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我的兵團連隊生活(副本)

肖剛

<h1>  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和福州軍區(qū)江西生產建設兵團成立50周年之際,回顧我與共和國共同成長的歷程,有一種艱辛和自豪的感受。我的一生很是平淡,但其中有過一段特殊的經歷,那就是享受著大學生、兵團戰(zhàn)士、知識青年為一體的生活。這在新中國成立以來也只有我們還在大學里就讀的64級、65級的學生們了。</h1><h1> 一、奔赴兵團</h1><h1> 1968年12月上旬,在江西的大學就讀的學生們奔赴到省城周圍的一些廠礦、農場所組建的福州軍區(qū)江西生產建設兵團各團進行鍛煉。1968年12月4日,我們共大總校(現(xiàn)江西農業(yè)大學)64級、65級的在讀的部分大學生背起行裝乘船從南昌到當時江西生產建設兵團三團、珠湖農場這兩塊牌子一個場所的地方。經過一個白天的顛波慢程,傍晚才到達目的地,并臨時安置在剛剛新建的大監(jiān)獄里。這里的每個監(jiān)舍約有30平米左右,安有上下通鋪。在這里的幾天里,我們集中學習有關文件、毛澤東選集和毛主席語錄,討論交流心得體來武裝頭腦。除此之外,我還與江西大學的周德坤(同鄉(xiāng)、同高中)參加了團部的歡迎晚會演出。我拉京胡,他唱《沙家浜》中的選段,他的一個怪動作讓大家轟堂大笑,這是一個許久沒有過的歡樂時光。就這樣,我們懷著一顆火熱的心投身到這段學生、戰(zhàn)士和知青特樣的生活。</h1><h1> 我們共大總校林學系65一1班在分別前的最后一張合影</h1><p><br></p> <h1>  二、當上管教</h1><h1> 幾天后,我們20幾位各校來的大學生分配到離團部十余里的九連(當時的八大隊),同樣是學習啦,交流啦武裝頭腦幾天,我與幾位大學生被分配擔任管理犯人改造的獄警,其他的則被安排在農業(yè)排。我也不知道為什么讓我這個所謂的黑五類擔任這項工作。我算不上是紅五類,但也決不是黑五類,我只有“認真踏實地干"!</h1><h1> 八大隊共有四個中隊。 原八大隊的管教干部有不少山東籍的人,在我的記憶里蔡銀華瘦高個,說話幽默,是大隊負責人;張恒德中胖個,說話大咧;郭xx中瘦個,話語不多;陳開泰矮胖個,說話嚴肅 ……。這些同志們中有一部分與家屬都住在本大隊里。他們抽煙均為省錢和方便,買些煙絲,放個切好的蘋果等簡制一下來提香,想抽便用紙卷起來抽上一支,可惜四十年過去了,我未曾見過他們。 </h1><h1> 這里的監(jiān)獄是一個四合院,正面是大門,正后方是高墻,左右兩旁是監(jiān)舍。每一個中隊的犯人住一個大間,監(jiān)鋪分在兩邊,是一個分為上下兩層的通鋪,中間一個通道。</h1><h1> 連隊將我安排在陳開泰負責的一中隊。記得第一個晚上去監(jiān)舍時,我特別的緊張,經過多次地去監(jiān)舍,這種狀況才被消除。</h1><h1> 大部分時間,我們管教都要帶犯人出工,出工前或收工時都要報數(shù)清點人數(shù),無誤后方可出發(fā)。正常的情況下吃了早飯再出工,下午按時收工。農忙時節(jié)就得天一亮便出工,完成當天任務再收工。而我們則在田頭上來回的巡視著,農忙時我偶爾也進行勞動,當然是在安全的情況下。雖然看起來我們的工作輕松自在,不象農業(yè)排的戰(zhàn)士們艱辛地勞作著,但我們的工作時間跨度大,而且總是在單調、嚴肅而又緊張的狀態(tài)下度過。</h1><h1> 在田間執(zhí)行任務時所挎的軍用水壺</h1> <h1>  我的師傅陳開泰又是一個有心計、管理有條理的人。對我要求很嚴格,也很關心我。在他的領導下,我這個沒經過專業(yè)學習的學生,多少掌握了對犯人“懲罰管制與思想改造相結合”、“勞動生產與政治文化教育相結合”、“依法嚴格管理與教育感化相結合”的管理原則和“約束、矯治、教育、養(yǎng)成、懲戒和激勵”改造犯人的原則。同時,也讓我學習到了管理改造犯人的實際經驗:耐心、細心和誠心。因此,我們負責的工作均未出過差錯,分管的中隊極少有事故發(fā)生,團部和場部分配的任務總是完成得不錯。在擔任管教期間,我負責重建了原工地上的工棚,這是犯人放雜物和休息的土屋;利用空地田坎種上些瓜果、紅薯、豆類,也讓犯人得到一點享用;組織幾個犯人挑選好的優(yōu)良稻種,可惜我們來不及來年試種便離開被分配工作了。日后,連部和隊部又安排我與省委黨校來的江鑒庭管理槍枝和犯人檔案。同時,連、隊部又從中學生中調入劉民新、周伯承等學生來我們中隊帶任管教。</h1><h1> 當年任管教時我與其他中隊的學生干部在本隊部的圩堤上合影(左起江鑒庭、肖剛、劉火夫、于金生、胡柳明)</h1> <h1>  犯人除了接受勞動改造外,還要接受思想改造。我們利用晚上或不出工的日子組織他們學習時事政治和有關政策、學習毛主席有關著作;組織他們談體會、寫心得;當然也少不了進行犯人間的揭發(fā)撿舉不法行為并召開批斗會;我們還找他們談心,關心他們基本生活和痛癢。因此,絕大多數(shù)的犯人能服從管教,按受改造重新做人的。</h1><h1> 但也有極個別犯人想逃跑的,就有那么一個犯人曾逃離過場部后在其老家被抓獲。連、隊部安排我與另一名同志由場部一鄱陽一樂平一鷹潭一杭州繞了很多的地方才到余姚執(zhí)行任務。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有模有樣地穿著警服,配戴手槍外出瀟灑走了一回。但回來就不那么簡單了,從余姚回隊部坐火車轉汽車再乘小輪船顛簸幾天不算,還沒很好合過眼,因為生怕再出事,這算是我一生最累的旅程了。</h1><h1> 執(zhí)行任務時外出通信證</h1> <h1>  執(zhí)行任務路過杭州時的留影</h1> <h1>  管教工作是我在兵團鍛煉時難忘的一刻,因為畢竟是我一個非專業(yè)人才而又未畢業(yè)的大學生所做的新鮮事。今天,當我看到中央一道播出《特赦1959》電視連續(xù)劇時,我感到有一種親和力和自豪感。</h1> <h1>  三、連隊生活</h1><h1> 剛分到三團九連(珠湖農場八大隊),我們就住在一幢有十幾個小間的二層樓房子里,每間都有3、4張上下鋪的雙人架子床,后又來了景德鎮(zhèn)籍和上海籍的中學生。因管理犯人檔案和槍枝的原因,我便與江鑑庭倆人搬到一樓右側一間小套的房子里直至被分配工作而離開。</h1><h3> </h3><h3><br></h3> <h1>  2001年7月,部分戰(zhàn)友在我當年居住的房子前合影</h1> <h1>  初到連隊人不算多,我們就在原八大隊的小食堂用餐,隨著來人的增多,連隊搭建了一個草竹木的掤子,解決了用餐和開會學習的場所。當時,吃飯是定量的,不象現(xiàn)在菜好,飯吃得少。好在開有菜地,除購買些菜外,再從菜地里補充一些。我們有個養(yǎng)豬班養(yǎng)了豬,但大部是要上交大集體的。平時能吃到一點點的豬肉,但沒有大塊的。只有過節(jié)才能享受到一點魚鴨肉的滋味。有時,還吃紅薯葉之類“憶苦思甜"飯。我們也有零用的6塊錢生活費,主要用在購置日用品、難得的零食或購置點香煙。在連隊的20個月里我記得花二元七角錢托人買過一次場部生產的"南康"板鴨解解饞。就這樣,我們幾乎是在“青菜蘿卜,干活不累"的情況下度過艱苦的日子。</h1><h1> 那時的三團(珠湖農場)對外交通極為不便,只有一條通往鄱陽縣城的水路和一條通往余干縣城的簡易土公路。而我們的連隊通往外地就更加不方便了,當然,我們外出的機會也少。</h1> <h1>  但我還是外出過兩次。一次是I969年初,我父親病危,連、隊部批了幾天假回家再乘貨車冒著風寒去景德鎮(zhèn)醫(yī)院陪伴他。這是最后的一次見面了,回到連隊后不久的2月13日我父親病故了。待母親在同事的幫助下安葬后,我才知道,但沒再請假回家了。另一次就是押解被抓逃犯了。</h1> <h1>  既然是兵團,就得有部隊的建制和要求。團、營、連的主要負責人是現(xiàn)役軍人。我們連隊的石連長是一位直爽果斷的軍人;副連長黃貴祥是一位從江西醫(yī)學院帶隊來的行管人員,他嚴謹幽默;另一位副連長蔡銀華是本八大隊的負責人,他嚴肅幽默,指導員陳永福則是一位正直隨和的軍人;副指導員王敬忠也是一位沉穩(wěn)和諧的軍人;另一位副指導員劉亨清是一位從省委黨校帶隊來的行管人員,他寡語穩(wěn)重。而各班、排長則是由大學生和中學生來擔任。我們是一群穿著軍裝而不戴帽徽領章的兵團戰(zhàn)士,大家嚴格遵守各項制度,每天早上準時出操進行軍訓和鍛煉,晚上按時就寢。我還擔任九連的士兵委會副主任。我們在這所革命大熔爐里進行著軍人般的鍛煉。</h1><h1> 既然是知青戰(zhàn)士,就少不了勞作,我們這里有種田的、養(yǎng)豬的、種菜的和做飯的。種田的戰(zhàn)士農忙時節(jié)都很辛苦,要起早貪黑地出工,初來時還要戰(zhàn)勝害怕螞蟥和血吸蟲的心理。我們在這所革命的大熔爐里進行著意志上的磨練。</h1><h3> </h3> <h1>  既然是處在文革時期,就少不了每天學習毛主席著作或語錄;少不了開講用會(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心得體會)和斗私批修;進行結對子談心活動;就連每天三餐前也要進行“餐敬"(即學習1一2段毛主席語錄后,揮動著拿有語錄本的手臂高呼“毛主席萬歲萬歲"或“敬祝毛主席萬壽無疆)。</h1> <h1>既便是在農田里勞動,大家也要利用空余休息時間學習毛主席語錄。我們在這所革命的大熔爐里進行著思想改造。</h1> <h1>  業(yè)余時,大家組織打打球唱唱歌,看看報紙和雜志,到團部或其他連隊會會友等等,在當時的情況下我們的生活還算是多彩的。</h1><h1> 當我全神貫注地觀看中央電視臺七頻道播出的《沙海老兵》,我同樣感受到親和力和自豪感。</h1> <h1>  我與連隊的戰(zhàn)友們合影</h1> <h1>  那時,有些連隊還有7、8個人組成的文藝小分隊。我們連隊建得較早,初建時有我、江鑒庭、周焰林(省委黨校)、郭風英、鐘源霞(江西工學院)及周曉翔、汪禮華、婁葵葵幾個南昌來的中學生。鑒庭、焰林兼創(chuàng)作,郭、鐘兼編導,我與曉翔、汪、婁兼器樂。宣傳的是毛澤東思想和連隊的好人好事,形式多為快扳、活報劇、對口詞、朗誦、清唱、小歌舞等。雖是簡單但還是活躍了連隊的生活,鼓舞了戰(zhàn)士們的士氣和斗志。不要說,我連的小分隊在團里還有點小名氣喲,時不時到團部或其他連隊演出,臨場把他們的好人好事插進固有摸式的節(jié)目中去,很受戰(zhàn)友們的歡迎和喜愛,給他們也帶去了美的享受。我曾調入團部宣傳隊排練、演出過一段時間。</h1> <h1>  這是在連隊使用過的京胡和自制的琴盒</h1> <h1>  2017年11月,戰(zhàn)友們在景德鎮(zhèn)、婺源相聚時,原部分小分隊成員合影</h1> <h1>  2001年7月,原戰(zhàn)友相聚三團九連時,小分隊的大學生們在隊部樓前合影</h1> <h1>  2018年4月,戰(zhàn)友們在南昌相聚時部分小分隊成員合影</h1> <h1>  我們就在這個“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氛圍中鍛煉成長。雖然當時還處在文化大革命中期,但與社會上不同的是這里沒有紅五類與黑五類之分,沒有派性和派別組織的斗爭。大家親如兄弟姐妹,相互幫助,也正因為有一個好的連隊領導,有一群積極向上的知青戰(zhàn)士,才使得我們有一個優(yōu)秀的隊風隊紀,我們的優(yōu)良行為和任務的努力完成,使我們獲得“五好連隊"的光榮稱號,我個人也被評為連部和團部的“五好戰(zhàn)士"。</h1> <h1>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五十年后的今天回顧這段特殊的經歷,我們感到榮光和自豪,更加增添了我們兵團戰(zhàn)士的情意,堅定了“不忘初心”的決心,也讓我們感受到晚年生活的幸福。</h1><h1> 福州軍區(qū)江西生產建設兵團將它輝煌的一頁載入史冊,它“艱苦奮斗的、開拓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將進一步激勵我們及后輩的繼續(xù)乘勝前進。</h1><h1> </h1><h1> 撰稿:肖剛</h1><h1> 圖片:肖剛及部分戰(zhàn)友提供</h1><h1> 2019年8月20日</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