站了兩三排,一個個用手指著自己心儀的魚,“老板,給我來這條”“老板,我要那條大的”“老板,這幾條都幫我稱了,幫我殺一下,我還要趕時間”那個負責殺魚的小伙子,一手戴著手套,一手抓來一條大魚,拿起棍子往魚頭重重一擊,剛才還活蹦亂跳的魚立馬不動彈了,非死即昏,小哥熟練地用刀去魚鱗,由于刀太鋒利了,可見小哥手上一條條新鮮的血漬,忙乎中,不小心被刀劃傷,也顧不上許多了,鮮血和魚身上流下的血混在一起,看得讓人心疼。吃魚容易,養(yǎng)魚難,賣魚的也難啊。</p><p class="ql-block"> 我買菜的時候,喜歡到路邊攤轉(zhuǎn)轉(zhuǎn),路邊菜攤上,菜農(nóng)自己種的菜,吃不完拿來賣,本大蒜,本青菜,本土豆,草雞蛋……菜農(nóng)大都是淳樸善良的老人家,我去他們那里買菜,一般不還價的。有一次,我到一個大媽的菜攤上買菜,新鮮的大蒜,一根根去除了枯黃葉子,整齊碼放在地上,蒜根白凈凈的,還有一大堆從地里剛掘出來的大青菜。我買了一斤多大蒜,還有幾斤大青菜,付錢時,我問大媽,可有微信二維碼,大媽沒有二維碼,她都是和臨近一個賣雞蛋的協(xié)商,掃他的收款二維碼,然后在他那里拿現(xiàn)金。我摸了摸口袋,還有點零錢。菜錢一共十五塊八毛,我給了大媽十六元,那兩毛不要了。大媽接了錢,從懷里掏出藍布裹緊的錢袋,一層層打開,把錢認真地放進去,揣進胸前。回過頭,硬是把籃子里剩下的幾棵小蔥塞到我手里,說燒菜時放點蔥,香??粗凉M是滄桑的臉和拉我粗裂的手,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這淳樸的大媽,這濃濃的人情。</p><p class="ql-block"> 菜場里,每天都在上演著一出出平凡的故事,這些,才是熱氣騰騰的生活,在古龍書里,有這樣一句話,一個走投無路、想尋短見的人,就放他去菜市場,他定然死念全消,重又萌發(fā)對生活的渴望和熱情。在生動的菜市上,他們能找到人間最通俗、最生動的暖意,對日常乏味而無聊的日子是多么的重要。</p><p class="ql-block"> 我愛逛菜場,這里熱氣騰騰,充滿塵世的溫暖,在為家人買菜做飯中,我享受到了幸福,更時時有一種意念在心中涌動:要熱愛生活,更要好好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