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生于世,行萬里路,最離不開的便是鞋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鞋子陪伴著我們每個人的一生,我們穿著它從小到大,從少到老,走過春夏秋冬,越過萬水千山,蹚過泥淖,邁過溝坎,走過平路,有順境,也有逆旅,行走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迄今五十余載里,我穿過多種無數(shù)雙鞋子,然而讓我最難忘的卻只有這么幾種——布鞋,解放鞋,皮鞋。穿著它們在我風(fēng)風(fēng)雨雨的人生旅途上,留下了一串串曲曲折折的足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時候,家境貧寒,莫說蔽體的粗繒大布的衣服,就連防凍防扎的鞋子也很稀缺。以至于烈日下,秋風(fēng)蕭瑟中,打赤腳也是常有的事,時不時被石子硌,被玻璃碴子扎,苦不堪言。僅有的一雙鞋子,根本舍不得穿,只有在寒冷的冬天,過年時才拿出來派上用場。而這僅有的一雙鞋子要穿好多年,破了補,補了穿。和衣服一樣,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雖不至于此,但也是差不多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舒適最有溫度的,當(dāng)屬母親親手做的布鞋。每年一到冬月,母親就開始忙活起來,為家人趕做布鞋,保證在過年那天都能穿上新鞋子。過年的新衣不一定有全套,但新鞋一定得有一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布鞋最好穿也最難做。做布鞋,工序不僅非常多,還要格外細(xì)致。首先比照家人腳的大小,用報紙或畫報紙裁下鞋樣,再在棕殼上刷上厚厚一層漿子,晾干后比照鞋樣裁剪成鞋底。之后用各種大小不一的碎布條,一層層鋪平壓實,再在上面鋪上一層厚實的布料。接下來的日子,母親一忙完家務(wù),就手不使閑地開始納鞋底,一根長針一網(wǎng)線,正面穿進(jìn)去背面拉出來,再穿過去拉出來,針腳密實。有時坐在太陽底下,旁邊放著針線笸籮,邊曬太陽邊納。晚上一家人圍爐烤火閑聊,母親則就著并不明亮的煤油燈光,進(jìn)行著她的做鞋“大業(yè)”。納鞋底最費手指了,母親就戴上頂箍,緩解了勒手之疼。鞋底納好之后,就做鞋面,鞋面大多是燈草絨的布料。上鞋是最后一道工序,看似簡單,卻很顯功夫。一針一線都得用力,針距還要適當(dāng)。鞋子做好之后,得用鞋栓子栓栓,穿起來才合腳。趕在臘月二十幾前,一家老小的新鞋總算大功告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母親做的布鞋不僅樣式很好看,而且穿起來也很舒適養(yǎng)腳。穿上它,喜悅感幸福感頓然升起。新年的爆竹燃放過后,聞著硝煙的特殊氣味,踩著鞭炮的碎屑,左鄰右舍的小伙伴們,不約而同地聚到一起,紛紛伸出小腿,抬起小腳,比誰的新鞋好看。我一抬腳,總能引來一片“啊”聲。那一刻,我是多么的自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母親七十多歲時,趁著眼沒花,手腳還利索,給我們做了最后一雙布鞋。那雙鞋,我沒舍得穿,一直用報紙包著珍藏于柜。每當(dāng)想念母親了,就拿出鞋子看看;看到了鞋子,也就看到了母親。穿著母親親手做的布鞋,我從鄉(xiāng)里走到了城里,成為所謂的城里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說不清到底是哪年,解放鞋走進(jìn)了人們的生活。這鞋,膠底,青色帆布鞋面。穿上它,就不再擔(dān)心雨水打濕腳,走路打滑了。上坡放牛打豬草,也不怕石頭硌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鞋初穿時,那股特別的味道讓人很享受。鞋上沾一點點污漬,便趕緊清洗干凈。系鞋帶也有講究,多數(shù)人是把鞋帶從兩排扣眼中交錯穿繞,最后兩頭一絞打個活結(jié)。有些愛好者,則是左右穿繞后并排穿到前面的扣眼中,整齊好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個年代,誰家有個紅白喜事請人幫忙,事后要酬謝人家,除開送一條煙外,必定還要奉上一雙解放鞋。解放鞋實在是太實用了,管他啥場合都能穿,啥天氣都能穿。不僅能穿,還耐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然而,解放鞋好是好,但有一宗不好,就是不透氣。特別是熱天,里面焐得臭哄哄、濕漉漉的。盡管這樣,仍然不影響人們對它的喜愛。穿著解放鞋,我從高中上了大學(xué),跳出了農(nóng)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說不清從哪年起,有人悄然穿上了皮鞋,后來很多人都穿,成為一種時尚。皮鞋油黑明亮,氣勢不凡,穿著它行走在大街上,昂首挺胸,鏗鏘有力,平添一股自信。皮鞋畢竟價格不菲,并不是誰都能穿得起的。但是,佛爭一炷香,人爭一口氣,為了面子,為了自尊,哪怕從牙齒縫里摳,也要摳出一雙皮鞋來。皮鞋一旦穿上腳,人立馬就變得神氣活現(xiàn)來,真應(yīng)了那句——好馬配好鞍,好人穿好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穿皮鞋走路本沒那么響亮,但有人偏偏無中生有,像釘馬掌一樣,在鞋掌上釘上一枚半月形的小鐵片,行走路來,鐵掌敲擊水泥地面或地板,便奏出“叮?!钡膼偠?,半里之外都能先聞其聲,后見其人。渾厚有力者,必是男性;清脆有韻律者,定是女士。光聽聲音,就讓人心潮起伏。有人一天到晚把鞋子擦拭得明凈锃亮,把自個兒收拾得光彩照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隨著穿皮鞋的人日趨增多,皮鞋的款式、顏色也逐漸豐富起來,質(zhì)量越來越好,舒適度越來越高。人們根據(jù)自己的喜好,有了更多的選擇。夏天有皮涼鞋,冬天有保暖靴,不冷不熱有春秋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穿著皮鞋,我由小城遷居市里,滿頭荊棘也變成了“黃土高坡”,從活力中年步入夕陽無限好的暮年,成為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一個獨行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顧我?guī)资甑拇┬罚矣洸磺宓降状┝硕嗌匐p鞋,走過了多少里路,翻過了多少座山,越過了多少道坎,摔過了多少次跤。但這些鞋始終對我不離不棄,風(fēng)雨同舟,甘苦與共,陪伴我行走在人生的漫漫路途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鞋雖無聲,伴我有情。每雙鞋子的更換,于我都是一次成長,社會是一次進(jìn)步,體驗是一次改善,幸福是一次升華。鞋越穿越好,感受越來越妙。而讓我念想最深的母親親手納的千層底,卻離我越來越遠(yuǎn)。慈母手中線,游子腳上鞋,走過寒冬,走過酷暑,此情留待成追憶。</p><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16日</p>